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天下霸唱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9 MB   上传时间:2017-09-16 12:46:56

  古滇国虽然偏安西南荒夷之地,自居化外之国,但最初时乃是秦国的一部分,王权也始终掌握在秦人之手,直到汉武帝时期。所建造的这座献王墓,自然脱不出秦汉建筑的整体框架,外观与布局都按秦制,而建筑材料则吸取了大量汉代的先进经验。

  正殿下有长长的玉阶,上合星数,共计九十九阶,由于地形的关系,这道玉阶虽然宽阔,却极为陡峭,最下面刚好从道道虹光中延伸向上,直通殿门。大殿由一百六十根楠木为主体构成,只见层层秦砖汉瓦,紫柱金梁,极尽奢华之能事。

  这些完全都与镇陵谱上的描述相同,在这危崖的绝险之处,盘岩重叠,层层宫阙都揳进绝壁之中,逐渐升高,凭虚凌烟之中,有一种欲附不附之险。我们三人看得目眩心骇。沿山凹的石板栈道登上玉阶,放眼一望,但见得金顶上耸岩含阁,悬崖古道处飞瀑垂帘,深潭周遭古木怪藤,四下里虹光异彩浮动,遥听鸟鸣幽谷,一派与世隔绝的脱俗景象。若不是事先见了不少藏在这深谷中令人毛骨耸然的事物,恐怕还真会拿这里当作一处仙境。

  而现在不管这天宫景象如何神妙,总是先入为主地感觉里面透着一股子邪气,不管再怎么装饰,再如何奢华,它都是一座给死人住的宫殿,是一座大坟。而为了修这座大坟,更不知死了多少人。有道是:万人伐木,一人升天。

  白玉台阶悬在深潭幽谷之上,又陡又滑,可能由于重心的偏移,整座宫殿向深潭一面斜出来几度,似乎随时可能翻进深渊。胖子在栈道上便已吓得脸上变色,半句话也说不出来,此刻在绝高处,双脚踏着这险上之险的白玉阶,更是魂不附体,只好由我和Shirley 杨两人架着他,闭起眼来才能缓缓上行。

  走到玉阶的尽头,我突然发现,这里的空气与龙晕之下截然不同,龙晕下水汽横生,一切都是湿漉漉的,而我们现在所在的天宫却极其的凉爽干燥。想不到这一高一低之间,湿度差了那么多,这应该是龙晕隔绝了下面水汽,在清浊不分明环境中,才让宫殿建筑保持到如今,依然如新。不愧是微妙通玄,善状第一的神仙穴,那天轮龙晕的神仙形势,确是非同凡俗。

  这段玉阶本就很难行走,又要架着胖子,更是十足艰难。三人连拖带爬,好不容易蹭到阙台上。我问Shirley 杨要了金刚伞,来至殿门前,见那门旁立着一块石碑,碑下是个跪着的怪兽,做出在云端负碑的姿态,石碑上书几个大字,笔画繁杂,我一个也识不得,只知道可能是古篆。

  只好又让Shirley 杨过来辨认,Shirley 杨只看了一遍,便指着那些字一个一个地念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凌云天宫,会仙宝殿。”原来这座古墓的明楼是有名目的,叫作“凌云宫”,而这头一间殿阁,叫什么“会仙殿”。

  我忍不住笑骂:“献王大概想做神仙想疯了,以为在悬崖绝壁上盖座宫殿,便能请神仙前来相会,陪他下棋弹琴,再传他些长生不死的仙术。”

  Shirley 杨对我说:“又有哪个帝王不追求长生呢?不过自秦皇汉武之后,后世的君主们大多都明白了那只不过是一场如光似影的梦,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纵然贵为真命天子,也难以逆天行事。但即便是明白了这一点,他们仍希望死后能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所以才如此看重王陵的布置格局。”

  我对Shirley 杨说:“他们若不穷奢极欲、淫逸无度地置办这么多陪葬品,这世上又哪里会有什么摸金校尉?”口中说着话,抬腿便踢开殿门。那殿门只是关着,并没有锁,十分沉重,连踹了三脚,也只被我踹开一条细缝,连一人都难进去,里面黑灯瞎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虽说按以往的经验,在明楼中极少有机关暗器,但我不愿意冒无谓的风险,刚将殿门开启,立刻闪身躲到一边,撑起金刚伞遮住要害,等了一阵,见殿中没有什么异常动静,才再次过去又把殿门的缝隙推大了一些。

  我对胖子和Shirley 杨点了点头,示意可以进去了,三人都拿了武器和照明设备,合力将殿门完全推开。虽然是白天,阳光却也只能照到门口,宽广的宫殿深处仍然是黑暗阴森,只好举起手电筒探路。

  刚迈过殿门那道高大的红木门槛,便见门后两侧,矗立着数十尊巨像,首先是两只威武的僻邪铜狮,都有一人多高。左边那只是雄狮,爪下按着个金球,象征着统一宇宙的无上权力;右边的那只爪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无穷,此乃雌狮。

  狮子所蹲伏的铜台,刻着凤凰和牡丹,三者合起来象征着“王”——兽中之王、鸟中之王、花中之王。

  虽然世间多是石狮,铜狮比较罕见,却也不是没有,所以这并没什么奇怪的,奇怪就奇怪这对铜狮不摆在殿门前,而是放置在里侧,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总之是非常不合常理。

  铜狮后边依次是獬、犼、象、麒麟、骆驼、马各一对,铜兽后则有武将、文臣、勋臣共计三十六尊。铜人的姿态服饰都十分奇特,与其说是在朝中侍奉王道,不如说是在举行某种奇怪的仪式。大群的铜兽铜人如众星捧月般,拱卫着殿中最深处的王座。

  胖子说:“这宫殿怎么跟咱们参观过的十三陵明楼完全不同?十三陵的宝顶金盖中,虽然也是宫殿形式,却没有这些古怪的铜人铜兽。”

  我对胖子说:“倒也没什么奇怪,反正都是追求侍死如侍生,朝代不同,所以形式有异,但是其宗旨完全一样。咱们去陕西倒……旅游的时候,不是也在汉陵区见过满地的大瓦片吗?那都是倒塌的汉墓地上宫殿遗留下的,木梁经不住千年岁月的消磨,早就朽为空气,而砖瓦却一直保存到现在。”

  所谓“朝代不同,形制有异”,只不过是我自己说出来安慰自己的言语,至于这些静静矗立在宫殿中千年的铜像有什么名堂,我还半点摸不着头脑,不过我不希望把这种狐疑的心理,转化为胖子与Shirley 杨的心理压力,但愿是我多虑了。

  Shirley 杨见了殿中的非凡气象,也说这滇国为西南夷地,其王墓已有这般排场,相比之下,那些代表着中央集权的唐宗汉武之墓,其中宝物都是以数千吨为单位来计算,更不知有多大规模。可惜很早就被严重破坏,咱们现代人是永远都没有机会见到,只能神驰想象了。

  我对Shirley 杨说:“也不是所有的王墓都有这献王墓的气派,献王根本就没为他的后人打算,可能他毕生追求的就是死后埋在龙晕里,以便成仙。”

  因为这凌云宫是古墓地宫的地上设施,并非放置棺椁的墓室,所以我们还算放松,并未像是进了玄宫般紧张。这殿中静得出奇,越是没什么动静,越显得阴森可怖。

  我手心里也开始出汗了,这地方少说也有两千年没活人进来过了,但是丝毫没有潮湿的霉气,所有的物体都蒙有一层厚厚的灰尘。这些落灰也都是从殿中砖瓦中来的,没有半点外界的杂尘,覆盖着两千年前的历史。

  镶金嵌玉的王座,就在会仙殿的最深处,前边有个金水池阻隔,中间却没有白玉桥相联。这水池不窄,里面的水早已干涸了,从这里隔着水池用狼眼照过去,只能隐约看到王座上盘着一条红色玉龙,看不清是否有献王的坐像。

  胖子见状骂道:“是不是当了领导的人,都喜欢脱离群众?和群臣离得那么远,还他妈商议个蛋朝政啊,走走,咱们过去瞧瞧。”扛起芝加哥打字机当先跳下了一米多深的池中。

  我和Shirley 杨也跟着他跳下干涸的金水池,见池中有只木船,造得如同荷叶形状,原来以前要过这水池还必须要踏舟而行,看来这献王倒也会玩些花样。

  没等从金水池的另一端上去,我们就沉不住气了,拿着狼眼向对面乱照,王座上似乎没有人像,但是后边却非同寻常。我们三人越看越奇,急不可待地爬上对面,我心中变得忐忑起来:“难道凭我胡某人料事如神的头脑,竟把天崩这件事理解错了不成?从这里看来天崩与坠机应该是毫无关联的,那献王的尸体如今还在不在墓中?”

  

  第三十六章 后殿

  

  王座上盘着一条红色的玉龙,用狼眼一照,龙体中顿时流光异彩,有滚滚红光涌动,里面竟然全是水银,不过这条“空心水银龙”倒不算奇怪,真正吸引我们的,是这条龙的前半截。

  那龙一头扎进壁中,盘踞在王座上的只是包括龙尾在内的一小部分龙身,龙尾与双爪搭在宝座的靠背之上,显得有几分慵懒。龙体前边的大半段,都凹凸起伏地镶嵌在王座后壁上,与殿壁上的彩绘融为一体,使整幅壁绘表现出强烈的层次感,其构思之奇,工艺之精,都已至化境。世人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而王座与墙壁上的这条龙,却是见尾不见首,好似这条中空的水银玉龙,正在变活,飞入壁画之中。

  与龙身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壁画,则描绘了献王成仙登天的景象。画中仙云似海,香烟缭绕,绵延的山峰与宫殿在云中若隐若现,云雾山光,都充满了灵动之气。红色玉龙向着云海中昂首而上,天空裂开一条红色缝隙,龙头的一半已穿入其中,龙身与凌云天宫的殿中宝座相联,一位王者正在众臣子的簇拥下,踏着龙身,缓步登上天空。

  这位王者大概就是献王了,只见他身形远比一般人要高大得多,身穿圆领宽大蟒袍,腰系玉带,头顶金冠,冠上嵌着一颗珠子,好似人眼,分明就是雮尘珠的样子。

  王者留着三缕长髯,看不出有多大岁数,面相也不十分凶恶,与我们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我总觉得暴君应是满脸横肉,虬髯戟张的样子,而这献王的绘像神态庄严安详,大概是人为美化了。

  画面的最高处,有一位骑乘仙鹤的老人,须眉皆白,面带微笑,正拱手向下张望,他身后还有无数清逸出尘的仙人,虽然姿态各异,但表情都非常恭谨,正在迎接踩着龙身步上天庭的献王。

  我看得咋舌不已,原来所谓的天崩,是说仙王证道成仙的场景,而不是什么外人能否进入玄宫冥殿,想必此事极其机密,非是献王的亲信之人,难以得知。

  正中大壁画的角落边,还有两幅小画,都是献王登天时奉上祭品的场景,在铜鼎中装满尸体焚烧,其情形令人惨不忍睹,也就没再细看。

  胖子说道:“按这壁画中所描绘的,那献王应该已经上天当神仙逍遥去了,看来咱们扑了个空,王墓的地宫八成早已空了。我看咱们不如凿了这条龙,再一把火烧了这天宫,趁早回去找个下家将玉龙卖了,发上一笔横财,然后该吃吃,该喝喝。”

  Shirley 杨说:“不对,这只是献王生前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世上怎么可能有凡人成仙的事情。”

  我也赞同Shirley 杨的话,对他二人说道:“已经到了王墓的宝顶,岂有不入地宫倒斗之理,何况你们有没有看见,这画上献王戴的金冠上所嵌的,那可正是能救咱们性命的凤凰胆。”

  三人稍加商议,决定先搜索完这处凌云宫,再探明潭中的破洞是否就是地宫的墓道,然后连夜动手,不管怎样,眼见为实,只有把那冥宫里的明器翻个遍,届时若还找不到雮尘珠,便是时运不济,再作罢不迟,这叫尽人事,安天命。

  在秦代之前,宫殿是集大型祭祀活动与政治活动于一体的核心建筑,直到秦时,才仅作为前朝后寝的皇帝居所,单独设立。

  至于帝王墓上的明楼,其后殿应该是祭堂,而并非寝殿,里面应该有许多歌功颂德的碑文壁画,供后人祭拜瞻仰。

  我们都没见过秦宫是什么样子,不过凌云天宫应该与秦时的阿房宫相似,虽然规模肯定及不上三月烧不尽的阿房宫,但在形势上或许会凌驾其上。想那秦始皇也是古时帝王中,对炼丹修仙最为执着的第一人,可始皇帝恐怕做梦也没想到,他的手下会建出一座天宫来做坟墓,可比他的秦陵要显赫得多了。

  我们计较已定,便动身转向后殿,我走在最后,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大殿正中的铜人铜兽,心中仍是疑惑不定,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头,有股说不出来的不协调。

  等我转过头来的时候,见Shirley 杨正站定了等我,看她的神色,竟似和我想到了一处,只是一时还没察觉到究竟哪里不对。我对Shirley 杨摇了摇头,暂时不必多想,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于是并肩前往后殿。

  穿过一条短廊,来到了更为阴森黑暗的后宫殿堂,看廊中题刻,这后半部分叫作上真殿,殿中碑刻林立,并有单独的八堵壁画墙。殿堂虽深,却由于石碑画墙很多,仍显得略有局促,不过布局颇为合理,八堵壁画墙摆成九宫八卦形状,每一堵墙都是一块块大砖砌成,皆是白底加三色彩绘。

  除了某些反映战争场面的壁画之外,几乎是一砖一画,或一二人物,或二三动物、建筑、器械,涵盖了献王时期古滇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宗教、民族等全部领域。

  这些也许对于研究断代史的学者来讲,是无价的瑰宝,可是对我这种摸金倒斗的人,却无大用,只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关于王墓地宫情形的信息,但是一时之间,看得眼花缭乱。

  这八面壁画墙中的画幅,不下数千,与殿中的石碑碑文相结合,整个就是一部滇国的史料大全。我举着狼眼手电筒,选其中大幅的壁画,粗略看了几眼,又由Shirley 杨解释了几句,倒也看明白了个八九分。

  大幅的壁画全是战争绘卷,记录了献王生前所指挥的两次战争,第一次是与夜郎国,夜郎和滇国在汉代都被视为西南之夷;第二次战争是献王脱离古滇国的统治体系之后,在遮龙山下屠杀当地夷人。

  这两次战争都大获全胜,杀敌甚重,俘虏了大批的战俘,缴获了很多物品。当时的两个对手,其社会形态尚处于奴隶制的晚期,生产手段极为落后原始,青铜的冶炼技术远不如继承秦人手段的滇国,所以一触即溃,根本不是滇人的对手。

  这些战争的俘虏中有大量奴隶,这批战俘和奴隶,就成为了日后修建王墓的主要力量,壁画与碑文中自然对这些功绩大肆渲染。

  但是壁画对于王墓的地宫仍然没有任何描述,有一堵墙上的画全部是祭礼,包括请天乩、占卜、行巫等活动情形,场面诡异无比。Shirley 杨用照相机把这些壁画全拍摄了下来,说不定以后破解雮尘珠的秘密时,会用得上。

  胖子见后殿全是这些东西,顿时索然无味,拎着冲锋枪打着手电,在里面瞎转,突然在壁画墙环绕的正中间发现了一些东西,连忙招呼我和Shirley 杨过去看看。

  原来殿堂正中的地面,立着一只六足大铜鼎,鼎上盖着铜盖,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铜环。铜鼎的六足,分别是六个半跪的神兽,造型苍劲古朴,全身筋肉虬结,身满鳞片,做出嘶吼的样子,从造型上看,非常类似于麒麟一类。

  这只铜鼎大得出奇,不知为什么,被漆上了全黑的颜色,没有任何花纹装饰,在黑暗的宫殿中,我们只注意到那些碑文壁画,直到胖子走到近处这才得以见到,否则并不容易发现这只与黑暗混为一体的巨鼎。

  胖子用M1A1的枪托敲了敲瓮体,立刻发出沉闷的回音,问我和Shirley 杨道:“莫不是陪葬的明器太多,地宫中放不下了,所以先暂时存在这里?打开来先看看倒也使得。”

  Shirley 杨说:“这大概就是准备在祭典中煮尸的大鼎,鼎口至今还封着,这说明献王并没有尸解化仙,他的尸骨还在地宫的棺椁里,否则就不必封着这口巨鼎了。”

  我对Shirley 杨和胖子说:“鬼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如果是用来烹煮人牛羊做祭的祭器,那应该是用釜而非鼎,再说这恐怕根本就不是瓮鼎之类的东西,鼎又怎么会有六足?”

  三人各执一词,都无法说服对方,便准备要看个究竟。我从胖子的背包里,取出开棺用的探阴爪,刮开封着鼎口的火漆,见那层漆上有个押印,图案是一个被锁链穿过琵琶骨的罪犯,既然有押印就说明从来没开启过。

  刮净火漆之后,用探阴爪顶上的寸针一试,鼎口再也没有什么连接阻碍的地方了,便招呼胖子过来帮手,二人捉住铜环,两膀刚一出力,便听死气沉沉的宫殿深处,传来一阵“咯咯咯嘿嘿嘿”的笑声。听那声音是个女人,但是她又奸又冷的笑声,绝对不怀好意,笑声如冰似霜,仿佛可以冻结人心。

  寂静无人的宫殿中,怎么会有女人的笑声?我们手中的三支狼眼光柱立刻射向那个角落,冰冷的笑声随即戛然而止,只留下一个空旷墙角,什么也没有。

  三人极为震惊,一时无言,就连Shirley 杨的额头上也见了汗珠,隔了一会儿才问道:“刚刚那是什么声音?”

  我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想到这里,便伸手将装有黑驴蹄子、糯米等物的携行袋搭扣拨开。

  这时胖子也开始显得紧张了,因为我们从陕西石碑店找来的算命瞎子,没事就跟我们吹他当年倒斗的英雄事迹,我们虽然不怎么拿瞎子的话当真,但却有几句话至今记得一清二楚。据瞎子说那是几句曾被盗墓贼奉为金科玉律的言语:“发丘印,摸金符,护身不护鬼吹灯;窨子棺,青铜椁,八字不硬勿近前;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赤衣凶,笑面尸,鬼笑莫如听鬼哭。”

  后来我曾问过Shirley 杨,这几句话倒不是瞎子自己攒的,果然是旧时流传,说的是若干种比僵尸更可怕的东西。最后说倒斗摸金遇到死尸穿大红没杂色的丧服,或是死人脸上带笑,都是大凶之兆,命不够硬的就难重见天日了。鬼哭在很多地方都有,有人会把狼嚎误当作鬼哭,那倒也无妨,最怕的就是在坟地里听见厉鬼的笑声,只有厉鬼才会发笑。

  不过我们事先做了思想准备,古时摸金校尉们管在古墓里遇到这些不吉的东西,叫作遇着“黑星”。黑星在相术中又叫“鬼星”,凡人一遇黑星,肩头三昧真火立灭,犹如在万丈深渊之上走独木桥,小命难以保全。

  而我们三人都准备周全,纵有厉鬼也能与之周旋几个回合,于是定了定神,暂时不去理会那口黑色的铜鼎,各持器械,分三路向那刚刚发出笑声的角落包抄过去。

  殿中碑墙林立,围了一圈又一圈,若是在这里捉迷藏倒是合适,不过想看清楚十几米外的事物,便遮遮掩掩。视线中除了空落的墙角、地面的石板,此外一无所有,宫殿中又变得一片死寂,若不是那阴冷的笑声犹在耳边,不免会以为是听错了。

  Shirley 杨问我:“老胡,你不常跟我吹你倒过许多斗吗?实践方面我可不如你的经验丰富,在古墓中遇到厉鬼,依你来看该如何应对?”

  我现在也是六神无主,心想这美国妮子想将我一军,便对Shirley 杨说:“我们以前遇到这种不知如何着手的情况,都是放手发动当地群众,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是无穷的,他们一定会想出办法来的。”

  胖子不解,也问我道:“胡司令,在这荒坟野岭中只有咱们三个活人,上哪找人民群众去?”

  我对胖子说:“你以为你是谁啊?你的政治面貌不就是群众吗?我现在派你搜索这天宫的后殿,想尽一切办法,将那背后的笑声查明,不管是厉鬼也好,还是有闹春的野猫也罢,都交给你来收拾。我接着去查那铜鼎里的名堂,让杨参谋长居中策应,两边都别耽误了。也许这是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想把咱们的注意力从铜鼎上分散开。”

  胖子一点都不傻,忙说:“不如咱俩换换,我出力气去搬那鼎盖。老胡你还不知道我吗,咱哥们儿就是有这两膀子肉,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是向来缺少创造力……”

  胖子紧着谦让,我不予理睬,转身想回去搬那铜鼎的盖子,刚一转身,忽听我身后的墙角中,又发出一阵令人毛骨起栗的冷笑,三人吓得都急忙向后退开一步。我背后倚住一块石碑,忙拍亮了登山头盔上的战术射灯,一手端着M1A1,一手随时准备掏携行袋中僻邪的器物。

  冰冷的奸笑稍纵即逝,墙角中又哪有什么东西?这里已是最后一进殿堂,更不会有什么密室暗道之类的插阁。我壮着胆子过去,用脚跺了跺地上的石砖,丝毫没有活动的迹象,真是他娘的见鬼了,这后宫中难道是献王的婆娘阴魂不散?她又究竟想做什么?

  Shirley 杨与胖子站在我身后,也是心惊胆颤。这宫殿的殿堂虽大,却只有一个出口,而非四通八达,毕竟这是明楼宝顶,而非真正的宫殿,说白了就是个样子货,在外边看一重接一重,层层叠叠似是千门万户,其实里面的构造很简单,只不过就是个祭祀的所在。

  就是这么有限的一块地方,笑声是从哪发出来的呢?越是看不见,心中越是没底,反不如与那巨蟒、食人鱼搏斗,虽然命悬一线,却也落得打个痛快,现在的局面虽然平静,却不免使人焦躁不安,不停地在想:“神仙穴里怎么会有厉鬼?不过也许只有这种阴阳不明的区域,才会有厉鬼也说不定。”

  我干脆踩在胖子肩膀上,攀到了离墙角最近的一块石碑顶上,想居高临下找寻,刚刚骑到碑顶,还没来得及向下张望,就发觉头上有片红光晃动。我立刻抬头用战术射灯照去,只见我头顶的斜上方一个长袍大袖的红衣女子,晃晃悠悠悄无声息地悬在殿堂穹顶之上。殿顶黑暗无光,我只看见她的下半身,上面都隐在暗处,不知是用绳吊住脖子,还是怎样吊的。我们刚才只注意墙角的地面,却始终没想到看房顶。

  我这冷不丁一看,难免心中大骇,若非双腿在石碑顶上夹得牢固,就得一脑袋从石碑上倒栽下去,赶紧趴在石碑顶端,双手紧紧抱住石碑。好在我这辈子也算是经过大事的,心理素质还算稳定,换了胖子在这,非吓得他直接栽下去不可。

  胖子和Shirley 杨仰着头看我在上面行动,自然也见到了高处的红衣女人,不过位置比我低,看得更是模糊,纵然如此也不由得面上失色,又替我担心,不停地催我先从石碑顶上下去。

  我并没有立刻跳下,反倒是抬头去看顶上的情况,刚看一眼,便又出了一身冷汗。只见得那红色大袍里面……没有脚,衣服里空空荡荡的,紧紧贴着殿堂高处的墙角,好像仅是件空衣服悬在半空,尸体到哪去了?

  鲜红的女人衣服款式与我所知古时女子的服装迥然不同,不似汉服,大概是滇国女人死的时候穿的敛服。这身血红色的衣服,静静地一动不动,那诡异的笑声,也不再发出。

  我对石碑下的胖子和Shirley 杨把情况简要地说了。Shirley 杨想看得更清楚一些,也爬上了石碑顶端,坐在我前面看了这悬在半空的凶服说道:“这衣服很古怪,工艺也很复杂,像是少数民族中的闪婆、鬼婆,或是夷人之中大巫一类的人穿的……是件巫袍。”

  我问Shirley 杨道:“这么说不是死尸穿的凶服了?但那笑声是从这衣服里发出来的吗?”

  Shirley 杨对我说:“还不好确定,再看看清楚,上边太黑了,你用狼眼试一下。”

  我又拿出射程更远的狼眼手电筒,一推底部的开关,一道橘黄色的光柱,立刻照了上去,这一来方才看清红色凶服上半身的情况。

  上面不是空的,高高竖起的领口处有东西,我一看之下不禁惊呼:“是颗人头!”不过也许这女尸是有上半身的,但是其余的部位都隐在红色袍服之中,衣服宽大,瞧不出里面是鼓是瘪,只有肩上的头脸看得清楚。

  那女尸似乎是察觉到了我们在用狼眼手电筒照她的脸,竟然把头微微晃动,对着我们转了过来。她脸上画着浓妆,口中发出一阵尖厉的冷笑:“咯咯咯咯……”

  

  第三十七章 烈火

  

  我们正眼睁睁地盯着高处那件衣服,衣服上那颗人头猛然间无声无息地转了过来,冲着我们阴笑。我和Shirley 杨心中虽然惊骇,但并没有乱了阵脚。

  据说厉鬼不能拐弯,有钱人宅子里的影壁墙,便是专门挡煞神厉鬼的。这后殿的殿堂中全是石头画墙,大不了与她周旋几圈,反正现在外边正是白天,倒也不愁没地方逃,想到这里我取出了一个黑驴蹄子,大叫一声:“胡爷今天请你吃红烧蹄髈,看家伙吧。”举手便对着那黑暗中的人头扔了过去。

  专克僵尸恶鬼的黑驴蹄子,夹带着一股劲风,从半空中飞了过去。我一使力,另一只手拿着的狼眼也难以稳定,光线一晃,殿堂的顶上立刻全被黑暗覆盖,只听黑处“啪”的一声响,掉下来好大一个物体,正摔在我和Shirley 杨所在石碑旁的一堵壁画墙上。

  我忙用手电筒照过去,想看看究竟是什么厉鬼,定睛一看,一只半虫人正在壁画墙上咧着嘴对着我们。痋人比刚脱离母体时已大了足足一倍,刚才它们被凌云天宫与螺旋栈道上的防虫药物,逼得退回了葫芦洞,但是想必王墓建筑群中的几层断虫道,主要是针对鼠蚁之类的,而且年代久远,体形这么大的痋人一旦适应,并不会起太大的作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