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前攻略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容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91 KB   上传时间:2016-10-18 19:12:47

  第十章

  皇帝下江南是微服私访,随行有暗卫百人,方淮与赵孟言随驾。

  昭阳早有耳闻,皇帝的暗卫都会飞檐走壁,青天白日里看不见,一旦遇事就神不知鬼不觉冒了出来。

  出行那日,运河上朝阳初升,浩风扑面。码头上停着一艘巨大的楼船,黑瓦青檐,朱红船身,船壁有明黄色雕花纹饰,船桅上的蓝色旗帜在风里鼓圆了肚皮。

  皇帝在浩浩荡荡的送行人群里登船,昭阳远远地瞧见澜春长公主一直拉着他的衣袖不松,心道这兄妹俩的感情可真不错。

  她哪知道澜春此刻正凑在皇帝耳边说:“听说江南人杰地灵,莺歌燕舞,秦淮河上夜夜歌舞升平,热闹极了。二哥你在宫里操劳这么些年,趁机放松放松也好,若是看上了江南女子,不拘带回来也给我瞧瞧,好让我知道那边的人是不是真的吴侬软语、腰如柳枝。我还想跟她们学学唱曲儿弹琴呢,哦,还有怎么着让自个儿媚眼如丝。”

  出行在即,众人的目光都看着,皇帝笑得一脸慈爱,摸摸澜春的头,轻声耳语。

  “江南女子就不必了,还是让朕替你物色个管教嬷嬷吧,教教你在出嫁前如何做个循规蹈矩、头脑清楚的长公主。”

  澜春脸色骤变,傻了眼。

  昭阳一心以为皇帝召自己随行,怎么着她也算得上是在司膳司扬眉吐气、风光了一把。哪知道她随另两名尚食局女官上了船,住进了底层的小隔间里,才发现她们平日并非只负责皇帝的膳食,而是满船人的肚皮。

  皇帝南下,并非把政务全抛在了脑后,江南的盐务进展、沿途的民情民愿,他一刻都不得闲。最要命的是,他还晕船。

  晕船不是病,但晕起来很要命。

  才刚上船半日,他就开始头晕眼花,胸口发闷,后来就抱着盆子开始吐。皇帝素来爱干净,这次真是吃了大苦头,动不动把吃下去的东西都吐得干干净净,下面的人又送吃的来,吃了继续吐。

  到后来他看着那些鸡鸭鱼肉的,半点食欲也没了。

  昭阳也很苦,作为一介小小典膳能够伴驾随行原是光宗耀祖之事,只可惜另两名女官与她身份不同,自视甚高,她压根不受待见,悲惨地沦为了洗菜工、灶头工、墩子以及粗使宫女。

  刘姑姑更过分,这底层的屋子原本就潮湿又不透气,第一日让昭阳睡在靠窗的木板床上,原因是河风太大,她和李姑姑年纪大了受不住。可第二日她又非逼着昭阳与她换床,原因是角落里太闷,她年纪大了喘不上气来。第三日她竟又要换回来,这次是夜里风浪太大,吵得她头疼。

  昭阳忍气吞声这么几日,心里跟油煎似的,在玉姑姑手底下做事她从未受过刁难,如今才尝到宫中人情冷暖、人心狭隘。她没忍住,抱着被子换床时还是低声道了句:“刘姑姑是金贵人,当初合该留在宫里享清福,怎么就出来伴驾随行了?”

  刘姑姑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原本这次出行就是尚食局自个儿挑人,她仗着资历老,好不容易争来这荣耀。她们三人里只有昭阳是德安来司膳司指名点姓要的人,一开始她也有些观望的态度,但这都三日了,皇帝压根儿不记得有这么个人。

  一个小小的典膳罢了,左不过是给皇帝做过点子吃食,这才开了特例随行下江南,还真把自己当个玩意儿了?

  刘姑姑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怎么,换个床就不乐意了?瞧着你年纪小,姑姑教你,在宫里做人要学会夹着尾巴。别以为自己在御前露了个脸,就成了半个主子。你瞅瞅那太明湖里的鱼,皇上也曾经夸过它们赏心悦目,结果呢,它们哪天就是死了,皇上也不知道。左不过是看过一眼的畜生罢了,哪里会放在心上?”

  口口声声说着畜生,也不知是在说鱼,还是在指桑骂槐。

  昭阳一言不发地和衣倒在床上,外面风大浪猛,拍打在船身上闷声作响。她面对窗子,看着黑魆魆的远处,心底慢慢地涌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气。

  好端端在司膳司待着,皇帝非要指名点姓叫她随行。她战战兢兢地来了,却又好像压根儿没她什么事。他是九五之尊,说过的话转眼就忘了,要来的人也可以抛到九霄云外。

  可留她在这笼子大小的船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她也是人,不是牲口,他把定国公府满门流放,留下她一人在这京城,整整十年,她从怨变成不怨。可如今他认不得她了,却偏偏又来招惹她,刘姑姑没说错,她果真像那太明湖里的鱼。

  日子就这么过下去,昭阳闷在船上整整四日,成日面对刘姑姑的臭脸。

  皇帝晕船的症状慢慢减轻,终于不再厌食,开始感到饿了。只可惜那些五花八门的菜式他一个也不感兴趣,惆怅地搁下筷子,想念的仍是油纸包里的咸香味道。

  说起油纸包,那丫头不是也随行来了吗?

  皇帝来了精神,让德安去差昭阳做些咸食来,他想起在佟贵妃宫里吃过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她不拘做些什么来,只要是朕没吃过的就成,清淡些,不要太油腻了。”

  德安领旨,从皇帝住的顶层走到了甲板下层。灶房在尽头,空气闷热得紧,两位姑姑见他来了,忙不迭请安。德安奇道:“昭阳那丫头呢?”

  蹲在灶前煽风的人这才站起身来,慢吞吞地叫了声:“大总管。”

  德安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从袖子里取出方绣花绢子来:“瞧你这小脸蛋儿,花得跟小猫小狗似的。赶紧拿去擦擦干净,皇上说了,让你不拘做点什么稀奇玩意儿,清淡些,别太油腻。”

  昭阳看了眼一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两位姑姑,又慢吞吞开口道:“有两位姑姑做的好东西,皇上怎么会要我一个小小典膳做吃食?”

  “皇上吃不惯那些个油腻东西。”德安算是看出皇帝就爱这宫女做的稀奇菜了,当下也没拿架子,亲自把绢子塞她手里,“赶紧的,这地方油烟忒大了,咱家可受不了这个。”

  他站到门口去等,不时催一声,要昭阳抓紧了,皇帝可还饿着肚子呢。

  ***

  晌午都过了,昭阳才端着托盘姗姗来迟,跟在德安身后上了楼船顶层。

  两层高的楼船当真不一样,甲板下闷热潮湿,可这顶层华美别致,和风拂面,若不是船身晃晃悠悠的,一不留神还以为是到了哪个富贵人家的亭台楼阁。

  昭阳垂着眼,端着木托进了皇帝的屋,低眉顺眼地请了个安,把木托放在皇帝面前的檀木圆桌上,掀开那白瓷碗的盖子。

  皇帝一瞧,有些愣。汤面上漂着几根绿油油的菠菜,汤下隐约可见白嫩嫩的豆腐块,清淡是清淡,但这未免也太清淡了!

  “这是……蔬菜汤?”他笑不出来。

  昭阳还是垂着眼道:“回皇上,这是珍珠翡翠白玉汤,明□□朱元璋最爱的。”

  他要清淡,她就动了坏心眼子,让他清淡个够。

  这声气丝毫没有往日的爽朗轻快,反倒闷声闷气的,皇帝觉得不太对劲。他抬眼瞧她,她自打进了屋就一直垂着眼睛,压根儿不拿正眼看他。一身素青衣裳到处都沾了灰,额角也有一块黑乎乎的污迹。

  皇帝奇道:“你这是怎么了,脏兮兮的,有气无力,哪有半点典膳的样子?朕看你不像从厨房里出来,倒像是从煤炭里钻出来的。”

  他还好意思问她怎么了,托他的福,她这几日过得可有意思着呢。昭阳攥着袖子,憋屈极了,那两个姑姑不把她当人,也别怪她嘴上不牢,背地里告她们的状!

  她依然盯着桌角,声气儿低低的:“那可不是,皇上英明,奴婢当真是从煤炭里钻出来的。”

  皇帝眉头一抬:“说什么胡话呢?”

  昭阳掐着手心,指甲都快陷进肉里,总算憋出了半点眼泪星子:“奴婢一介小小典膳,皇上出行原没有奴婢随行的份,奴婢也从没期望能随圣驾下江南。可皇上偏生点了奴婢的名,奴婢何德何能,跟着两个年长功高的姑姑到了这船上。姑姑们是品级高高的女官,伺候皇上的膳食轮不到奴婢,奴婢这可不只有烧火拨碳的份?”

  她不是个矫情的主儿,打小也不爱哭,五岁年被当成男孩养着,后来进了宫,更没有姑娘家的娇气了。可这一开始的泪花虽是装出来的,说到后面还真有些委屈,眼圈红通通的。

  皇帝明白了,她这是在埋怨他把她弄到这船上来,害她不受人待见了。

  “接着说,还有什么要告的状?”他拿起托盘里的银汤匙,舀了一勺那所谓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一口下去,顿了顿。味道比想象中的好太多,豆腐的鲜嫩与菠菜的清香融在鱼骨汤里,腥气全无,反倒鲜美得很。口腹得到满足,心情也好了很多,皇帝抬眼看她,“这得受了多大委屈,才闹得你这没脸没皮的人都跑朕这来哭诉了?”

  他这么一眼看穿她的动机,还能和颜悦色地准她诉苦,昭阳有那么点感动,但……没脸没皮是从何而来的结论?

  她抬头觑了他一眼,这一眼不打紧,皇帝怎么,怎么清减了这么多?她愣住,百思不得其解。这几日姑姑们想方设法拿出看家本事来,大鱼大肉接连往皇帝这送,可皇帝怎么瘦得下巴都尖了些,面色也有些苍白?

  她顿在那里,片刻后小心翼翼地问了句:“皇上是大病未愈,这几日病情反复了么?”

  皇帝不好说自己晕船,堂堂大老爷们儿,比姑娘家还娇贵,这说出来他脸上也没光。还是德安善解人意,替他道:“皇上打小跟这水有些过不去,一到了水上就容易水土不服,吃不下也睡不好。”

  昭阳咂出味儿来,这可不就是晕船吗?说得那么一波三折,晦涩难懂。她看着皇帝尖尖的下巴,眼睛下那圈淡淡的青影儿,看样子是晕得挺厉害,难怪这几日顾不上她。她是个大度的姑娘,这么想着,忽然一下子就不气了。你想想,皇帝自己都顾不上来,难不成还能顾得上她?这才刚好了些,就立马想起她来,也真是叫人怪感动的。

  昭阳心大,也不去想皇帝究竟是惦记她的手艺,还是惦记她的人,总之那点子怨气这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伸手替他往白玉碗里舀汤,顺带着捞起几块豆腐:“皇上,这珍珠翡翠白玉汤虽然清淡了些,但这用料都别有讲究。像这豆腐就不只是普普通通的豆腐,里边儿包了香菇鸡肉馅,吃起来很鲜。”

  皇帝边吃边打量她,刚才不是还气鼓鼓的,怎么一下子就好了。他咬了口包馅豆腐,味道果然鲜美,这是这几日来他吃得最香的一顿。皇帝吃得很快,最后搁下勺子,靠在椅子上,斜眼觑着她:“说罢,到底受了多少委屈,朕是吃了人的嘴软,今儿索性听听你的冤情,替你撑个腰、做个主。”

作者有话要说:  双更啦,算是七夕礼物,小情人们。

差不多一年没写文,这次开坑真的很忐忑,感谢你们能来看文,给我很多鼓舞与感动。

我会努力写好这篇文,也希望下一篇,下下一篇你们还在^^。

七夕告个白,我爱你们,手动比心。

☆、告黑状

  

  第十一章

  背地里告黑状这事,这几日昭阳在心里琢磨了无数次。她想过了,但凡皇帝想起了她,拎她到跟前,她非得红口白牙有的没的说个遍,不求皇帝替她撑腰,至少也得恶狠狠出口气,让那两位金贵的姑姑在皇帝面前落不了好。

  可皇帝真坐在她面前了,准备耐着性子抬眼听她告状,她却又说不口了。

  他是皇帝,九五之尊,成日里念的想的都是天下大事。她怎么好意思蹬鼻子上脸,说刘姑姑成日对她指桑骂槐,又仗着资历指使她做这做那,连睡个觉都换了三次床铺?这真叫人笑掉大牙。

  她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不出口。

  皇帝睨着她:“要告状的是你,眼下给你机会,不告状的也是你。朕问你,到底有什么委屈?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她不看他,眼神乱晃,攥着衣袖小声嘀咕:“左不过就是姑姑们仗着自己身份高,不把我这个小小典膳放在眼里。南行人手少,伺候膳食的就三人,姑姑们养尊处优惯了,脏活累活都只我一人干。奴婢原想着见了皇上,怎么也得把她们编排得罪大恶极,可,可不知怎的,真到您这儿了却不大好意思说。”

  皇帝看她这性子,约莫在司膳司也是顺风顺水,要不哪里养得成这种心大又直爽的模样?可眼下她衣裳脏兮兮的,额头也有块污迹,这么几日功夫似乎也清减了些。

  宫里那些以大欺小的事他见多了,莫要说底下的奴才了,就连他这个皇帝,当初尚为太子时也因先帝不重视,被狗仗人势的东西欺负过。她也无须多说。

  若是她直接告状,他大约也会替她出口气,但左不过出口气罢了,毕竟是他亲自吩咐随行的人,不给她面子,那也就是不把他放眼里。可如今她不告状了,这样涨红了脸坦白说自己不好意思蹬鼻子上脸,他倒觉得有趣。

  “真不告状了?”他斜眼瞧她。

  昭阳红着脸干笑两声:“话都说这份上了,也就等同于告状了。奴婢还是见好就收,省得皇上说我蹬鼻子上脸了。”

  ***

  用完午膳,皇帝目送昭阳出了门,侧头嘱咐德安:“替朕看看去,她到底吃了什么苦头。”

  德安领旨,出门前还是没忍住,回过身来小心翼翼地问皇帝:“主子,您这趟下江南,连个贴身伺候的宫女也没带上,奴才和小春子虽说是常在您跟前做事的,但难免没有这女儿家心细周全。依奴才看,昭阳姑娘虽说性子是活泼了点,但做事还是贴心稳妥的,要不,奴才干脆让她从灶房来主子跟前……”

  皇帝觑他一眼,眉毛一抬:“杀才,脑子里成天想些什么!”随手抄起桌上的书册子朝他掷了过去,正中脑门儿,“有这闲工夫琢磨些着三不着两的东西,朕看你是吃撑了肚皮没事干!”

  德安夹着尾巴往外溜,嘴里一口一个“皇上饶命”,一口一个“奴才知错”。

  午后,船行渡头,停歇半日,以供船上人员去临江的城镇上采买补给。

  昭阳自打从皇帝那回了甲板下层,刘姑姑就没跟她说过话,也不拿正眼瞧她。昭阳若是跟皇帝告了状,刘姑姑就算这会儿给她好脸色,也落不着什么好,索性压根儿不理会。

  倒是李姑姑说了句:“靠岸以后咱们得去镇上采买后几日的瓜果蔬菜,你也跟着去。”

  在船上憋了四日,昭阳也很想念陆地上的安稳踏实。

  渡口旁的城镇不大,酒肆外的旗子迎风飘扬,日头当空,晒得人暖洋洋的。集市就在离渡口不远的地方,约莫是方便来往船只进行补给,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都有,琳琅满目。

  刘姑姑拿着荷包,补给采买用银都在里面。李姑姑挑拣蔬菜瓜果,她与人议价赏银,昭阳没什么事做,只能跟着两位姑姑走走停停。

  一旁的油米铺子前铺着一方麻布,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蹲在摊子前面,守着一小堆新鲜杨梅。虽说已到四月,风里也还带着些许寒意,她却只穿着件松松垮垮不大合身的粗麻单衣,脸色发白地望着来往行人。

  宫里来的人不一般,不会讨价还价,采买量也大。刘姑姑给那瓜果商的银子不止该给的那么多,还多出了好几块碎银子,以作店小二跑腿送补给去船上的赏银。

  小姑娘就这么眼巴巴地望着她们,见昭阳盯着她,小心翼翼地央求道:“姐姐,买杨梅吗?新鲜的杨梅,都是今日天不亮时我就去自家树上摘下来的,可甜可好吃了。”

  她的衣裳不合身,看着应该是家中长辈穿过的衣裳,缝缝补补又给了她。一张小脸面黄肌瘦,瘦骨嶙峋的胳膊从那宽大的衣袖里露出来。

  昭阳问她:“你爹娘呢,怎么留你一人在这儿做买卖?”

  她怯怯地望着昭阳:“我爹昨年去山上砍柴,不留神跌下山崖。我娘身子不好,常年病着。”显然她并不想在爹娘上多说什么,依然渴望地盯着刘姑姑手里鼓鼓囊囊的荷包,央求昭阳,“姐姐,你买我的杨梅吧,我家的杨梅可好吃了。我娘病了,我没钱给她抓药,你行行好,买我的杨梅吧!”

  她的年纪与昭阳失去亲人时相去无几,眼里的渴望如同溺水的蝼蚁,明知前路难,却仍然拼命挣扎在滚滚红尘中。

  昭阳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御前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