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第1463节
小说作者:永恒之火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6.3 MB   上传时间:2019-07-26 18:20:20

  京军也是俗称的禁军,泛指京城内外保护京城拱卫皇室的各路大军。

  景国的禁军,分为内外两军。

  外军由大将军掌管,驻扎在京城周边,大将军由统管天下兵马的大元帅提名,得国君任命方可生效。

  内军则在京城城内和皇宫内外,沿用汉时的称呼,称为羽林军,由一位上将军担任,由皇室任命,即便是半圣世家也无权插手。

  按照惯例,大元帅和大将军两职,都由景国世家任命,目前景国最强的世家乃是陈圣世家,所以景国真正的军权实际上掌握在陈圣世家之手,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篡位夺权。

  所以,当大元帅陈知虚推举张破岳后,太后一直压着,直到昨天才无奈地同意张破岳暂代大将军一职,由于只是暂代,张破岳的封号还只是上将军。

  所以,今日一些官员见到张破岳竟然位于武官之首后,背后直冒凉气。

  如果说李文鹰是一个极有风骨的统帅的话,那张破岳就是一滩烂肉,做事毫无章法,做人也不着调,简直是军中无赖、读书人里的流氓,而且此人与方运相识多年,甚至有过命的交情。

  张破岳的命,是方运救的。

  张破岳执掌京城兵马,那也就意味着,方运掌握了京城外大军的军权。

  这同样是一个极为可怕的信号,景国的五大世家已经默认了方运的权柄。

  张破岳、方运和五大世家,目前几乎已经站在同一阵营。

  一些官员紧紧闭上了嘴吧,开始寻找明哲保身的法子,甚至已经开始准备或调离京城,或托病辞官,等一切尘埃落定,再回来任职不迟。

  不过,一些官员看着张破岳恨得牙痒痒。

  因为张破岳从一开始就乐呵呵,很喜欢现在的官位。

  一般来说,大部分官员上朝都是穿文位服,只有在特别的朝会或活动才会穿官服朝服。

  张破岳倒好,身为大学士,绣云青衣服不穿,非得穿大将军官服,还时不时弹几下,生怕别人看不到。

  方运依旧坐在武侯车上,一副病怏怏的样子,狐璃也坐在他身边,如同最体贴的侍女。

  方运并没有立刻出列,而是静静地坐着。

  不过,方运之后的第二人,不是右相曹德安,也不是辅相杨旭文。

  是一位第一次进入奉天殿的大学士。

  礼殿大学士林守岩。

  林守岩是一位年过六十的大学士,因为才气充盈,面相只有四十出头,神色淡然,面容古朴,并无特别之处。

  礼殿特使自然有权上朝,但早不上晚不上,偏偏在方运宣布尊礼复古后才第一次上朝,这就非常耐人寻味。

  等其他官员上奏完毕后,武侯车才徐徐移动。

  方运面朝垂帘,望向景君与太后。

  “臣有本要奏。”

  “方爱卿但说无妨。”

  方运正色道:“谢陛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方运的声音格外洪亮,竟然引动大儒的余音绕梁,声音在金銮殿之中回荡不停。

  这是《论语》中的名言,乃是孔子的政道核心理念之一。

  在方运的声音和孔子的话语之下,所有官员立刻挺直身体,微微垂下头颅。

  那景君竟然有些坐立不安,想要和所有人一样站起来,以表示对孔圣的尊敬。

  但是,终究被太后压下,这才没有失礼。

  方运道:“陛下,你可知晓此言之意?”

  众官一愣,恼怒者有之,无奈者有之,敬佩者有之。

  方运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帝师,可在朝会之上以老师的身份询问国君,闻所未闻。

  按理说,方运这么做没什么,也可以算是臣子询问国君,但根据方运的语气和态度以及身份来看,这就是在提问当朝国君。

第2422章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景君面露紧张之色,如同遇到突击考试的学子,思索片刻,轻咳一声,缓缓道:“孔圣认为,以行政手段引导百姓,以刑法治理整顿百姓,那么百姓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没有廉耻之心,并非不想去犯罪。但若是用道德来引导百姓,以礼教来整顿百姓,那么百姓不仅有廉耻之心,不仅会主动不去犯罪,还会因道德和礼教归服执政之人。”

  “善。”方运轻轻点头。

  景君不由自主露出笑容,稍稍抬高下巴,为自己能获得方运的赞赏而骄傲。

  太后用余光看到这一幕,微微皱起眉头。

  一些官员发觉景君的反应,心中暗叹,纵然是一国之君,在方运面前还是要低一头,这小国君即便知道方运要弄权朝野,可骨子里对方运的仰慕与羡慕还是掩饰不住,一被方运夸赞就忍不住得意。

  众官却是无奈,不止国君,即便自己被方运称赞一次,也会心花怒放。

  毕竟,方运是众圣之下第一人。

  武侯车稍稍转动,让方运侧身面对景君与群臣。

  方运道:“孔圣有言,君上亦通晓这个道理,想必诸位同僚也应该不会反对孔圣之言吧?”

  一些官员心中直翻白眼,方运的话太直白,简直是直钩钓鱼,百官再蠢也不会反对孔子的话。

  金銮殿中寂静无声。

  方运长叹一声,道:“本相在景国为官多年,为政亲力亲为,起于府县,也曾总督两州,深知民间疾苦。本相这些年一直在思考,景国律法不断完善,国力蒸蒸日上,读书人越来越多,为何依旧有人会去作奸犯科?为何依旧有人会欺辱同胞?为何依旧有人贫穷受苦?为何依旧有人作威作福?为何?为何!”

  众官侧耳倾听,无论立场如何,他们都想听听方运对治理国家的见解。

  方运继续道:“为此,本相一直在寻找种种原因。是律法不严,是人心难测,是官员无能,还是天命使然?为了破解此题,本相甚至在纸张之上一一列举每一个原因,以至于‘立题数千,一一破之’。”

  众人听闻,无不动容。

  一些人心中暗喜,同时心生感激,这可是一位大儒虚圣的学习之道,先立题数千,冥思苦想,一一攻破,看似寻常,却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若实在遇到难事,便可学此法。

  “即便如此,本相也束手无策。本相学遍古今,为何却连一个很普通的问题都无法解决?于是,本相追根溯源,从众圣经典之中寻找解决之法。最终,本相重读《论语》,发现一切道理尽在书中。实际上,孔圣已经给出答案,不需要行政手段,也不需要什么刑罚,只需要道德和礼教,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本相,之前走了弯路啊!”

  方运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但是,百官愕然。

  前面说的很有道理,甚至算得上声情并茂,鞭辟入里,可为什么最后却得出一个无比荒谬的结论?

  什么叫刑法与行政无用,如果这样的话,要法家做什么?要官员做什么?人族早就乱成一锅粥。

  方运这是什么意思?

  众官有些迷糊。

  法家官员面露警惕之色,连礼部那些食古不化的老先生都无法认同方运这种独尊礼教的言论。

  方运用沉重的语气道:“我问诸位一句,景国百姓对我们这些官员有没有怨言?”

  无人回答,曹德安道:“回左相,自古以来,民怨不曾止歇,即便是孔城什么都不缺的百姓,也对孔城官员有些许怨恨。”

  方运道:“不错。那么,百姓为什么会有怨气?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孔圣却早早给出了答案。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诸位同僚啊,孔圣说得多么正确,一个人只为利益去做事,别人就会有怨恨!官员只为利益去做事,不去管百姓,不讲仁义礼教,百姓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能没怨气?正如孔圣所言‘民无所措手足’。君上,请您复述完整的此句。”

  景君轻咳一声,用清脆的声音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方运点点头,又对众大臣道:“孔圣已经说得明明白白,用什么判断治理国家手段成败与否?要用礼乐作为标准!礼乐不兴,律法即便再完善,也无法治理百姓。”

  礼殿大学士林守岩轻轻点头。

  吏部侍郎盛博源张了张口,最终还是闭上嘴。

  他乃礼部尚书,儒家弟子,本身就深研礼之圣道,在方运要大兴礼教之时,若是出言反对,不仅影响自己圣道,同时也会得罪礼殿,这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

  更何况,方运字字句句以孔圣之言为开端,虽然解释与一些大儒注解有所不同,但方运乃是四境大儒,已经有资格也有能力解释《论语》。而盛博源只是大学士,根本不敢胡乱解释众圣经典,若是反对方运,而方运又刻意施压,轻则文胆震荡,重则祸及文宫。

  一些官员发觉了盛博源的困窘之态,终于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方运与皇室众官看似是公平争斗,但实际方运这是以众圣经典和文位为武器,而与方运对立的官员没有一个大儒,没有一个能解释经典。

  这也就意味着,方运说什么是什么,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和能力反驳!

  一些官员想到这里,一脸的青紫。

  方运这种行径,比成年人欺负婴儿都过分。

  婴儿被成年人欺负至少还能哭啼,可这些官员连大气都不敢出。

  谁敢说方运年轻?谁敢说方运政斗经验不丰富?

  众官深刻认识到,这注定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

  曹德安轻轻摇头,这哪里是什么朝争,根本就是堂堂正正的碾压。

  方运随后道:“我们都知道,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仁,这点诸位不会反对吧?”

  一些官员差点翻白眼,方运这简直欺人太甚,仁当然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根本不可能有人反对,方运如此说,就是在强化自身的正确,不断打击想要反对他的人。

  “孔圣有言,克己复礼为仁!本相身为读书人,既然肩担左相一职,自当继承孔圣遗志,让天下归仁!天下归仁的第一步,便是大兴礼教,革除积弊!”

  方运的话掷地有声。

第2423章 每日一礼

  所有的官员望着方运,目光变幻不定。

  他们都有相同的念头,方运的真实目的绝对不可能是尊礼复古。

  就如同,方运之前真正的目的也不可能是为了赶走姜河川和李文鹰。

  那些支持方运的官员还在猜测方运的真实意图,但是,那些反对或中立的官员,却已经得出结论。

  方运要想扩大权力,自然要找一个有效的切入点来罢免一些官员,现如今看来,礼教将会成为方运排除异己的主要手段。

  但是,在方运没有正式出手之前,谁也不好反对。

  毕竟,景国有礼殿,人族有儒家,方运只要严格按照儒家的标准去做事,众人就很难展开反击。

  更何况……

  许多官员望向方运身后的礼殿大学士。

  谁也不清楚礼殿到底给了方运多大的支持,即便是左相,也没有得到圣院任何一个殿阁如此明确的支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9页  当前第14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63/20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儒道至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