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极品相师_分节阅读_第496节
小说作者:鲲鹏听涛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14-03-21 21:04:03

  在龙虎山这种水资源异常丰富的地区。山峰高耸。特别容易起云雾。

  每到清晨。龙虎山都是云雾缭绕。

  听到师父徐卓的话。唐振东呵呵一笑。“何须等到明早的云雾天气。现在。就可以起云雾。”

  徐卓看看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的天气。这个天即使有雾气。也早被太阳赶走了。

  “这个恐怕有点困难。”徐卓在脑中把自己脑中的各种阵法。想了一遍。但是还是感觉自己想不出來哪个阵法能在这光天化日之下。让平地起云雾。

  要知道阵法虽然有很大的威力。也可以实现很多常人不敢想象的威力。但是却需要有个条件:阵法实现的外部条件。

  有句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再巧的媳妇。面对无米下锅的情况。也沒法施展她的绝世厨艺。

  同样。一个威力再大的阵法。沒有这个阵法的引子。也不可能引动阵法的威力。其实即使有了引子。外部的环境跟阵法的属性格格不入。还是沒法让阵法实现应有的威力。

  就好比唐振东在苗疆遇到的九星连珠大阵。这个阵法的威力能引动天雷之力。但是如果沒有天上九星跟地上九星的相互呼应。那也无法引动天雷。

  还有比方诸葛孔明的八阵图。这八阵图威力再怎么厉害。如果沒有鱼腹浦的升腾如云雾的氤氲水汽。再厉害的乱石堆。岂会困住带领十万大军的江东陆逊。

  如果不是方向不辨。每人一块石头。也能平出一条路來。人人都看这八阵图的乱石堆可抵十万精兵。但是却忽略了鱼腹浦的氤氲水汽。那升腾的云雾才是八阵图成阵的外部环境。

  在龙虎山一带。山的背阳水面。的确是可以升腾起云雾。但是要辨别虚龙。假龙的云雾。却是要遮挡山脉。与朦胧中剔除虚龙。假龙。让真龙现形。

  但是要升腾起云雾。就必须要让一段时间内。云雾的雾气。盖过太阳的阳气。但是现在是下午三点钟。正太阳阳气最盛的时候。要盖过这最盛的阳气。什么阵法也做不到。因为阵法成阵。要借助的就是天时地利。

  唐振东掏出包里的杏黄法旗。盘膝坐下。凝聚精神。时间不长。就由这山下蜿蜒的河流中升腾起阵阵的云雾。

  云雾向上升腾。很快的沒过半山腰。然后又继续向上。迅速的以云梦山为中心朝四周蔓延上來。

  徐卓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因为唐振东沒有摆任何的阵法。其实即使摆了阵法。面对着太阳如此炽烈的阳气也不会有半点作用。但是现在。偏偏产生了升腾的雾气。而且越來越浓烈。

  徐卓把目光投向唐振东手中的黄色法旗。看的很入神。“这难道就是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杏黄法旗。”

  徐卓也市场搜集一些秘本。他也知道关于杏黄法旗的一些典故:杏黄法旗也叫中央戊己杏黄旗。隶属于先天五行旗之一。

  这五行旗原本是上古人皇所设之法宝。五行旗包括玄元控水旗。青莲宝色旗、素色云界旗、离地焰光旗。再加上这戊己杏黄旗。组成威力巨大的先天五行旗。

  人皇九头氏以天道定地道。以五方旗守四方。传说中这先天五行旗有开天辟地的威能。

  后來中央戊己杏黄旗和南方离地焰光旗。被鸿钧老祖所得,在分宝岩上传于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自此戊己杏黄旗归于玉虚宫的元始天尊。后元始天尊借给姜尚姜子牙。助他完成封神大业。姜子牙大战殷郊时曾用此旗。

  传说中的戊己杏黄旗为封神中防御第一法宝。即使孔宣的七色神光也收不走。姜子牙凭借这杏黄法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助力周武王完成统一大业。

  唐振东仗杏黄法旗。行云布雨。在龙虎山一带。布置了大量的云雾。

  朦胧中。龙虎山更显其俊秀的魅力。

  唐振东站起身來。一眼就看到了东方的披着晚霞的那一道道真龙之龙脉。

  在云雾中。虚龙之脉。假龙之脉。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有那真龙之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上下起伏翻腾。真好像几条巨龙在竞相追逐一般。

  徐卓的目光本來定定的望着唐振东手中握着的杏黄法旗。过了一阵。他才发现唐振东定目观瞧的云层中。金龙在晚霞的映射中上下翻滚。好像披了一层金甲。

  “九龙之脉。”徐卓也被眼前的景象给镇住了。真龙龙脉本就不好找。但是九龙汇聚的龙脉。却比真龙龙脉更加难寻。就像成了精的人参会跑一样。稍不注意。近在眼前的人参。就会跑的无影无踪。

  这九龙之脉相比较成了精的人参更加难寻。而且非是大机缘者不能寻得。连寻找都这么困难。想点中这九龙之脉就更难了。

  九龙之脉。别说居住。就算是见。很多风水先生穷其一生之力。都无缘一见。要在九龙之脉上埋骨。即使是帝王之命都极有可能压不住。

  封建帝王号称真龙天子。但是真龙天子毕竟只是一条龙。他葬在普通的真龙龙脉上。就已经是难得的机缘。想葬于九龙之脉。往往会适得其反。沒有一定的权势。根本就别想压住这九龙之脉。

  什么样的风水宝地配什么样的人。帝王住龙穴。大臣居虎穴。普通的市井之民充其量找个风水好一点的地方。如果让一个大臣葬在龙穴上。那他的家族会遭遇不测之灾。换句话叫:无福消受。

  一个人该有什么样的命。就有什么样的穴。但是从乞丐到帝王这样的例子也不是沒有。但这毕竟是少数。这只能说明这个人的命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能生生的压住逆天改命來的巨大反噬。这样的人上辈子就不是一般人。

  这龙脉中的极品。就是这九龙之脉。九龙汇聚。才是龙祖的所在。传说中龙有九子。这九龙之脉的尽头就预示着龙祖的所在。

  能在九龙之脉下葬。这人势必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移山换海之能。

  鬼谷先生号称玄微真人。会隐形藏体之术。有混天移地之法。通天彻地之威。白日飞升之能。投胎换骨。超脱生死。撒豆为兵。斩草为马。揣情摩意。纵横捭阖。

  “能葬在这九龙汇聚之地。看來古人尊称鬼谷先生为玄微真人。诚不我欺也。”徐卓深吸一口气。“走。咱们下山。”

  唐振东跟师父徐卓两人。飞快的下山。准备趁这云雾还沒消散的时候。寻到九龙之脉的尽头----龙泉所在地。

  孕育龙脉的地方必然有水。那水想必就是鬼谷残碑中的龙泉了吧。

  两人脚程很快。下山几乎都是用飞的。迎着龙脉飞奔。不过这山与山间。看似距离很短。但是望山跑死马。着实有段让人发疯的距离。

  翻过两座山头。就是一片稍微平坦的山丘。这个山丘就应该是九龙中的一条龙的龙脊。找到了龙脊。沿着龙脊继续向前。找到龙头尽头。那应该就是九龙汇聚之处了。

  “别动。”唐振东刚要翻过一株倒卧的大树。就被徐卓给拉住。

  唐振东有些疑惑的看着师父徐卓。师徒二人沒说话。唐振东眼神又顺着徐卓的目光看向地上。地上的青苔被践踏过。旁边还有两个纸包。

  “谁这么不讲文明。随意乱丢东西。”唐振东看到这垃圾。嘴里嘀咕道。

  “不对。这里是龙虎山腹地。游客很少会到这里來。就算一些资深的驴友。到这里也会慎之又慎。”徐卓过來捡起地上的两个纸包。看了看。又闻了闻。“不超过一个小时。这几人看來跟咱们一个目的。”

  师父的小心谨慎。唐振东也沒认为有什么不对。但是这些人怎么会跟自己一个目的。九龙之脉即使是在云雾中。剔除了虚龙。假龙。也不是一般人能看的出來的。

  “不会吧。”唐振东有些不以为然。

  “你看他们吃的东西。这绝对不是旅游的驴友吃的。这是只鸡。而喜欢探险的资深驴友是绝对不会带这种东西上山的。而且还用纸包包住。”

  唐振东在徐卓的解说下。他也发现了不寻常之处。一开始唐振东还以为师父这人住在监狱的时间太久了。早已与社会脱节。根本不会了解什么现代兴起的驴友这些。但是师父分析事物丝丝入扣。“还有这个。振东。你來看。经常驴友的人穿的都是防滑耐磨的长途靴子。但是你看这里。这明显是轻便无痕的平地道靴踩踏。只有平底鞋才不会在这松软的青苔上留下明显的痕迹。”

  “这群人的轻功也不错。应该是练家子。”唐振东根据这前后留下的印记。自己观察了下。这些人脚步很轻。轻到了在松软的青苔上都不会留下痕迹的地步。

  “师父。龙虎山有道教正一派。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留下的痕迹。”唐振东也听钟教授讲起过龙虎山一带的情形。知道这龙虎山是正一派的祖庭。道教名山。

  第三卷 230 正一道派

  道教正一派是历史悠久的大门派。兴盛过很长时间。从东汉张道陵天师创立正一道后。正一道就在龙虎山扎根。龙虎山也成为正一道的祖庭。道教圣地。

  “正一道。恩。希望如此吧。我最担心是其他什么风水门派。过來谋取《本经阴符七术》的。一会小心点。”

  “恩。看这几个人行走的方向。貌似就是我们找的龙泉所在的方向。”

  “走。快走。”

  徐卓跟唐振东一路留心。朝着九龙汇聚的尽头---龙泉而去。巧不巧的是。那几个人去的方向也是这个方向。

  两人边走。唐振东查看龙脉走势。徐卓就观察那几人留下的踪迹。两人速度都很快。在龙脉的尽头。有条河。河水不宽。甚至越往前越窄。快到源头了。

  两人最初沿着龙脉走的时候。龙脉的旁边是奔涌的河水。水流很宽。越沿着龙脉向上走。水流越窄。从宽达十米的大河。渐渐变成了蜿蜒的溪水。到两人所探寻的水流的尽头。水流只剩下了一米左右宽窄的小溪流。

  这条小溪流是从群山的半山腰处的一处山谷中流出來的。这片山的半山腰。已经是处于地势比较高的位置了。所以。才能听见水流潺潺的声音。

  徐卓指指水流出的山谷。低声对唐振东说道。“人在里面。”

  唐振东追踪的是龙脉。而徐卓追踪的是那几个人。徐卓追的人。进了山谷。而唐振东寻到的九龙汇聚的龙脉。同样也在山谷中。

  “这山谷应该就是残碑传说中的龙泉尽头的九龙汇聚之地。”

  “看來这群人不是冲着九龙之脉來的。就是冲着我鬼谷的遗宝來的。”

  徐卓是鬼谷门徐福一脉的唯一传人。也走过不少江湖。甚至财帛动人心的道理。而对于修道之人來说。***家典籍。却是千金不易的。是无数修道者追寻的至宝。

  “师父。咱们是否。”唐振东对着徐卓比划了一个杀的手势。问徐卓是否要把这些人干掉。

  “看情况吧。如果确实是跟我们抢夺鬼谷门遗宝的。那就杀了。”

  唐振东是个杀伐果断之人。在他手上有过好几条人命。对于有威胁到自己的人。唐振东丝毫不会顾忌别人的生死。徐卓也是一样的人。他行走江湖多年。一向是独來独往。杀伐全凭自己心意。

  张仪之。张仪正兄弟是正一道第六十五代嫡系传人。

  这天。张氏兄弟两人还有跟他们一辈的曾仪铭三人。正在山中修炼符篆。吃饭的时候。好好的天气。突起云雾。云雾迅速蔓延。时间不长。云雾就蔓延了整座他们三人修炼的龙山一带。

  正一道本就是道教门派。对于道术中的观气之术。本就是看家本行。张氏兄弟在云雾中。隐约见到一条身披金甲的巨龙。在云雾中翻腾。三人大为诧异。认为这是天降异象。必然有宝贝或者祥瑞出世。

  正一道派。属道家。但却不忌荤腥。可以嫁娶。虽然在道教祖庭。他们的行事都中规中矩。但是到了外面。各种肉食。从來不会忌讳。三人分了两只在山下买的烧鸡。然后就朝那云中身披金甲的巨龙方向而去。

  于是。三人就施展轻身之法。朝那巨龙创始人是素有天师之称的张道陵。主领三山符箓。主要法术是画符念咒、祈禳斋醮。为人驱鬼降妖。祈福禳灾。

  张氏兄弟还有曾仪铭三人。脚程也很快。并且他们熟悉这龙虎山一带的地理特征。速度虽然比不上唐振东和徐卓师徒俩。但是由于三人本來就在他们前面。再加上熟悉路径的关系。所以。速度很快。恰好在唐振东和徐卓两人刚要拐进山谷前。他们也进了山谷。

  “仪正师兄。这里就是你说的要有宝物出土的地方。”

  被叫做仪正师兄的人说道。“你看这里。前有明堂。后有靠山。而且这靠山有好几重。重重靠山之外。是无尽的云端。左青龙。右白虎。龙虎环绕。肯定是块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现祥瑞。一定是宝物即将出世。而且绝对是不世出的宝贝。”

  “仪之师兄。你也同意仪正师兄的意见。”

  “仪铭师弟。你专修符箓之术。而我们兄弟俩看的是风水。这风水之道神奇莫测。世间的异象一定会有其蛛丝马迹。”

  “那两位师兄。咱们快点找宝贝吧。”叫曾仪铭的弟子催促道。

  “着什么急。现在天色已晚。夜色并不是寻找宝贝的好机会。咱们还是在此地休息一晚。等明日再行寻找。反正也不急于一时。”

  “用不用通知掌教。”

  “不用。这龙虎山是我们正一道的地盘。谁也不敢在这里撒野。”

  。……

  徐卓和唐振东在山谷外。但是两人的听力超群。倒是刚好把里面三人的对话听了个清楚。

  “师父。咱们怎么办。动手么。”唐振东小声说道。

  “这三人真让你说着了。还真是正一派的人。”

  徐卓以前是独行侠。独來独往。无所牵挂。但是现在他有了徒弟。有了传承。就不希望跟一些大派结下恩怨。因为这些大派的底蕴深厚。一旦跟他们结仇。恐怕自己师徒两人难以抵挡正一道派的疯狂报复。

  但是这里是这三个正一派的人先发现的。而且这龙虎山也是正一派的祖庭。虽说鬼谷一脉的鬼谷先生在这龙虎山的时间更早。但是后來鬼谷一脉沒落。鬼谷门也就不复存在了。就更别说什么祖庭不祖庭了。

  这里应该就是鬼谷残碑上所说的九龙汇聚的龙泉所在地。而且看碑文的意思。这里还应该有座井。

  这座井。恐怕是寻找鬼谷一脉的关键。绝不能让别人捷足先登。发现井的秘密。

  自己鬼谷门的东西。一定不能让别人先一步得到。不过井就在哪里。发现是肯定会发现的。但是能不能发现井中的秘密就不好说了。

  徐卓权衡再三。决定见机行事。如果这三人真是发现了鬼谷一脉的秘密。那别管跟正一道结下多大的仇。也必须杀人灭口。

  但是如果三人沒有发现鬼谷一脉的秘密。而退却的话。那就沒必要杀人。毕竟惹下正一道这样的大敌不是徐卓的本意。

  “咱们也先找地方休息一晚。明天再说。”

  徐卓跟唐振东绕过这个山坡。转到另一面的山上。找到了一个山洞。两人开始生火做饭。一天沒吃饭了。两人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这里距离龙井的那个半山腰的山谷。隔的距离不短。等两人找到山洞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來。所以。也不虞生火被那三个正一道的弟子发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8页  当前第4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6/58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极品相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