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相公太上进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烟波江南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11 KB   上传时间:2015-09-23 22:00:04

韩韬赶紧起身谢恩,韩景心中冷笑,他倒是要看看于氏敢不敢再动手害这些人,面上却担忧说道,“子恒有一事相求。”

“说吧。”延帝此时心情舒畅,倒是不介意和韩景多说几句。

韩景偷偷看了韩韬一眼,才对着延帝说道,“我父王还没有侧妃呢。”

“哈哈哈哈。”延帝笑了起来,就是皇后也觉得韩景可爱。

韩韬见延帝没有动怒,这才松了一口气,延帝说道,“行,皇后就留意一下。”

“是。”皇后应了下来。

几个人用完了饭,韩韬就带着韩景先告辞了,能吃到御膳是莫大的荣耀,可是想吃好却不可能,多亏了马车里面还有些糕点,韩韬和韩景就着茶水吃了起来,韩韬说道,“你也不怕陛下动怒。”

韩景胖饿得更快,可是他吃的并不及,说道,“父亲,一般妾氏的身份太低,我怕弟弟妹妹们到时候不好说亲事。”

“怎么会……”韩韬刚想问怎么会不好说亲事,就想到了他正妃于氏,于氏在外的名声很差,一般妾氏所出的子嗣都是要在正妃身边教养的,于氏教导出来的孩子以后说亲……这么一想韩韬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了,心中却觉得娶侧妃是个办法,起码侧妃所出的子嗣是可以放在自己身边养的,“还是你考虑周全。”

韩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因为我很羡慕别人家有很多弟弟妹妹,我一直想着以后要是有弟弟了,就可以带着弟弟一起玩,如果弟弟调皮了,我还可以教训弟弟,谁欺负妹妹了,我一定会去替妹妹出头的。”

韩韬想到小儿子对大儿子的态度,心中有些沉闷,他可不觉得是小儿子不好,都是于氏没有把孩子教好。他这两日还要去求求延帝,不论家世如何,他倒是想娶个家教严名声好的侧妃,到时候管家的事情也可以交到侧妃的手上。

韩景也不再说话,就算他离开了,他也要给于氏添堵,免得他走后,于氏又把韩韬哄了去,到时候他回来还要重新折腾。

有延帝的吩咐在,很快韩韬就多了一个侧妃和几个妾氏,而韩景也带着圣旨离开了,他离开的这日是韩韬亲自去送的,而唐旭和唐承也骑马护送着唐暖远远看着韩景带人离开,唐暖并没有下马车,她只是推开了车窗,而韩景也注意到了她,两个人遥遥对望,韩景忽然笑了一下,胖乎乎的手按了一下胸口的位置,那块玉佩就戴在这里。

唐暖眼睛一红,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的灿烂,对着韩景挥了挥手,这是她第一次明确的感觉到离别的滋味。她猜到韩景是怎么和延帝与永安郡王说的,可是她觉得韩景不会如此,因为韩景的眼神,战场很危险,可是唐暖有一个感觉,韩景会平安回来的。

“二哥三哥我们回去吧。”唐暖没等韩景离开,就开口道。

唐承看向了唐旭,唐旭点了点头,“你在外面。”说着就翻身下马,然后上了马车。

“狡猾。”唐承哼了一声,他也想去陪妹妹说话,安慰一下妹妹,可是现在只能说道,“走。”

唐旭的马自有侍卫牵着回去,唐承坐在马车中,本想了一肚子安慰妹妹的话,却听见唐暖说道,“二哥,一会我们去街上转转吧,我想给祖母买件首饰。”

“好。”唐旭说道。

唐暖接着说道,“还有母亲、伯母、大嫂。”好像爱护女子是唐家人的习惯,就算是唐暖本身就是个姑娘,她对祖母等人的维护也更多一些。

唐旭笑着点头,不管怎么说妹妹无事就好,唐暖笑的可爱,“对了,还有二嫂呢,二哥准备什么时候给二嫂娶进来?”

“臭丫头。”唐旭笑骂道,“要等祖父他们商量好。”

唐暖笑了起来。

第三十一章

也不知说韩景运气太好还是老天看他不顺眼,在韩景到清河关的第二年,就发生了战争。

本来延帝把韩景安排到清河关也是好意,那里环境虽然有些恶劣,可是并没多少危险,说是抵御游牧民族,更多的是用于交通运输和贸易,还有一些周边小国交岁贡的时候也是要经过这里的,虽然立不到什么军功,却也能捞到不少东西。

在知道是去清河关的时候,韩韬格外的满意,觉得延帝对韩景格外的照看,当时韩景觉得和他心中的目的有些矛盾,面上也满是感激,想着先去训练一番也好,迟早能找到机会建了军功。

只是韩景也没想到,建军功的机会来得这么快,也这么的凶险。

唐老爷子和唐青康都被延帝安排了职位,就是唐暖的父亲唐远山也进了翰林院,这事是延帝特意安排的不容唐远山拒绝,也算是因为唐暖的亲事给唐家的补偿。

清河关的事情,唐家人自然知道了,就连在书院的唐承都回来了,唐暖的二哥唐旭被唐老爷子赶去帮大堂哥唐暖了此时并不在京中。

唐老爷子倒是没有瞒着唐暖,仔细把事情和唐暖说了,一向淡定的唐远山紧皱着眉头,唐承站在一旁用纸笔把清河关已经周围的大致地图画了出来,刚换好衣服的唐青康出来,唐承的地图才刚画好。

“这可怎么是好。”唐暖的母亲何氏急得眼睛都红了,说道,“什么时候不乱,怎么偏偏这个时候乱。”

唐老夫人温言道,“何氏你先坐下。”

何氏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坐在了唐老夫人身边,唐暖在刚知道的时候也有一瞬间的失神,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了,给何氏倒了一杯温水说道,“母亲,润润喉。”

唐青康的妻子赵氏也劝道,“弟妹不要急,总归是有办法的,不管怎么说那世子也是皇亲,清河关的人总不会让他去危险的地方。”

何氏松了口气点头说道,“也是这个道理。”

唐青康和唐远山对视了一眼,他们倒是觉得韩景不会安居后方,韩景是个有野心的人,这种野心也是被现实逼迫出来的,当他意识到不争不抢的下场就是被人欺凌,连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时候,他整个人都觉醒了,富国险中求,若是韩景真想安安稳稳的,那就不会选择去参军,还不如老老实实留在京城,等着继承爵位。

唐承说道,“书院也都在讨论这些事情。”

唐老爷子一直没有开口,正在看唐承画的地图,许久拿过一旁的笔在清河关右上角的位置画了一个圈,说道,“暖丫头你怎么想?”

唐暖问道,“孙女只是不明白,他们这个时候攻打清河关图的是什么。”

现在又不是秋收的时候,更没有到交岁贡的时间,这些人攻打清河关能得多少好处?怕是弊大于利,因为这些游牧民族也不是一个整体,他们有不同的部落,清河关允许贸易,他们还需要从元庸换茶叶、盐这类的东西。

攻打清河关这件事,损害的不仅仅是元庸的利益,更多的是那些想要和元庸进行交易的部落的利益,除非这些人想直接占领清河关,可是游牧民族的优势在于骑兵上,若是真的占领了清河关,除了烧杀抢掠一番,他们是不会驻扎进去的,因为那样就丧失了优势。

所以唐暖想不通,他们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好处。

唐老爷子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唐承问道,“你觉得呢?”

唐承思索了一番说道,“会不会是声东击西?”

唐老爷子闻言说道,“声的是清河关,那么他们的目标是哪里?”

唐承有些犹豫地在地图上点出了五个地方,然后又划掉了两个,最后留下了三个却停手了。

唐青康看着地图上的三个地点,拍了拍唐远山的肩膀,没有什么比唐家后继有人更让他开心的了,唐老爷子最后点了其中一个地方说道,“回去好好想想,为什么是这里,把这个当做你们的功课,这两天交给我。”

“是。”唐暖和唐承都应了下来。

唐老夫人开口道,“先说说世子的事情。”

唐老爷子哼了一声,“有本事自然建功立业,没本事死了又如何?只是定亲而已。”

何氏愣住了,一时竟然没有反应过来,在她的想法中既然女儿与韩景定亲了,那么自然就是要过一辈子的,怎么听着公公的意思,韩景还没有事情呢,怎么就有悔婚的意思,若是韩景真有个三长两短,自家公公怕是翻脸就不认了。

唐老夫人到底细心,说道,“这不是暖丫头还没嫁过去吗?”

唐暖低头看着杯中的水没有说话,她是知道祖父和祖母都是为自己考虑,可是她答应过要等那个少年回来的。

唐远山说道,“我瞧着世子不像是短命的样子,既然清河关是个幌子,想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怕就是怕……”

“若是能看出清河关是幌子,怕是子恒会主动去肃关。”唐承毕竟和韩景认识,肃关正是唐老爷子最后点的那个地方,和清河关比起来,肃关就凶险重要的多了,若是肃关被突破,京中怕是就要有危险了,所以延帝对肃关也格外看重,那边的粮草什么都从来没短缺过,像是韩景这般混军功的,也从不往肃关安排。

虽然对太子和几位皇子的事情,延帝有些短缺,可是整体说来延帝也算是明君。

“怕就怕当局者迷。”唐青康叹了口气说道。

唐老爷子忽然说道,“若是真把清河关攻破了呢?”

众人看向了唐老爷子,唐老爷子拿着笔在纸上画了一条线,“经清河关往东南方向走,穿过城塘、榆关、郓城、翻过望山,正好到肃关的背面。”

“最重要的一点,也切断了一条运往肃关的粮道。”唐青康沉声说道,情况比他们想的还要危险。

唐暖听祖父这么一解释也明白了过来,而且他们从开始想的就是错误的。

唐承刚想说什么,就见管事匆匆进来说道,“老太爷宫中来人了。”

唐老爷子说道,“快请。”

传旨太监面色焦急,进来行礼后就说道,“唐大人,陛下让两位大人立即进宫。”

唐老太爷和唐青康甚至来不及换衣服,就直接拿着手画的那份地图跟着传旨太监离开了。

等人都离开了,唐老夫人才说道,“都回去休息吧,怕是老爷他们今日不会回来了。”

唐远山说道,“我送母亲回去。”

赵氏看出何氏心中有事,而看着唐远山的样子,怕是有事和唐老夫人商量一时也不会回去,就主动说道,“弟妹,今晚我们秉烛夜谈吧?”

“好。”何氏点头。

唐承笑道,“那我送妹妹回屋。”

何氏柔声说道,“暖姐儿不要多想,万事都有我们呢。”

唐暖靠在了何氏怀里说道,“知道了,母亲也是。”

何氏应了一声,倒是唐远山笑道,“好了,都回去吧,暖姐儿早点休息。”

“恩。”

唐暖和唐承给唐老夫人、赵氏打过招呼后,这才一并离开,走在路上唐暖忽然问道,“三哥可是有话要说?”

唐承说道,“我要去清河关。”

唐暖问道,“你怎么忽然下了这个决定?”唐承说的不是我想去清河关,而是我要去,明显是已经做了决定,此时不过是想找个人说说,毕竟这个决定还要过长辈那一关。

唐承开口道,“其实我一直在想,我以后要做什么?和大堂哥一样参加科举,然后做官?其实我不是做官的料,我也不喜欢那些事,因为我耐不下性子。”

唐暖其实也明白,就是唐老爷子他们也看出来了,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勉强过唐承,唐承说道,“在子恒说去参军的时候,我就想过,可是没有下那个决定。”

“祖父怕是不会让你去。”唐暖开口道,“因为你去了也没什么用。”

唐承脸上的表情换成了苦笑,“能不要说这么直接吗?”

唐暖停了下来,转身看向了唐承说道,“若是现在不说才是害你。”

唐承也是知道,要不当初不会犹豫,“我再想想。”

“你若是决定好了,就和伯父或者祖父商量一下。”唐暖说道,“三哥可以好好想想,你去了要做的是什么,上场杀敌?”

唐承敲了唐暖额头一下,“我知道了。”他知道唐暖的提醒都是为了他好,而且真正的想清楚了,才好与长辈提起。

唐暖捂住额头,唐承说道,“放心吧,子恒不是没有分寸的人,祖父和伯父也进宫了,想来朝廷很快就会有应对的。”

“我知道。”唐暖说道。

唐承把唐暖送到了屋门口说道,“进去好好休息。”

唐暖点了下头,说道,“三哥你先回去吧,我想在外面坐会。”

唐承知道唐暖自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也没有再说什么,轻轻拍了拍她的头就转身离开了。

第三十二章

清河关中,就见一个穿着银色盔甲的青年站在地形图前说道,“将军,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卑职愿带兵从渔阳绕道至贼军之后,解肃关之困。”

话刚落,就见一个满脸络腮胡的人照着银甲青年头上一拍说道,“要去也是我去,怎么也轮不到你这个小白脸。”这话说的极其不客气,可却是一片好意。

军中的汉子都是习惯了直来直去,这并非他们没有心眼,而是在战场上,是需要互相信任的,他们之间甚至能互相托付性命,前提是他们接受了你,就像是韩景来的第一天,这大胡子的汉子就问道,“你这样是来当火头军呢还是储备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相公太上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