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麻烦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竹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31 KB   上传时间:2016-05-11 21:34:28

珊娘一挑眉,不由就仔细看了那奶娘一眼,心里忍不住一阵暗自点头——原来这五房也不全是马妈妈这样的棒槌。

而叫珊娘惊讶的,不仅是她那个弟弟的奶娘。站在庭院当中,马妈妈的马脸抖了抖,竟也冲着楼上挤出个笑脸,那老货居然冲着珊娘屈膝行了个福礼,笑道:“请姑娘安。”说着,便想要上楼来。

珊娘眨巴了一下眼,赶紧冲着她一挥手,道:“先说一说我这院子里的规矩,我这楼上可不是谁都可以上来的。”

她回手一指院子里跪着的那些人,“这些人,妈妈领走吧,至于什么事,我懒待说,妈妈自个儿问去。还是昨儿那话,我怕麻烦,妈妈管好妈妈的差事,凡事别烦到我这院子里来,我自然也不会去烦妈妈。至于那些想烦我的,比如那位,”她向着院门外抬了抬下巴,“妈妈若能处理好自然最好,若是处理不好,怕我是没那个耐烦的,便是简单粗暴了些,也请各位担待了。”

说着,她一挥手,“行了,都出去吧,没事别来打扰我。”

马妈妈咬咬牙,冲着楼上行了一礼,转身领着众人退了出去。

——却不是马妈妈学机灵了,而是昨晚上吃了一肚子气的她被几个心腹那么一劝,再一分说,她忽然想明白了一些事而已。

此时出了绣楼的她一抬头,便看到了之前珊娘手指的那位——正是她那个光长了一张脸,偏没长脑袋的姨娘女儿。

马妈妈忍不住又是一阵咬牙,先撇了孙奶娘他们,过去拉着马姨娘就把她推回她自个儿的院子了。

“我的祖宗,你能不能消停些?!”马妈妈气呼呼道,“那位你也瞧见了,不是个吃素的!咱们如今身份不如人,既然斗不过,也只能暂时让一步了!”

“凭什么?!我不服!”马姨娘含着泪道,“我在这房里苦熬这么多年容易嘛?偏她这么一回来就当众踩着我,我咽不下这口气!”

“所以你就挑着二爷去生事?!你也不怕坏了二爷的名声!那可是我们母女一辈子的依靠!”马妈妈生气道。

“我这不是气不过嘛!”马姨娘抹着泪,“她不过是个庶女,还是得罪老太太被赶出西园的,竟还那么嚣张!娘看看隔壁几房,哪一房的庶女不是缩着脖子在太太跟前讨日子,哪个像她这样敢跟娘大小声儿?!娘可是太太的奶娘呢!便是跟她翻了脸,太太也定然是站在娘这一边的,娘还怕她个什么?!”

马妈妈咬牙道:“我怕她个球!一个毛都没长全的细毛丫头,我怕她什么?!不过是如今她处处都占着理,万一真闹出来,真叫上头知道了,吃亏的总是我们。那丫头才刚回来,正是要处处拿捏着人,给自个儿竖标杆的时候,偏你还上赶着给她摞台阶去!我劝你且忍耐些,这后宅过日子又不是一天两天,长长久久下来,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且两说呢!”

马姨娘一听便知道,她娘是有主意了,忙问道:“娘可是有主意了?”

马妈妈却是长叹一声,道:“能有什么主意?我们终究是给人做奴才的。”说着,她凑到马姨娘的耳边,低声道:“如今我也算是看出来了,便是在这后宅里得点尊重,在主子面前,我们仍是什么都不算。所以,我打算明儿去找一找你舅舅,你舅舅说的那件事,倒是可以再琢磨琢磨。”

马姨娘却想不到那么多,只推着她娘的胳膊道:“那死丫头呢?竟由着她作威作福不成?”

“你急什么?”马妈妈的马眼儿一瞪,“这会儿老爷不在家,才由得她嚣张罢了,等老爷回来,你那里多下点功夫,还不是什么都有了?今儿她可是叫二爷在她院子里跪着呢!”

冷笑一声,马妈妈又道:“那丫头这么多年都养在老太太那边,跟老爷太太可是谁都不亲。老太太那里跟老爷是什么样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到时候,太太这里有我,老爷那里有你,她一个不得老爷太太器重的小虾米,我倒要看看她能翻出什么大风浪来!”

第十三章 站在岸边看热闹

且说绣楼上的珊娘,此刻正斜倚在美人靠上,手肘支着栏杆,指尖习惯性地抵着额头,默默看着那个小胖墩被他的奶娘牵着手带走。

两辈子为人,她还是第一次亲自动手打人,且打的还是个熊孩子(虽然那孩子原也欠揍)。

只是,从那个孩子,却是不由得又叫她想起她那两个连名字和相貌都忘了的儿女。

便是忘了那两个孩子的模样,珊娘却仍清晰记得,第一次为人母时,看到孩子哭得小脸通红,手足无措的她险些跟着一起哭了……

那时李妈妈已经自辞了出去,袁长卿又整日呆在他的书房,轻易不进后宅,初为人母的她,当时被孩子哭得方寸全乱,只得把怎么也哄不住的孩子交给奶娘去带,她则一个人躲在屋内听着那哭声默默揪心……而等她意识到时,一切已经成了习惯,孩子们只要一哭便去找奶娘,却是从不来找她这个亲娘……

那时候的她怎么就那么愚蠢,居然觉得“慈母多败儿”,不敢叫孩子们看到她心软的一面?!而明明很少进内宅的袁长卿,明明便是在孩子面前也仍是那么一副不易亲近的清冷模样,可偏偏孩子们还是更愿意亲近于他……对于她这个日日严厉管教他们的母亲,他们却更多的是……

敬而远之。

珊娘叹息一声,指尖划过额际,以掌心轻轻覆住眼。

这样的事实,便是隔了一世,想起来仍叫人感觉心酸。只是,错过的永远也就错过了,那两个孩子她是注定亏欠了,此生也再不可能弥补……

楼下,传来一阵低低的人语。

珊娘放下手,低头看去,就只见她那小院门外,那个圆脸的方妈妈正领着一个中年媳妇站在她的院子门口。

在这二人身后,是鱼贯一列丫鬟婆子,其中几人手里还抬着食盒等物。

正卷着衣袖打扫庭院的六安抬头看向楼上,见姑娘颔了首,她这才偏过身子将人放进院子。

珊娘下了楼,方妈妈赶紧领着那个媳妇上前,规规矩矩给珊娘见了礼。方妈妈笑道:“马妈妈那里正伺候着太太,一时不得过来,命我来听候姑娘差遣。老奴想着姑娘才刚回来,怕是这院子还得好好收拾收拾,就给姑娘带了些人手,姑娘先凑合着用,若有看着好的,姑娘只管留下便是。”

也是,珊娘只带着李妈妈她们几个回来,虽说她这院子不大,可若仅靠三和她们来打扫,也忒辛苦了。

珊娘笑着欠了欠身子,算是领了方妈妈的情。

方妈妈便又指向身后的妇人笑道:“这是老爷已经荣养了的奶娘田奶奶的儿媳妇,如今管着家里的厨房。因姑娘才刚回来,也不知道厨下的手艺合不合姑娘的口味,这田大家的人老实,不敢怠慢了姑娘,这不,亲自领着人来给姑娘送早膳了。”

珊娘眉头一动,当下便明白,这二位怕是代表着这府里和马妈妈较着劲的另一股势力了。

“有劳二位了。”她笑道。

“姑娘客气。”

方妈妈行了个屈膝礼,退后一步,那田大家的这才上前,恭敬笑道:“不知道姑娘想把早膳摆在哪里。”

这二人的举手投足,才终于有了点世族仆妇该有的规矩礼仪,叫已经对五房下人的职业素质不抱指望的珊娘小小地意外了一下——显然,五房也不全都是些长歪了的歪脖子柳。

珊娘微微一笑,指着四周道:“昨儿晚上匆匆忙忙的,也就只临时收拾出个可以睡觉的地方而已,你们看能放在哪里吧。”

她和两个妈妈对了个眼儿。于是那二位便知道,自家这位大姑娘也不是个简单的。

双方各自掂量了对方的分量,心中有数后,方妈妈便再次上前一步,陪笑道:“原是我们没当好差,倒委屈了姑娘。老奴过来时,正好看到那八风阁旁边的一树桃花打了朵儿,姑娘不如移步那里用膳吧。”

“是小池塘当中的八风阁吗?”珊娘笑道,“我还记得呢,小时候在那里捞鱼玩,竟险些掉下去。”

“是。”方妈妈笑着,一边殷勤地在前方领着路,一边又道:“虽说咱家这园子不大,可老爷是个喜欢园艺的,姑娘不在家这几年,老爷又建了好几处新景致呢。姑娘若是不嫌弃,等用完了膳,老奴愿意领着姑娘四下看看。想来等逛完了园子,姑娘的院子也就该收拾得差不多了。”

“那就多谢妈妈了。”珊娘自是承她的情。又道:“妈妈能不能再给我找几个力气大些的婆子来?我这小绣楼几年没回来,里面的陈设什么的都已经不合习惯了,我想按着我现在的习惯重新改一改布置。”

“这有什么,”方妈妈笑道:“昨儿太太都说了,姑娘缺什么只管开库房去拿便是。等一会儿我就给姑娘调人手来,姑娘若是想要什么,老奴便陪姑娘去库房里挑好的来用。别的不说,咱们太太那里宝贝多着呢。”

珊娘看着方妈妈抿唇一笑,欠着身子道了谢。

这方妈妈和那个看上去有点沉默寡言的田妈妈向她卖好,她心里自然清楚得很,她们是为了什么。只是,争权夺利什么的……也太麻烦了,她才不要出了虎穴又把自己陷进狼窝呢!她回来,原就是为了给自己换个更轻松愉悦点的生存环境,若是再陷进这些麻烦的宅斗里,那还不如继续在西园呆着呢!好歹那里斗得更高级些,所为的利益也更大得多。

不过,怕麻烦归怕麻烦,这终究还要看那个马妈妈怎么做了。若是马妈妈能一直像今儿早上这样识趣,她自然也就省了麻烦。但如果那位还想找麻烦……为了以后不麻烦,她也不介意现在麻烦一下,伸手帮着人把这五房的天换上一换。

前世她只是得不到丈夫的心,得不到儿女的心罢了,勾心斗角算计人什么的,她倒从来不曾惧过……

这么想着,珊娘唇边的笑意蓦地便是一涩。

确实,勾心斗角算计人什么的,她从来没有惧过,却也从来没有喜欢过。当初她那么做,不过是想着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而已,最终却落得个天怒人怨,不得善终……

悔吗?

悔。

恨吗?

恨。

痛吗?

痛……

悔了恨了痛了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她那一生,把太多的东西放在了别人的身上,总想着从别人眼里寻求认同,从别人身上寻求慰藉,却是忘了,这世上唯一一个不会挑剔自己的人,只有自己……前一世她已无能为力了,至少这一世,她要学会不再借由别人来肯定自己,她要学会少管一点他人,多爱一点自己……

在前方领着路的方妈妈回头偷偷瞅了一眼这十三娘,却蓦地打了个寒战。虽然那位脸上仍挂着盈盈的笑意,那微微低垂着的柳叶媚丝眼,却莫名就叫人背后一阵生寒。

“啊,到了。”珊娘站住,隔着一道七曲石桥,看着那建在池塘之上的八风阁笑道:“老爷当初怎么就给这阁子起了这么个名字呢?”

跟着的五福忽然想起姑娘曾说过的那个典故,当下就笑开了,“难道是那个‘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她的嘴太快,便是被三和拉了一把,仍是叫那个不雅的字眼儿说了出来。

珊娘忽地就笑了,回头睨着她道:“你是存心不想让我吃早膳还怎么着?算了,看来你也不饿,还是回去帮着收拾院子吧。”

“啊,”五福叫着,上前冲着珊娘福了又福,憨皮笑脸道,“姑娘快别,且饶我这一回吧,昨儿晚上我可是出了大力气的,这会儿早饿扁了。”

几人说笑着,便上了七曲石桥。

珊娘则回眸往来时的路上看了一眼。她眼尖,才刚看到一个青色影子闪了一下,躲进一旁的墙角了。如果她没记错,那个比她小七岁的弟弟,那个才挨了她一顿打的熊孩子,身上穿的衣裳,正是这样的颜色。

用完早膳后,珊娘把田妈妈的厨艺实实夸了一番,两厢里结下个友好的基础后,田妈妈便心领神会地领着她的人退了下去。

珊娘又在方妈妈的带领下,先逛了一遍小花园,然后把整个五房的地盘全都踩了一遍。

五房人口不多,在长巷里占着个五进的院落,倒也住得甚是宽敞。从大门进来,绕过影壁,便是一个正厅和左右两个偏厅。东偏厅旁的角门出去,是客院、厨房、下人院以及马房等等配套设施。正厅后面是一个穿堂式花厅,穿过花厅才是通往后院的垂花门。

但一般家下人等要去各个院落,却并不走这里,而是走西偏厅旁的西角门进去。

进了西角门,眼前便是一条细长的防火穿巷。穿巷的右侧,是隔壁四伯家;左侧,则是一扇扇通往五房各进院落的小角门。

那第一进院落,自然是五老爷的院子。

第二进,照理说该是五太太的住处,现下却住着比珊娘大两岁的异母哥哥侯瑞。十六岁的侯瑞如今正在梅山书院里读书,只有沐休时才回家。

这第三进,住着那个熊孩子侯玦。侯玦如今正在族学里读启蒙班,功课不严。珊娘想,许正是因为如此,才叫他有功夫四处淘气——当然,这跟她没关系。便是看到那个小胖墩像个尾巴似的,远远缀在她身后跟了她一整天,珊娘也始终只当没看到那么个人的。

再过去,却是一道垂门。

过了垂门,那掩映在一片爬山虎中的角门,便是通往第四进院落的——这里才是五太太的院子。而马姨娘,则是住在太太正房后面的后罩院里。

再往前,是原第五进的位置,只是如今这里已经不能算是单独的一进院落了。此处和前面那些严谨的四合式敞院全然不同,西侧被辟为了花园,只在东侧的角落里圈起一座两层的小绣楼——那便是珊娘的院子。

——就是说,珊娘的院子正处于五房的最东北角上。再过去,就是一道高高的院墙。院墙外,是静静流淌着的落梅河。

珊娘之所以一心想要回来,除了五房的老爷太太不管事,她能得个自在外,便是记挂着这小院的僻静了。

等珊娘踩完了五房的地盘,正好也听完了方妈妈细细告诉她,家下仆役们各人所管的事务。

家里太太不管事,所有的内务自然便由马妈妈一把抓了。只是,她在这家里也不是一家独大的,太太上面总还有个老爷。老爷虽然也不管事,可老爷那一系的人也是要个前程的,所以即便老爷的老奶娘早就已经荣养了,借着老奶娘的东风,那田大管着家里最重要的账房,田大媳妇也从马妈妈手里划走了另一个重地厨房,余下的才是马妈妈的地盘。

至于方妈妈,虽说也是太太的陪房,却远没有马妈妈在太太面前得势。于是马妈妈便把她不耐烦管的那些大小丫鬟婆子,以及各种杂务全都推给了方妈妈管着——以后世的话说,这方妈妈就是“不管部部长”,谁都不愿意管的事,全都归她管。

马妈妈大概觉得,她和方妈妈既然是同出一门(都是太太的人),理应就是一条道上的。只可惜从西园那会儿就能看出,这马妈妈太不会做人,挤兑得方妈妈早就和她离了心。

而这位方妈妈,如今只看她能和老爷那一系的田妈妈一同过来请安,便能叫人知道这一位的手段性情,却是不知要高出那个马妈妈多少倍。也只是眼下时运不济,那马妈妈凭借自个儿的强势作风,以及奶了太太一场的情分,才压制住她的出头而已。

不过,那个田大媳妇田妈妈,看着也是个妙人儿。虽然不爱言语,却是个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的——倒跟三和有些像,借着送早膳的殷勤,这位在珊娘面前卖了个好后,却并没有急着表现,而是把舞台让给了方妈妈。

嗯,珊娘觉得,这位也不是个凡人。不急不躁懂进退不说,还特别懂得怎么笼络别系的人马,有前途!

——当然,这跟她是属于老爷那一系的,根基要比方妈妈稳固也大有关系。

一路被方妈妈领着,认识着各处的丫鬟婆子,顺便也叫各处的人认识着这刚回来的“大姑娘”,珊娘一路点头微笑着,一路在心里自得其乐地分析着眼前这些下人们。她觉得,便是她不参与宅斗,站在岸边看个热闹也不错。只要别溅湿她的鞋。

第十四章 太太可愿割爱

珊娘的小院有个挺诗意的名字,叫“春深”。是五老爷给起的,且还亲自提了那么两个古朴的篆字镌刻在小院的门楣之上。但府里的下人们却都习惯叫这里为“绣楼”——也是,小姐的住处嘛。

这绣楼占地并不大,仅一明两暗的开间。楼上是珊娘的坐卧之处;楼下中间是一间明堂,左右各一间厢房。楼旁接着院墙处左右还各有一间耳室。楼前三级台阶下,是一片小小的庭院,地面上以青砖细瓦鹅卵石铺砌出一些寓意吉祥的图案。院门开在东南角上,门旁种着一丛一人多高的玲珑怪石,恰正好能够挡住闲人往小楼内窥视的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5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麻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