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帝打脸日常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久岚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92 KB   上传时间:2018-06-09 20:42:07

  陈韫玉道:“皇上是真的吧?”

  “你傻了?”祁徽伸手去捏她,“自己要知道的,朕告诉你,又吓傻了,是吧?”

  陈韫玉哎哟声,被捏得疼,躲了躲道:“就想知道皇上是不是真的,别过几日,又变了,上回是昏君时,妾身还弄不明白呢。”

  “不明白什么?不是说了扮昏君吗?这都过去两个月了,你还不明白?”

  “不是那个。”

  “那是哪个?”

  “是那个……”陈韫玉脸红,低声道,“跟妾身在一起时……”

  他侧过耳朵听,半响轻声发笑。

  陈韫玉被他笑得耳朵都红了,手撑在案几上要跳下来,他立时往前跨了一步,挤在她腿间。陈韫玉不敢动了,咬唇道:“皇上今日在这里待得够久了,不忙吗?”

  “忙完才来的。”祁徽挑眉,“朕现在很空,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没说什么!”陈韫玉被他笑过之后,才觉得自己傻。

  如果是假的,他就不会这样笑了。

  真讨厌!

  但偏偏不能动,被他挡住了,陈韫玉正想办法时,却听祁徽道:“长青,把殿内花插,剪子拿过来。”

  长青在外面应一声,疾步进来。

  只见陈韫玉坐在书案上,祁徽站在身前,那脸就忍不住一红,陈韫玉的脸更红,连忙推祁徽,叫别人看见像什么样子,还以为他们在干什么呢!她长这么大,没坐过这种地方,父亲可要斥责的。

  祁徽往后退了一步,陈韫玉连忙跳下来。

  长青很快就把花插搬了过来,不用祁徽吩咐,自行告退。

  祁徽拿起一只锦葵,剪掉了枝桠,仔细打量下,抬手插在她右发间:“不就是簪花吗,还想什么假不假,朕今日给你插十支,够吗?”

  陈韫玉:……

  结果男人真的插了十支,三支牡丹,五支锦葵,还有两朵金凤,整得跟花冠一样。

  陈韫玉这辈子都没有这么花枝招展过!

  好不容易将男人送走,她抬手就要去扒掉,结果手碰到这花儿,柔软的花瓣,似乎就看到他站在面前的样子,舒展的长眉,狭长含笑的眼眸,对她左看右看,一支支将花戴上去。

  她垂下手,对着镜子照了又照,不舍得了。

  就戴一天的花冠吧。

  作者有话要说:祁徽:这桩成了,还有什么。

  陈韫玉:没了!

  祁徽:哦,朕想起来了,还绑过手。

  陈韫玉:(*>﹏<*)

第31章

  靖王府内,靖王刚刚得知一个消息, 各地藩王已经纷纷启程, 前往京都拜见皇上, 准备一起共度佳节,他也在受邀之列, 恐怕再过两日, 这封诏书便要到王府了。

  对此, 靖王颇是恼火,吴太后掌权时,虽然曹国公握有兵权, 不可一世, 可他居于西北却逍遥自在, 大梁乱了之后, 更是正中下怀, 扩兵买马,俨然一个土皇帝。后来曹国公都颇是忌惮, 不敢招惹,可这刚刚上台的小儿,居然要他入京!

  靖王拿起桌上烈酒猛地灌了进去,随即把酒壶往地上一摔。

  紫砂壶碎裂,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门外一个高挑的身影飘然而入,笑声清脆:“父王,何事触怒您,要发如此大的脾气?”

  靖王抬眼一看, 原是自己的宝贝女儿祁舜华来了。

  他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年幼不过八岁,这女儿却是已过及笄,生得颇是出众,且有一身的功夫,十分像他,靖王很是喜欢,面上露出笑来,摆摆手道:“一些琐事。”

  祁舜看出父王是要面子,挽住他胳膊撒娇:“爹爹,即便是琐事也说来听听,女儿给您解忧!”

  靖王知晓这孩子心眼多,想一想道:“皇上趁端午要请我去京都,别的藩王已经启程。”

  祁舜华面色一变:“难怪爹爹为难。”

  “这有什么可为难的?”靖王冷笑起来,“我并不打算前往,不像那一群软骨头,此前一个个好像缩头乌龟,这会儿倒急着去巴结了。听说都是主动请求入京,本王不屑为之!”

  “既然父王做了决定,何以又如此心烦意乱呢?”显然是怕祁徽出兵,但又不甘心交出兵权,受制于人,祁舜华一针见血,“皇上的事情,女儿也听说了,一夜之间便是翻云覆雨,而父王恰好遇到陈贤的兵马,起了误会……”她眼睛眯了眯,“父王,女儿有一计策,不若便让女儿代替父王入京罢。一来,可探一探虚实,看京都到底有多少兵马,二来,再如何,皇上不至于为难我这一弱女子罢?”

  弱女子,靖王大笑,夸赞道:“还是你聪明,为父有你这样的女儿,实在是老天厚待!”

  “等诏书到了,女儿就启程,父王还是躺着去吧,您前阵子为保卫大梁,驱除外夷,负伤在身,需要多多歇息呢。”

  靖王又一阵大笑,走入了内室。

  午时过后,太阳越发猛烈,长青将殿内所有的窗都大开,叫穿堂风吹起来,很快便是凉快了,就是御案上的奏疏,宣纸梭梭而动,似要迎风而起。长春连忙拿镇纸压了,偷睨一眼祁徽,正专注的写诏书,一点儿没有注意到。

  想到他日夜不缀,宵旰勤政,身为贴身奴婢,委实是有点担心,虽说傅大夫医术高绝,但这般下去,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莫说这原本底子就不行呢。

  长春忍不住道:“皇上,您是不是该歇一歇了?昨夜都弄到三更呢!”

  祁徽没有放下笔。

  长春忍不住又多看了两眼,瞧清楚几个字,心头一震,再不敢多说,往后退了几步,朝长青看。

  长青见他面色奇怪,做了个手势相问。

  长春摆摆手。

  神神秘秘的,到底皇上写了什么,长青差点伸长脖子,正待想偷看几眼,却见祁徽将笔搁了,他忙站直。过得片刻,等那字迹干得差不多,祁徽将它一卷,递给长春,站了起来道:“去铅英殿。”

  啊,时隔两个多月,皇上终于要与太后有个了结了,长青连忙跟在后面。

  出得殿门,撑起明黄色的伞遮在祁徽头顶。

  外面知了吱吱的叫,不知停歇,来迎接这夏日。

  宽敞的青石路,刚刚撒了水,很快又干了,祁徽走在上面,走在这一条,已经走了二十年的路上,突然又想到陈韫玉的话。上回他与她相谈之后,心里便清楚,该对太后有个决断了。

  她一直关在铅英殿,外面定是猜测纷纷,什么样儿的都有,但陈韫玉惦念,是因为往日关怀,别的人惦念,为了什么,却是难说。马上又要到端午,藩王纷纷入京,谁知会不会再引风波。

  他大踏步走入铅英殿。

  汤嬷嬷扶着吴太后出来,她请过圣安,但吴太后却高高抬着下颌,露出并不屈服的样子,淡淡的道:“皇上日理万机,竟还有时间过来吗,恐怕这地儿容不下圣驾。”

  听到这话,汤嬷嬷后背冒汗,心想都到这一步了,太后就不能退让下吗,或者提提旧情,总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这等样子,并不意外,当日在慈安宫相见,她便已经表明了态度,保持着最后的高傲,祁徽一摆手,叫长春宣读圣旨。

  吴太后站着听,连身子都没有摇晃下,直到听完了,嘴角一翘,手撑在后面的案台上,并不说话。

  祁徽将她的太后身份废了!

  汤嬷嬷倒是忍不住哭起来,与祁徽道:“皇上,就算娘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初皇上可是小小一个婴儿,是娘娘将您一日日养大的。您身子不好,娘娘坐在床边,一坐便是一整日,您喜欢什么,娘娘都纵着您。皇上,这些情谊,您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吗?还有皇后娘娘,也是太后替您选的,而今夫妻恩爱,不也是娘娘的恩情?”

  听到最后一句,祁徽笑了:“这话倒是可骗骗皇后,她这人念情,却不容易记恨,浑不记得当初入宫的不甘心了,只朕不是真正的昏君,才有她如今的欢喜。”

  汤嬷嬷语塞。

  祁徽看着吴太后:“朕再问你一句,是不是你杀了父皇?”

  吴太后嘲讽一笑:“杀了如何,不杀又如何?”

  “不杀,你便能保住命。”祁徽一字一顿。

  汤嬷嬷心头巨震,侧头看着吴太后,巴望她能否认,这样,总好过被赐白绫,然而吴太后似乎是完全的不屑,她略略抬着头,盯着祁徽:“你不是聪明绝顶吗,便自己猜一猜罢。”

  有点捉弄的语气,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这种样子,实在不像是要留得青山在了,祁徽目光落在她陡然生出的白发上,淡淡道:“这天下,你选个埋骨之地罢。”

  汤嬷嬷听得此言,不由嚎啕大哭。

  终于是到这一天了,吴太后心头竟是一片平静,落在这儿子之手,她虽是愤怒,却也心服口服,这么些年,谁叫自己不曾看清楚呢,谁叫自己如此执着,非得予他生个孩子。自作孽,不可活,她这前半生如蜜一般,后半生,却比什么都苦,要不是有祁徽这孩子,这二十年来,自己未必能撑下去,在这梦里,她总是做了一回母亲。

  瞧着这孩子的眼睛,那么像祁衍,瞧着这眉,也像……

  吴太后闭了闭眼睛,再有来生,她却是不想再遇见祁衍了,她不会再这样去喜欢一个人,入魔了一般,自己都变得不像自己。

  “我祖籍在德安府辖下的陆县,于此出生,便归于此处罢。”她拍拍汤嬷嬷的手,“你不用再陪着我了,相信皇上会放你归去。”

  汤嬷嬷哭得险些昏厥。

  吴太后抬起头,看向窗外,想起幼时,陆县那一大片的油菜田,那时候父亲是登州副指挥使,常年在外,只有母亲与她,与弟弟,住在陆县。母亲喜欢穿一件青衣,坐在葡萄树下绣花,她跟弟弟围着葡萄架追打玩耍,母亲绣完花,就去厨房做点心,端出来给他们吃。

  放在粗瓷的大碗里,是蒸得香喷喷的糖槐花。

  她跟弟弟欢快的吃着,将嘴角都沾满了糖……

  要是,永远都停留在那一天就好了。

  不像今日,她孤苦伶仃。

  眼泪要落下,逼了回去,淡淡道:“比起白绫,或许毒酒更好些。”

  顷刻断肠,死得也痛快。

  祁徽审视着她,半响道:“朕没有让你现在就死。”

  吴太后眸光一动。

  “收拾一下,你们现在就去陆县罢,此生不准再踏入京都。”

  汤嬷嬷狂喜,连忙跪地叩谢,差些将额头都叩出血来,吴太后却是一动不动,她完全没有想到祁徽刚才的那一番话竟是试探。他是在试探自己的心意,这孩子啊,便是再让她年轻几十年,也不是他的对手。

  吴太后没有再说话。

  祁徽低声吩咐长春:“叫阮直护送去陆县。”

  长春疾步而出。

  汤嬷嬷很快就收拾好了行李,搀扶着吴太后走出殿门。

  这待了四十年的地方,容纳了她所有悲喜的地方,终于要离开了,吴太后环顾一眼四周,心里瞬时涌起了说不出的苍凉,她这一生,到得今日,似乎什么意思都没有。

  走罢,该走了,她坐入了早就等候着的马车。

  远处,那个明黄色的身影立着,她最后看了一眼,撇开了头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帝打脸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