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第1322节
小说作者:永恒之火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6.3 MB   上传时间:2019-07-26 18:20:20

  方运感受到自身力量出现质的飞跃,如君临天下一般向血树飞去。

  整片树界的树林,仿佛是衬托方运的披风。

  在离峡谷还有二十里的时候,方运的声音在半空炸响。

  “归附者,等同私兵;负隅顽抗者,诛!”

  方运的声音中不仅充满浓烈的杀意,还有一种牵动人心灵的劝诱力量,让人不只生出亲近之感,甚至还有顺从的念头。

  峡谷口的两头三境大妖王目光迷茫,足足过了一息才恢复清明,随后两人对看一眼,想起当年孔圣教化的传说,全身冒汗。

  “我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静等蛇湎皇的命令吧。其实,我们既然进入葬圣谷,参与祭祀,便已经做好死亡的准备。死在方虚圣手下,也算不辱此生。至于归附人族,还是算了。”

  “那便如此!”

  其中的一头大妖王传音给祭坛边的蛇湎皇,问:“殿下,我们应该如何做?”

  蛇湎皇沉默数息,传音道:“放行!”

  “啊?”两头大妖王目瞪口呆。

  “放行!”蛇湎皇的声音在山谷上空回荡。

  两头大妖王怀着复杂的心情向两侧走开,远远地为方运让出一条道路。

  方运坐在武侯车上,静静地看着蛇湎皇。

  “识时务者为俊杰。”方运道。

  蛇湎皇长叹一声,道:“祭祀一旦开始,我们便无法中断。你此来的目的既然是石胎血卵,那便来取吧,我们不会攻击你。”

  方运盯着蛇湎皇看了数息,点点头,道:“好,只要你们不攻击我,我可放你们离开此地。”

  方运很快抵达峡谷口,从容进入。

  峡谷的气氛变得无比诡异。

  在那么多妖蛮的面前,方运乘坐行流大摇大摆进入,两侧的鹰皇灵骸与蛇皇灵骸紧紧跟随。

  很快,那两头大妖王的神色已经有细微的变化,由原本的无奈和屈辱,变成了期待,在方运离祭坛还有一里远的时候,两头大妖王的脸上竟然隐隐有一丝嘲讽之意。

  那蛇湎皇的神色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化,好像一直在哀怨祭祀失败,但是,它的目光死死黏在方运身上,方运离祭坛越近,它的心跳声越快。

  终于,方运跳下行流,一步迈入祭坛一里内,正式进入血树散发的红光之中。

  蛇湎皇与两头三境大妖王立刻瞪大眼睛。

  但是,让它们三个失望的是,方运竟然顺利地进入其中,而且继续前进。

  蛇湎皇的目光再次变得复杂起来,而两头三境大妖王陷入深深的迷茫。

  “血树看不到他?”

  “竟有这种事?”

  两头大妖王相互看着,感觉妖生失去了目标。

  方运离祭坛越来越近,很快越过所有人,给众多妖蛮留下背影。

  蛇湎皇盯着方运的后背,眼中神光闪烁,但蛇族的本能和天性让它放弃动手,继续等待,只有必然成功之时再出手。

  伺机而动是蛇族的天赋能力。

  方运迈步上了第一层祭坛,又上了第二层祭坛,最后走到石船边缘。

  两头大妖王被方运的大胆和顺利震惊,再一次盯着方运,脸上再也没有嘲弄,但却充满了希望,希望方运失败!

  方运似笑非笑地侧着身,看了一眼蛇湎皇与两头大妖王,伸手搭在石船中的血卵之上,与此同时,他的眉心浮现一棵金色的大树,散发着柔和的淡绿色光芒。

  看似毫无威胁的血树好似突然变成纵横荒古的凶物,毁灭万界的凶念横扫山谷,在场的每一头妖蛮都感觉天地崩灭,自己不是即将死亡,而是已经死亡。

  那些因为祭祀而境界跌落到妖王的上百妖蛮,瞬间死亡。

  但是,不过下一刹那,那种力量消散,方运轻松地以单手托起石胎血卵。

  蛇湎皇感觉全身的血液停止了流动,两头大妖王感觉时间静止了。

  这可是在血树面前!

  那可是能孕育至宝的神物!

第5176章 《论语新注》

  那石胎血卵在最后一刹那孕育失败,内部彻底停止跳动,变成死胎。

  方运心念一动,石胎血卵便缓缓缩小,最后一手可握,如血玉鸡子,透亮光滑。

  祭祀中断,石胎血卵的威能便大大减少,再也无法孕育至宝,但好处便是,方运可收为己有,不会因并非万界之主而遭压制。

  那蛇湎皇眼中微光连闪,似是想起什么,最后轻声一叹,道:“原来是树尊手笔,罢了,罢了。”

  其余妖蛮这才明白,纷纷无奈叹息,那血树与树尊本就是同等层次的生命,按照人族的血脉来论,犹如兄弟,区区一枚石胎血卵,还不值得血树与树尊翻脸。

  最终,妖界祭炼万年的石胎血卵,便宜了方运。

  蛇湎皇想到离开葬圣谷必然会被瘟疫之主杀死,心中怨气升腾,忍不住道:“石胎血卵乃是天地间少有的神物,你若敢动用,怕是压不住其内凶念,最后还是要乖乖上缴人族圣院。即便是完全孕育的石胎血卵,在日后祭炼过程中也多有波折,成大圣之宝者多,成祖宝至宝者少。此物与其你留在手中,不若给予我们,我们可在葬圣谷中拼死护卫你。”

  祭祀的妖蛮死伤百余,现在还剩一百二十七头,待几日力量恢复,自会成为葬圣谷一股强大的势力,有蛇湎皇与三具皇者灵骸,实力近弱于妖皇等少数至强皇者。

  方运却一伸手,道:“把你们的所有圣气团交出来,另外,取石胎血卵后需用鸟圣蛋壳储存,一并拿出来吧。”

  众多妖蛮望向蛇湎皇。

  “拿出所有圣气。”蛇湎皇说着,主动送出圣气团。

  数息后,二百三十四个圣气团浮现在半空。

  方运扫视它们,一些妖蛮脸上竟然浮现惭愧之色,很显然,这么少的圣气团有些丢脸,这也是他们没有反抗的主要原因。

  方运接过圣气团,蛇湎皇道:“那鸟圣所诞蛋壳在蛇决皇的胆中层,应该还有其他神物,你取不出,需要我来取出。”

  方运立刻从吞海贝中拿出完整的蛇决皇尸体。

  众多妖蛮仔细一看,纷纷变色,若是蛇决皇尸体被打的四分五裂,他们还会有别的想法,可这蛇决皇的尸体大都是皮外伤,只有一处致命伤,这说明方运的实力远在当时四境蛇决皇之上,恐怕有战胜五境的实力,便没了其他念头。

  蛇湎皇也不耍任何花招,取出蛇决皇的胆中层,那是附着在蛇胆上的一层皮,里面有类似于海贝的空间,取出里面之物同样要消耗大量圣气。

  蛇湎皇在打开胆中层后,身体一震,似乎看到难以置信之物,咬着牙抛向方运。

  方运接过胆中层,不过巴掌大小,状如白膜口袋,打开一看,轻轻点头。

  里面不仅有鸟圣所产之蛋的蛋壳,还有蛇决皇的各种宝物神物,其中还残留狼首圣锤的气息。

  方运本以为胆中层内真正用于战斗的神物早就被蛇决皇用完,但仔细一看,里面竟然有一片丈许高的鳞片,赫然是瘟疫之主的假死分身。

  从中拿出此物可比取出半圣葬宝消耗的圣气更多,而且一旦拿出需要精心培养方可成型,所以蛇决皇本来想以后拿出。

  方运立时明白,原来瘟疫之主所图甚大,想在葬圣谷放出分身,然后吸收石胎血卵的力量,到时候,实力甚至会在妖皇之上,即便面对葬圣谷的普通半圣也能逃而不死。

  对于近期的方运来说,这瘟疫圣鳞可比石胎血卵更加重要,一旦获得圣气源,必然将其取出。

  “多谢蛇湎皇,所有东西我已取走,按照先前所说,留尔等性命。不过,你们需立誓言,葬圣谷中,不得攻击人族。”方运道。

  “那若是人族先出手又当如何?”蛇湎皇问。

  “跑,有多远跑多远。”方运道。

  妖蛮们直翻白眼,方运就差说让它们把脖子送到人族舌剑前。

  蛇湎皇知道方运不好糊弄,只好道:“还请方虚圣赐字,让人族相信我们并无恶意,这样他们才不至于一直追杀。”

  “可。”方运提起大儒文宝笔,蘸足浓墨,在半空写下一个“方”字,子墨在半空成形,随后裂开成一百余小“方”字,分别飞到每一个妖蛮的眉心之中。

  “我们可否离开?”蛇湎皇问。

  方运缓缓道:“前日本圣读《论语》,偶有所悟,心血来潮便准备书成一卷《论语新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日便传于诸位。”

  “这……”蛇湎皇全身发冷,立刻想起当年孔子的教化圣道,其余妖蛮脸上也极为不自然。

  “怎么,不给本圣这个面子?”方运面色一沉。

  “给!给!怎么能不给方先生的面子!诸位做好,认真听方先生讲学!”蛇湎皇大声叫喊,重音在‘认真’二字上。

  那些妖蛮立时听懂,一定要全力以赴对抗方运的教化力量。

  众多妖蛮分成数排坐于祭坛之下。

  方运坐在石舟之侧,从吞海贝中取出笔墨纸砚,一边教学一边就地书写《论语新注》。

  这些大妖王大蛮王对人族极为了解,很清楚为《论语》作注是何等重要,几乎是所有专精《论语》的读书人的最高目标,而且也无比困难,稍有不慎立不住,便会被其余人族攻讦,影响圣道。

  方运倒好,当着如此多妖蛮的面一边讲学一边书写,堪称立地书橱,太过惊人。

  方运首先书写《论语新注》自序,阐述自己阅读论语的过程,最后解读《论语》的来历,根据里面的内容和用词,确定《论语》乃是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们总结的孔子或其弟子之言,最后原本送给孔子斧正,成为孔子的圣道经书之一。

  接着,方运书写并诵读第一篇《学而》。

  《学而》篇讲学,讲仁,讲孝,乃是典型的人生哲学思想,浅显易懂,无论是曾经读过足够的书籍还是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都会在里面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

  方运所作《学而》却与大多数前辈对论语作注不同。

  首先,方运对《论语》点出句读,这是冒着极大的圣道风险,因为标点符号用于普通书籍十分寻常,可用于《论语》等众圣经典,几乎等于在“正经修史”,因为古代原作的《春秋》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导致语意混乱,解读众多,一旦给出标点符号,几乎就等于确定大部分语意,必然与其他的解读方式有异,从而引发圣道之争。

第5177章 孔子的学习之法!

  尤其孔子亲自说过自己的教学宗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不到学生经过努力却未得到正确知识的时候,不去引导学生;不到学生已经达到瓶颈处明明想说出来却差一点才能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学生。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便不再教了。

  这种教育方式,在教育天才的时候堪称神来之笔,乃是孔子教育多年学生的总结,并非侃侃而谈,是他切实的人生经验。

  这种方式,花最少的力气,收获最大的成果。

  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只适合精英教育,特别适合主观能动性强烈之人,适合那些拥有强大自制力与学习能力之人,一旦把这种方式用在大众教育上,简直就是教育的灾难。

  正是因为人族长久使用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各阶层尤其是底层人才缺失,甚至也会埋没一部分早愚而晚熟的天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9页  当前第13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22/20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儒道至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