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娇娇女配在七零_分节阅读_第80节
小说作者:远眠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431 KB   上传时间:2020-02-29 20:11:45

  松娃底子不大好,这回估分成绩也一般,保守起见也是报的本省的一个医学院,以松娃的成绩应该差不多能达线,再加上本省考生可能会有的政策倾斜,问题不大。

  松娃留在本省,山娃就可以随意了,喜妹和谢庭宗都要去京市,于是他也报的京市的学校。根据谢家姑奶的说法,过去十年在教师和医疗队伍培养上出现了较大缺口,在这两个方向上招生时可能会增加招生人数,分数线也就会降一些。

  山娃对学医没有太大的兴趣,就选了京市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

  除了报了省内大学还没能得到确切消息的松娃和芳芳,剩下的报了京市高校的三人都算是得偿所愿,被心仪的大学和自己想要的专业录取了。

  等山娃来了以后,林家寒门出贵子的喜悦达到了最高潮。

  队上听说了消息的人能来的都来了,知青点的知青们也眼巴巴地瞅着林家人和谢庭宗、王璟尔,有些人想沾沾他们的喜气,有些人则是想从他们嘴里打听打听有没有关于自己的喜讯……

  林老太喜气洋洋地抓出自家买来准备过年用的饴糖和米花糖,大把大把地往那些来道恭喜的人怀里散,一张老脸笑得满脸褶,眼缝儿都找不见了。

  一口应承下大家说的请客办宴,承诺着等通知书到了家里保准请客,林老太这才慢慢送走了蜂拥而入的人群,笑呵呵地掩上了自家大门。

  见家里只剩下了自己人,她大手一挥,阔气地道:“今儿大家都在我家吃饭,我给你们烀大骨头炖肉吃!”

  刘大菊跟她这么多年妯娌了,知道她不是那种假大方的人,乐呵呵地应道:“好,那今天中午我们就吃大户了。”

  反倒是林春生有点不好意思,见大伯娘应了,妈也是实在高兴,最后还是没有扫兴地说出拒绝的话,只是憨厚一笑:“那让爱红回去把家里的肉拿两斤过来,我给妈烧火。”

  要是按照刘爱红原本的性子,这时候肯定要暗地里拧自家男人一把了:随口一说就是两斤肉,还真当家里的肉是大水送来的啊!他们一家人就是怎么放开吃一顿也吃不了两斤啊!

  可今天她实在是太高兴了,高兴得感觉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闻言都没来得及心疼,就直接应道:“好,两斤不够吃,我拿三斤过来,咱们管够!”

  话说出口,她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些啥,顿时那叫一个心疼!

  还两斤不够吃、拿三斤过来?自己嘴咋恁欠手咋恁松心咋恁大呢?!

  可大话都放出去了,她总不能当场反口吧,那多跌大学生儿子的面子啊!

  于是,刘爱红只得一边心疼得直抽抽一边老实回家拿肉去。

  林老太刚听见她说拿三斤的时候还讶异地看了她一眼,想着今儿铁公鸡怎么舍得拔毛了,正巧瞥见她脸上一闪而过的心疼和后悔,心下一乐:得,铁公鸡还是铁公鸡,小算盘还是那个小算盘,只不过是一下子高兴狠了忘了形、嘴比脑子快了,才有了这出铁公鸡拔毛。

  要是搁以前,林老太也不乐意要儿媳心不甘情不愿给出的东西,今年分猪肉分得早,队上刚分的肉,谁家还没个三斤肉!她刘爱红不舍得,老太太她也不稀罕,指定就给推回去了。

  但是刘爱红前段时间因为山娃请假的事情在家里闹个不停,摔摔打打不说,还各种明里暗里地说是老宅的人和谢庭宗哄骗了山娃,才让他请假也要在家复习考试,就是嫉妒山娃是城里的正式工云云。

  虽然她没敢到林老太面前叽叽歪歪,但是林老太还是从别人那儿听说了这事,一时间气得倒仰。

  要不是孙子还是亲孙子,林老太都恨不得直接把还在老宅吃喝复习的山娃和松娃两兄弟给赶出去。

  虽然他们俩也给老宅交了粮吧,但是,谁稀罕呢!做饭不要费工夫不要费柴火的?带那点儿粮管啥用?

  当奶的给做饭,喜妹这个小姑和谢庭宗这个刘爱红口中的“外人”给辅导题目,结果刘爱红那个当妈的就知道阴阳怪气跳脚,她还有理了?!

  当时复习的时候恨不得指天骂地地反对,现在儿子考上大学了她又知道蹦出来欢天喜地高兴了,脸呢?

  反正林老太对刘爱红这个大儿媳现在是一肚子的不满。

  故而,眼瞅着刘爱红回家割肉去了,她也没有说出半个不字来拦一拦,相反,她甚至巴不得刘爱红拿得越多越好,心疼死这个眼皮子浅的才好呢!

  刘爱红对婆婆的不满毫不知情,仍旧沉浸在自家大儿子马上就要成为京市的大学生的好消息当中,再想到山娃媳妇怀了孩子,明年自己就能抱大孙子了,更是暂时忘了心疼肉,高兴得割肉和走路的时候都在哼歌。

  留在老宅跟谢庭宗和喜妹他们说话的山娃也是难得喜形于色。

  前几天媳妇检查出怀孕就已经足以令他高兴得不知今夕何夕了,现在又是双喜临门,即便他平时再冷静自持,这时也很难维持淡定了。

  谢庭宗早上就高兴过了,这时就能冷静下来考虑现实问题了:“通知书寄过来估计还要一段时间,就算是寄加急件,估计也得到过年那会儿了,开学估计不能耽误,咱们可得早做准备才是。”

  喜妹点头表示赞同。

  在原身的记忆里,上辈子那会儿二妮拿到通知书就是过年前后也就是公历二月初的事情,开学时间也不算晚,二月下旬就得开学了,中间总共就小二十天的空余,还没扣掉路上花的时间。

  所以,还是得早做准备的好。

  尤其是那些能用得上的票券,比如说全国粮票和工业券、布票之类的,还是得早点准备,该淘换的淘换,该买的买,以免到时候缺了这个少了那个的。

  山娃对这件事也是持赞同态度的。

  城里的票券和物资也处于紧张状态,早做打算比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好。

  “这事就交给我吧,我回去跟我那些同事还有我媳妇的同事换去。”山娃直接将这事给揽下了。

  厂子里那么多人,这里换一点那里换一点,三凑四凑就能凑出不少来了。

  喜妹举手道:“还能让四哥和我干爸帮忙!”

  亲戚嘛,你来我往相互帮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有需要的时候就得主动提呀,不然人家怎么知道你需要呢?

  喜妹表示,该不客气的时候就要不客气呀!

  一直在边上绷着脸看似严肃实则在心里傻乐的林老头也搭话道:“没错,可以找老郭、老夏还有冬生他们帮着换,要是还不够的话我在帮你们想办法,保准把你们五个要的东西都给凑齐了。”

  他有说这个话的底气。

  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挨个给老战友和老领导写信呗!反正总归不会亏着孩子们的。

  闻言,松娃忍不住提醒他爷:“爷,是他们仨,我和芳芳还不知道有没有考上呢!”

  林老头没好气地瞪他:“瞧你那点出息!你小姑和你哥都考得那么好,你要是没考上,以后出去就是给你小姑和你哥丢人!”

  “芳芳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也好,肯定能考上,你少在那乌鸦嘴说瞎话!就算有人没考上,也肯定就你一个叫上学也不上的大傻子没考上!”

  只是提醒了一句就被骂“丢人”、“大傻子”的松娃:“……”

  他抹了一把脸,决定放弃跟他爷争辩:谁让他当年确实是有书读都不肯读、非闹着退学回家上工的大傻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只有一更啦!晚安!

第111章

  这个腊月注定是喜悦和焦急等待中度过的。

  大部分人的录取通知书年前就已经到了。

  也许是因为得知消息较早、有了谢庭宗送去的齐全资料和复习时不用像其他地方的知青一样每天劳心劳力上工干活的缘故,第三小队的知青们考得也还不错。

  虽然没有林家人和谢庭宗、王璟尔考得好,但是,除了几个基础实在不好、初中毕业就下乡了的知青以外,约莫过半的知青都考上了,有的是还不错的大学,也有的考上了专业缺口比较大的大专,回城这个目标算是顺利达成了。

  知青点一片欢天喜地,林家更是每天都处于喜气洋洋的状态当中。

  腊月十七的时候,喜妹、谢庭宗和山娃的录取通知书就被邮递员送到了。

  腊月二十三以后,芳芳和松娃的通知书也陆续送到了。

  林家人之前乐呵的时候还不敢太过,怕通知书没送到会有变故,也怕芳芳和松娃没考上听了见了会难过,这下所有的顾虑都没有了。

  在和林大伯商量之后,林老头大手一挥,在队上摆了一天流水席,邀请亲戚朋友和队员们都来赴宴,好吃好喝,热闹非凡。

  按林老太的意思,原本是想直接摆三天流水席的,结果被林老头和喜妹等人集体否决了。

  倒不是舍不得这点粮食和菜,主要是没必要这么张扬。

  流水席嘛,热闹是第一位的,伙食虽然不好全素,但按乡下的习俗,菜里放点肉丝沾点荤腥、一桌上个炒河鱼之类的河鲜,也就够了,即便林家厚道舍得,也不会真的整条鱼大碗肉的往桌上端,那不是大方,那是坏了规矩。

  真要那么办了,往后其他人家的筵席就不好办了。

  近几年年景好,粮食都没有原来值钱金贵了,私下买还是能以不算高的价格买到的。

  菜更是用不着买,刘大菊和林老太、刘爱红几家都种了不少,地里扯出来就能用。肉倒是值钱,可队上原本就有个规模尚可的养猪场,腊月初上也分了猪肉,凑一凑供流水席和过年用还是够了的。

  也就是说,除了要额外花点钱买粮食备用以外,基本不费什么钱。

  以林家如今的收入水平,摆上这样的三天流水席还不至于到让人心疼不舍的程度。

  林老头老当益壮,在队上上工干活还能拿满工分;林老太在养猪场的工分本就不低,忙完了还能去摘摘桑叶茶叶挣工分;一家三口里头唯一一个不太能干活的喜妹在铁皮石斛那边也能分到不少工分,再加上林老头每个月能拿到手的补贴和之前积攒下来的家底,别说三天流水席了,十天林家都能请得起。

  请得起归请得起,可一请就是三天也太招摇了一些。

  第三小队近几年的日子确实好过了不少,但这也仅限于大家都能吃饱穿暖、家里小有余钱了,队员们的消费观念仍旧没有转变,都是能省则省、扣扣索索的性子。

  林家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在队上原本就属于比较好的,没必要在这种时候再多扎眼,被人说说酸话还是小事,就怕招了小人惦记。

  林家虽说子孙繁茂,但架不住早就分了家不住一起了啊!

  要是真的被人惦记上,家里老的老弱的弱,就算有民兵队时不时巡视,林建设也组织了队员们自发巡查,但这世上向来只有千日作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一时得意忘形换来日后提心吊胆,不划算。

  林老太一个人争不过有正当理由的丈夫和老闺女,只得悻悻作罢。

  一天就一天,一天她也能给办得热热闹闹的!

  林老太铁了心要往热闹里办,林老头和喜妹他们也没想拦着,任她广邀亲朋。

  临近过年,原本就是乡下最热闹的时候,在林老太的盛情邀请之下,林家五服之内的族人全都来了,还在走动的亲戚里能通知的也都通知到了,队上的人和没回家的知青们也全都来了。

  流水席这天,整个第三小队都弥漫着一股喜庆的味道,要是不知情的人来了,保准要以为是有好几家一起娶媳嫁女才会有这么喜庆热闹的氛围呢!

  一天流水席忙活下来,林老太累得不轻,但即便如此,她脸上的笑意也从未停下来过。

  早些年她没少被人背后议论,说她把女儿养得太娇贵了,给不知道能不能养得住的闺女看病花了太多钱和精力了云云,不少人都在唱衰,觉得她疼闺女没用。

  现在呢?还不是一个个都喜笑颜开地上前恭喜她生了一个有出息的好闺女?

  对于亲妈这疑似扬眉吐气的样子,喜妹表示适应良好,老人家嘛,有点孩子气的报复心理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她开心就好啦!

  流水席过后没两天,就是过年了。

  谢庭宗原本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办理回城手续了,但他还是决定留下来跟林家一起过完这个年。

  他不回京市,王璟尔本着好玩和好奇的想法也没回,给家里拍了个电报,便也留在了第三小队过年。

  谢庭宗劝了几句,没劝动,便随他去了。

  于是,今年跟喜妹一家过年的又多了一个王璟尔。

  喜妹还是看王璟尔不太顺眼,但看在谢庭宗的面子上,偷偷整蛊了姓王的几回便在谢庭宗的了然之下收手了,如今最多不大搭理他,不怎么给好脸色,倒没有再做别的了。

  也正是因为没有继续遇上踩到石头脚滑之类的倒霉事,王璟尔才敢说留下来过年——不然的话,他对这个跟他似乎有些八字不合的地方还真有点犯怵。

  不出意外的话,这回应该就是谢庭宗作为知青身份在第三小队、在林家过的最后一个年了。

  坐在林家的饭桌上,回想起这几年的经历,他不禁有些百感交集,端起酒盅敬林老头和林老太道:“这几年多谢您二老的照顾了,无论是我还是我叔爷,都承蒙你们照料,要不是有你们,我和叔爷此时还不知道是什么光景呢!”

  林老头抿了一口酒,摇头道:“我们也没做什么,当不得你这声谢。”

  他是真的觉得自家没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老头子觉着吧,早先谢庭宗没来的那几年,林家给谢知隶那边的帮助要稍微多一些,但也就隔三差五送两个鸡蛋、偶尔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帮着干干活、家里做肉的时候往谢知隶那送上几口……都不是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大事。又没帮着平反,又没跟队上的人说他们之间有渊源让客气点,连谢知隶偶尔被公社拉去□□的时候也没帮上什么忙,谢家小子不埋怨他们只知道自保就不错了,还谢什么!

  至于谢庭宗来了以后,他们就更没帮上什么忙了,连给谢知隶时不时改善伙食的事情都被谢庭宗揽去了,拉谢庭宗到家里吃个饭吧,这个小辈还客气得很,没少送东西不说,还没少帮忙做事,他们两个老的哪好意思受这份谢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娇娇女配在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