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第442节
小说作者:永恒之火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6.3 MB   上传时间:2019-07-26 18:20:20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在方运提笔写下第一句“六王毕”后,才气跃然纸面,一股无形的力量降临,隔绝方运与其他考房的考生,避免此文异象影响其余考生,但是,却不影响异象的力量向考房之外延伸。

  在方运书写的过程中,考房之外的考官和京城之内所有高文位的读书人陆续扭头看向考房,许多人面露喜色。

  “才气涌动如此之烈,至少是镇国之文!”

  “怕又是方镇国的杰作。”

  “等等,这才气的气息还在上升,再等等……”

  《阿房宫赋》乃是杜牧名篇,而杜牧与李商隐在诗人中并称“小李杜”,单论诗才,杜牧不如晚唐第一诗人李商隐,但杜牧诗中多有褒贬时政,其中的忧国忧民与济世之才则要超出李商隐。

  杜牧不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位军事理论家,他曾为《孙子兵法》作注,位列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三大名家之一,与真正的军事家曹操同列。

  此篇《阿房宫赋》内不仅蕴含一位诗人的情怀,还有一位军事理论家的学问,更兼一位忧国忧民的臣子之心。

  此篇散文先写阿房宫之华丽,再写宫中之人的奢华,第三段则开始议论秦朝之过,而在最后一段,则表达出自身的观点,爱民。并以此来警示当时和后世的统治者,不要只顾自己享乐而忽视天下百姓,否则必然重蹈覆辙。

  《阿房宫赋》紧扣“秦之亡”的主题,阐发“戒除骄奢、勤政爱民”之思想,乃是不可多得的赋体散文,在后世的评价中甚至超过汉代辞赋四大家之作。

  就在《阿房宫赋》成文几十年后,大唐轰然倒塌。

  在方运写完前三段的时候,纸张悄然浮起,纸悬于空,形成一种异象。

  在方运写完最后一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点睛之笔后,一个珠圆玉润的声音开始诵读《阿房宫赋》,形成第二种异象,声传万里。

  万里之内的所有人放下手中的事,静静地聆听,哪怕是那些不识字的人,也恭恭敬敬地对待。

  左相柳山原本坐于书房,与对面的计知白一同读书,静等月树神罚的结果。

  但是,在《阿房宫赋》声传万里后,柳山轻叹一声,缓缓起身。

  柳山终究是一位读书人。

  计知白也急忙跟着起立,虽然他心中有一万个不愿,却明白自己必须要站起来。

  “又是一篇传天下。”计知白小声嘀咕。

  柳山缓缓道:“不愧是方镇国,已然看出世家之患。即使外有妖蛮,世家多年的积弊依然难以改正,虽然离穷奢极欲尚有差距,但可说挥霍无度。此文明指秦朝,实指少数世家。”

  计知白心道当然,首当其冲的就是蒙家,蒙家在前些年横征暴敛,抢夺各家宝物,可现如今却被迫交出所有赃物,势力龟缩。至于其他世家虽不如蒙家过分,也有许多子弟顽劣骄奢却无人可制。

  计知白道:“他说是‘爱民’,也是警告世家要爱惜寒门子弟,恐怕,也有抱怨众圣世家没有全力救他之意。”

  “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此篇遗憾是有,感慨是有,甚至还有讥讽,但绝无抱怨。”

  “恩师说的是。”

  突然,天空传来纷纷叹息声,少数叹息中竟然带着哭音。

  “不好!”柳山面色大变,伸手从含湖贝中拿出一篇金光灿灿的大儒真文,急忙注入才气,就见大儒真文的金光笼罩整间屋子。

  计知白面色惨白,吃惊地道:“恩……恩师,这可是传说中的异象‘万民哀叹’?”

  柳山沉着脸点点头,却是说不出话来。

  “那……”计知白不敢说下去了,紧张地竖起耳朵。

  原府,刑部左侍郎原肃在书房里走来走去,忧心忡忡,今日他已经被圈禁,监察院和刑部正在联手彻查,一旦有了结果,就会让他上公堂。

  “早知如此,我就不该把方运送入虎囚狱!哪怕送入普通的监狱,也决不会到这种地步!可惜……咦?《阿房宫赋》?传天下之异象?除了方运,别人绝无可能作出。”

  原肃静静地听着,越听越惋惜,直到万民哀叹的声音响起。

  “完了……”原肃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本能地调动官印、文宝和文胆之力等所有力量来保护自己,但是,一声声叹息却穿过他所有的防护力量,进入他的耳朵,进入他的文宫,进入他的魂魄。

  “唉……你为何投靠左相与宗家,卖景求荣?”

  “唉……你为何把我屈打成招?”

  “唉……你为何……”

  一声声叹息带着质问,犹如一把把利剑直刺原肃的心脏。

  万民哀叹,就是亿万民众指着原肃的脊梁骨喝骂!

  “我错了!方运,我错了!求你宽恕我!我认罪!不要再叹息了……”原肃突然以舌绽春雷大声吼叫。

  原肃乃是翰林,全力使用舌绽春雷能声传千里。

  京城附近千里内所有人都听到原肃的惨叫。

  接着,一声清脆如瓷器摔碎的声音响起。

  书房中,原肃的文胆发出一声脆响,接着头颅砰地一声炸开。

  翰林碎文胆,声传三千里。

  不仅原府书房,学宫外,内阁中,各传出一声翰林文胆破碎声。

  啪……

  啪……

  短短几息的时间,共有三声文胆爆碎的声音出现,声传三千里。

  左相一党折损三员翰林。

  随后,十九道进士文胆碎裂声与五十三道举人文胆碎裂声响起。

  这些人无一例外,或是左相一党,或是康王一党,或是潜伏在景国的他国奸细。

  文胆碎裂者如此多,文胆受损或蒙尘者更多。

  左相府中,计知白咬牙切齿骂道:“方运这个大祸害!临死还拖人下水!”

  柳山缓缓坐回椅子上,心中一片茫然,此番打击太大了,最忠心的党羽中,至少三分之一文胆彻底碎裂,而那些普通党羽中,至少会有一半因此离心!

  若不是身后还有宗圣,他辛苦数十年建立的势力将和当年的阿房宫一样,付之一炬。

  “还好,宗圣还在。还好,他活不长。还好,还好……”

  左相突然感到无比疲乏。

第603章 始作俑者

  京城其他地方文胆碎裂声并不多,但景国学宫、皇宫附近和官员住宅区附近,密密麻麻的文胆碎裂声或轻微开裂声宛如鞭炮齐鸣,震得许多人还以为突然过年了。

  文相姜河川站在圣庙前,喟然一叹。

  “万民哀叹送方运,一人碎裂百人胆。当真国士无双。”

  其余考官静静地站在原地,无不为方运叹息。

  考房中,方运写完《阿房宫赋》后,闭目养神。

  《阿房宫赋》在悬浮许久后,慢慢下落。

  写完词赋,便是经义。

  经义首重破题,可问题是现在只有“秦”之一字,无题可破,还需要自己给自己出题。

  方运仔细思索,脑海浮现无数涉及“秦”的众圣经典。《诗经》中有《秦风》,都是秦国一地的诗歌,其中哪怕没有“秦”字,任何一句也可成为考题。

  《春秋》中涉及秦国历史,随便挑出一句也可成题目,至于其他众圣经典可以入题的语句数不胜数。

  方运眼前只看到无数的文字与语句乱飞,心中毫无头绪,越来越乱,总觉的这一句不错,那一句也可,可细想之下,都不好,一定会有更好的。

  方运这才明白一字题的可怕之处,经义考的都是众圣经典的内容,都是实打实的圣道,哪怕考场的举人文位低下,不能触及圣道核心,可本质上依旧是与圣道相连。

  若是有固定的经义考题,那考生只要思考一个道理,涉及的也只是一条圣道,可现在是一字题,涉及与“秦”有关的所有圣道,都要去一条一条思考,那所耗的精力简直骇人。

  “若是有选择困难症之人参与此次会试,怕是泪洒考房。”

  方运正想着,就见前方有一个举人沮丧地低着头,慢慢向考房外走去。

  方运仔细看了一眼,这人举人服十分新,看来是去年新晋的举人,文胆不固,必然是因为要选题目太多思维混乱,导致追寻圣道之心动摇,引发文胆震动,不得不离开考场。

  方运心中警惕,不再深入思考那些与“秦”相关的考题,而是学科举辅导书籍上的方法,用笔把适合自己的题目一一列出来,转化为文字,用眼观而不是用头脑去思考,最大可能避免思维混乱。

  会试是进士试的第一试,更可能是最后一次考试,方运没有丝毫的马虎,从《诗经》《尚书》《论语》等书籍把适合自己的题目一一列出,足足列了两百三十三道题目。

  “渭阳。”

  “晨风。”

  “黄鸟。”

  “车邻。”

  “秋,筑台于秦。”

  “晋侯及秦伯战于韩。”

  “秦誓。”

  “四饭缺适秦。”

  ……

  等写完两百三十三道题目,方运露出无奈之色,想选一个适合且有信心拿甲等的题目太难了。

  午间时分,一声柔和的钟声响起,方运抬头,就见一个大瓷盘自天而将,瓷盘里有热乎乎的饭菜,这是进士试与举人试不同的地方之一。

  方运吃完午饭,休息片刻,开始慢慢回忆曾经看到的经义辅导类书籍,然后开始慢慢回忆从秦国建国开始一直到秦朝结束的历史。

  会试足有三天,在写完《阿房宫赋》之后还有大半天的时间,方运也不着急,慢慢复习秦史。

  一直到深夜,方运也没有决定写什么,于是干脆上床睡觉。

  临睡前,方运还在犹豫,半梦半醒之际,方运突然想通一件事。

  “既然自题自考,何必去在乎考官意图?书写我应书写之经义即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9页  当前第4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2/20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儒道至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