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丹仙_分节阅读_第213节
小说作者:八宝饭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3-07-02 21:56:44

  当下,将案情说完,喝问胡铁马:“你说,那些化土乌参丸,是不是你做的?别想抵赖,我们若无铁证,怎会登门?”

  胡铁马当即一个头两个大:“行走明鉴,此事于我无干啊!”

  小环问:“你知不知情?”

  胡铁马刚要说自己不知,却听小环补了一句:“我家行走说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自己好生思量。你若敢说不知,那我们就去问那两家,必定有愿意招认的,反正就你们三家,这案子是铁案,别想置身事外!”

  胡铁马顿时陷入沉思。

第四十七章 顺利结案

  将卢夋和小环送出门后,胡铁马示意关门,回到正堂上,一屁股坐下,怔怔良久,又将手伸在眼前,打量着姆指上的红泥印子,轻轻叹了口气。

  妻子从后宅赶到,还想替自己表弟分辩两句,被胡铁马一个瞪眼,千言万语缩了回去,只得吩咐仆役将人抬回后面疗伤。

  胡铁马枯坐堂上,万千思绪从心头掠过,不由怀念起当年意气风发的日子,那时候盟台之上刀光剑影,战场之中金戈铁马,当真是酣畅淋漓,哪似如今这般畏首畏尾,几乎称得上苟延残喘。

  今虽为楚国大夫,却了无意趣,遇到什么事都提心吊胆,生怕连累到自己,连累到家小。

  太难了,胡铁马不由黯然神伤。

  到得傍晚时分,街巷左右忽然一阵大乱,破门声、呵斥声、叫骂声、哭求声混在一处,传入胡府。府中下人想要开门出去查看,却被胡铁马呵止,大家只能听着这揪心的吵闹,各自忐忑不安。

  胡铁马心中不仅是忐忑,更有不忍,说起来,左右两家都是从鱼国一起投楚的旧人,当年虽有各种磕磕碰碰,随时随地谁也不服谁,但成了亡国之人后,关系处得还是不错的,只是事到如今,也只能以自保为主,哪里顾得上别人?

  妻子听得动静,又惶恐的跑到前堂:“真抓人了?”

  胡铁马摇头:“这是铁案,不抓人他们来干什么?”

  妻子忍不住开口了:“能不能向两位行走说说情?”

  胡铁马脸色一变,斥道:“糊涂!自身难保,还管得了别人?”

  妻子小声嘀咕:“毕竟这几年也是相互扶持过来的,当年虽然关系不佳,但这几年他们还算恭敬……”

  胡铁马道:“这几年恭敬?那是因为你夫君我破了炼神,授了大夫!若非如此,你看他们恭敬不恭敬?想保全这个家,就什么都别乱说!”

  左右两侧宅院的吵闹声终于停歇下来,胡铁马忍不住了,纵身上了院墙,趴在墙头上打量,看见几十名郢都寺吏正在收队,铁链、铁尺、铜棍等狱寺法器在夕阳照射下说不出的刺眼,更有郢都学舍的薛行走亲自出面,押送叔孙默和厌九及家眷离开。队伍之中,他还看见了卢夋和小环二人,正在和薛行走说说笑笑。

  天爷,这两家就这么败落了!

  胡铁马自墙上滑下来,只感口干舌燥、浑身无力。

  妻子在旁垂泪:“真抓走了?还能回来么?”

  胡铁马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知道……这是学宫抓的案子,谁知道?”

  妻子问:“这案子,还会不会牵扯到咱们家?”

  胡铁马沉默良久道:“他们应承了,保胡家无事。”

  又自顾喃喃道:“学宫办案,怎么就查得那么准?左搏,一定是左搏,他没死……”

  这案子查得当然准,无论是胡铁马,还是叔孙默,亦或厌九,当年都参与过这件事,很多阻碍还是他们出手扫除的。所以卢夋和小环一展现出高压之态,胡铁马就怂了,这种事没法不怂,他要敢硬挺着不认,叔孙默和厌九就得把他招出来!

  好在是先来我家,若是先去厌九家,如今看热闹的就是厌九了。

  想到这里,胡铁马猛然叫了起来:“赏!赏五金!”

  妻子莫名其妙:“夫君是要赏谁?”

  胡铁马道:“赏我那小舅子,今日若不是他,咱们一家就得家破人亡!”

  不提胡铁马在家一惊一乍,叔孙默和厌九被拿入郢都学舍后当然没什么好果子吃,学舍的诸般手段使出来,这两人哪里扛得住?各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之下,两人都招了,别说自己,包括死了的太宰伯归,逃亡的申斗克,甚至连鱼君也招了出来。

  他们唯一打死也不肯招认的,就是在家里莫名其妙被搜出来的丹方。

  对此,薛仲很有经验:“事实俱在,又岂容他们狡辩,一家藏一半丹方,合起来天衣无缝。非说是胡铁马栽赃,可灵丹一案,他们又承认了,怎么自圆其说?不过是担心由从犯成为主犯罢了。”

  至于被招认出来的鱼君,薛仲表示也有办法,虽说学宫之案不上国君,鱼君在周室玉堞中尚有其名,不可轻易问罪,但对这种落魄国君,还是有办法治一治他的,比如赎罪金。

  接到薛仲的问案书信后,鱼君感叹:“孤虽无国,却依旧称孤,如何能去学舍受询?传扬出去,岂非天大的笑话?”

  为了不至于成为笑话,鱼君只得包了二十金,以助学舍查案之名相赠。

  前后不过十五天,派出去的三路人手都回来了,当年的案情彻底水落石出,相关人等如同一条线上的蚂蚱,全都被扯了出来。

  主犯申斗克、伯归,从犯左搏、叔孙默、厌九,炼丹者云济,验丹的有申斗克门客某某。丹方怎么来的,怎么炼制的,怎么通过审验,怎么送入军中,事发后怎么遮掩,全部清清楚楚。

  文宗梳理清楚,有关人犯押入学舍大牢,向在会稽的庆书处报呈结案。结案呈文中,吴升将郢都学舍薛仲的功劳写得分量很足,案宗同时抄送一份发往临淄学宫,这是怕庆书将这件案子压下去,或者巧作遮掩,将自己的功劳埋下去,双管齐下,就稳妥得多了。

  吴升现在需要一些功劳,他现在对如何在学宫中安身立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要想保全自己,还是需要一些功劳的,至少孙五这个名字,应该在学宫的功劳簿上多记几转。

  当然,在记功的同时,也要把握好隐藏身份的尺度。

  自己地位提升得越高,就越有办法助身边的人洗白;而地位越高,却又越容易暴露。这是一个非常讲究平衡的技巧,犹如踩钢丝一般,其中的风险和收益,都需要好好把握。

  案宗很快送到了会稽,和其他各地学舍送来的文书一样,归集到主持查案的罗凌甫这里。按规矩,原本直接分发下去即可,但处理文卷的罗凌甫门客看见了案卷中的“申斗克”三个字,于是按例送到罗凌甫跟前。

  本就为申斗克而来,关于申斗克的一切,都应报知罗奉行。

  于是罗凌甫打开了这份卷宗,眼前顿时为之一亮。

第四十八章 会稽

  报到会稽的这份灵丹化土案的结案卷宗,比罗凌甫以前看过的绝大部分卷宗都要扎实,案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得清清楚楚,案子中的各处关键环节人证、物证齐全,非常完备,更关键的是,案件的描述非常客观,查案者几乎是以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在陈述事实,没有渲染、没有煽动,显得不偏不倚,由此也才更有说服力。

  长久以来,学宫查案和结案并不是特别讲究证据详实,多多少少都带有主观臆测,拿到了人,案件就算结了,更重心证,所以也经常导致一件案子反复变故,以为查完了,结果没完,然后翻出来继续查。

  如果每一件案子都如灵丹化土案这般去查,都查成铁案,这种情况就能最大限度得以避免。

  因此,罗凌甫对这件结案呈报是相当赞赏的。

  但他是从学舍修士而行走,再由行走而奉行,这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处置事务的经验极其丰富,他深知,这件案宗固然很漂亮,却很难推而广之,原因无他,都要这么查案,各地学舍耗费的人力物力将陡然上升到不可承受的地步。

  一处学舍,少的只有几人、多的也不过二十来人,哪有那么多精力这么办案?都照这么办,一年能办几个案子?

  更重要的是,没有扎实的证据就不能定案结案,相当于自缚手脚,各地行走还怎么雷厉风行的办案?

  思忖良久,罗凌甫只能叹了口气——此案只能作为个例褒奖,无法令各地学舍效仿啊。

  除了卷宗本身,还有一件证据引起了罗凌甫的注意,就是那张被一分为二,分别由叔孙默和厌九私藏的丹方。

  灵丹化土案本身并不是学宫重点关注的大案,之所以被扬州学舍呈报上来,只是想搞清楚灵丹化土的原因,这张丹方的查获,才是罗凌甫最为看重的。

  按照卷宗所述,修改乌参丸丹方且炼制成丹的是云济,但罗凌甫却觉得,这张丹方或许能为解释申斗克为什么潜逃提供思路。

  这样的丹方,一个小小的丹师云济有本事修改么?会不会是申斗克提供?申斗克不是丹师,如果是他提供的,那他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后面隐藏的秘密,是否就是申斗克逃亡的真正原因?

  罗凌甫又看了一遍卷宗,发现呈报卷宗的是孙五。

  又是孙五。

  孙五此人,罗凌甫还是有印象的,当年为宋镰引见,自己还见过他一面,此人似乎是盗贼出身,阴差阳错盗了麻衣的洞府,由此揭开了左神隐、麻衣灭龙泉宗一案的始末。

  后来宋镰行文呈报学宫,将孙五纳入扬州学舍,如今在庆书麾下任事,印象中,似乎已经记功不少次了。以前还以为是郢都行走薛仲特意提携,如今看来,确实是个人才。

  想到这里,罗凌甫将庆书招来,将案卷交给他过目。

  庆书看罢也有些心惊,他和罗凌甫地位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他心惊的是,这才短短半个月,一件陈年积案就被孙五破获,而且破得如此干净利落,岂不是又要立功了?

  算下来,孙五在自己离开扬州的时候,已经破了巫修案、红衣妖修案、灵丹化土案,这……

  “你也算识人,打理扬州学舍以来迭破要案、积案,做得不错。”

  罗凌甫的赞赏,却令庆书如坐针毡,尴尬的咳嗽两声:“书,不敢当。”

  “这有什么不敢当的?”罗凌甫笑了,道:“难道不是你的筹谋之功?”

  能说什么?庆书只能道:“奉行谬赞了。”

  罗凌甫道:“如今申斗克一案的案情迷雾重重,一时难以措置,我拟调郢都学舍薛仲至会稽,以增人手。我看这孙五查案也是一块材料,若是将他一并调来,不知你扬州学舍有没有困难?”

  庆书忙道:“扬州学舍几乎已被我抽掉一空,只剩孙五一人留守,若有急务,恐学舍无人应对。”

  罗凌甫从桌上抽出一简:“这不单是我的想法,也是薛仲的建言。至于留守之人,或者可以遣一人回去,将孙五换过来?”

  庆书看罢木简,心底陡然泛起一股怒意,道:“薛仲不知扬州内情,如此建言,似有不妥。离开扬州时,书交孙五查办扬州积案,如今已破一案,尚有四案未破,查案之时最忌贸然中断,若调他前来,恐前功尽弃。”

  言外之意,薛仲越权了。

  罗凌甫如今一门心思想着查办申斗克一案,没有太过在意这些权责之中的纠葛,听了庆书的话,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做法的确不妥,于是缓颊道:“倒也是……也莫怪薛仲,薛仲别无他意……你或许不知,薛仲乃故龙泉宗宗主薛霸亲侄,当年龙泉宗之案,多赖孙五之力,方才查出麻衣这个凶手,薛仲是为报恩。”

  庆书低头:“是,书明白……只是的确不好换人。”

  罗凌甫叹了口气,不再苛求,道:“那就这样吧。”

  庆书回到自家驻地,见他脸色不好,万涛询问:“行走因何不悦?还是为申斗克的消息?”

  申斗克被曝出现在会稽以南的小孤山,所以罗凌甫才召集人手前来抓捕,可来了以后,申斗克又跑了,像一条滑不溜秋的泥鳅,怎么也抓捕不到。

  当然,他逃得匆忙,还是留下了很多线索,故此罗凌甫并没有将集结起来的各地行走散回去,而是依照线索从小孤山追到了溪壑,从溪壑又追到了莲丘。

  且还在不断抽掉人手,充实力量,如今调入越国围捕申斗克的人手已经达到六个学舍、八十余人,却依旧感到不够。

  庆书告知万涛:“孙五已破灵丹化土案,罗奉行对他的才干多有赏识,想调他过来。郢都薛仲一力举荐,就好似我故意压制、雪藏其锋!”

  万涛怒道:“薛仲过分了,我扬州学舍的事,岂容他指手画脚!”

  庆书沉着脸道:“我已报罗奉行,孙五身负五案之责,暂时不能来。”

  万涛问:“奉行同意了?”

  庆书点头:“所以我等须得尽力了,再抓不到申斗克,怎么交代?”

  万涛道:“也不是我扬州学舍一家之案吧……”

  庆书道:“可申斗克原就出自扬州,这个责任,咱们跑不了!”

  万涛安慰:“等孙五慢慢查案吧,还剩四个案子,够他查的,咱们还有时间。”

  可是没过几天,扬州学舍又发来了景邑盗婴案的结案卷宗,令庆书自觉很是难堪——我在的时候,破不了几个案,我一不在,就接二连三的破案,天底下就属你能?这是什么意思?

第四十九章 查一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2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3/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丹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