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帝养成系统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枭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13 KB   上传时间:2013-10-30 13:18:36

  “臣,遵旨。”

  作者有话要说:回来了~要先道歉,本来打算趁放假完结的,可是果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先前犹豫了好久的母上终于决定了在十一装修!于是整个假期都是电锯惊魂,烟尘粉尘,累得要死,比不放假的时候还忙,根本没法码字!

  于是不敢再随便来什么保证了,不过会努力更新,不烂尾的尽快完结是肯定的,还等着的读者们,抱歉了!【诚恳鞠躬

  ☆、九十五章

  虽说静娴准备已久,但对旁人来说,中元节在祭天大典上发生的变故却当真算得上是瞬息而至,雷厉风行。

  从夏日到现在,祭天大典也已筹划了近三月,准备算是十分充足,从禁宫至京郊天坛要经过的街道建筑都是清扫一清,从祭天祷告的祭文,上好乌木制成的神牌,焚烧禀意要用的上好狼银木,七彩锦缎搭成的神幄,到祭乐所需的乐师与各类编磬、编钟,百余件飨上用的玉、帛,酒、果、菜肴,五土五牲,这些惯例便有的自不必说,静娴甚至还下令已汉白玉重修了祭拜用的天坛,将以往的规格都重新翻了倍。

  为上这般重视,在下者自然不敢怠慢,因此除了泰山封禅外,这次的中元祭天的规模已几乎可称得上是大赵历来之最。而静娴费了这么大气力做这事,自然不单单只是为了祭天祈福,除了将神女降世一说传的更广以及将赵泽书的事打算借此顺势而为后,更重要的,却是她早已准备好了,此次祭祀,由她主祭!

  因此当天坛下的群臣注意到虽然圣上就在一旁站着,主祭的却是东宫太后这一事实,还未来得及对静娴这几乎已明目张胆的司马之心震惊感叹之时,念完祷文,对着神案三跪九叩完毕了静娴便又马不停蹄的起身,对着群臣说起了另一件事。

  “此次祭天,除代万民拜谢上苍厚爱,祈愿我大赵国泰民安外,本宫还有另一件要紧事,要当着众卿家的面分辨个明白。”静娴昂首挺胸,声音威严:“诸位大人应还记得,宣启二十三年,我朝出了一件大事。”

  因为祭天,出宫前着意收拾了两个时辰的静娴装扮的异常隆重,层叠的礼服玄红为底,金线密而不乱的绣满各色禽鸟飞鸾、五彩凰凤,浑身的首饰也皆以庄重的金玉为朱,本就浓密的发髻上又加套了鬓发,斜插凤钗,手上还依然捧着祭祀时的玉圭,迎着旭日如将金乌之光都聚集一身了般,几乎让人无法直视。

  这一身的装扮虽说穿起来确实不是一般的累人,但不可否认,当这样的静娴高站天坛之上,眉目凌厉、气势凛然,群臣都只能从下迎着日光仰视时,任谁也不由的会生出股不敢冒犯的敬畏感。

  许是因着这缘故,静娴开口后,台下群臣皆是恭敬俯身,却无一人应答,一片庄重的寂然,只有静娴一顿后,清亮的声音接着响在了祭台上:“贺氏谋逆,合德逼宫,虽有先帝英明,未让反贼得逞,却终还是胸受刀伤,不治而崩。”

  赵泽书闻言心头一跳,就已有了些不好的预感,猛然抬起了头却发现静娴的目光竟也满含深意的落在了自己脸上,一时间便更是惶惶,直觉着今日自个恐有不测,但又只得强自劝慰自己冷静,之前没收着丁点消息,或许应无大碍。

  但显然赵泽书的自我安慰没什么大用,因为坛上静娴依然在看着他,口气却越发严肃冷峻:“当日先帝驾崩,本宫便觉使出蹊跷,无奈彼时不过是一久居深宫的无知妇孺,无能查明真相,多方权衡之下,却也只是与陈大学士商议,虽事不明,但我大赵却决不可交到有大逆弑君弑父之嫌的皇子手上,这才舍长立幼,以观后效。

  此言一出,台下的群臣便皆是倒吸了一口气,满心震撼,先帝之死乃当初大皇子所为的传闻在盛京流传多年前便有,已不是一日两日了,在场的诸位大臣虽多少都有耳闻,但那到底也只是私下流言,上不得台面,甚至都不得诉诸人前。

  但这流言一旦经静娴之口在如此隆重的场合里说出来,意义瞬间便完全不同,几个心思灵便的,偷偷觑向逸王的眼神便已经满是同情叹息,只觉着成王败寇,虽不知道这话当不当得真,但今日逸王就算是死了,这弑父的脏水怕也只得背到冥府去了。

  赵泽书面色难看,几步从队伍中迈出,抬头看着静娴,语气激愤:“太后此言究竟何意?”

  静娴面色幽幽:“本宫原以为,这番话的意思,逸王是再清楚不过的。”

  赵泽书咬紧牙关,不再理会静娴,撩起长袍跪倒了赵泽骏面前的台下,目光真挚:“圣上,臣虽不孝,却自幼得父皇教导,对父皇一心孺慕,当日父皇驾崩,臣只恨不得……”

  赵泽书说着语带哽咽,似悲怆的已说不话了般,眼里含着闪闪泪光,台上的赵泽骏在旁像是听懂了些,又似乎还是有些迷惑,但近些日子逸王趁着为他修建兽苑之机蓄意投之以好,倒也让他觉着自己这哥哥还算不错,因此便也站了出来,说的霸气:“到底如何王兄尽管说出来,是何人害你,朕自会诛他九族!”

  逸王满面感激,又膝行着更靠前了几步,抬起了头:“多谢圣上!父皇之事,确实与臣无关,却不知为何,有人定要蓄意陷害,还请圣上为臣做主!”

  赵泽骏顺着自己大哥的目光看向了静娴,他身为一国之君虽然向来嚣张的很,但对着这位总能教训他的太后还是有几分忌惮,因此犹豫了一阵,竟也收敛着说道:“太后,王兄他……”

  “圣上年幼,恐为歹人以兄弟之情所欺!”不待赵泽骏说完,静娴便干脆利落的打断了他,说罢也不等他反应过来,就目光示意在台下的福全将人带来,接着说道:“是非曲直,本宫今日自会分辨个清楚!”

  这般半刻钟功夫过后,早有准备的福全便带着另一位发间已有些花白,与以往比起苍老的不敢相认的魏九行到了众人面前,对着静娴、赵泽骏,与众位大臣行了礼,接着自报家门。

  对这位曾经是天子身边最亲近人的总管大太监,群臣心中多都还有印象,确认了身份后,从前在赵尚衍刚死后便在陈大学士面前撒了谎的魏九行自不用说,在福全的劝解威胁下,已是亲眼看见了一般将赵泽书弑君的情形说得清清楚楚,几乎只差信誓旦旦指天起誓了。

  “一派胡言!”赵泽书猛然站起,几乎强忍着才没有上前将魏九行踢倒在地,面目狰狞指着他喝问道:“若当真如此,这般大事,你又怎会今日才说!”

  魏九行趴伏在地,畏缩的退着,不敢直视,唯唯诺诺。

  “有您这般威势,他一失势的内监,若非有本宫相保,又怎么敢说”静娴面色淡然,说到这时天坛远处便也传来了一阵阵甲盔战靴整齐跑动的声响,之后越逼越近,响的震人心弦。

  静娴毫不意外的抬头看去,等了片刻,声响停在了大门入口,只进来了几十个一身戎装的禁卫军士,为首的正是护国将军黄宏,落后一步则跟着清桦,怀中带着一似是匆匆扎就,很是松散的包裹。

  行礼过后,黄宏起身说的铿锵有力:“禀太后,逸王府已查抄清楚,府内仆从家眷皆压入了刑部待判,还抄出了些大逆之物,臣等不敢擅专,特带来请太后过目。”

  一旁的清桦也面目严肃,上前几步到了众人都能看见的空地,解开了怀中包裹仍在地上,顿时发出了沉闷的撞击声。

  打开后,赫然入目的便是一明黄耀眼的黄袍,细看一旁则像是玉玺,玉玺下还压了一摞不薄的信件,这些放在一起,任谁一看,怕也知道不会是普通的书信往来。

  赵泽书看着这已无话可说,面色一片灰败,黄袍玉玺自然不会是他所为,就算他真有这念头,也不会白痴的私自做出来还放在一搜便能出来的府里,甚至那一叠一看就不是好事信件怕也是伪造的居多。

  但他如此无力的原因却是他明白了,静娴竟是真的要对他动手,而他不但一无所觉毫无防备,且是真的没有相抗之力了。

  绿柳从侧面走下祭坛,将地上的东西抱起,上来送到了静娴面前,静娴大致翻看一番,便放下手,低头对赵泽书问道:“逸王,你还有何话要说?”

  赵泽书抬头看着静娴,眼里是浓浓的怨恨恶毒,却未发一言。

  “既是已然认罪,事情便清楚的很,赵泽书欺君罔上,先弑君父在前,再谋今上皇位在后,不忠不孝,丧尽天良,枉为人子人臣,自今日起,夺逸王之位,除王族宗室之名,贬为庶人。”

  静娴冷静的说道这,接下的话虽是一字一句,却透着满满的杀伐果绝,不容违抗:“即刻斩于坛下,以祭天地!”

  听到这话本来满面怨毒的赵泽书面容瞬间凝滞,要知皇家信奉“上天血脉凡俗不能决、”“虎毒不食子,”千百年,从前朝至今,虽说皇子宗室犯罪谋逆之事不算太少见,但便是再大逆的罪过,即便刑罚禁锢,私底下相逼迫害,却都没有直接在明面上要了性命了。

  赵泽书本就打着这样的主意,就算便贬为庶人他也是皇家名正言顺的,静娴只要不能杀了他,他便总有机会联结忠义之士,终有一日能将意图甚大、与一女子之身染指朝政的太后家破人亡,但他却没想到静娴竟打算就这般直接杀了他!赵泽书猛然反应过来,喊叫的近乎癫狂:“你敢!我乃父皇亲子,太祖血脉,没有被……”

  噗!话未说完,一道血光便冲天而起,飞起的头颅划过一道优美的弧度,悠忽落在地上,几个轻微的弹跳后,如瘪了气的蹴鞠般磕磕绊绊滚动起来,碰到石面才终于慢悠悠停在了洁白的石阶旁,整齐的黑发已滚的凌乱,但面目依然鲜活,似乎嘴一张,那还未说完的叫喊就能接着骂出声来一般。

  虽然早已刀刃万人之血,但刚刚放在接到静娴眼神示意狠心下手斩下了皇子头颅的黄宏,此刻站在轰然倒塌的无头身躯面前,却也甚至顾不上抹一把面上溅到的鲜血,只是呆愣的注视了那渐渐蔓延,蜿蜒而下的血迹,攥着刀柄的手心却越握越紧。

  其实不止黄宏,在场的无论文武群臣,宫人乐师,甚至远远立在台上、一向暴虐的赵泽骏,在此时抬头看着那站在光芒中,身形未动、面目难辨的女人时,地上滚烫的鲜血便似是忽的变得冰凉且逆流了众人心中,带来一阵阵的颤抖的畏缩与战栗。

  作者有话要说:我觉得我得了一种越到结尾就越卡文卡到欲仙欲死的病。#已弃疗#

  ☆、九十六章

  无论静娴为了这秋祭大典上一系列的变故事先做了多少准备,摄政太后明目张胆不顾历代规矩管理,当众斩杀了堂堂亲王的这一事实,也的确给整个大赵上下带来了不轻的震荡。

  而在初时因迅雷不及掩耳的震惊降下了,群臣反应过来之后,静娴倒算是不出意料的收到了盛京朝堂铺天盖地而来的怀疑责难。

  那些本就死板教条,早看不顺眼静娴以女子之身插手朝政的老大臣们自不用说,甚至以往诸事不理,只知斗犬溜兽的赵泽骏,都不知是不是被静娴的行为吓得有了紧迫感,都开始在方氏与几个白胡子大臣的劝戒指导下,在早朝之上公开指责静娴所为有欠妥当,似是等不得的要求静娴还政于上,另赵泽骏开始亲征了。

  但相较之下,静娴更在意的,却是另一件事。

  除了何大人及黄宏等对静娴死忠到不容动摇的朝臣外,甚至其余静娴用了几年时间,或拉拢或威胁来已做簇拥,以前对她还算支持的家族权贵们,如今都表现出了一种很是微妙的沉默,不反对却也决不明确站出表示支持,这态度显然是在等着静娴的反应,见机而行。

  这多少有些出乎静娴意料,寿福宫内,静娴冷笑着将手里的奏折拍到了书案上,带着压抑下的愤怒:“本宫倒是奇怪了,旁人便罢,这郑升明知道他当初投靠贺氏谋逆送的投诚书还在我手里,他怎么敢顶着我给他的侍郎之职上本,称病不朝!”

  这郑大人便是卫清河当初送上的,在贺氏事败后未被发现的漏网之鱼中的一个,在静娴将他的罪证送到手上时,几乎是迫不及待,恬不知耻的对静娴献上了举族忠心,如今却也是第一个以生病的理由想要置身事外的人,而在盛京布满了庙中培养出暗探的静娴,自然清楚这理由是否为真。

  台下的卫清河带着些许无奈的笑:“郑重这人本就不堪大用,便连当初的贺国公也是看上了他郑家的威势才接受了他投诚,否则,便是送上门来也不会要的。”

  “好,他便罢了,旁的呢,难道我耗了近八年功夫找的就皆是一群白痴?”静娴猛然站起,语气烦躁:“还是他们觉得我齐静娴便愚笨良善到这般地步,连如此阳奉阴违都看不出,容得下?”

  卫清河也随着起身拱拱手,先说了一句主子息怒后才劝解般的解释道:“一来,他们想着若是圣上年幼,又没什么手段,若是他亲政,想做什么自然比在您手下容易些,更何况是暗地商量好了一同如此,觉着法不责众,您又不能在这时机大肆清查,便有自觉得更有倚靠了些,二来,您当众斩杀亲王,此举暴露的野心也怕是把他们吓着了……”

  卫清河似有些犹豫,顿了顿才接着说道:“毕竟您是一女子,效忠于您,他们心里定是本有些不甘轻视,才想着趁着这良机说不得能从您手里出来,何况是这般大事……”

  静娴面无表情,似笑非笑:“你是说,我若不是摄政太后,而是摄政王甚至辅政大臣,他们这时便会巴不得的上来求这从龙之功?”

  “呃,虽不至巴不得,不过想来,应总会比如今强些。”卫清河说着见静娴面色不善,便又忙又加了一句:“自然,我们动手有些仓促,让他们觉得儿戏了些难以成事,因也是缘由之一。”

  静娴沉默不语,面色却是越发阴沉了起来,半晌才幽幽的开了口,语气难辨:“这么说,倒是怨我小瞧了他们这些大丈夫们的脊梁脸面!”

  听得静娴这般语气,卫清河面带苦笑,却也只是低下了头不能在说什么。

  “好得很!既是有胆量上了这份告病折子,我又怎能不成全他?”静娴盯着案上奏折齐整的小字,面无表情:“我们包庇他这许多年的谋逆大罪,是时候该露出来了。”

  卫清河面色一凛,拱手应了一声:“是!”

  “不止这件,我记得上次他郑家人为强夺祖田逼死人老父亲,儿子上告时,也是大事化小了?”

  “是,当时也是您的意思。”

  静娴点点头,语气平静:“把那个儿子找出来,让他重告。已郑家的跋扈,做下的伤天害理之事绝不止如此,立即去查,上到大逆谋反,杀人放火,下至纵马闹市,意气伤人,一桩一件,全都查出来证据来。庙里京内的人都由你调派,我给你五天时间,五日之后,我要名正言顺、大快人心的诛尽郑氏九族!”

  卫清河皱眉应了一声,顿了顿语气很是小心,带了些劝谏:“之后您打算如何?杀鸡儆猴确是应该的,只是若一味狠绝未免也令人心寒,要知为上者,非得恩威并施才是正途!”

  闻言静娴还未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福全却忽的开了口,语调森然:“以利驱之,见利大则反,以刃吓之,刃不断则威常在。恩威并施是对真正效忠之人使得御下之法,却不是对这些墙头草的。”

  卫清河闻言一滞,静娴则是转头深深看了福全一眼,带了些笑容:“福全说的不无道理,我既然已决定做到这一步,便丝毫都退不得,恩德拉拢,难道我以前便给的就少了?”

  福全看着静娴笑容眼中也是一暖,谦卑的俯了俯身,转身看向卫清河时却又忽的便成了不加掩饰的冷眼鄙视:“这人呢,总是爱犯贱,恩德若是先给了就不会当回事,偏偏一定要在先给了鞭子后再赏下去,他们便会感恩戴德,满心敬畏,便如同当初您的‘清乐师’之职一般。”

  不知是不是被戳中了痛脚,听了这话,卫清河面上再难保持素常的折扇轻摇、风度翩翩,瞬间面色涨得通红,伸手指着福全简直似是欲破口大骂了一般。

  福全倒还很是淡然,一脸你奈我何的淡然表情等着对方反击,一旁的静娴却是不得不揉着额角出了声:“够了,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内讧,清河你下去吧,郑升之事要抓紧。”

  卫清河这才对着福全一甩衣袖,扔下一我不和你一般见识的眼神对着静娴告了退,转身而出。

  静娴这才扭头看着福全,虽然还是一般的面无表情,恭敬侍立,静娴就偏偏能从他的神态里看出几分得意洋洋来,出声笑道:“我是不是不该让你去掌管慎行司,这才多久,以往明明还是中正守身,绝不揭人短处的士子,怎的如今竟成了毒蛇,还专咬人七寸?”

  福全面色严谨的听完了静娴的问话,却是避而不答,接着面不改色的转了话题,提起了另一件事:“承恩公携您启蒙之师、常大人求见。”

  静娴闻言本因福全有些轻松的心情瞬间又变得阴沉,简短说道:“不见。”

  福全神色未动:“方才小人已私自做主劝了一次,但承恩公言说,您若不见,他今日决不踏出寿康宫。”

  静娴眉目一挑,福全却又接着说道:“小人也问过了,公爷今日前来,还是为了劝您放下摄政之权,遵先帝遗嘱,辅圣上亲政。”

  静娴面色冷峻,昨日已为了这事和齐安谨有了一次冲突静娴自然不愿意再和他废话一次,但尤其在这般时候,她若真让生父与授业恩师在她的寿康宫门站上一日甚至更久,传出去也绝不会是什么对她有利的好话,因此一时还真有些无计可施。

  福全看着静娴面色,半晌忽的提议道:“不若让圣上将公爷召走,请他在乾政殿等着。”

  静娴一愣,的确,父亲既是为了让赵泽骏亲政而来,圣上的旨意自然是不得不遵,而因圣上政务繁忙在乾政殿门口等一日,自然和因为太后避而不见,在她这个女儿的寿康宫门口等一日的概念完全不同,福全的提议还真是个妙透了的主意。

  静娴一笑,因此也有了些想法,点头应道:“好,派个内监以圣上之名将他两人请去,等上一两个时辰便给父亲下道圣旨,就说因前朝战乱,各式典籍都失散许多,请父亲与常夫子一同主持,修补古典吧,为了避免杂事烦扰,典籍修补完好前,也莫牵扯政事。”

  福全答应一声,正待转身而出,静娴却又想起了什么,出声问道:“对了,那个前日在龙武门前祭拜逸王贡生可是还在盛京?”

  “是,今春落榜,应还在等着来年春闱。”

  “春闱?”静娴语带嘲讽:“也即刻下旨,如今识人不清之人,不配为我大赵官吏,即日销其贡生之名,永不录用,也查查是哪个州郡举荐来的,一并究责查办。”

  福全应了声是,不远处便又传来了一女人清婉的声音:“静娴?”

  静娴抬头,看见来人站起了身,带了些笑意:“念语。”

  念语依然是一身素淡绸衣,手里端了一青花瓷碗,放到了静娴手上,说的简洁:“花茶,降火清心。”

  静娴失笑的接了过来:“你也觉得我该降火了”

  "恩,你这些日子,心浮气躁的很。"念语点点头,在她身旁坐了下来,慢慢说道:“以往不是如此的。”

  “是我错了,越到这时候,本越该稳得住才是。”静娴叹息一声,缓缓抿了一口花茶。

  念语平静的看着她,声音温柔轻缓,却也问得也毫不掩饰:“为何定要当众斩下逸王人头呢,你若想杀他,有弑父的罪名,先关起来让他畏罪自尽岂不是更好些?何必这般冒进?”

  静娴沉默一阵,抬头看着念语:“我等不及了。”

  “这才只是斩杀皇族血脉而已,再过一年,我便要做一件更大逆不道、震惊世人的事,若是连逸王的非议都压不住,我又何谈以后?”

  “大逆不道之事,是指谋朝篡位,以女子之身登基称帝吗?”念语忽的问道。

  静娴抬头看着她宁澈的双眸,点了点头:“我从进宫来,便是为此。”

  念语并没有表现的很震惊,闻言只是微微蹙了眉头:“定要一年后吗?以你的心思手段,若是再过上几十年……”

  “不行,那便来不及了。”静娴打断了话头,摇头看着她:“只有一年,不成功,便成仁,我没有退路了。”

  说罢,静娴顿顿,又笑的有些自嘲:“不,连仁都成不了,若真是不成,我便能背上千百年来任何女子都及不上的骂名了。”

  “可你若成功了,自此以后的千百年里,任何一女子却都要受你的恩德福泽。”念语笑着温柔,声音飘渺:“平常女子想都不曾去想的事,你却都敢去做了,你比我们都强得多,我虽一无所能,但这辈子唯一庆幸之事便是能与你成了好友,不论成与不成,我能再旁看着这一切,此生便也不算庸碌无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帝养成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