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麻烦_分节阅读_第91节
小说作者:竹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31 KB   上传时间:2016-05-11 21:34:28

袁长卿不待她问,便答着她道:“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也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的,只要是功德碑上有名字的人家,都可以提着莲花灯来祭奠先人。莲花灯所到之处,香客们也会主动避让。”

他那里肆无忌惮地拉着珊娘的手,珊娘原还有点不好意思,可转眼她就看到,似乎有不少小夫妻都利用这夜色的掩护像他们这样。想着京城风气向来开放,她便释然了。

袁长卿悄悄看她一眼,见她好奇地东张西望着,便放慢了脚步,拉着她随着人流缓缓往山上过去。

打算上山听新年祈愿钟的人很多,珊娘跟着袁长卿不过才转过一道山弯,再回头看时,就已经看不到跟着的三和等人了。

珊娘想要站住等一等他们,偏后面的人依着秩序往上走着,拥得她也不得不跟着往前走。袁长卿见状,便安慰她道:“放心,有花叔桂叔和炎风他们几个照应着,你奶娘和你那几个丫鬟不会走丢的。”

临出门时,听说要去寺里上香,三和五福就争了起来,都想要跟着。奶娘则借口说她们贪玩,也要求跟着,于是几人就争了起来。袁长卿听见后便拍板道:“一起去。”李妈妈、三和五福等人全都大喜,只六安乖顺地笑道:“总要留人看家的,我留下吧。”喜得三和五福把六安好一阵夸,五福甚至信誓旦旦地说要给六安带好吃的回来。

走到下一个弯道时,珊娘不放心地又回头看了一眼,果然看到隔着好远,桂叔正扶着她奶娘。在他们后面又隔了一段距离,是炎风凉风等几个小厮簇拥着三和五福。几人正边走边说笑着。

袁长卿向四周看了一眼,见没人注意他们,便恶作剧地伸手扯了一下珊娘的耳环,道:“别管他们了,我们先走。等到了寺里,他们自然知道该去哪里找我们。”

他自以为他动作做得隐秘,不想正好也有一家人提着白莲灯上来了。偏那为首的老妇人一抬头,就正好给看到了。见袁长卿的手里也提着白莲灯,又见珊娘作新妇打扮,那个一身农妇装扮的老妇人不禁善意一笑,拿手冲着袁长卿点了两下。

顿时,袁长卿红了脸,拉着珊娘快步往前走去。珊娘则半天都没能回得过神来——她如今早被袁长卿调-教得习惯了他背着人时的动手动脚,以至于他拉她耳环时,她一时都没能反应得过来。等反应过来时,她忍不住也红了脸,看着仓皇逃离那老妇人的袁长卿捂着嘴一阵偷笑。

袁长卿被她笑得耳根更红了,便用力攥了一下她的手,捏得她倒抽了一口气,这才止住笑。

等到得寺内,袁长卿并没有先去大殿上进香,而是带着珊娘绕过大雄宝殿,又穿过几道回廊,去了后面的功德碑林。

那功德碑立在放生池的一侧。珊娘看到那里已经有了许多人在敬香磕头了,还有人在放生池里放着手里提着的白莲灯。

袁长卿看了看那边放灯的人,见那边一时没有空位,便拉着珊娘来到功德碑前,指着碑上他祖父父亲伯父叔父的名字,悄悄跟珊娘说着那场战役。二人正窃窃私语着,忽然就听到身后一个声音笑道:“呦,小伙子,又遇到你们了。”

珊娘和袁长卿回头一看,却原来是之前笑话过袁长卿的那个农妇。许是见袁长卿指点着那碑,老妇人笑道:“这是带你媳妇儿来认先人的?”

袁长卿忙回身向着那老妇行了一礼,恭敬道了声:“是。”

老妇人笑道:“我是来看我儿子的,顺便告诉他一声,他就要当爷爷了。”说着,招手叫过旁边的一对小夫妻,又指着那个大肚子的孕妇笑道:“这是我孙媳妇儿,快五个月的身子了。”又抬头看着那碑感慨道:“当年我儿子跟着老令公走的时候,柱子还不到三岁,如今竟也要当爹了。唉……”老妇叹了口气,似不想提及那些伤心事一般,又问着袁长卿道:“你是来看你家谁的?”

袁长卿沉默了一下才道:“父亲和祖父。”顿了顿,又道:“伯父叔叔。”

见他家竟死了这么多人,老妇人一时也沉默了,然后叹了口气,道:“看你这岁数,你家长辈怕也是在漠洛河一役没的吧?唉,如今天下承平,我们大家都能活得好好的,也算是他们没有白死了。”说着,老妇人还是没能忍住泪,便抬着衣袖抹了一下眼。

袁长卿一向不擅长应对这种场面,此时不禁又变成了那个沉默寡言的袁长卿了。

珊娘见状,便挤开他,上前扶着老妇的手臂,安慰着老妇道:“婆婆说的是,先人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我们能活得更好。您儿子的在天之灵看到您都要有重孙辈了,一定也会感到很欣慰的。”

她话音一落,就听得身后一个人赞道:“说得好!”

珊娘一回头,只见身后竟不知何时围了一群人。且不说四周那些衣着华丽的侍者们,只当中站着的那个老太太,一看便是富贵人家的老太君。

那贵妇年约七旬左右,却依旧腰板挺直。旁边扶着老妇手臂的,是个约四旬左右的妇人。这两个妇人一看便知道是一家子,生得极是想像,都是容长的脸型,长眉凤目。只年轻些的那位个子略矮一些,眉眼看着也更加柔和一点,不像那七旬老妇,似天生带着威仪一般。

珊娘扭过头来时,那七旬贵妇也暗吃了一惊,不由把珊娘一阵上下打量。

只见珊娘身上披着件大红织金缎的白狐斗篷。因她正扶着那个农妇,便露出了里面一身上下都是大红色的艳丽衣着——这世间除了新娘子,再不可能有人这么打扮了。因此那七旬贵妇一下子就知道了,眼前劝人的,竟是个新妇。

而在世人的印象里,便是新嫁娘再是个天生活泼的性情,在新婚的头一个月里,怎么也要装出个腼腆模样来。偏珊娘一副落落大方的模样,竟还主动站出来去安慰一个老妇。那贵妇不禁又往珊娘脸上仔细瞅了一眼。

这会儿珊娘头上正盘着个挑心髻,发心里压着朵嵌宝贴翠的牡丹花,左右还各簪着一根双喜金簪。她虽作着个成年人的打扮,那扎成一束拢上去的刘海,以及那仍带着稚嫩的面容,则明显地昭示着她如今不过才十五六岁年纪。

贵妇打量着珊娘的时候,珊娘也在看着她以及她的那些随从。然后,她就在贵妇身后的人群里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五皇子周崇。

周崇见她看过来,忙冲着她悄悄指了指那贵妇,又是一阵杀鸡抹脖子地乱比划。于是珊娘便猜到了这贵妇的身份,顿时后背的汗毛都炸了一炸。

话说前世时珊娘并没有什么机会跟后宫诸人打交道。一开始,是因为袁长卿的官位不够她入宫觐见贵人,等后来随着他的地位一步步抬升,她的身体却一步步地衰弱了,竟是少有机会进宫。且太后之为人,全天下人都知道,那是个刚硬严厉得连当今圣上都畏惧的性情。因此,便是难得的几回觐见,她也没敢怎么仔细打量太后。

偏如今那位吓人的老太后竟就站在她的面前,且还跟她搭着话!

她该怎么回话?!

珊娘不禁回头看向袁长卿。

袁长卿接到她的眼风,立时上前一步,一边向着太后叉手行礼,一边抬眼瞅向太后,却并没有开口称呼。

果然,太后冲他一挥手,道了声:“大郎免礼。”——显然她不想露了身份。

于是袁长卿便又行了一礼,这才后退了一步。珊娘也匆匆忙忙地跟着他行了一礼,悄悄把自己遮在他的身后。

老太后看了珊娘一眼,却是暂时没搭理她,回头跟那农妇搭起话来。

那老农妇显然也是见过世面的,虽然不知道太后的身份,只当她是富贵人家的老太君,却也没表现得畏手缩脚的模样,竟就这么和太后拉起了家常——也是,袁长卿和珊娘虽说没刻意打扮,可那穿着一看便知道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偏这老太太还敢笑话着袁长卿,可见是个风趣又有胆识的老人家。

老太后跟老妇人说了几句话后,回头见袁长卿小俩口乖乖站在一旁没敢动,便恩赐地一挥手,“且先去上香吧,回头再过来说话。”

顿时,珊娘的后背又刷过一阵寒流。

第122章 ·祈愿钟

袁长卿和珊娘退开后,周崇偷眼往太后那里瞅了瞅,见她跟那个老妇聊得甚是投入的模样,便蹑着手脚一转身,偷偷跑过去一拍袁长卿的肩。他才刚带着一脸歉意跟珊娘道了句“对不起”,忽然就听到身后传来太后的叫声。

“小五人呢?怎么又跑开了?!”

周崇一缩脖子,冲着袁长卿做了个鬼脸,忙不迭地转身跑了回去。直到离了袁长卿和珊娘,他这才扬声答道:“我在这儿呢。”

太后看看他,一边仍和那个农妇说着话,一边又不着痕迹地扫了珊娘的背影一眼。

珊娘对这一眼却是一无所知,她正跟着袁长卿在放生池边准备放莲花灯。见他双掌合什闭眼祷告,她便也学着他的模样垂眼合什。等她抬起头来时,就只见袁长卿正低头冲她微笑着。他执起她的手,然后二人合力将那盏灯放进放生池中。

看着那灯和其他莲花灯汇成一片灯海,袁长卿低声道:“我一点都不记得他们的模样了,包括我母亲。”

珊娘心头一柔,悄悄靠近他,那一直被他握着的手,则下意识地回握了他一下。

感觉到手指上的回握,袁长卿低头看看她,然后温柔一笑。他早知道,十三儿是个心软的,且还总那么口是心非。

“第一次看到你时我就知道,你总不肯叫人看到你心软的一面。”他道。

“什么?”珊娘没能明白他的意思。顿了顿,却是由他提及的“第一次”想到他偷窥她的事,顿时一扯他的手,斜眼睇着他道:“你那时候是不是躲在木器行的楼上偷看我来着?”

袁长卿自是不会承认的。他拉着她离开池边,好让出地方给后面的人放灯,一边从容笑道:“我岂能是那种小人?不过是你不知道我在楼上罢了。”

“狡辩!”珊娘不屑地一撇嘴,“君子非礼勿视。我不知道你在楼上,你就更不应该偷窥我了!”

“可我偷窥你什么了呢?”袁长卿忽然冲她俯过身子,歪头坏笑道,“当时你做什么了?那么怕我看到?”

当时她正恃强凌弱,欺负着她家那几个不到十岁的熊孩子呢……珊娘看着他张了张嘴,忽地无语了。她总不能主动向他承认这一点吧。

袁长卿得意一笑,护着她避开来来往往的香客,又低声道:“太后那里你不用担心。”

珊娘一怔。她心里是在不安着的,但她刻意掩饰了,却不想还是叫他看出来了。

袁长卿又道:“太后是将门之后,脾气一向刚直,你……”他顿了顿,似怕吓到珊娘一般,把到了嘴边的话又临时改了一种说辞,道:“太后母仪天下,万众之尊,说话自是不会婉转,有时候听起来还很是吓人。但你不用害怕,太后虽然性情直,却不是那种不分是非之人,且她最看不得的就是那种畏首缩尾的人,你在她面前越是胆怯,她就越是要欺压于你,你表现得越有胆气,越敢在她面前说真心话,她倒反而能看重于你。”

珊娘抬头看看袁长卿,忽地一阵苦笑,道:“原来不是我的错觉。我就觉得太后看我的眼神不对。”

袁长卿一怔。他只顾着安慰她,劝她放心了,却不想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她的不安。他想了想,用力握了握她的手,道:“太后不过是因为之前的流言迁怒于你罢了。且,太后并不认识你,对你有误解也是有的。你放心,以我对她的了解,只要你把你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我向你保证,她不会怪你的。”

“你的意思是说,她若说话难听,我可以跟她翻脸?!”珊娘嘲他一眼,撇着嘴道:“你说得轻松!我若跟那位顶撞起来,都不用她老人家开口,看见没?”她悄悄一指夹杂在人群中的那些禁军,“只他们就能送我去见公公婆婆了。”

袁长卿一皱眉,不满地捏了捏她的手指,道:“你信我。”

珊娘叹了口气,“不是我不信你,我是不信太后。”都说每个熊孩子后面必定有个熊家长,显然把五皇子惯成这样的人,只有那位老太后了。

袁长卿沉默了一阵子,忽然咬牙道:“得给老五一个教训!”

“是得给他个教训!”珊娘立时附和。那熊孩子,害她这么惨,不给他点教训她自己都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顿了顿,她忽然一拉袁长卿的手,问着她道:“太后叫你‘大郎’,你跟太后很熟吗?”

袁长卿又沉默了一下,才道:“太后于我有恩。”

却原来,袁四老爷和袁老夫人做手脚得了爵位一事,太后原是不同意的,可架不住当今圣上已经下了旨,太后也不好驳回,只能私下里关注着小小年纪的袁长卿。虽然别人都说袁老太太和袁四老爷对袁长卿视若己出,老太后却因为不喜欢孟贵妃的虚伪,而连着也不信任袁孟氏。因此,等五皇子到了该进学的年纪时,太后便特特命人把袁长卿带过去,叫他给五皇子做伴读。那一年,周崇五岁,袁长卿六岁。

只是,他只给周崇做了半年的伴读,就忽然生了一场重病——便是在那时,他的奶娘也染病亡故了。他虽被救回一命,却因体弱而再没能进宫伴读了。再之后,忠肃伯方志便把他接到关外去调养了几年,等他再次回到京城时,已经是十岁了,五皇子名下早有了别的伴读之人。再然后,他就自己找着机会拜在了林仲海的门下。

两世里,珊娘竟是头一次知道他小时候差点一病死了的事。她低头一阵沉默。前世时她总觉得自己很了解他,其实现在看来,她了解的只是她有意去了解的那一部分,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了解他——或者说,像书中所形容的那样,当时她爱慕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袁长卿,而是她所想像出来的那个袁长卿……不然也不至于她连这一点事情都打听不到。

此时袁长卿已经带着她来到前面的大雄宝殿前。一只脚踩上台阶,珊娘忽地一怔,脚下一顿,险些绊在台阶上。

袁长卿及时一把抱住她,“小心。”

珊娘抬头看他一眼,又飞快地垂了眼——那一刻,她忽地有点心虚。若说前一世她喜欢的只不过是个虚幻的影子,那眼前的这个袁长卿又是什么?!为什么仍叫她有前世的那种感觉?!

进完了香,袁长卿凑到她耳旁笑道:“带你去个好地方。”

珊娘忙道:“太后那里不是说……”

“你想去?”袁长卿看着她。

珊娘诚实摇头。

袁长卿微微一笑,便拉着她往寺外走去。

“零点时,寺里塔楼上的钟会被敲响一百零八下。”袁长卿道,“不过,不是皇家之人,或者是寺里方丈特邀的嘉宾,一般人是不让上塔观看敲钟仪式的。可百姓有百姓的智慧。”

说话间,他们已经绕着寺墙从一旁的岔道上拐往对面的一片缓坡之上。

那缓坡上,处处站满了人。袁长卿带着珊娘往山坡上过去,找了一处人少的地方站定,便将她拥在胸前,指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天宁寺道:“瞧,站在这里,可以把钟楼,还有放生池看得一清二楚。且这左右全是山壁,钟声传到这里时,四周回响,听起来竟比在寺里听到的钟声还要恢弘。”

此时也不知道已经是什么时辰了,但那过年的气氛已经渐渐浓了起来。山脚下、山坡上,淘气的孩子们早从挂鞭上拆了小炮仗下来取乐。于是,那远远近近的地方,时不时便会传来一两声爆竹声。

而便不是钟声,只这爆竹声,借着回音一荡,竟也比平常似多了一份空灵之感。

山坡上,一棵大树下,袁长卿站在珊娘的背后替她挡着风,又借着夜色悄悄揽着她的腰,将她拥在胸前。他原想要将下巴搁在珊娘头顶上的,却被她头上的首饰戳了一下,这才不满地咕哝着放弃了这个念头。

珊娘则一阵轻笑。她原是个利爽的性情,能叫她纠结的原因,不过是她还没想通。如今既然发现她对他仍有好感,她只惊愕了一下,也就顺利接受了这个事实——这一世的他,不是上一世的他;她也不是上一世的她,这一次,不定他们能有个好结果呢。

随遇而安吧。她想着,便从斗篷下伸出手,摸了摸袁长卿的手背,抬头看着他笑问道:“你的手怎么还是热的?我的手缩在斗篷里面,还捂着手炉呢,都没你的热乎。”

对于袁长卿来说,早习惯了她这忽冷忽热的态度,倒也不曾意识到她此刻心里的变化,只反手捂着她的手,道:“我师父说,等过了正月他就要进京了,到时候叫他给你看看吧。你睡眠不好,且还手脚冰凉,该是体虚的症状。”

这么说着时,他不禁想起刚才在碑下遇到的那一户农家。想着那个媳妇隆起的腹部,想着将来珊娘也会替他生儿育女,他心中一片温暖,便又拥紧了她一些,另一只手下意识地按在她的腹部。

只可惜,她还太小,今年不过才十六。他师父说,女人家至少得到十七八岁以后生养才不会伤人。

珊娘哪能知道他此刻的想法,若是知道,不定早吓得一把将他推下山坡去了。她这会儿正想着老太后的话呢。

太后说,“回头再过来说话。”——就是说,可以许他们晚去,却不许他们不去。便是她更乐意在这里听钟声,怕也逃不开这场觐见的……

此时,四周忽然有人叫了声,“快到零点了。”

珊娘正想抬头跟袁长卿说,是不是要去太后那里看看,忽然就看到几个禁军衣饰的士兵往他们这边过来了。

袁长卿也看到了,顿时拧起了眉头。

于是,趁着四周没人注意到他们,珊娘伸手在他脸上摸了一把,悄声道:“明年吧。明年你再带我来这里听钟声。”说着,拉着他向那几个禁军迎了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5页  当前第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1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麻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