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第1052节
小说作者:永恒之火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6.3 MB   上传时间:2019-07-26 18:20:20

  五人没有说话,但心照不宣,因为这句“回望王师又一年”,看似是在说妖蛮的情况,但似乎也在暗示宣武军不要妄想等着庆君派人搭救。

  五个大学士齐齐叹息,方运连擎天峰都敢登,连庆国援军一起解决并不算什么。

  柴植缓缓道:“班师回京,路过丁县的时候,每个七品以上的将官拿出一部分财物交给丁县百姓,当作赔礼。”

  “只能如此了。”

  “回京之后,我便辞去在庆国的一切官职,就当是赔罪吧。”

  “唉……回首这几日,我学到最重要的事,便是不与方虚圣为敌。孤身一人去擎天峰作诗,一人力压万妖,在下不得不佩服。”

  “你们也看到了,不是我等无能,而是方虚圣太强。我等再厉害,也厉害不过这擎天峰万妖,连擎天峰万妖都在方虚圣脚下,我等还有什么不服气?天罚我,非我之过。”

  “方虚圣作这首诗,必然有警告我等的意思。罢了,以后再不与方虚圣为敌,认个错而已,不丢人。”

  四个大学士无一人反对,做出一致的决定。

  方运在擎天峰顶端停留了一刻钟,饱览风景后,踏云向巴陵城的方向飞去。

  宣武军将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看向宣武将军柴植。

  “众将听令,原路回返,路过丁县时,按照元帅府与方虚圣的战书内容,全军赔礼道歉。”柴植道。

  “遵命!”众将低头领命。

  说完,柴植望着方运远去的背影,似是在思索什么。

  “庆君与宗家不会就此放过你,你前方,血正浓,火正烈!”

  当天,方运返回巴陵城,刚抵达圣庙范围,官印立刻不断发出奇特的波动,这是传书讯号。

  方运也不急着回复,降落到州衙外,进门走了几步,就见自己的临时总督府的院门口站着众多巴陵城的官员。

  为首的董文丛见到方运,快步走过来,急切地问:“总督大人,事情如何了?”

  方运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轻轻点头,道:“擎天峰妖患已除,本官在任一天,擎天峰绝不敢为祸象州。至于宣武军,他们应该正前往丁县赔罪道歉。”

  “太好了!”众多景官笑逐颜开,一些庆官则干笑着,跟死了爹妈一样。

  “大人,您去摩妖山都做了什么?”董文丛十分好奇,其余官员也盯着方运,一双双眼睛格外明亮。

  “没什么,在擎天峰巅写了一首诗而已。”方运说着进入院子。

  众官愣在原地,随后相互看着,眼中满是惊奇。

  巴陵知府阎霄轻叹道:“这一句轻飘飘的,但我眼前却浮现尸山血海,枯骨林立。”

  “听说擎天峰的两头巅峰妖王很强,堪比人族新晋大儒,总督大人竟然能留诗其上,全身而退,看来实力有提升……咦?大人应该已经是诚意境大学士了!”

  “方才那气息,似乎就是达到诚意境,他没有刻意掩盖。”

  “他晋升大学士才多久?”

  在场的众官无比吃惊,如此年轻的大学士,而且进步如此飞快,简直超出同辈人一个时代。

  董文丛眼睛一转,快步跟着方运进院子,一边走一边道:“大人,《民报》将在八月十二再度刊发,大体内容都已经确定,那几个重要版面需要您决定。尤其是头版头条,您亲自书写比较好。我看,八月十二的头版头条,就刊登您在擎天峰上的诗吧,我再请象州的画道大师给您配一幅画。”

  方运一边走一边道:“《民报》八月十二的头版头条我已经想好,那首诗放到二版吧。”

  “啊?您从来没说过啊,您的头版头条准备写什么?”

  “我的第二封战书。”方运道。

  董文丛一愣,随后面露喜色,道:“好!好!好!您现在就可以写,我给您研墨。”

  “我先处理完这几天的事务再说,把各地的文书送到这里。你先说说这几天的大事。”方运问。

  董文丛想了想,道:“大事说不上,倒是有两件事,您应该很感兴趣。”

  “哦?说说看。”

  “第一件是关于庆江商行。最近庆江商行突然收购一些店铺,这些店铺的主人原本都是庆国人,现在大都准备离开象州。”董文丛说完看着方运。

  方运露出深思之色,点点头,道:“葛百万不愧是商界枭雄,一石三鸟。”

  董文丛道:“唉,幸好葛百万没有掌握庆国大权,庆江商行让人上街打砸抢为祸象州,同时能帮助花青娘,最后逼那些庆国商人尽早离开低价收购商铺,当真是好算计。若非您在,他恐怕完美无缺,可惜有您在,他的一系列手段收效并不高。”

  方运道:“你也不要太高估葛百万,他有自己的幕僚,有其他人帮助,单凭他自己,还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百姓上街。不过,此人不容小觑,以后要多加注意。”

  “下官明白,”董文丛道,“还有一件事,下官实在不知如何处理。一个叫张宗石的童生举报州文院的官员,认为他们编撰的象州书院选读书籍有非常危险的倾向。”

第1675章 庆国之奴

  “张宗石?”方运立刻想起来,自己微服私访的时候,在一间酒楼里遇到过一个叫张宗石的童生,此人很有见地,不出意外,将来应该会有一番成就。

  “把他的文书递交过来。”方运道。

  “下官已经存在官印之中,这就传书给您。”董文丛说着手握官印,给方运传书。

  方运拿出官印仔细查看张宗石的文书。

  在文书的一开始,张宗石先列举自己在蒙童和童生时期所读的书籍,大多都是人族众圣经典与一些成名之人的著作。

  随后,张宗石单独挑出一些书籍,指出这些书籍是在象州被庆国强夺后,陆续被州文院列为选读书籍。在正常的书院教学中,书院先生不仅要教授官府制定的必修书籍,也要偶尔开讲一些选读书籍,增加学子的眼界。

  在一州之内指定必读书籍需要得到圣院审查,选读书籍则不需要,由州文院决定。

  从数十年前开始,象州所有书院的选读书籍都变成新编撰的书籍。

  张宗石在文中写到,最可怕的不是几十年前这些所谓的选读书籍诞生,而是象州明明已经脱离庆国,这些书籍依然在书院中被用来教授学生。

  张宗石拿现在象州书院的《名士录》为例子,正常国家的《名士录》中,大都记载本国优秀读书人或古人的事迹,偶尔选用人族历史上公认的他国名人,用这些人的事迹来教化学子。

  象州版的《名士录》非常不同,因为景国人的事迹在现在象州《名士录》中所占的比例,仅仅是四成,而且大都是景国半圣、景国建立前的名士和开国功臣,建国后近两百年的名人极少,甚至连必然被列入《名士录》的方运和李文鹰等人都没有出现其中,反倒是左相柳山以极为正面的形象被载入《名士录》。

  《名士录》中有四成是景国人,但除了半圣,其余人的事迹中,或多或少会被添加一些看似中立实则算得上污名的事件,让那些名士的形象受损。

  象州《名士录》的另外六成人的事迹截然相反,不仅完美高大,同时没有丝毫的瑕疵,最让张宗石难以理解的是,在他国名士的事迹中,凡是出现景国人,必然极为不堪。

  张宗石又拿《劝学书》《天下事》等一些蒙学读物举例,这些书在一些方面出奇一致,所出现的庆国人全部都是正面形象,而景国人则没有一个好人,即便是名闻十国的大名士,书中也会特意添加一些污名的内容。

  张宗石认为,这些书籍若是野史杂书,记载景国名士的污名乃是理所当然。但是,这是教育蒙童的启蒙开智之书。这些书中,所有庆国人都是完美无瑕的好人,景国人一半是坏的,另一半也做过坏事,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书籍编撰者与推行者的用心。

  张宗石请求董文丛彻查此事,否则长此以往,象州未来的读书人都会景仰他国之人,鄙夷景国之人。

  最让方运感到意外的是,张宗石明明对象州怀着很深的感情,明明在努力振兴象州,但最后却说了一些看似很矛盾的话。

  张宗石写到,象州百姓和天下所有百姓一样,精明而不聪明,因为百姓所知晓的事情有限,即便头脑正常,也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要么被官府欺骗,要么被反对官府的人欺骗,要么被他国人欺骗。或者说,并非是百姓愚昧,而是有更聪明的人可以影响百姓对一切的认知,从而让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却不自知,年常日久,他们会把错误当真理。

  之后,张宗石列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任何头脑正常的人都清楚,庆国国君、百官和世家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必然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偏偏还会有象州人愚蠢地认为只要加入庆国,就会获得和那些皇族子弟、官员子弟和世家子弟一样的特权,实际上,象州人在庆国的地位,还不如庆国最底层的百姓。

  方运放下官印,看着董文丛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化一州学子,乃是重中之重,本官未能第一时间处理此事,实乃失职。张宗石此子不错,很有见地,更难得的是,他很清楚谁是友人,谁是敌人。他所举报之事,你可曾调查?”

  董文丛立刻道:“下官已经与方都督联手,调动人员暗中查证此事。已经有初步的结果,现在就传书与您。”

  董文丛说着,再度给方运传书。

  方运拿着官员,仔细阅读,看完之后,方运轻叹一声。

  传书中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来象州之前,方运怀疑负责象州教化的州文院早就被庆国奸细渗透,好消息是,庆国并没有在州文院中安排奸细,坏消息是,一些象州读书人经历过象州和景国最无能的时代,信念全然崩塌,如同被庆国人打断了脊梁和双腿,跪下去后,再也没有站起来,在景国人面前如龙,在庆国人面前似奴。

  即便在景国蒸蒸日上的今天,这些人的头脑里也深深烙印着“奴”字。

  这些象州读书人,本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但,处于特殊的时代,被官府拖累,被景国放弃,被庆国打压,最后把满腔的愤怒洒向景国,却只字不提庆国之祸。

  他们不是奸细,而是如忠狗一般配合庆国人来遏制甚至毁灭景国。

  他们的目的和庆国的目的一样,让景国永远当一个落后的国家,被庆国等强大的国家囚禁在笼子里赏玩,若是景国想挣扎出笼,想进步自强,那么他们会全力阻挠。

  毁灭景国人的自信,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他们甚至认为,景国人是十国中最低劣的国民,只有被庆国奴役、成为庆国人,才会真正改变。

  方运轻轻摇头,那些人并不懂,一个真正的伟人,伟大之处并非在于他站在世界巅峰时的意气风发,而在于他在人生最低谷的态度与言行;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之处并非在于鼎盛时期镇压一界,而在于被打落低谷后如何崛起。

  这些人,为祸之烈,影响之深,远胜屠杀百万象州人。

第1676章 罪魁祸首

  方运望向董文丛,问:“传书上的内容可属实?”

  董文丛立刻躬身道:“句句属实,关系一州教化,下官不敢弄虚作假。”

  “可曾上报内阁?”

  “为防打草惊蛇,此事只有下官、方都督与大人您知情。即便是那些调查之人也不清楚下官真正的目的。”董文丛的语气中有些自傲,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做得很聪明。

  方运轻轻点头,道:“若传书没错,那负责选读书籍的州文院司业当为罪魁祸首。”

  董文丛犹豫了一瞬间,道:“现任司业毕源毕翰林德高望重,多年前就在州文院中任职。之前的选读书籍或许与他无关,但象州归属景已数年,他至今不改选读书籍,怕是别有用心。更何况,传书中所言属实,此人曾经屡次称赞庆国如何,每每说起历史,都指责景国如何如何,从不提一句武国或庆国的错误之处。五年前此人曾给文院的教员授课,在课堂之上不断攻击景国历代名士,这也是事实。”

  “我知道了。”方运道。

  “下官告退。”董文丛一肚子疑惑,想知道方运的第二封战书到底针对什么人,可惜,只能等《民报》印刷之时才能知道真相。

  “对了,从明天开始,不再印刷售卖《民报》的创刊号,其后的《民报》不在此列。”方运道。

  董文丛一愣,道:“属下领命。”

  董文丛边走边想,从明天起,《民报》的价值怕是会再度提高,尤其创刊号,在几百年后,或许会变成价值连城的古董。

  巴陵城乃是象州首府,州文院便建造在城内,州文院的中心是圣庙,祭祀众圣。

  州文院被分成许多区域,如考房、学堂、施舍、住舍等等。

  由于州文院环境优美,一些官员在州文院担任职务后,会把一家接入文院为他们安排的独院之中,虽与外界疏远,但得到清静。

  进入文院的读书人,要么淡泊名利,不愿在军政方面苦熬,要么是官场的失意者,毕竟文院官员的实权远远小于文官或军官。

  州文院的东南角有一处独门独院,此刻已经是深夜,院子里的书房依旧有烛光微动。

  州文院四品司业毕源年过五十,两鬓微白,正在翻看一本书,看上去严厉刻薄。

  看了一会儿,毕源放下书卷,望向窗外。

  突然,门口传来敲门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9页  当前第10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2/20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儒道至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