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踏天无痕_分节阅读_第566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18-04-15 19:56:35

  魔神传音道:“南北线兵马都往后退缩——人族一旦没有外部的威胁,内部必然先乱起来,这是人族拥有天道苍龙也没有办法解决的缺陷……”

  鬼奚魔尊对人族孕生天道苍龙倒不甚担忧,照猿渡峡一战的情形来看,虽然陈海借天道苍龙掌握天道神雷,是莘山最终不能突围而陨落的关键,但发挥更大作用的,还是密集如蝗群的暴炎重锋箭所形成的青莲焰海。

  这也是鬼奚最心惊的地方,它都不敢想象当成百上千的天机战车,都喷发出能在极瞬间就熔铁烁金的青莲烈焰时,它手下的魔兵魔将还要怎么抵挡?

  ……

  安西与越廷联军将防线推进到尹江沿岸,栖凰岭就变成安西郡国相对平静的后方。

  安西郡王也将王城迁到栖凤岭南麓的巨鹿。

  荆山会战结束后十二月下旬的一天,在栖凰岭南崖一座不起眼的精舍里,代表烈帝秦冉赶到安西,与安西郡王吕尚以及越郑王刘汾相见的嵇元烹,第一次见到小型化后的暴炎重锋箭、又名青莲焰箭的实样。

  “我们安插的奸细,早就在两年前就能进入燕州聚泉岭,知道那边的天机学宫在试制一种叫青莲焰箭的特制箭簇,当时还在拼命猜测北陵到底有什么厉害的天机战械藏着没有拿出来。后来我们得知所谓的青莲焰箭不过是暴炎重锋箭的缩小版,也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毕竟炼制此等尺寸的暴炎重锋箭,需要耗用坞银等极珍金铁,绝难批量炼制,而且每一支青莲焰箭的重量,也要比常规的重锋箭大得多,用普通的六膛重装膛难以持续发射。当时,是谁都没有想到在冲击暴炎所能持续的极短时间内,只要在足够狭窄的范围内叠加三百道冲击暴炎,就能形成天位上三境强者才能掌控的青莲烈焰,为此则足以让北陵军有足够的动力,发明更强的六膛重装膛,以及暗中不计一切代价的囤积这种小型化的暴炎重锋箭,而这恰恰又是青莲焰箭名字的来源。”

  身为太衍宗太上长老的赵孝志,不仅身为安西最强的玄修,同时也是安西的炼器第一人,对他而言,仿制青莲焰箭实在是轻而易举之事,说道。

  “用六膛重装膛发射青焰莲箭的射程短,最远只有四千步,只要有足够的防备,还能够应付,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北陵军有可能将三百支青焰莲箭,集中用重膛炮发射的情景?”

  嵇元烹、吕尚、刘汾等人坐在玉案之后,神色凝重,皆细思赵孝志所说的情形。

  要不是魔族在猿渡峡这个狭道相逢、勇者争胜的特殊战场上被打了一个猝手不及,六膛重装膛仅三四千步的短射程,将是青焰莲箭的致命缺陷。

  毕竟青莲焰箭远不能像普通的重锋箭那么肆无忌惮的消耗。

  就像天位上三境强者,倘若只能攻击近身三四千步以内的强敌,攻击次数又受到严格的限制,对敌人的威胁自然就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但是,北陵军倘若将三百支箭焰莲箭的箭簇部分集中到一枚大尺寸重箭之中,用射程达一百里的重膛炮发射,谁敢想象上百门重膛炮齐射的情景?

  嵇元烹、吕尚、刘汾等人相信北陵军想要做到这一步,绝对不是什么难事,而一旦北陵军做到这一步,将魔族再次驱逐到古兰山、大金山以北,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到时候,他们就要面对在魔劫中崛起、与流阳宫残孽有着千丝万缕渊源、对诸族有着天然敌意的强横势力的存在。

  “立时封堵所有坞银有可能流向北陵的通道,是此时的当务之急,相信你们都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吧?”越廷郑王刘汾身穿紫金蟒龙袍,身量极其伟岸,眼瞳里暗藏紫色雷芒,这是他将紫气升阳诀修炼到大成境界的表现,手按住玉案,以虎踞之姿的扫射众人,不徐不急地说道,“此外,诸家能炼制多少青莲焰箭,也应该极尽所能有所作为……”

  对刘汾的话,众人皆称是。

  大家心里很清楚,即便这时候果断封锁住所有坞银流向北陵的通道,但北陵自身每年也应该有能力采炼数万斤坞银,炼制上三四万支青莲焰箭囤积下来,在魔劫还没有消除的情况下,诸家光想防备、压制流阳宫残孽势力的崛起,将是极其吃力的。

  目前,大家对北陵所盛行的天机傀儡术,对诸多天机战械的铸制之法,也都差不多掌握了,传统的炼器能力,也应该远在北陵之上。

  这时候搞清楚青莲焰箭的原理之后,想要仿制,甚至试制更强的焰箭都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因此各家尽最大可能去发展天机战械,装备军中,极尽可能打击魔兵、恢复统治疆域,真正凭借自身实力将北陵限制在万涛河北岸难以出头,才是消弥流阳宫残孽势力对诸家威胁的根本手段。

  ……

  烈帝三年年末,除了南线魔兵大幅撤退到洞庭山附近外,北线魔兵也陆续从茅镇山脉撤出,退回到阴魂岭、武侯岭,调整部署后,重新将压力施加到紫柏山的东南麓。

  北线魔兵一方面限制北陵军出紫柏山东麓,收复天鹤川等地的故土,一方面继续驱赶成千上万的魔物通过紫柏山,进入北陵境内大肆扰袭,破坏北陵境内的生产。

  安西与越廷联军不费吹灰之力,收复茅镇山脉,但兵力并没有继续往东挺进,而是不顾冬季的酷寒,从栖凰岭西麓迁徙数以百万计的平民填入茅镇山脉北麓,与荆口城夹万涛河而望,着手修建数座由防护大阵笼罩的军镇城池。

  安西吕氏在王城巨鹿南部的潼湖择地修建造船场,看船坞的规模,看得出安西吕氏在越廷的支持下,计划在千潼湖建造青鲸级铁甲战舰;同时巨鹿城里迁入数以千计的炼器师、十数万计的匠工,大建工场,筹划建造天机战械。

  在横断山脉的深处,造桥铺路的民夫更加艰辛,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熬不过酷寒而冻死,又或者失足落入深峡摔成粉身碎骨。

  这一切只为能早日在安西跟越廷之间开辟出横穿横断山脉的陆上通道。

  烈帝四年春暮,南诏郡国联同天南国援军进入茅镇山脉南麓的大庚岭大肆修建军镇城垒。

  茅镇山脉南北绵延两万余里,就传统而言,南麓的大庚岭一直以来也都位于安西柱国将军府辖域的腹地。

  南诏与天南国的联军,倘若要联合起来对北线魔兵施加压力,完全可以到阴魂岭的南部建立前进基地;而那里距离茅镇山脉南麓的大庚岭足足相距五六万里。

  截止到烈帝四年春暮,天南借道南诏、越廷借道安西进入深受魔劫屠戮的崇国境内的总兵马已经达到七百万,但大多数都聚集到荆口南岸的茅镇山脉,像一柄锋利无比的斩天巨剑悬在北陵的头顶之上。

  陈海对此视如无睹;同样的,陈海对过去两年时间内南诏与天南、安西与越朝的大姓宗族间高达百余起的联姻也视如无睹,对雍京南迁势力在云岭附近扎根以及跟南黎诸姓的融合,同样视如无睹。

  无论是南诏或安西残军,还是天南与越朝数万里奔援而来的精锐兵马,只要他们没有能跟魔兵主力打上一两场血腥而惨烈的会战,陈海并不觉得他们聚集的兵力再多,又或者境内建多少制造天机战械的工场,就能对北陵形成多大的威胁。

  陈海同时也相信他们也应该清楚自己的斤两多轻多重,不要看他们在茅镇山脉聚集的兵力甚多,也开始大规模铸制天机战械,但相信他们在魔族身上找到自信之前,绝对不敢对北岸轻起兵衅。

  魔族弃攻为守,将北线兵马都收缩到阴魂岭一线,虽然还不断驱赶杂魔通过紫柏山渗透进来,但整个北陵境内所承受的压力,比以往要减轻了许多。

  北陵也终于迎来难得的休生养息的机会。

  首先陈海对北陵军的防备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整。

  紫柏山南麓的陵州、丹霞渡、太华山虽然仅两千里方圆,但依旧是北陵防御的重点,包括龙骧军、南镇军第一、第二方面军以及第一水师在内,在陈海的直接统领下,总计聚集三百万精锐;此外从陵州到天水之间的防线,归南镇军第三方面军负责;而紫柏山的防线,则划归南镇军第四方面军负责,都受陈海的直接节制。

  龙骧禁营军及南镇军共编五百万人马,陈海之下,以龙帝苍禹、宁婵儿、周晚晴、符思远、姬江野、秦虎山、元周、董良、谢觉源、苗凤山、吴之洞、余苍、符少群、秦谦、雷阳子、苍遗、墨翟、计都、吴云湖、吴澄、桓温、姬成韵、姜赫等人为将臣掌管军政事务。

  不要说龙骧军了,南镇将目前防务最严重、最严峻的防线都囊括进去,区域差不多涵盖四分之一的北陵疆域,自然可以说得上是北陵的御魔主力所在。

  除此之外,陈海还将荆口、海陵、望海等万涛河中下游的城池,合并北陵西岸沿海往北一直到东都山的防务,新设西镇军衙司统领,编水陆两百万精锐。

  西镇军以姜晋、沙天河、魏哲、丰逸臣等人为将,除了防备小股魔兵有可能渗透进来,主要还是震慑南面的安西、南诏不敢有什么异动。

  北镇所负责的防御区域最为狭窄,但作为根基之地,同样编有两百万精锐兵马,以左耳、桓荣、袁燕雪、卢少商、姜沛等人为将。

  北镇军除了要负责魔獐岭、北陵王城、天罗谷一线的防务外,还要不时分兵清剿天呈山、玄阴谷方向广及数万里广袤范围内的魔物。

  陨神渊继离天罗谷足足有一百二三十万里远。

  北陵所造的重型天机战车,还没有一辆能够持续奔行一百二三十万里而不出问题的,所以,就算魔族在陨神渊那边防务空虚,陈海想要在短时间内组织大军对陨神渊进行远征,也是不现实的。

  虽然暂时对陨神渊方向鞭长莫及,但不意味着北陵会容忍天罗谷北面的魔域继续滋生魔物。

  而对于盘据中州大平原、北庭乃至更东面的魔物,陈海同样会不时分出小股精锐兵马绕过阴魂岭、武侯岭,破袭这广袤区域的养魔地,尽可能限制魔族继续壮大下去……

第1033章 战后(三)

  烈王秦冉虽然于建兴四十四年囚太上天尊秦世民,自立为帝,是为烈帝,但当时坚称要从魔族手里夺回雍京再正式登基继位,因此没有新定帝都,也没有更改年号。

  而到烈帝秦冉称帝第四个年头秋后,也就是建兴四十八年秋,以嵇元烹为首的南撤雍京宗族世阀,同时也是玄元上殿保存下来的最后核心势力,最终劝烈帝秦冉定都于安泽,更名为玄京;同时更改年号隆庆,建兴四十八年,同时也是隆庆元年。

  烈帝秦冉及玄元上殿的南撤势力定都于玄京城,这也意味着秦冉、嵇元烹等人差不多将原南黎的宗阀世族融入到玄元上殿的势力范畴以内。

  虽然雍京及秦氏皇族的力量在魔劫中损失极其惨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南路军为主的玄元上殿南撤势力,依旧拥有五十余天位真君、四百万精锐战力,控制云岭,融合、吞并群龙无首的南黎宗阀世族,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天南国在背后没有施加阻力。

  天南国之所以没有阻止烈帝秦冉及玄元上殿的南撤势力吞并南黎,是因为于隆庆元年秋,南诏三宗正式并入沧源剑派,成为沧源剑派的三脉传承,而前南诏柱国将军府、新立的南诏郡国,自然而然也就成为天南国的藩属国,其兵马皆合并到天南国的北征讨魔军的序列之中。

  与此同时,太衍等安西三宗也并入玄皇天,成为玄皇天在横断山脉以东的三脉传承,安西郡国并为越朝的藩属国,其兵马合并到越朝的东征讨魔军序列之下行动。

  秦冉、嵇元烹为获得天南国、越国的支持,吞并南黎的宗阀世族融入玄元上殿,这或许是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而对于安西、南诏而言,仅仅靠横断山脉、大娄山这些土地贫瘠的区域,以及七八亿流离失所的逃难凡民,根本不足以支撑后续的御魔战事,投附天南国、越国,由天南国及越国的精锐兵马进来承担起抵御魔劫、压制北陵的主要责任,或许也是他们此时最佳的选择。

  在建兴四十八年秋后,万涛河以南的御魔兵马,实际上就整合为三支,一是以秦冉、嵇元烹为首的玄元军,一支是以天南国太子郑产为首的天南讨魔军,一支是以越朝郑王刘汾及安西郡王吕尚、赵孝志等人为首的东征讨魔军。

  魔族进攻的锐气,受挫于北陵军,却又没有建立防线的概念,魔兵魔将蜷缩于武侯岭、阴魂岭、洞庭山等地,除此之外,到处都是空隙。

  玄元军、天南讨魔军以及越朝的东征讨魔军,虽然暂时还没有勇气直接进攻魔族主力盘踞的阴魂岭、洞庭山等地,但从这些空隙穿透过去,分出小股的精锐战力,往惨遭魔族屠戮、此时被亿万杂魔占据后变成魔域的中州等地渗透,清剿杂魔、扫荡养魔地,则还是可以做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玄京,还是天南国、越国,都开始发力大规模的铸制天机战械编入军中。

  星衡域的大宗门,对机关傀儡术都有极深的研究,以天机禁制为基础,融合机关傀儡术的天机傀儡之学,无论是对玄元上殿,还是沧源剑派、玄皇天,抑或以对更低层次的宗门世阀,都不存在必然跨不过去的门槛。

  此外,玄元上殿是被打残了,后续所能控制的区域局限于云岭一带,相对狭小贫瘠得多,但越国、天南国则控制数十万里方圆的广袤土地、一二百亿的凡民,资源要比在魔劫中惨烈消耗中十数二十年的北陵富庶得多,宗门族阀内的炼器师规模也是极大。

  玄京方面倒也罢了,越国、天南国一旦决定倾尽全力发展天机战械,爆发出来的潜力绝不容忽视。

  从隆庆元年秋冬开始,天南讨魔军、东征讨魔军所编入的天机战械成百上千的增加,一日多过一日。

  特别是往魔族控制区域渗透的小股精锐兵马,从隆庆元年秋冬季,就是逐步形成以天机战械为核心的作战模式,扫荡清剿杂魔,野战能力日益增强。

  先是轻重型天机战车、轮式、履带式辎重车、风焰飞艇、铁甲战舰、重膛弩、重膛炮、六膛重装弩等等被北陵军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天机战械,大规模出现在天南讨魔军、东征讨魔军中,到隆庆四年秋,天南国、越国则将青莲集焰炮也装编军中,用于御魔战事。

  这种青莲集焰炮,就是青莲焰箭及重膛炮的升级版,就是将数以百枚的小型暴炎重锋箭的箭簇,集中在一枚大尺寸重箭之中,用特制的重膛炮进行发射,射程也远达一百二十余里。

  魔族以往只需要面对西北方向北陵军一家强敌,但随着玄元军及天南讨魔军、东征讨魔军编入的天机战械越来越多,野战能力越来越强,魔族发现南面、西南以及东面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而随着陵州、丹霞渡集结的青鲸级铁甲战舰越来越多,担心两部兵马有可能会被北陵军借万涛河彻底的切割,隆庆四年冬,武侯岭所部魔兵全部撤到南岸阴魂岭。

  这实际上不仅意味着魔族放弃对紫柏山东麓的扰袭,也放弃对北庭数十万里疆域的控制。

  不过,由于魔族在室韦山、大金山的深处,部署大量的万魔枯骨大阵、养魔地,室韦山以西、大金山以南的荒原,随时处于魔兵大举进击的威胁之下,北陵军不依赖于雄山大川,难以建立滴水不漏的巩固防线,陈海也没有想着要一举收复北庭的全部疆域。

  陈海最终在原南镇军第四方面军的基础上,设立东镇军,以符思远为主将,将防线推进到天鹤川一线,将天鹤川与紫柏山东麓之间万里纵深的灵川荒原纳入北陵的开发范围。

  对于天南、越国大肆发展天机战械,陈海也没有觉得受到多大的威胁,只是抓住这难得的喘息机会,抓紧时间休生养息。

  这三四年间,万涛河到怒川江之间的广袤地域,魔劫威胁算是基本解除掉了,不仅之前北逃的难民得以重返怒川江南岸重建家园,陈海还借这个机会,废除掉怒川江南岸所有的侯国、宗阀封邑,广置郡县。

  在多出的土地上,除了大规模的分封功勋将卒,还将一部分西撤的北庭难民,安置到怒川江南岸来,一起恢复怒川江及万涛河之间的生产。

  与此同时,天罗谷周边,以及往南到魔獐岭,再从魔獐岭往南到屏马山一线,两三万里纵深的地域在过去十年间内也得到充分的开发,燕州迁来的民众以及从北庭西迁的民众,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的人口,也已经将近十亿,设立的城池数以千计。

  曾几何时,宗门玄修站在芸芸众生之上,西北域在魔劫之前极盛之时,也设立的百余郡治理地方,之下也有大大小小的城池数以千计,但这些城池主要是大姓宗阀聚族而居的场所,受大姓宗阀控制,跟凡民没有什么关系,平时甚至严厉禁制凡民进入。

  陈海在北陵推行新的郡县关系以及官员选拔委任制度,初时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看不出对北陵军的实力提升能有多大的帮助,只是陈海的威望一时无两,北陵军的兵权又都掌握在陈海一人手中,也就没有人能站出来提反对意见。

  不过在新的郡县关系确定下来之后,之前的城池也从宗阀的控制之下脱离出来,变成治理地方、统治凡民的县邑、府城,北陵境内的大小城池到隆庆四年冬季更是进一步增加到六万余座,其中郡城一百二十余座、府城两千五百余座,县邑城池五万余座。

  王都通过郡县体系,绕过传统的宗族关系,将权力的触手直接延伸到凡民之中,这么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使得北陵境内里,每年能推荐到各郡天机学院修习的学子总人数,增加到以往想都不能想的一百八十万人。

  这一百八十万子弟里,真正作为基层武官进行培养的,不到二十万人。

  这已经能够满足北陵军武官的补充需求。

  天机学院培养的更多学子,还是主要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

  天机战械的生产,最主要的瓶颈还是在于能够炼制天机禁制的匠师人数上。

  以往能从寒庶平民中选拔出来的子弟数量极为有限,天机禁制的炼制,包括风阵匣、风焰动力匣、风焰射流匣、箭阵匣等等在内,主要依赖于宗阀出身的炼器师弟子,每年的产出量有限,也就直接限制了天机战械的产量。

  在新的郡县关系确立之后,有能力炼制各级天机禁制的禁制匠师人数,每年都以三五万人的规模递增,这是以前所难以想象的一个数字。

  而以往宗门也有所谓的机关傀儡术传承,但机关匠师通常都是由炼器师兼任,而机关傀儡之学最通常得到施展的地方,主要就是各种埋葬死者的陵墓。

  唯有天机战械发展起来,机关匠师才真正成为与禁制匠师并立的重要职业。在燕州数十年发展天机战械的基础在,在新的郡县关系推广到北陵全境,机关匠师同样以每年七八万人的规模增加。

  天机学院同时还大规模培养城池宫室桥梁营造、矿石开采冶炼等各方面的中高级匠师。

  拿以往的眼光去看,燕州是层次远低于星衡域的小域,但燕州的天机傀儡术全面发展,要比星衡域早三四十年。

  陈海能大规模在北陵推广郡县制、能大规模的设立天机学院,能大规模的兴建工场,开发更多的矿山,也主要得益于此。

  燕州或许不是一个能大规模出道丹境、道胎境中高端战力的修行天域,更不要说出天位境强者了,但在天机战械制造方面,燕州的潜力则绝对不能拿寻常目光去衡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7页  当前第5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6/5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踏天无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