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远水谣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丛小岸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16 KB   上传时间:2018-01-26 17:10:21

  自八月十五中秋宴后,穆清便甚少与太子妃周墨有所交集,但在为数不多的宫宴上,太子妃却时常在言谈之中提及她,只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态度又与薛后大相径庭。

  薛后尚且能够顾忌她的和亲身份而给她一份薄面,但是太子妃却全然不同,言语张扬,毫不遮掩对她的轻视与不喜。

  初时,穆清只以为是因为自己学识浅薄,没能够诵出连垂髫小儿都能背完整的诗三百,故而徒惹太子妃轻蔑,只是后来细细思索,能入主东宫的太子妃,怎可能因为区区半首《月出》便敌视她?

  是了,太子妃对她的不喜,带着一丝淡淡的敌意,太过明显,亦太过莫名。只恐今日的邀约,又会是一场鸿门宴。

  穆清知晓方才宋修远拦下宫人,便是不想让她在东宫遇到旁生枝节的幺蛾子,但是若她只是一味躲在宋修远身后,她又如何知晓太子妃的敌意究竟从何而来?

  并非她在意太子妃对自己的态度,时人对自己的风评,只是倘若她只知晓躲避,又如何能够站在宋修远身边,担起镇威侯夫人这样一个名头?

  正思忖着,车辇停了下来,东宫到了。

  东宫与皇宫之间以通训门相连。过了通训门,再由南向北过嘉德门、崇教门,经三大殿,再过一道宜秋宫门,便是郑良娣的宜秋宫。

  郑良娣一下车便回了自己的寝宫,穆清则由方才的那位宫人领着,到了太子妃的承恩殿。

  守在殿前的便是穆清从前在中秋宴上见到的柳依,宫人与柳依见礼后便退下了,剩下柳依领着穆清与青衿走入宫中。

  青衿头次来到宫里,一路上便有些雀跃。穆清恐她的浮躁性子被东宫刻意为难,便趁柳依不备,悄悄放缓步子。青衿正低头打量着脚底下的绒毯,不妨穆清突然减小步伐,一下撞上了穆清的后背。

  这一下的力道可不小,穆清脚底踉跄,青衿眼疾手快地伸手扶住了穆清。穆清趁此挨着青衿,微俯下身,在她耳畔轻声令道:“少看少听少说!”

  音量虽轻,却带了不容置疑的威严,青衿似懂非懂,惶惶地应下了。

  柳依性子粗,竟丝毫不觉身后两人的暗潮汹涌,只是在不经意的回头间,腹诽适才跟在穆清身后的小丫头,怎一眨眼便扶着她家夫人了?

  太子妃今日着了寻常的燕居常服,仍挽着灵蛇髻,见穆清入了殿,面上含笑:“我早就想请夫人来我宫中小聚,正巧今日夫人献舞相辉楼,我便趁此时机在镇威侯面前将人截胡了。还望夫人回府后替我多向镇威侯赔罪。”

  穆清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对着太子妃清冷的眼眸,亦笑着回道:“殿下相邀,是妾之荣幸。”

  太子妃见穆清虽笑着,但神情淡淡,便也无心寒暄,道:“已近午时,想来夫人还未用膳,我备下了饭食,请夫人不妨与我一起用膳。”

  语罢,又吩咐身边的柳依:“命人传信至镇威侯府,告诉阿远,我留了夫人在宫中用膳,叫他不必着急。”

  阿远?

  穆清闻言,心底微讶。想不到东宫太子妃与她的夫君竟是旧相识,且以名相称,若非亲族...便只剩一种可能了......

  穆清又觉得宋修远绝不会无聊到跑去中书令的府上认一位异性小妹。心下不禁好奇又泛酸,宋修远与太子妃究竟是何种关系?

  只是席间,太子妃却再不提半句与镇威侯相关之事,仿若真只是与穆清闺中小聚,你来我往地谈论起各自出阁前在蜀地与郢城的见闻趣事。

  然而太子妃愈是闭口不谈宋修远,穆清心底愈是微妙。

  不错,她有些吃味。此时这位戳在她面前的太子妃,在她眼里仿若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牛鬼蛇神。

  连她这位正儿八经的镇威侯夫人都不曾喊过宋修远的表字,寻常的牛鬼蛇神怎可如此轻易地唤出宋修远的名字?笑话!

  可是转念一想,在凯旋的第二日,在阳陵,宋修远便与她互换表字,让她唤自己“阿远”了。彼时她与他尚不相识,碍于面皮,不愿喊出口......直到现在,人前她仍称呼宋修远为将军......这又怪得了谁呢?

  只是穆清心底虽千回百转,面上却依旧一片淡然之色,从容地就着宫人递上来的漱口,拭嘴。

  这大概是她从华蓥带出来的习惯。青徽子为人淡泊高远,在他身边长大的一众弟子便也带了一股承袭自师傅的淡然之风。穆清跟着杜衡在青徽子身边待久了,周身亦不自觉地飘着一股华蓥仙气,后她又在蜀宫浸润三年,以至如今,若非亲近之人,极难从她的面色上瞧出她心底的情绪起伏。

  太子妃见穆清并不像预想的那般失神,反而淡然从容,顿时只觉自己的那声“阿远”仿若一个笑话,心底不悦。

  莫非宋修远与穆清并不像坊间传闻那般恩爱?

  眼眸微敛,放下手中的杯盏,太子妃欲再开口,宫人却通传道:“郑良娣求见。”

  微微扶额,太子妃无奈地让郑良娣进来了。

  “殿下万福,见过夫人。”

  穆清起身与郑良娣见礼:“一个时辰不到,又与良娣见面了。”

  郑良娣看着穆清,笑道:“今日比试多谢夫人帮衬,妾方能奏完下阕的第一节。方才未正式向夫人道谢,故而便想着趁夫人尚未出宫来谢上一谢,只是不想打扰了二位。”

  声音朗朗,倒像是说给座上的太子妃听的。

  太子妃眉眼淡淡,从嘴角飘出两个字:“无事。”

  郑良娣说着便又要向穆清行礼,穆清忙将人虚扶起:“良娣折煞妾了,不过区区一支舞,何须言谢。”

  这时一道清冷的声音响起:“夫人善舞,又得了舒窈长公主的舞谱,正巧我宫中的几位舞姬颇为愚笨,每每瞧着便令我心烦不已,不知夫人可愿指点一二?”

  闻言,穆清心底喟叹,来了,果真来了!若不明着刺上她一回,太子妃便不是太子妃了。

  仔细算起来,东宫若要设宴舞乐,内教坊的琴师舞姬自会来捧场献艺。她太子妃承恩殿中的舞姬不过一群姿色较好的丫头婢子而已,若需人指点,内教坊的寻常舞姬便可,只恐连赵姬那样的角色都不屑于教导她的这群舞姬。如今她好歹是个堂堂二品诰命夫人,且夏人多看轻优伶舞姬,这位太子妃竟大喇喇地让她指点自己宫中的舞姬?

  郑良娣悄无声息地打量着太子妃,又瞧瞧穆清,见穆清神色端肃,默默不言,想着今日穆清也算帮了她不少,索性一咬牙,开口替穆清解围道:“殿下恐一时糊涂了,内教坊的许姬日前已应下了教习事宜。夫人从前是蜀国公主,想来亦如瑜公主一般瞧惯了宫廷的教坊雅乐,寻常的舞乐恐入不了夫人的眼呢。”

  太子妃闻言,冷哼:“良娣对于我宫中的事,知晓的倒是颇多。”她又将眼神缓缓移至穆清面上,笑道:“且虽同为和亲公主,夫人真与瑜公主一般么?”

  穆清心下一凛。替嫁这桩事情,始终是她心底的刺。

  瑜公主为薛后所生,是夏国正儿八经的嫡公主。若非夏宫中只剩她一位不曾许亲的公主,明安帝也不至于需要用一位嫡公主和亲。

  对于嫡公主而言,大抵无需忧心自己需要和亲别国,因这一档子倒霉催的事情,多数被旁的庶出公主或宗室女子担了。莫词便是因为蜀宫中寻不出合宜的庶出公主,才被蜀帝相中和亲夏国。莫词跑了,这倒霉催的担子便落到了穆清头上。

  “太子殿下时常同妾道殿下掌管东宫诸多杂物,极是不易,故而命妾多与殿下分担。妾身不才,不懂后宫事宜 ,便只能多帮衬殿下记些宫中事物。”郑良娣躬身应道。

  穆清亦躬身,缓缓道:“瑜公主才貌双全,天赐明珠,妾不过一个郡王之女,如何敢与瑜公主相提并论。”

  “我竟忘了,夫人亦是庙堂受封的公主。方才是我失言了,夫人多担待。”

  穆清讪讪,看着太子妃的神色,总觉她话中有话,绝非仅仅暗讽自己郡王之女的出身那般简单。

  可是太子妃又没有理由知晓她与莫词的姐妹易嫁之事。

  ☆、诱问

  穆清回到侯府的时候已过未时,还未回到东苑,便见海棠端着干净的白纱与药物,脚底生风,在原处打转。

  真是极少见到海棠这般心急的模样。

  “将军现下在何处?”穆清的下移目光落到海棠手上,开口问道。

  “回夫人的话,侯爷回府后便径直去了书房,吩咐不得有人打扰。”穆清颔首,海棠又继续道,“侯爷右臂上的伤已过了换药的时辰......”

  “可曾用过午膳?”

  海棠摇头:“不曾。”

  穆清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从海棠手中接过托盘,“热些膳食,一会儿送至东苑来。”

  ***************

  端着方才从海棠手上接过的托盘,穆清行至书房,轻轻地推门入内。

  宋修远正伏在案前,低头执笔,听见门开的“吱呀——”声,不禁皱眉:“不是说了莫要来扰我么?下去!”

  穆清脚步一顿,忽而便感受到了宋修远周身泛起的淡淡戾气。

  宋修远没有听见来人退出书房的声音,心底更是不悦,正欲抬首训斥,眼角余风却在不经意间瞥见了一袭青色裙裾,在来人的绣鞋边绽开,晕出一片涟漪。

  再往上,则是纹在宽袍上的翟纹......

  !!!

  “夫人回来了?”宋修远认出了这是穆清的朝服,放下手中的狼毫,抬首开口问道,“东宫的午膳如何?”

  穆清迎着宋修远的目光,微微颔首,并不作答宋修远的疑问,只是淡淡道:“我来替阿远换药。”

  音色清丽干脆,但只消“阿远”二字,落入宋修远耳中,便是无尽的柔情与旖旎,以至一时乱了心神,竟忘了方才的满腹心事。

  穆清上前将手中的物事放至案上,双眸状似漫不经心地扫过摊在案上的素白布绸,再扫过宋修远的面颊,见他耳边果真泛起一片微红,心底竟有些雀跃。

  虽然平日里宋修远总是一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模样,但经过数月里日日夜夜的相处,穆清能清晰地感知到,在守礼克制的皮相下,宋修远掩藏了多少的起伏心绪与汹涌情感。她清楚地记得他把她从厉承手上救下来的那日,她情不自禁地唤了他一声“阿远”。然后,她瞟见了他泛红的耳垂。

  一个被女子喊惯了名字的男人,怎么可能还会因为她的一声“阿远”害羞?

  穆清盯着宋修远的耳垂,一时竟觉得他这个不为人知的反应有些许可爱,不禁唇角微扬。

  “莫非我脸上染了墨?”宋修远见穆清的眼神一直粘在自己脸上,心中狐疑,“还是这道疤丑到夫人了?”

  穆清失措地挪开目光,却还是被宋修远最后抛出的一句话惹出了笑声。

  摇了摇头,穆清垂首整理托盘中的白纱与剪子:“你的伤还未好全,不可误了换药的时辰。”

  闻言,宋修远心底更是狐疑,缘何适才还唤他“阿远”,现在又不叫了?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听话地褪了衣衫,露出包了白纱的伤处。

  申屠骁的这一箭射得委实有些尴尬,伤口靠近肩胛,又是在背面,是以每每换药总需假借他人之手,又总免不得扒拉开衣领,将大半身体露在冰凉的空气中。

  即便宋修远自幼习武,体质火气比寻常人更强些,但是天寒地冻的,任谁都不愿随意褪去身上的棉衣袄子。再者每每穆清替他上药,当那温热的手指轻轻地拂过伤口时,仿若另有一股无名燥火从伤口灌入,流窜于身内,与冬日的严寒交织在一起......他宋修远身上受过的刀伤箭伤,大大下下零零总总,不下数十处,比今次更严重者有之,危及性命者有之,但是因为穆清得到如此重视的,只有这一次。

  有时宋修远甚至想捉住穆清替他换药的双手,转而命仆役来替他做这些琐碎杂事。

  宋修远觉得,申屠骁的这一支白羽矢,于他而言委实是一番苦修。

  穆清解开宋修远臂上的白纱,用帕子将原先覆于伤处的膏药轻轻拭去,又从罐中挖出一块新鲜的药膏,用指腹轻轻涂抹在伤口处。

  太子妃不傻,在她面前的那声“阿远”定然是有意为之,穆清觉得太子妃是想借此让自己对宋修远生出疑心,让她以为宋修远与她周墨之间有未了余情,以此离间他们夫妻二人的关系。但是方才她已悄悄在宋修远这处试探过,瞥见宋修远泛红的耳垂,她便什么都明白了。

  宋修远与太子妃之间纵然有些什么过往,也绝不会像太子妃在她面前流露出的那般亲近。

  但也正因为太子妃不傻,更让穆清觉得疑惑。

  太子妃的这出离间计,使得并不高明。况且堂堂东宫太子妃,又怎会愚笨到刻意在一众宫人面前念及旧情?太子又如何容忍自己的夫人同旁的男子亲近?太子妃的这一声“阿远”若传到太子耳朵里,只怕东宫之中又是一片血雨腥风。

  如此损人不利己的行径,太子妃究竟为何要在她面前大喇喇地唤宋修远为“阿远”呢?

  正思忖着,穆清手上已用剪子剪下白纱,轻轻地挽了一个结,替宋修远换好了药。

  宋修远方才一直在观察穆清的面色,此时见她整理好落在桌案上的碎纱布,一副要离开的模样,匆匆敛了衣襟便伸手拉住了她:“夫人面色不佳,可是在东宫遇到了什么糟心事?”

  “咦?”适才想得入神,穆清并未收敛自己的神情,这时被宋修远拖回神,一时有些懵,淡淡道:“我已命人备好了膳食,一会儿便会送来,阿远忙完了此处的事宜便回屋用膳吧。”

  “为何突然唤我的名字,嗯?”宋修远一眼便知穆清在敷衍他,徐徐诱问道。

  穆清垂首望着宋修远握住她手腕的大手,想了想,脱口问道:“东宫太子妃与你是何关系?为何她要在我面前唤你‘阿远’?”

  “周墨?”宋修远猜到穆清的心事与太子妃有关,却完全没有料到亦与自己有关,一时怔愣。

  太子妃此言,听着倒像是刻意挑拨他们夫妻的情感,看穆清神游的模样,莫非已入了套?

  穆清才接受他没几日,这时怎能让太子妃莫名的一个称呼坏了他二人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关系?

  “父亲与中书令周大人是旧识,我与太子妃亦见过一两面。十七八岁的时候,太子妃的母亲想给她说亲,但是被母亲回绝了。”宋修远望着穆清,漆黑的眸子里一片坦然。

  案上的层台银熏炉正吐着袅袅的香,狼毫笔腹凝满了墨,堪堪滴至砚中。他坐着,抬首望着她;而她站着,静静地任凭自己的手躺在他的手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3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远水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