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面桃花笑春风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自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46 KB   上传时间:2017-09-20 13:15:36

  感觉到指尖的一点湿润,陆砚微微松开长宁的红唇,一下一下的厮磨着:“再过几日,给你……”说着缓缓收回手,将人抱紧,手掌从她的衣摆中抽出,轻轻抚着她的后背。

  长宁气息还有些微喘,杏眸半睁,眼角带着一丝水光,羞的不敢看他,只爬在他肩上不言语。陆砚见她这般,知她害羞,侧头在她后颈亲了亲。

  “莫要害羞。”陆砚轻轻含住她的耳坠,低喃道:“我也想与阿桐好好云雨一番呢。”

  长宁脸更烫了,她也不晓得为何这几日就极其想与他这般亲近,明明以往都从未有此感觉的。心中还带着几分羞涩,又听他说的这般直白,当即便锤了他一下,羞恼道:“我才不是想要那般呢,我只是想让你……”她有些说不出口,轻咬着嘴唇,靠在他肩上不言语了。

  陆砚垂眸看着她,低头与她鼻尖相抵,神色不带一丝玩笑,问道:“想让我如何?”

  长宁本就怕他会笑话她不知羞,可现在见他这般认真,心中羞意微微退了退,只是依旧说不出来。

  “阿桐不必难为情。”陆砚见她轻轻咬着唇,一副不知该如何说的样子,轻轻啄了下她的唇,道:“你我夫妻,便是有些隐秘需求也无甚不好提的。”

  长宁抬眼看向他的双眸,见他目光似水温柔,带着许多包容。

  “我想你摸摸我……”声若蚊蝇般说完,长宁便一头将自己埋进他怀中,不敢看他。

  陆砚微微一怔,随即笑开,手掌抚着她的后背,随后再度探进她的衣襟,轻柔的抚摸着她的身体,与刚刚那般不同,这次掌下的触感没有一丝□□,带着几多抚慰,让人安心。

  掌心与自己皮肤的接触让长宁觉得无比安定,缓缓从他胸前抬起头看向陆砚,见他神色温和,如玉般温润的面庞更多几分暖意,让她心中暖烘烘的,仰头轻轻亲了下他的下巴,抬手环住他的腰,靠在他胸前,听着他平稳有力的心跳,慢慢闭上了眼睛。

  见长宁这般在自己怀中睡着,陆砚轻轻在她发顶吻了下,看着她恬美的睡颜,目光中满是宠溺,缓缓将手从她衣服中拿出,轻轻抚了抚她的脸颊,又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方才起身下床。

  守在屋外的阿珍几人见陆砚出来,连忙行礼。陆砚看了守夜的几人,道:“进去一人守着,若是娘子醒了,就说我在书房处理些事情,莫要让她忧心。”说罢,抬脚离开了卧室。

  书房中似乎还留着长宁身上的味道,陆砚看着放在自己面前已经写好的密折,眼神渐渐坚定起来,“叫蓝三来见我!”

  陆砚看着站在书案前的劲装女子,将面前的漆木匣子推到他面前,道:“你亲自将此物送往京都,交于萧统领,不得耽误。”

  蓝三看着眼前黑底红纹的漆匣,神情一紧,当即应道:“是!”她本就是陆砚从盛阳楼中带出来的人,自是知晓这般匣子代表什么,黑底红纹,加急加密!

  看她将匣子装好,陆砚看向窗外,沉缓道:“若萧统领不在,便交给苏掌柜,莫让人知晓。”

  “属下明白!”蓝三应道,等了片刻,不见陆砚言语,看向陆砚道:“三郎君可有其他吩咐?”

  陆砚将目光从黑漆漆的窗外收回,半响后道:“在京多留五日,若无回信,即刻返回。”

  

  新春临近,朝中各部俱已封笔,京中越发热闹,各家各户都忙忙碌碌的准备过新年。

  今年岁入翻番,加之两浙贪案查处抄没了一大笔银钱,国库也丰盈,昭和帝心中舒畅,一挥手便下旨在京都大办庆典,与民欢庆。

  元宵灯节自古有之,南平建朝至今也不例外,只是建国百年来,数平帝时最为奢靡,火树银花、彩灯流彩,还有各色歌舞,一场元宵灯节下来,耗银百万钱。昭和帝登基之后,因三年外战,又加国库空虚,灯节便寒酸许多。

  看着送交上来的灯节安排,昭和帝微微摇了摇头,道:“金银灯有些太过奢靡了,去了吧……”

  礼部令史闻言一愣,道:“御道两旁设置金银灯此乃往常惯例,只是前两年因战事故,圣上从未从此摆设,今年风调雨顺……”

  “不必。”昭和帝打断礼部令史的话,提笔将此项圈掉,道:“这般灯具一次用过便不再用,太过浪费,将此银钱用于民众欢庆更好。”说罢在后面又写了几句话,递给王德安。

  礼部令史接过奏本,看到昭和帝提出将欢庆时间从初一晚间开始,至十八日至,并且将京中原本设定的三个歌舞摊子增加至九个,而其中关于皇室元宵节登高观灯的所有列项俱被圈掉,不由讶然。

  昭和帝将御笔放到一边,道:“元宵灯节本就是为百姓而办,虽今年置办的银钱充裕不少,但也应尽数用于百姓身上,前几年银钱不足,朕尚能那般观灯,今年便是照例又有何不可?太宗立朝为仁,朕自是想看百姓富足祥乐,此事不必经由三省批准,直接去办便是。”

  礼部令史闻言,心中触动,规定行礼之后,躬身告退。昭和帝看着殿外半阴半晴的冬阳,微微眯了下眼睛,刚从龙案后起身,准备往内殿去,就见萧然脚步匆匆进来。

  “启禀圣上,红纹密报,钱塘来的。”萧然将手中漆匣递出。

  昭和帝眉心皱起,原本平和的面色变得紧绷起来,打开密折,略略两眼,神情猛地一紧,眼中俱是震惊。

第一百三十一章

  舒晏清缓缓将手中的纸卷交给枢密使魏大人, 看着满面寒霜的昭和帝,思索片刻开口道:“越国这几年屡屡挑衅,曾侵占过钦州马头寨数月, 臣以为此信报不应忽视,应立刻派军压边, 以示震慑。”

  “臣以为不可。”魏枢密使也已将密折看完,皱眉道:“信报不过猜测,仅凭商船大肆采购银铁,大量通兑铜钱便觉越国有异,实在不足为证。”

  舒晏清看向魏枢密使, 缓声反驳道:“魏大人所说也有道理,只是边界一事从无小事,多加防范定不会错。”

  魏枢密使依然摇头:“可是大军出动并不简单,调集粮草,布令行军等等事宜十分繁琐, 且大军一动,人心惶惶,又该如何?越国去岁还向我朝纳贡,臣以为所奏太过小题大做。”

  昭和帝目光扫过殿中几位大臣,缓缓道:“众卿都说说各自意见吧。”

  舒晏清垂眸看着地面, 不再与魏枢密使辩谈,大殿之内顿时就安静下来。昭和帝的目光看向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廖一舟,道:“廖大人先说。”

  廖一舟与舒修远是同年,是那年科举的探花, 但却并非舒家书院出身,听闻圣上点名,起身道:“如今国库丰盈,粮草调动并无大碍,不过臣忧心的是,若越国本无异动,大军冒然压边,若是激起两国矛盾,真生战事,反而不好。”

  “臣亦如此认为。”兵部尚书董景芳开言道:“兵部并未接到广西四军任何军报,也从未收到越国异常的任何讯息,信报所说更是闻所未闻,以臣见贸然调军极为不妥。”

  “臣赞同董尚书所言。”

  “臣亦是。”

  舒晏清抬眼看向表态的几位官员,皆是枢密院的大臣,他微微垂眸,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此事他们确实比其他大臣更有发言权。

  昭和帝看向沉默不语的舒晏清,缓缓道:“舒相所言,朕以为有理。边界无小事,信报来源也甚为可靠,越国今年并无工事,为何采购如此大量的银铁?行商重在方便,交子应比银钱方便,而银钱更方便与铜钱,为何要大量通兑铜钱?银、铁、铜皆是制造兵器盔甲之材料,朕以为不可忽视。”

  魏大人惊讶的看向昭和帝,许久之后才道:“并无军报,便轻易动军,实在不该。”

  昭和帝转头看着魏大人,目光毫无半点情绪,半响后道:“那魏大人意为如何?若信报为真,我们方才调动大军,岂不晚哉?”

  魏大人已经年过七十,早已到了要回乡的年龄,只是前两年东胡战事顾不得,今年又因两浙贪案少了许多官员,便一直未曾动他,此时听昭和帝所言,心中也猛跳几下,脸色有些微白。

  “不若先派人查探,再做决定。”董景芳在一旁开口道:“信报所说皆因货船异常而猜测,臣即刻派人前往广西边界查探,若消息为真,便即刻动军。”

  昭和帝缓缓将目光从魏大人身上收回,落到董景芳身上,片刻之后,点头道:“这样也好,派人尽快查实,速速回报。”

  待众人告退,昭和帝方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沉声道:“尸位素餐,留他们何用!”

  崔庭轩立于一旁没有发声,昭和帝转头看向他,道:“刚刚信报是你照着密折眷抄下来的,略掉哪部分,你应知晓,乐容说说看法吧。”

  崔庭轩垂眸看着放在自己手边还未烧毁的密折,目光落在“钦州严查客商”这句话上,半响后道:“三省并未接到广西任何奏报,因此到底为何,不好猜测。”

  昭和帝目光透出一股狠厉,恨声道:“边界又无异动,兵部未收到军报;钦州扣留货商货物,三省未收到广西奏报……这些人日日都在作甚!”

  崔庭轩看着密折上的字体,字如其人,带着几分冷芒和锋利,东胡之战时,他就猜测陆砚并不简单只是面上的职务,今日见此密折更加确定他心中猜测。

  南平密折并非每个大臣都有权限,除了圣上贴身的三个亲卫首领有此职权以外,其余人便是想要偷上奏本,都要经过三省。他眼神微微暗了暗,这个男人这般复杂不简单,不知可会一直待阿桐好。

  心中带出几丝担忧,眉心微微皱起,听到昭和帝声音气恼,想了想道:“广西路转运使冯子梁一向看不起军士,前些年奏报皆是广西十二州之事,余下四洲事务从未其禀奏过,钦州军所驻钦州钦州一事,冯使大人应如往常那般不甚在意吧。”

  昭和帝怒火中烧,眉头拧的死紧,半响后道:“钦州一事,朕会派人去查,只是对越开战,朕竟想不出可以由谁挂帅!”

  崔庭轩闻言看向昭和帝,只见昭和帝有些烦躁的抬手揉揉额头,道:“满朝臣子,朕居然寻不出一个青年将领。”

  崔庭轩有些疑惑的看向昭和帝,陆砚人在两浙,又经过东湖之战,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此次挂帅的最佳人选,可是圣上好似从未考虑过他。

  昭和帝叹了声,看向崔庭轩,微微笑了下,道:“小六娘有孕了,执玉心中挂牵,朕也不愿让他再离家。当年二人新婚,执玉便连夜出城,如今又逢大事,再让他离家,朕心不忍。”

  崔庭轩闻言手下一顿,目光微微有些涣散,垂眸看着地上牙黄色的地毡,感觉到喉头泛出一丝丝干苦。

  昭和帝微叹了几声,准备传召镇国公与安国大将军来商议,就听崔庭轩在一旁道:“臣愿前往。”

  昭和帝讶然,转头看向崔庭轩,只见他目光坚定道:“臣知晓臣并非武职出身,也从未上阵,但臣愿以文职之身前往广西,尽臣子本分。”

  昭和帝见他如此郑重,心中也满是感慨,上前拍拍他的肩膀道:“广西不用你,朕另有他事交给你做。”

  将另一本与密折大小差不多的折本递给他,道:“这是前些时日执玉送来的,上面是一些执政两浙后的看法,从赋税到吏治,一共八条……朕本想等年后再对你说,只是今日话到此处,便交于你,并命你前往胶东领一路政事,如何?”

  崔庭轩看着手中折本,细细将其中所提八条政见看完,不由心中震惊。

  昭和帝看向崔庭轩道:“乐容如何看这八条政见?”

  崔庭轩默默吐出一口气,道:“字字见血,直指弊端。”

  昭和帝盯着崔庭轩看了半响,道:“若命人用此八条去执政胶东,你可愿意?”

  崔庭轩看向昭和帝,君臣四目相对,眼眸俱是一片深幽。

  陆砚所奏八条,不仅要减少百姓赋税,还要重新配置世家、官员的永业田和职田,更加强了对官员的考察、升迁,无论从哪方面看,这八条议政之事,皆会触动当今世家、官宦的切身利益,推行……并不容易。

  正因为如此,昭和帝才会接到这议政八条之后,扣留不发,可正如崔庭轩所言,这八条每条都直指当今弊端,除弊兴利,他身为天下之主没有不如此做的道理,可是世家之力量,官宦之力量,都注定这八条政事将会遭到何等大的阻力和风险,他不敢贸然推行,却不甘就此碌碌。

  “臣愿意。”崔庭轩声音沉静。

  昭和帝看着他,半响后道:“这议政八条,朕不会下任何君命,你可知若是引起反斥,你会如何?”

  “不过一死罢了。”崔庭轩唇角微扬,姿态从容:“可若要成功,便是万古功绩,臣请命前往胶东,领一路政事。”

  冬阳微暖,崔庭轩走出皇宫,只觉得天好似从未如今日这般宽阔,跃马奔驰到家,命管家前来为他整理行装,言语间是按捺不住的轻快。

  “轩郎。”崔夫人惊诧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将他扶起:“便是要外任,也该年后出行,怎么这两日便走?”

  崔庭轩笑容温和,道:“便是年后出行,距今也并无几日,明日我便派车送母亲归家,如今路上畅通,年前定能到家。”

  崔夫人微微摇头,道:“我何时走都无妨,只是你这般匆匆离家,可是……又要务在身?”

  崔夫人知晓朝中之事不应多问,可是当初那陆三公子也是这般离家,不到半年便扯出了惊天大案,虽然最后结局圆满,可其中风险她便是略想想也能体会一二,因此看向崔庭轩的目光便更多几分担忧。

  见母亲担忧,崔庭轩笑道:“哪里会有许多要务,只不过孩儿能离京出任他方,便想早去几日,也好习惯。”

  见他主意已定,崔夫人自知再劝无用,只能唤人来为他整理行装,看着心情似乎愉悦许多的儿子,崔夫人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道:“轩郎此去可与县主一起?”

  “并不!”崔庭轩拒绝的干脆利落:“母亲走后,我便命人将崔宅落锁,她若愿意留在此中,便在西院另开一门好了。”

  崔夫人一怔,蹙眉道:“你这般也太过了,毕竟已是夫妻……”

  “此话母亲莫再说了,孩儿从未认为自己娶妻。”崔庭轩原本温和的神色顿时沉了下来。

  崔夫人见状微叹一声,看了看房中的丫鬟,将视线落在其中一人身上,道:“此去胶东,你身边无人不行,不若让……”

  崔庭轩脸色彻底沉了下来:“母亲不必为此费心,孩儿身边有厮儿照顾便够了,还有安管家也能帮衬内院之事,无需他人。”

  “轩儿!”崔夫人见他如此抵触,心中越加焦虑,未作思考便道:“六娘已经有孕,你还要这般到何时,便是心中不甘有气,也要想想子嗣大事呀!”

  崔庭轩脸色一顿,带出几分惆怅,但很快便垂下眼帘,轻声道:“母亲莫要胡说,孩儿并非为了她,也未曾不甘气恼,只是不愿与女子相亲罢了。”

  崔夫人楞楞的看着崔庭轩,带着几分哭腔:“那子嗣呢?你难不成真要后继无人不成?”

  “大哥已有子嗣,崔家香火有人继承……”

  崔夫人气的锤他:“可是你呢!你到老时又该如何?你听娘一言,便是身边不愿留人伺候,也留下个孩儿为依靠,可好?”

  崔庭轩静默许久,起身给崔夫人跪下,道:“请母亲恕孩儿不孝,那般行为孩儿做不到,便是留下一子孩儿也定会不喜,最终成仇,不如没有。待孩儿老时,若是大哥、大嫂怜悯,让侄儿照顾一二,孩儿便满足了。”

  崔夫人轻轻哭出了声,捶打着眼前固执的崔庭轩:“你这般到底是为何,为何啊!真真是孽缘……”

  “母亲错了,若说开始是为她,但到现在孩儿是为自己。这么些年,孩儿并不觉得难过孤单,因为孩儿记得那一段属于和她的独有的那些年岁,仅凭这一段,这辈子我都可以这么活下去。但若有了他人,有了子嗣,这段回忆便不纯净了,孩儿……也就活不下去了。”崔庭轩抬手拭去母亲的眼泪,弯唇笑道:“母亲不必为我难过,孩儿比许多夫妻不睦的儿郎过得欢快许多。”

  第二日,崔庭轩将崔夫人送走,立于门前看着马车远去,母亲昨日的悲泣还在眼前浮现,让他心中愧疚,可这一生,只有这桩事让母亲失望了。

  缓缓转身向院内走去,还未到请潭院,就听到旁边传来一声厉喝:“崔庭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面桃花笑春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