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杀法则_分节阅读_第162节
小说作者:黑眼圈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92 MB   上传时间:2015-12-07 11:32:03

杜磊已经死了,他去孤儿院的目的似乎成为了一个谜,但是,也不是没有人知道。孤儿院里的那个小孩罗夕,只要他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或许就能知道杜磊连续三年坚持去孤儿院是要干嘛。斤丽布扛。

很多次,刘博士和我单独见面,说话都有些高深莫测,我总觉得他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但是却又不好启齿。刘博士待我极好,在死的时候,就算他不愿意把真相告诉我,可能也会给我留下方向,这个孤儿院,可能就是刘博士给我的警示。

我曾经想过一个可怕的可能:杜磊成为了敌人。

可是按照我现在的分析,杜磊真的是敌人吗,如果他是反派的话,刘博士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将真相告诉我。

“想办法,把罗夕找到,这个人,绝对能够解开杜磊身上的所有谜团!”我对温宁说道!

第388章 那三年

温宁犹豫了片刻,随后,他点头:“我可以尽力替你找到罗夕这个人,但是,关于杜磊的消息。我暂时不能再插手了。”

我微微一愣,反问:“为什么?”

温宁有些为难,车子就停在路边,寒风呼呼地吹着,空气中湿润的水汽在车窗上覆盖上了一层迷茫的白雾。温宁告诉我,就在前不久,他接到了徐通的电话,徐通将上级的命令转述给了他:禁止调查和330案有关系的任何线索。

我突然想起来,我们坐在刘佳家中商量的时候,温宁的手机突然响了。温宁出去接了个电话,进来之后,温宁的表情就和之前不太一样了,原本我以为是警局遇到麻烦事了,没想到。竟然是上级下令禁止调查330案。

温宁话里的意思非常明显,这次禁止。是绝对禁止。

在几个月和徐通的交谈中我才知道,原来刑侦总队也一直在小范围地、秘密地调查330案,只不过完全没有对外公开而已。但是这次,上级也将刑侦总队的调查给禁止了,我突然之间感觉到了愤怒,我完全没有办法理解。

“李教授,这次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帮了你。”温宁苦笑一声。温宁觉得是这段时间他和我走的太近,所以引起了上级的注意,我在调查330案,系统内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看着温宁干笑着的脸,我轻轻点了点头,同意了。

温宁只是一个副队长而已,在众人眼里,他的职位已经很高,但面对上级。温宁必须服从命令。并且,这段时间,他给我提供的帮助太多了。

温宁将我们送回到了警校,温宁表示他会去调查几年前罗院长还在时的孤儿院名单,那些和罗夕同时期的孩子,大部分都被B市的人领养走了。孤儿院并不大,同期朝夕相处的孩子可能会更加了解罗夕这个人,也更可能知道罗夕会跑到哪里去。

就目前已知的,孤儿院进行过两次搬迁。一次是从外省搬迁到B市,办好手续之后。孤儿院建立在B市市内一条比较偏僻的小胡同里,另一次是在罗院长去世之后,五个女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将孤儿院搬迁到郊区。

于是,在我和江军的要求下,温宁会对罗院长这个人进行调查,从而得知孤儿院是从哪个省搬迁来的。据那五个犯罪的女人说,罗夕是她们接触的第一批孩子,而孤儿院里的第一批孩子,都是罗院长从外省带来的。

罗夕逃走,极有可能会想要回家,就算不想要回家。罗夕也可能回去祭拜自己的父母。所以,找到孤儿院最早的地点,非常必要。交待好一切,我和江军才终于回到了单元房,母亲已经早早地睡下了,我回到房间,洗漱过后,也闭上了眼睛。

一个梦,关于以前的回忆,这段记忆,几乎已经湮没在我的大脑之中,没想到,它在这个时候重新清晰地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酷暑,杜磊失踪前的几个月,我们刚从警校毕业不久。

我和杜磊走在烈日之下,B市的高温几乎要把人烤熟,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

“李可,我喜欢烈日。”

“为什么?”我看着杜磊满头的汗珠,他全身的衣服已经紧紧地贴在了他的身上。

杜磊:“我也想像烈日一样耀眼。”

我笑笑:“你可以的。”

杜磊:“只是,我一直可悲地生活在那团阴云之后。”

杜磊说着,指了指天上,暴风雨即将来临,一团阴云漂浮在天空之中。杜磊的话音刚落没多久,阴云慢慢将烈日遮挡住了,耀眼的阳光不在,阴云的轮廓变得发亮。阳光似乎正在奋力地想要冲破阴云,但是,它最终也没能成功。

雨滴落下,天上的阴云越来越多,那耀眼的烈日,再也不在了。

我愣愣地盯着天上,任凭雨水将我的全身打湿,我的心里萌生了一种奇怪的念头,就在那念头马上要冲破我大脑的束缚时,杜磊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快跑啊,下大雨了!”

我睁开了双眼,梦结束了,我缓缓地坐了起来,直到现在我才终于明白过来,不仅仅是杜磊自杀的时候,早在很久之前,杜磊似乎就已经有难言之隐了。他曾经对我说过的每一句话,似乎都高深莫测,虽然我还不知道他对我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在所有人的眼里,杜磊一直是最最平凡的那个人。

我从抽屉里取出了杜磊的一张照片,杜磊正对着镜头敬着标准的警礼。我微微叹了一口气:“杜磊,你真的平凡吗?”

330案,看似是杜磊悲惨命运的开始,但或许,早在那之前,杜磊就已经预感到他会有这样的遭遇了吧。

我和江军很早就出了门,按照我的推测,刘博士向孤儿院捐赠遗产,很可能是给我提供一条指引。杜磊和孤儿院的关系密切,而刘博士和杜磊的关系也很密切,所以刘博士可能知道杜磊的难言之隐,却又不方便明说,于是让我对那所孤儿院产生了关注。

我和江军决定再去对孤儿院进行一次严密地勘察。斤余池亡。

这一次,我们不仅仅去了郊外的孤儿院,也到了孤儿院在B市的原址。杜磊在去孤儿院的时候,孤儿院还没有搬迁到郊外,那里或许有更多的线索。

我们在郊外的孤儿院并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侦查线索,于是我们又赶到了市内的那条小胡同里。孤儿院已经搬迁多年,但这里还是和几个女人的回忆里一样冷清偏僻。小胡同外有好几间四合院,这里还保留着B市很久以前的民居。

四合院里,孩子欢乐地嬉戏,老人也坐在院里聊天。

穿过小胡同,我们看到了一道破旧的小木门,由于位置偏僻,孤儿院搬迁之后,这里并没有被重新利用起来。江军伸手轻轻地推开了那道门,随后,我们跨过了门槛。门里也是一个院落,院子很大,罗院长在的时候,最多的时候一共有几十个孩子,这么大的地方,倒也够那么多人居住。

我们一间房一间房地勘察了起来。几个女人搬迁的匆忙,孤儿院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被搬走,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残留在孤儿院里的东西早已经布满了灰尘。我和江军一个抽屉一个抽屉地打开。

里面都是一些小孩认字的课本和一些书籍。

我们把每个房间都勘察了一遍,就在我们以为要毫无收获,准备离开的时候,桌脚的一样东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个臂章。我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B市警校在校生所用的臂章。

我猛然间想了起来,几年前,杜磊的警校制服上少了一个臂章,从而被教官惩罚,整整跑了二十圈操场。这个臂章,好像就是杜磊的。如果不是特别激烈的摩擦,臂章不太可能会自动掉落,所以那个时候我一直在问杜磊,臂章去哪里了。

但是杜磊都只是很敷衍的回答,现在想来,臂章是杜磊自己撕下来的。出警校不能穿制服,而臂章会出现在这里,自然也是杜磊自己带过来的。再仔细思考,杜磊为什么要带臂章过来,无非就是要送人。

杜磊和罗夕经常接触,所以臂章很有可能是杜磊送给罗夕的。

“杜磊为什么要把臂章送给罗夕?”江军不解道。

我眯起了双眼,这个臂章,在杜磊眼里代表着什么,我再清楚不过。杜磊曾经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过:正义和理性。

第389章 那三年(2)

我手里捏着臂章,慢慢地走出了孤儿院。经过胡同外的四合院时,江军看着里面坐着的老人,建议我进去打听一下。孤儿院离他们这么近,他们知道什么也是有可能的。于是。我们又踏进了四合院里。

老人们都很热情,见我们是来询问的,大家都慢慢悠悠地走了过来。院子里,孩子嬉戏的声音回荡着,这给这古老的民居增添了几分青春的氛围。

说起当年的孤儿院,几个老人的记忆还很清楚。他们一直在夸罗院长这个人,他们说,罗院长实在太善良了。罗院长办孤儿院,把自己所有的钱都贡献了出来,几个老人串门的时候,看到孩子在吃饭,但是罗院长却什么都没吃。

那个时候,罗院长的年纪也已经非常大了。询问之下,大家才知道。孤儿院的资金遇到了困难,罗院长怕孩子吃不饱。所以她自己才不肯吃饭。后来,罗院长的善心感动了很多人,大伙筹钱,并联系了社会上的很多公益人士,孤儿院这才得以正常存续。

罗院长除了照顾孩子,还特别照顾街坊邻居,孤儿院的经济状况好了之后,罗院长把多出的钱拿出了一部分,照顾这一带经济条件特别艰难的老人。所以在这一带,罗院长可谓是家喻户晓。

尽管罗院长已经死去多年,但是受过罗院长恩惠的人还对罗院长念念不忘,他们每一年都会去罗院长的墓前祭拜。但是,孤儿院最早是从外省哪个地方搬迁来的,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问。

“你们记得有一个叫罗夕的孩子吗?”我问道。

几个老人面面相觑,看他们样子。恐怕是不记得了,毕竟孤儿院里的孩子不少,这些老人也只是偶而串门而已,时间过去这么久,他们又怎么可能记得。就在我们要放弃的时候,一个老人突然问了一句:“是那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吗?”

我的心里一喜,罗夕的确是孤儿院里最自闭的一个,据那几个女人说,罗院长和她们想了很多办法想让罗夕变得开朗,但是最终都没能成功。正是因为自闭。所以前来领养孩子的人都没有考虑过罗夕。

江军马上点头:“是,老人家,您记得吗?”

那个老人家已经忘记那个孩子叫什么了,但是根据他模糊的描述,那个孩子就是罗夕,不会有错。这个老人家里也没有孩子,老伴又死了,所以他经常会到孤儿院里去帮助罗院长照顾孩子。

因此,他对罗夕有一点点印象。

他说,他记得有一个警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孤儿院里陪最自闭的那个孩子。老人这么一说,我更加确定。并且,他口中说的那个警察,恐怕就是杜磊。普通的老人哪里分得清警校生和警察的区别,孤儿院里的人知道杜磊是警校生,这么一传,老人听成了警察,不足为奇。

老人仔细地回想,过了很久,他才终于又开口。

和那五个犯罪女人说的一样,老人也记得杜磊每天都会带那个孩子出门。老人起的早,前几年,他的身体还不错,所以会趁着早晨空气好的时候出去走走。杜磊每星期都会带罗夕出去,所以老人每个星期也会遇上他们。

起初几次老人还记不太清楚,但是连续三年下来,老人的印象就很深刻了。

“你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了吗?”我马上追问。

老人想了一会:“看方向,他们往西方去了。”

“每次都是?”我问。

老人点了点头,给我们指了一个方向:“就是那边。”斤余池技。

我和江军谢过老人,马上朝着西方跑去了。几年前,这个地方还没有通公交车,也没有的士,往西边是去郊区的位置,那里的人烟更加稀少。而杜磊自己没有车,他又带着一个孩子,肯定走不远,所以我要去观察一下,说不定能判断出杜磊带着罗夕去了哪里。

我们一路向西,慢慢地,我们走出了居民区,半个小时之后,我们踏上了泥泞的小道,这里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大约走了四十分钟,我们到了一片小树林。我和江军伫立在小树林前,四下观察了好一会。

“李教授,还往前吗?”江军问道。

我们已经走到了接近郊区的位置了,穿过这片小树林,应该就算彻底出了市内了。几年前,我跟随警队出警,曾经经过这片小树林,所以我对这里的地形还算熟悉。过了这片小树林,后面的地势非常空旷,再往下走,需要走好几个小时,而杜磊不太可能带着罗夕到一个大空地上。

“我想,这片小树林就是杜磊和罗夕的目的地。”我对着江军说道。

江军有点不解:“杜磊带着一个孩子到树林里干嘛?”

我摇摇头:“不知道,进去看看。”

我和江军花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树林里来回走动,但是这片小树林和其他树林都一样,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的。我绞尽脑汁,还是没有办法想明白杜磊带一个孩子来这里的目的。

我微微抬头,几日的连绵就此终结,躲在阴云之中的太阳终于冲破了阴霾,我又想起了梦里的那段回忆。

看着耀眼的太阳,我微微叹息。

带着满心的疑惑,我们回到了市内,随便找了个地方吃过饭,我们又去了医院。我去医院换药,并去见尤旅和孟婷。换过药,我和江军进了孟婷的病房,她已经快要可以出院了,但是尤旅还需要一段时间。

孟婷见我们来,忙招呼我们坐下。

我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明了我的来意。杜磊去孤儿院的那三年里,孟婷已经和杜磊在一起了,我想从孟婷口中调查一下,看杜磊是否有奇怪的行为。听到杜磊的名字,孟婷长长地叹了口气,但是,不是因为难过,而已因为疲倦。

孟婷说,她真的已经累了,她现在只想过好现在的生活,她要把以前的记忆全部忘记。但是,我总是来不断地扰乱她的生活。孟婷说话很直接,但我并不觉得尴尬,因为这关系到杜磊,我必须问。

孟婷看着我:“李可,希望这次之后,你可以不要再在我面前提起杜磊。他已经死了,死在了我的心里。”

我点了点头。

孟婷告诉我,在他们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杜磊总是在午后去找她。在一起的年轻恋人,无一不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对方,但是无奈,杜磊是警校生,每个星期只能出一次警校。所以,孟婷异常不解,杜磊明明可以一大早就去找她,但是杜磊从来都没有这样。

孟婷也问过杜磊,但是杜磊总说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孟婷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她为杜磊着想,所以一直都没有再细问。孟婷总觉得,只要等杜磊毕业了,他们的生活就能变得正常起来。

“他从来没跟你提过他上午的时候去了哪里?”我问。

孟婷摇头:“没有。”

看着孟婷,和前一段时间相比,孟婷的脸色已经好看了很多。孟婷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但有尤旅的开导,她显得并不那么难过。

我和江军站了起来,医院里显得很阴冷,孟叔和孟婷的母亲都不在病房里,据孟婷说,他们正在尤旅的病房,医生正在给尤旅做进一步检查。

“什么时候出国?”我问。

孟婷:“手续正在办,快的话,两个月吧。”

我点点头:“好好休息。”

我和江军正准备离开病房的时候,孟婷突然又叫住了我们,她犹豫了很久:“或许有件事情对你们有帮助,杜磊他,一直让我不要告诉任何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4页  当前第1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3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杀法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