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前攻略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容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91 KB   上传时间:2016-10-18 19:12:47

  皇帝忽然开口问道:“这嘉兴可有什么名点名菜?”

  那婢女十几岁,原是陈府的家生子,第一次见到皇帝原本就有些紧张,当下磕磕巴巴地回答说:“有,回,回皇上,有,有有的。”

  昭阳想笑,弯了弯唇,到底没敢笑出声。

  皇帝一回头就看见她低头偷笑的样子,瞥她一眼,对那小丫头道:“你不必紧张,朕就是随口问问。都有些什么名点名菜,你说来听听。”

  那小丫头见皇帝这般和气,也松了口大气,毕恭毕敬地答道:“咱们这的地方菜色被称为禾帮菜,虽与苏杭为邻,但也极有自己的特色。嘉兴最著名的要数船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土——”

  昭阳扑哧一声笑出来,又惊慌地抬头看着皇帝,慌忙捂住嘴。

  这是什么特点,土?

  小丫头也笑了,眨眨眼对她说:“姐姐莫要笑,这土的意思,是说原料必须乡土,所有的时令蔬菜都得是刚从乡下采摘来的,鱼虾鸡鸭也得是土生土长的,还有些更特别的野菜啊、野生竹笋。这船菜顾名思义,须在船上制作,船上享用,对外地人来说不失新奇,是咱们这儿的特色呢。”

  皇帝咂咂嘴,微微一笑:“那改日一定要亲自去船上尝尝这船菜了。”顿了顿,他又问,“对了,朕记得昔日尝过一次嘉兴肉粽,肉嫩味香,咸甜适中。你们这儿平日里可有卖粽子的吗?”

  端午还早,皇帝惦记着粽子,却也怕这个节骨眼上没有粽子可吃。

  小丫头忙道:“有啊,平日里也有。西街巷尾那有一对花甲夫妇,做了四十年粽子了,虽说没有金字招牌,没有富丽堂皇的铺面,但咱们本地人平日里想吃肉粽,都去他们那买。依奴婢说,这吃食上万万不可只看表面,最要紧的还是里子。那老公公老婆婆就在家里做粽子,门口摆一只大篓子,蒸好了便放里边。来往的人想吃粽子了,三只铜钱一个,又好吃又划算。”

  眨眼间,过了假山,到了屋前。小丫头忙不迭行礼,然后走人。

  昭阳看着皇帝面上捉摸不透的神情,试探着问了句:“皇上,天色也不早了,要不,小的伺候您洗漱了?”

  皇帝都走到门槛前了,忽然一顿,到底没忍住,看了眼天边那轮圆圆的月亮。

  “你还没吃饭吧?”

  咦,主子这是在关心她吗?

  昭阳忙道:“小的要伺候主子用膳,理应晚些吃的,等伺候主子洗漱了,小的就去后面灶房里吃点东西,大总管不会亏待小的。”

  “你也辛苦了,这么晚才吃,肚子肯定饿了。”皇帝十分善解人意,提议道,“朕觉着今日这些大鱼大肉都偏甜,有些腻歪。你与朕都爱吃咸食,恐怕这些东西不合胃口。这样吧,朕今日带你去西街巷尾,寻那对老夫妇做些粽子尝尝。”

  什,什么?

  昭阳一惊,抬头望着皇帝:“这,这会儿出门?”

  “有何不妥?”皇帝心意已定,转身便往后门走,“时候尚早,那老夫妇约莫还没关门,早些去,早些回来。”

  “主子,您等等,小的去知会一声方统领吧?咱们在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万一遇见歹人可如何是好?”昭阳很急,又不敢去拉大步流星往前走的皇帝,只能继续劝,“您是九五之尊,哪能这么单枪匹马上街去呢?还是让小的去差人同行,也好保护您呐!”

  皇帝睨她一眼,嫌她多话:“怎么跟德安似的,遇见点事就唠叨个没完。朕这是微服出巡,上个街难不成还敲锣打鼓,带着一堆人?况且朕又不是绣花枕头,朕的功夫比方淮是不成的,但比那些街头巷陌的粗人还是绰绰有余。”

  昭阳还欲多说,却已被皇帝带到了后门。

  那两个看门小厮一惊,慌忙就要跪下请安。皇帝伸出食指在嘴边嘘了一声,道:“小点声,不必拘礼。朕出去走走,消消食,不必知会其他人。”

  圆月当空,皓风拂面。皇帝在前,昭阳在后。

  从陈府走出来没多远就到了街市,时间还早,天色刚暗下来,夜市才刚刚热闹起来。老百姓们走街串巷,货郎背着竹筐、挑着木箱,嘴里吆喝声不断。中心的街头两旁都是酒肆店铺,两三楼高,左右两边的商铺二楼支着木架子,中间牵着线,一盏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昭阳和皇帝都仰着头去看。

  皇帝道了声:“好热闹。”

  昭阳一低头就看见一旁卖糖葫芦串的贩子,那糖葫芦一颗一颗圆滚滚的,又红又亮,光是看着都叫人流哈喇子。

  她肚子饿,可兜里没钱,又不敢让皇帝给她卖,只好眼巴巴看着,不能吱声。皇帝从灯笼上收回目光,顺着昭阳的视线看过去,看看糖葫芦,再看看昭阳,这丫头居然在舔嘴唇。

  他顿觉好笑,便从锦囊里掏出几块碎银子,递给那小贩:“来一串糖葫芦。”

  小贩面上都要笑开花了,接过那么多碎银子,忙不迭递过来一串:“这串吧,客官,这串又大又红,可甜了。”

  皇帝接过糖葫芦,瞧着昭阳羡慕的眼神,想笑,又憋住了。装腔作势咬了一颗,他撇撇嘴:“好酸。”

  顺手递给昭阳:“朕不爱吃酸,你把它处理了吧。”

  处理了?是让她丢了吗?

  昭阳为难地拿着那串糖葫芦,最后舔着脸上前去问:“皇上,您,您既然不爱吃,那,丢了也怪可惜的。要不,要不小的帮您……解决了?”

  皇帝点头:“也成吧。”

  回过头来继续往前走,他的唇角可疑地弯了起来,这丫头忒有趣,一张脸藏不住事,生动得紧。

作者有话要说:  

昭阳:把妹也不知道温柔点,黄桑你真不懂行情(白眼)。

皇帝:朕不需要把妹,朕只要勾勾手指,所以朕不需要温柔,朕想要当霸道总裁(微笑)。

德安:(捂嘴笑)

皇帝:把这个没有小鸡鸡的男人拖下去砍了!(掀桌)

德安:哼最近很多人喜欢我,你不能砍我,就算我没有小鸡鸡,可我会开车,还能当个老司机!

=V=明明我容哥才是老司机哼,小剧场每天都开车,又是大肥章,真的不冒个泡吗?

今天的口号是:容哥开车超级棒!我们都要上车!

☆、帝王心

  第十六章

  “皇上,这糖葫芦不酸呐,小的瞧着挺甜的。”昭阳吃了两颗,咂咂嘴,凑近了皇帝的后脑勺,小声说,“您是不爱吃酸吧?这点儿酸其实根本算不得酸的。”

  皇帝“嗯”了一声,没回头,只提醒了一句:“在外面别那么叫我,平白无故引人注目。”

  拿着糖葫芦串的人连连点头:“皇——老爷。”

  “也不用叫得那么老好吧。”皇帝不高兴了,眉头蹙起的样子不像是在生气,更像是水墨画里含怨带嗔的美人,看得昭阳失神片刻。

  她讪讪地点头,跟在他身侧小声说:“那,那小的叫您公子。”

  他对这个称呼倒还挺满意的。

  两人不识路,半路上还是昭阳问了好些摊贩那西街巷尾在何处,所幸离得不远,两人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就进了巷子。

  皓月如玉,时而隐没在朦朦胧胧的云层之中,飘飘渺渺,投下一层薄薄的素纱;时而探出个头来,将黑夜装点得分外明亮。

  江南好啊,乌衣巷陌,黑瓦白墙,狭窄的巷子里飘着大红灯笼,曲曲折折一路点亮来时的路。青石板已被多年来往的步伐踏得光滑平整,一步一步都是韶华流逝的痕迹。

  在这样寂静的巷子里,就连皇帝都忍不住放慢了脚步。

  京城里人挨着人,真不容易有这样安静的地方,也没有这样逼仄却又幽静深远的小巷。

  远处有倦鸟归林的啼声,昭阳觉得这气氛太安静了些,便侧头没话找话:“皇——公子,您很爱吃呀,嘴也挺挑的。小的见您平日里不爱甜食,不爱大鱼大肉,不爱太油腻的,倒是对些稀奇古怪的小东西感兴趣。这倒是特别,小的在司膳司这么些年,宫里的主子大多爱山珍海味,要是小的上赶着做些不值钱的小零嘴儿,那可是要被骂得狗血淋头,说不准还要挨板子的。”

  她也不过没话找话说罢了,没指望皇帝会搭话,但皇帝竟然真的回应了她。

  “我现在虽然身在那个位子上,但并非一直都像今天这么高高在上,谁又没个从前呢?”他没有侧过头来看昭阳,反倒望着巷子深处,那大红灯笼一路蜿蜒而去的远方,“我年幼时母亲就和父亲生分了,弄得个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在乾清宫指点江山,一个在坤宁宫不问世事。皇长兄在战场上没了之后,太子之位到了我这儿,十岁那年我就住进了东宫。宫里有规矩,另开府邸的皇子不得与生母频繁相见,一个月见几次都有明文规定,也是老祖宗怕皇子们养成依赖妇人的怯懦习□□。那些年里我虽是太子,但后宫里静安皇贵妃专宠独大,我母亲形同废后,根本做不了主。”

  安静幽深的巷子里只有两人轻微的步伐声,铎铎踏在青石板上清脆作响。

  皇帝约莫也很多年不曾提到过这些事了,一开口,有些生涩,不知从何提起,便难得地絮絮叨叨起来。

  “宫里吃穿用度都是静安皇贵妃做主,父皇听她信她。她也没如何亏待我,只是吃的用的中规中矩,唯有一点叫我耿耿于怀,那就是但凡我爱的,她从来都吝惜给我。”皇帝笑了,说笑似的斜眼瞧她,“你能想象吗,叫一个爱咸的人从小到大吃甜食,明明不爱穿亮色,送来的衣裳布料永远是花里胡哨的。我小时候也去父皇跟前告状,偏她说小孩子吃咸了长不高,心智也不容易健全,还说我是太子,穿什么都应符合身份,哪能想穿什么穿什么。我想吃时令果蔬,送来东宫的永远是大鱼大肉;我爱文墨诗词,逢年过节送来的礼品却全是金银财宝。”

  皇帝慢慢地舒了口气,悠悠道:“老天有眼,我与她儿子斗得跟乌眼鸡似的,终归还是我赢了。”

  可怜见的,没想到他这样金贵的人也有这么心酸的过往呐。昭阳心里涌起一股子同情,看皇帝的眼神也柔和很多。

  “是这个理。小的听说从前越是缺乏什么,拥有之后就会越偏爱什么,您这么一说,小的就能理解您为何这么挑嘴了。”她表示同情。

  皇帝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什么叫挑嘴?他哪里有很挑?不就是爱吃咸,不爱吃甜,爱些稀奇菜色,不爱大鱼大肉吗?

  他斜眼看昭阳,语气不大高兴:“朕挑嘴?你觉得伺候朕很麻烦吗?”

  人一旦动了点气,说话就没那么和气了。先前还口口声声说着我呢,这会儿带了点硬邦邦的口吻,立马习惯性地称朕了。

  昭阳本来是表示同情的,怎么马屁没拍好,一不留神拍到了马蹄子上呢?她感觉摇头:“不是不是,小的是说,您理应这么挑的。从前多受窝囊气呀,小的听着都觉得那静安皇贵妃真不是个好人——”

  她胆子太大了,说到这里自己也吓一跳,赶忙心虚地瞧了瞧皇帝,发现他并未露出不悦之色,这才又松口气,继续道:“依我说啊,您如今是说一句话,天下莫敢不从。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到了今儿这份上,难道还拘着自个儿不成?自然是爱吃什么吃什么了,合该把那十来年缺的爱的一起补回来才是!”

  这什么胆子呐,居然敢跟他这么说话,虽说他对那静安皇贵妃完全没有任何好感,但她一小宫女居然敢说主子的坏话,真是忒大胆。

  狗仗人势!

  皇帝想批她两句,但侧头看着她说得绘声绘色,口口声声一个自个儿,一个咱们。嗯,她是站在他这边的,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他的人。

  这点忠心和自我认知还是很不错的。

  他心情竟然很不错,想了想,又告诉她:“这嘉兴肉粽是当年我刚当上太子时,有一回陈明坤进京面圣,送了一盒给先帝。那晚我在场,有幸尝了几口,那粽子肉香四溢,咸甜适中,一点也不觉得腻。只可惜后来陈明坤都没再进京,我也不好千里迢迢让人从嘉兴快马加鞭给我送粽子。端午那阵子日头太大,粽子这么一路进京也差不多坏了。”

  昭阳笑嘻嘻的:“那您可以叫人用冰捂着,一路马不停蹄送回京城呀,从前杨贵妃爱吃荔枝,不就有过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佳话吗?”

  皇帝瞥她:“你确定那是佳话,不是后人在暗骂唐玄宗昏庸?”

  昭阳讪讪地低头,好吧,是她的错,皇帝是明君,不做那种快马加鞭折腾人只为吃两只粽子的事。

  眨眼间,两人居然就这么走到了巷尾。约莫是天色已晚,那家大门口挂着木牌匾,上面写着老字号嘉兴粽子的人家居然关了门。

  皇帝与昭阳面面相觑,难不成特意赶来,居然吃不成粽子?

  昭阳饿了一晚上,肚子实在空空如也,加之又走了这么远的路,一串糖葫芦压根不抵事。她愁眉苦脸地去瞧皇帝,饿瘪的肚子居然还在这个节骨眼上咕咕叫起来。

  她脸上倏地一红,眼神左晃右晃,飘忽不定,就是不看皇帝。

  皇帝扑哧一声笑出来,指着她的肚子连说几个“你——”,最后还是没好说出来。

  昭阳知道皇帝大概也失望得很,这么大老远一路寻来,竟然吃不着。她有点不死心,干脆上前叩门,砰砰砰,里面有人在问:“谁呀?”

  她大喜过望,看了眼皇帝,扯着嗓门儿喊道:“老人家,您在啊?我们是外地来的,专程一路问过来想尝尝您的粽子!您能开开门,满足一下我们的心愿吗?”

  脚步声由远而近,门闩嘎吱嘎吱作响,片刻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开了门,站在院里瞧着他们:“外地来的?”

  昭阳连连点头,笑吟吟地指指身后的皇帝:“我家公子慕名而来,一心想尝尝您家的肉粽,哪知道来晚了,您都关门了。不知道您能不能行个方便,再卖我们几只粽子呀?”

  说话的昭阳年纪在十六七岁左右,笑容甜甜的,两只梨涡怎么看怎么讨人喜爱。她身后站着位贵公子,穿着虽素,但用料讲究,整个人都透着贵气,立在逼仄的巷子里也难掩从容气度。

  老太太笑着摇摇头:“真是不巧,今日的粽子已经卖光啦,这不,我和我那老头子这会儿还在赶着包明日的粽子呢。包好之后要入蒸笼,煮好了也不知是什么时辰了,明日大清早热一热才能赶上第一批客人。”

  昭阳眼睛一亮:“那,那能不能让我也瞧瞧这粽子是如何包的?我家公子住得远,十年八年的都难得来嘉兴一趟,若是我能学着包粽子,今后也能在家中替他做了。”

  皇帝拉了拉昭阳的衣袖,道:“人家是做生意的,若是秘方都被你瞧了去,这生意还如何做?”他摇摇头,对那老婆婆道,“这么晚还上门打扰您,真是对不住了。”

  昭阳不死心,眼巴巴地瞧瞧老婆婆,又失望地瞧瞧皇帝。

  老婆婆眉眼一弯,笑出了声:“不碍事,这生意也只是寻个生计罢了,承蒙嘉兴的老百姓照顾,我和老头子的手艺有这么多人捧场,心里也很感激。但我俩年纪大了,儿女又不靠这一行吃饭,这手艺也不知到哪天说没就没了。若是姑娘感兴趣,进来瞧瞧也无妨,公子说得虽然在理,但所谓秘方是那些个开铺子的生意人才有的,我老婆子没什么秘方,只有踏踏实实做粽子的心。你们大老远寻来,就这么空手而归,老婆子也过意不去,来,来,进来瞧瞧吧,老头子这会儿还在包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御前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