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宜昌鬼事3大宗师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蛇从革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18-07-21 18:20:27

  “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指导员问木商子,“这个姓金的道士,到底是不是比你们青城更有本事。”

  大宗师晋篇

  一、水分部:闰十一,小馀十,起十二刻三分,尽于三十一刻不尽

  魏辙已经找了很多年,直到这天,他在驿站连续收到了两个消息。第一个消息始皇帝在博浪沙遇刺,另一个消息是尉僚传来的消息,尉僚已经找到了他要找的人。

  驿站是帝国的核心命脉部门,沟通着帝国所有的军事和行政消息。魏辙只能表明自己的身份,才能有资格打开连信使都不能打开的信件,这是李斯定下的规矩,这样无论尉僚和魏辙去任何地方,只要他们相互联系,李斯就能掌控他们的行踪。

  三人中,李斯一直都是最聪明的。或者说从这个时代开始,两千年来,中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比李斯更聪明的人了。

  而尉僚已经找到了两个传人,按照当初的约定,尉僚现在应该已经彻底归隐,不知所踪。而魏辙的事情还没完成。不过魏辙已经知道,自己要找的人已经出现了。

  博浪沙。

  魏辙找来了还在当地盘查刺客的一名千人(秦军的军官名称),千人知道了魏辙的身份后,立即跪拜在魏辙面前,详细的给魏辙说起了当时的始皇帝遇刺的情形。

  魏辙提出想见一下刺客力士的尸体,千人告诉魏辙,力士的尸体已经醢刑,但是千人带着魏辙到了刑场上,魏辙看到了力士行刺始皇帝的凶器。是一个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魏辙看到后,笑了,他遇到了熟人。

  魏辙认识这个铁椎的主人——沧海君。他知道要找到自己的传人了。于是立即赶往齐地。

  魏辙、尉僚、李斯。秦帝国的缔造者。

  魏辙都是鬼谷子传人,贯通纵横之术和黄老之术。

  尉僚是阴阳术的传人,同时精通兵法。

  而李斯是法家宗师。

  他们学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那就是道家。

  前秦时期,法家、道家、纵横家、儒家、墨家、纵横家、名家、农家、兵家、医家、阴阳家等等流派盛行。各自出了不少宗师。

  而最终,奉行法家的秦国统一天下,于是法家最为鼎盛,而李斯,就是法家的宗师人物。秦帝国的行政体系全部由李斯筹划和实行,这就是延续了中国两千年的郡县制。

  军事方面是太尉尉僚,尉僚通辨阴阳,领悟兵法精髓,秦国统一六国的每一场战争身后都有尉僚的运筹帷幄的参谋。

  而还有一个国家柱石,魏辙,他做的事情就是给秦王参谋天下纵横的谋略。合纵连横,提供了治国和外交的策略。是一个不世出的战略家。

  这三人,在秦帝国分崩离析之前,做了约定,要维护法家治国的方式,然后魏辙和尉僚相继离开。李斯继续守在帝国权力中心。

  大厦将倾,大家都看到了秦帝国即将灭亡,他们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让法家的制度流传下去,于是三人做出的不同选择。

  魏辙和沧海君有旧,具体是什么时候见过面,两人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都不可考,毕竟他们的身份在历史上一直都是扑朔迷离。

  沧海君告诉了魏辙在博浪沙刺杀始皇帝的人,是韩国张开地的后人公子良,也就是张良。张良曾经找到沧海君,让沧海君帮助他行刺始皇帝,沧海君拒绝了张良,告诉张良,反抗秦帝国,仅仅靠刺杀帝国的皇帝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始皇帝身边有无数能人异士,他必不能成功。但是张良为了报国仇,执意要行刺,于是沧海君向他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能舞动一百二十斤铁椎的力士。果然如沧海君所料,张良行刺失败。

  魏辙询问张良现在在什么地方。沧海君立即明白了魏辙的想法,“你要找一个传人?”

  魏辙点头,秦国必亡,需要有人建立一个延续秦国的国家。现在他需要一个人能辅佐下一个君王。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个真龙天子是谁?

  沧海君不再隐瞒,告诉魏辙,他要找的人,应该非张良莫属,而张良现在改名平良,亡匿下邳。

  张良在下邳没有闲着,继续交结奇人异事,希望能再次行刺始皇帝。其中有个叫项庄的楚国贵族后裔,因为杀人被官府追剿,逃到张良的家里,张良不顾自己本来就受官府的通缉,拿出大笔钱财买通当地的县衙。让项庄逃脱。公子良的名声越来越大,身边渐渐聚拢了一批跟随者。

  魏辙在下邳找到了张良。然后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张良拜师的典故。

  事情大致不差,但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总是要比正史上所记录的要多一点。张良见到魏辙的第一次,是他带着随从行走在氵斤水旁,看到了一个老翁坐在桥边,老翁也看见了张良,老翁把鞋脱了下来,然后扔到桥下,张良看到老翁的举动,正在奇怪,没想到老翁指着张良傲慢的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

  张良懵了,虽然他是亡国贵族,并且一直被官府追捕,但身边的人一直都很尊敬他。从来没有人轻视过这个长得像女人一样的贵族子弟。而且张良在韩国灭国的时候,世代为相,集聚了可观的财富,虽然韩国没了,但是张良仍然能够保持着贵族的生活地位。所以,当这个老头对张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张良懵了,他唯一的反应是,这个老翁一定是一个很有来头的人。

  张良的判断没有错,但是如果他能知道这个老头真正来头,他当时的反应应该是立即转身逃跑,魏辙是能够调动当地驻守秦军而不需要虎符的人,这种人,秦国只有两人,另一个是尉僚。

  张良的本能救了他,如果他放任自己的随从,跑到桥上殴打这个莫名其妙的来头一顿,那么魏辙就会去寻找下一个目标,而魏辙也会通知秦军,抓到行刺始皇帝的刺客。

  人在关键时刻犹豫一下,然后在作出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张良阻止了随从,自己走到桥下,捡起老头的鞋,然后走到老头面前,恭恭敬敬的把鞋递给老头。

  魏辙扔下鞋之后,心里也一直忐忑,很担心沧海君看走眼了,但是当他看到张良抑制住了愤怒,亲自把鞋放到他身前的时候,心里明白,沧海君描述的这个人的确不凡,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人。

  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张良在博浪沙行刺始皇帝,证明了他的勇气。而更大的勇气是,遇到侮辱,压抑愤怒,审视夺度,这是更大的勇气。

  魏辙却想在继续试探一下,把脚抬了起来,其实他的做法是多余的。他已经找对人了,张良已经从老头的神情和举止看出了此人蕴含的能量。

  魏辙是秦帝国的缔造者,身居高位几十年,是始皇帝的老师,早已习惯了万人之上的地位,虽然他现在穿着褐布衣服,虽然他只说了一句话,但是对于张良来说,够了,完全够了,张良已经很明白他绝非凡人。

  张良谨慎的帮魏辙把鞋穿好。然后恭敬的站在魏辙面前,张良心里明白,这个老头所做的一切,绝非在装疯卖傻。

  魏辙站起身,然后走了,没有回头看一眼,张良在原地等着,随从也跟着张良站在桥上。开始的时候,还有人纷纷议论这个老头是个疯子,可是看到张良仍旧呆立在原处,渐渐没人再议论这件事情。

  张良在期待,他期待这个老头会回来,如果他回来,可能会给自己意想不到的礼物。这就是张良最厉害的能力,他能感觉到命运中的转折点。

  果然老头回来了,张良的内心狂喜,他支开了身边所有的随从,一个人静静的侧身站在桥上,一直等到老头走到他面前。

  魏辙对张良说了一句:“孺子可教。”

  张良内心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魏辙也一样。

  张良没有问老头是什么人,他知道老头不会告诉他,但是他隐约明白,老头一定有不一般的技艺传授给他,而且这个老头一定知道他就是博浪沙的行刺者,而自己在桥上站了这么长时间,现在自己并没有被官府抓住,只能证明一件事情,老头找了自己很多年了。

  魏辙对张良仍旧用傲慢的口气说:“五日之后,天明之时,再相见。”然后走了。

  和所有杰出人物的求学一样,拜师的时候,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张良在第五日的黎明,早早的就起身,鸡鸣时刻,赶到桥边,却发现老头已经站在桥上,老头对着张良骂:“与老者相约,为什么会迟来。五日后再相见。”然后离开。

  张良又等了五日,这次他早了很多,丑时就起身,赶往约定的地点,可是张良突然发现,道路上突然多了好多人,这些人熙熙攘攘,比白日里更加热闹。张良被这些人拥挤,无法脱身。突然醒悟,把自己夹在中间的人群,都不是活人。

  张良没有如普通人一般害怕逃跑,而是在鬼魂中奋力拨开道路,来到了桥上。可是老头已经提前站在了桥头。

  这次老头没有生气,而是笑嘻嘻的问:“你不怕?”

  张良摇头,“大丈夫怎么会怕这些!”

  老头点头说:“今天你还是晚了,五日后吧。”

  张良又等了五日,这次他明白,路上的那些鬼魂,并不是凭空出来的,和老头有脱不开的关系。张良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天黑的时候,就到了桥上,然后站在约定的地点,等着老头。

  整整一夜,无数的鬼魂,无数的妖物从桥上走过,在经过张良身边的时候,他们恐吓他,引诱他,化成各种幻像蛊惑他,还有桥下的水中,黑水弥漫,漫过脚背,水中的鱼龙都缠绕在张良的脚背,但是都被张良轻蔑的无视。他世代贵族,血统纯正,妖魅之物,从来就近不了身。

  丑时一刻,老头来了,看着张良说:“果然是真的不怕。”

  张良说:“我要做经天纬地的事情,怎么可能输在鬼魂上面?”

  “你看不起吗,招魂御鬼,阴阳莫辨,也是极大的本事,”老头说,“以后会有一个人,他能带领天下的几十万阴兵。”

  “他是我的敌人还是朋友。”张良立即问。

  魏辙想了很久,“是朋友,但最终是敌人。”

  张良在好奇,那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和自己到底会有什么渊源。

  魏辙把一本兵书交给了张良:“你还有十年的时间学习这本书。以你的能力,来得及。”

  张良把书拿在手上,看到并没有书名,犹豫了一会。

  魏辙自己到张良在想什么,“我的真名不能告诉你,但是你可以叫我黄石公,这本书,是我一生心血,既然传给你了,你就说是太公兵书吧。”

  “我们还能再见面吗?”张良询问老头。

  魏辙想了想,“还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

  “我还有一个事情想问。。。。。。”张良看着已经转身准备走掉的老头。

  魏辙边走,声音从身后传过来,“我也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我知道,他已经得到了真传,这个能带领阴兵的人,和你将一起建立一个新的帝国,取代秦国。”

  “可是我只想恢复韩国。”张良低声回答。

  “你会想明白的。”魏辙走了,“你这辈子最大的对手,就是那个指挥阴兵的伙伴。”

  张良一时之间,还不明白,老者在说说什么。

  与此同时,博浪沙始皇帝遇刺的地方,茫茫的芦苇地里,陈平站在中央,手里拿着尉僚送给他的赤霄宝剑,被始皇帝杀掉的方圆十里内的冤魂都站立在他的身边,垂着头,暗自哭泣。

  陈平感觉到有人在提起他,而提到他的那个人,一定会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对头。陈平不禁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星宿。北斗七星,看的清清楚楚。

  不过无所谓了,陈平已经继承了诡道。尉僚教授他和鬼魂打交道的流派。陈平觉得自己一定会赢。

  尉僚的眼光没有看错,他找到的两个人,那个小孩,还有这个年轻人,继承了诡道的衣钵。但是尉僚做了一件很不厚道的事情,他没有让韩信和陈平相互知道对方的存在。

  诡道的源头太早,春秋之前就有流传的痕迹,战国时期吸收了道家的倡导,渐渐贴近黄老道家。而道家的分支有法家和阴阳家,分别占据一席之地,反而诡道的传人从不以诡道的身份露面,而是依附于其他的学说成为大宗师。

  世人好阳而恶阴,诡道就是遵从坤道的流派,地位远不及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陈平从尉僚教授给他的知识里,很快就理解了这一点。

  尉僚给他说过,世间都以为阴阳平衡,相互交融,这个道理是错的。夫九天之外,更有广阔,以太阳之至阳,也只是萤火之光,虚无和酷寒才是正道;夫地有十层之下,更有深渊,无尽黑暗才是广博。

  陈平立即就听懂了,统治这个世界的就是黑暗和酷寒,只是所有人都没有看到这个真实的道理。宁愿去相信眼前微不足道的光明。

  这就是诡道的学说,为什么一直不能被其他士人所接受的原因。

  陈平的天资聪颖,学识广博。尉僚教授他的“阴谋、诡变、示形、出奇、鬼神之道。”这个几个纯阴的法术,是为阴谋。

  陈平用平生的学识来理解和学习,并且认为自己已经能够尽数掌握阴谋之术,却完全没有想到,尉僚只传授了他一半。

  而另一半,是 “天地阴阳风雷水火金石丝竹鸟兽云雨人神鬼”十九道学说,是为阳谋一宗, 尉僚刻意隐瞒了阳谋之术,因为他已经在教授陈平之前,将阳谋传授给了那个河边下棋的韩国宗室后裔。

  诡道的阳谋之术,适用于兵法。而中国兵法的推衍,立足于一个游戏。士人之间的游戏。

  ——对弈。

  古时候,部落战争纷乱,诸侯之间兵戈不歇。圣帝大尧为了平息纷争,发明了对弈,以七道横竖为天下,黑白为兵戈,把战争落实到棋局中。这就是大尧的想法,用来和解部落头领之间的争斗。但是这个方法并没有达到大尧的目的,部落之间仍然是战乱不停,并不把战争放到棋盘上。

  大尧的儿子丹朱,也不能控制部落头领的战争,只能带着对弈逃离。然后不知所踪,但是丹朱却把对弈流传给了后人。

  沧海桑田,时间流逝。天下九州,棋局也演变成了九道横竖,春秋战国天下诸侯割据,丹朱的对弈之术也被王侯和将军慢慢发展,变成了十三道,到了战国后期,对弈高手再次根据天下大势,把对弈演变成了十七道。当世之时,十三道为对弈主流,而十七道对弈已经在高手之间流行。

  无数对弈的高手,丹朱对弈学说的传人,都变成了隐藏在大将军身后的幕僚,用这种古朴的游戏,推衍战争的走向,谋划布局。对弈在丹朱的手上得以流传,这个本来是为了解决战争的游戏,反而变成了战争的附属品,成为了兵法的演练。和大尧的本意已经背道而驰。

  而韩信一个幼童在河边能对弈十七道,尉僚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在这个传人。并且教授了韩信在十七道上更进一步,添加神鬼两道。韩信还需要时间,当天下共主出现的时候,韩信的兵法就能辅佐共主,一统天下。

  这就是尉僚与魏辙的约定,找到奠定郡县制帝国的棋子。而另外一个人李斯,仍旧在秦帝国苦苦支撑。李斯是法家宗师,法家宗旨绝不退脱,并且法家是治国之术,无法传承于民间,这就是李斯没有离开咸阳,而魏辙和尉僚却能找到传人后出世的原因。

  秦二世元年,李斯尉僚魏辙的担忧终于发生,陈涉大泽乡揭竿而起,建张楚,自称王。秦帝国开始崩溃。郡县制的国家体系被席卷天下的农民起义动摇。

  秦二世二年,李斯被赵高构陷,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中国的第一个郡县制帝国就此走向灭亡。战国贵族后裔,纷纷开始活动,招兵买马,希望回到分封制,延续周朝的传统祖制。

  到了尉僚魏辙的传人陈平韩信张良出场的时机了。但是他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个原因是因为尉僚看错了局势。

  这个局势来源一个谶语: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无论是魏辙还是尉僚,还是李斯,他们都相信,能够反扑秦国的势力,就是楚国。而楚国的后裔,以项燕后裔最为雄厚。

  尉僚告诉韩信和陈平一旦天下大乱,他们的共主,必出于楚地。

  但是那个人绝对不是张楚陈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宜昌鬼事3大宗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