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千墨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51 MB   上传时间:2019-01-07 17:13:56

  方晟和赵虹玉呀,两人年岁倒是挺相配的,珍珠摸摸自己下巴想着。

  方晟没刮胡子的时候显得年纪很大,可实际上也才三十二岁。

  赵虹玉年纪不大,刚满二十五岁,可是,她是和离的妇人,从前嫁的又是那臭名昭著的梁虎,即使以后再嫁,选择的余地也很小。

  方晟虽然年纪大些,但还是没成亲过的男子,在世人眼里,以他的条件,娶一个十六七岁的黄花大闺女,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所以,照着世俗的眼光,赵虹玉是配不上方晟的。

  当然,珍珠不会这么想。

  虹玉姑姑多好的女人呀,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长相端庄秀美,性格温柔沉静,一手厨艺更是技能满满

  方晟那个鲁汉子,说好听点是不拘小节个性洒脱,说难听点就是邋遢懒散不爱干净,除了一身武艺,身上基本没有别闪光点了。

  不过,般配不般配,这都不是事,重要的是他们两人的想法。

  赵虹玉提着半筐果子回了自己家。

  五岁的幺妹笑着迎了出来,“姑姑~姑姑~你也发了果子呢。”

  “是呀,幺妹,你哥哥呢?”

  赵虹玉看见屋里放着的一筐果,是东胜早上带回来的。

  “哥哥去帮娘扫地了。”幺妹从筐里拿了个李子,在身上擦了擦,就吃了起来。

  今天采收果实,小庄园里落叶枯枝多,清理的工作比较费时。

  潘氏从厨房里端了碗汤出来,这是闺女从胡家带过来的鹿骨,她特意剁了熬汤,老头子扭了脚,喝点骨头汤能将养得好些。

  “咋又拿这么多果子回来,哎呀呀,你的一份,东胜的一份,还有虹山两口子的两份,家里哪里吃得了那么多。”潘氏看着地上的水果,高兴之余一阵感叹。

  他们老赵家,自从虹山虹玉帮着胡家干活,家里的日子就渐渐好了起来,胡家作为主家十分慷慨大方,每次年节礼,都是大包大包的发。

  虹山和虹玉每回提着东西归家,都引来大批羡慕的声音,说他们老赵家因祸得福,两兄妹能干勤奋,胡家待遇薪资好,老两口安心享福之类的恭维话。

  赵喜文老两口这两年的日子确实过得宽心,欠胡家的银钱,早在去年就还清了,如今三个孩子都领着胡家的工钱,每月的总数算下来,足有一两多,一年攒下了,就能存上十多两银子。

  整个望林村,能有几户收入这么多。

  加上虹山虹玉都吃住在胡家,不仅为家里省了很多米粮,更重要的是,胡家待遇高饭食好,一家人还和善,赵虹玉在胡家的厨房待了三年,刚开始瘦的跟芦柴棒似的,脸颊凹陷眼眶青黑,额头上的伤痕突兀显眼。

  再看现在的赵虹玉,皮肤白里透红,眼睛明亮有神,额上的伤痕只剩浅浅的印记,整个人精神饱满,朝气蓬勃,与刚回到赵家那会儿了无生机的样子相比,简直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

  “吃不完就给亲戚们送点,让嫂子把她那份送娘家去吧。”赵虹玉笑道。

  潘氏脸色却是一沉,“哼,我就是把果子拿去喂猪,也不会送给他们,你嫂子那份,让她自己看着办吧。”

  当初,赵虹玉重伤归家,两口子拉下脸去了几户叔伯兄弟家,想凑齐和离的银子,可没想到,这些所谓的至亲居然没有一个肯借钱给他们,跟商量好似的,都说家里困难,没有余钱,想帮忙却实在无能之类的。

  到最后,赵喜文还是在村长和赵三那里借到了十两银子,他们两户都是出了五服的亲戚。

  老两口那时就彻底的寒了心。

  现在,他们还清了欠债,日子越过越好,那些个亲戚又蹦跶出来,一个个攀亲道故,想让他们帮着推荐自家人去胡家帮工。

  啊呸,潘氏都当场拒绝,不说他们没有那个本事推荐,就算有,她也不会推荐这些表里不一两面三刀的狗屁亲戚。

  丁氏的娘家是还算厚道,虽然没能力借钱给他们,不过,对于他们举家欠债,为出嫁的闺女出头,虽然也有怨言,但总归没让丁氏阻拦。

  所以,老两口对他们还是友善的,毕竟,出嫁女是泼出去的水,为了嫁出去的女儿举债,还让儿子来承担债务,这种事情放在谁家,谁家的儿媳妇不得闹个天翻地覆的,丁氏没有闹腾,他们觉得已经是万幸的事情了。

  “娘,以前的事情,过去了就算了,没必要把亲戚弄得像仇人似的。”赵虹玉温声劝道。

  “那可不行,虹玉,你就是太好心了,娘跟你说,那些个人就不安好心,凑近咱家,就为了想让咱家推荐他们去胡家干活,你可不能心软应下,你想看,那些人的品性,去了胡家,万一做了什么偷鸡摸狗的坏事,那还不得把你和你哥嫂都连累了,所以,你可千万别犯糊涂啊。”潘氏敲打着自己闺女,生怕她一个心慈手软应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亲戚。

  “娘,我知道的。”赵虹玉闻言,急忙点头,胡家对她如再造恩人,她可不能给胡家招揽这些品性不好的人。

  潘氏见女儿听得进劝,安心的舒了口气。

  她从筐里挑出一个梨子,坐在堂屋的方桌上削皮,削着削着,她瞄了一眼赵虹玉的脸色,小心开口说道:“上次跟你提的事情,你觉得咋样?”

  赵虹玉的脸上一僵,没有答话。

  “唉~”潘氏叹了口气,“娘知道,你不喜欢,可是咱们这条件,王媒婆能寻的人实在有限,娘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可以的,你年纪也大了,再拖几年会更难,还是考虑考虑吧。”

  赵虹玉低头垂眸,掩盖眼里复杂的情绪。

  年初时,潘氏托了说亲的王媒婆,想着赵虹玉才二十五,趁着还算年轻美貌,看看能不能寻一门合适的姻缘。

  王媒婆当即应下,赵虹玉相貌好,个性也温顺,找户合适的人家理应不难。

  死了媳妇的鳏夫或者因各种原因未娶的老小伙,都是合适的人选。

  可是,王媒婆从年初跑到深秋,硬是没找到几户愿意相看的。

  原因很简单,赵虹玉和离的对象是梁虎,在十里八乡恶名昭彰,即使已经死了三年多了,心存顾忌的人还大有人在。

  好不容易有两户人家意动,可赵家人却看不上了。

  赵家能看上才叫怪事。

  一户是四十三岁的鳏夫,家里十余亩良田,两儿子两儿媳,孙子都有两了。

  另一户年岁倒是不大,二十八的男子,媳妇病死了,留有一小儿,如今八岁,家里做着小本买卖,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潘氏当时听了,立刻眼睛一亮,觉得与自己闺女挺般配的。

  于是,派了赵虹山去打听。

  打探的结果,把潘氏气得差点鼻子都歪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拒绝

  那个男子,家里有点闲钱,是个时常出入青楼眠花宿柳的浪荡子。

  家里有个小丫鬟,还被他弄大了肚子,去年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如今还养在家里呢。

  赵虹山跟他们所在的街坊邻居一一打听,得到的结果,都大致一般。

  他气得当时就想冲进男子家中,揍他一顿。

  听到这样的消息,赵家老两口先是气愤恼恨,随后又唉声叹气,好好的闺女,如今连门合适的亲事都难寻,天意弄人呀。

  王媒婆也知道自己这事办得不地道,可那户人家出的谢媒礼很高,王媒婆秉着试一试的想法,心虚的提了提。

  谁知道,事情一戳就破,平白惹了赵家一身气。

  而后,王媒婆好长一段时间没了音信。

  几天前,王媒婆突然出现,给赵家带来了一户人家的消息。

  潘氏听完,觉得可以试着相看。

  男子是广一村的村民,三十八岁,在村口开了家肉铺,是村里的屠夫,家里有良田十二亩,旱地十八亩,是广一村数得上数的富户。

  膝下一儿一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在私塾念书,他媳妇三年前病逝,男子守了三年,才开始谈及续弦的事情,是个重情重义的个性。

  他听说过梁虎的事情,却没有因此而退却,只道想寻一个温柔顾家的女子,要是相看成功,他不在乎她从前的事情。

  老两口商量后,觉得人还算靠谱,就又让赵虹山去广一村探听一番。

  探听的结果,还是挺让老两口放心的,广一村是个大村,男子的肉铺开在村口,每日的销量不小,家里起了四间大瓦房,儿子十二岁,在私塾念了五年书,明年准备去考童生试,男子为人稳重性子平和,很得村民称赞。

  赵虹山回答他们的口气,却有些闷闷不乐,他妹妹花骨朵一样的年纪,居然要嫁一个比她大十三岁的老男人,他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可,不高兴,又能怎样,妹妹还年轻,有个知冷知热的人陪着,总比孤独终老好吧。

  打听出可靠的消息,潘氏就找来了闺女。

  赵虹玉对父母的话一向是顺从的,老两口为了她的事情愁白了头发,是真心替她着想,她从不想忤逆他们。

  可是,这次,她却犹豫了。

  垂着脑袋,绞着衣袖,就是不肯开口。

  “虹玉,你是咋想的?跟娘说说?”潘氏轻声问道。

  “……”赵虹玉的头垂得更低了。

  “哎呦,你这妮子,还跟娘生分不成,有啥话不能说的呀?”潘氏心急。

  “娘~”赵虹玉抬起头,犹豫再三,终于鼓足了勇气道:“我……我不去相看。”

  潘氏一愣,没想到女儿会拒绝,忙问道:“为什么呀,那人我让你哥去打听过了,王媒婆给的消息没出差,虽然年纪大点,可人品还是好的,错过了这家,下一户不一定能比他好呢。”

  赵虹玉摇摇头,又咬了咬下唇,“娘,你就别问了,就当女儿任性一回吧。”

  说完,她站起了身子,“娘,我先回胡家了,你二老就别为我操心了。”

  “唉~”

  潘氏看着一溜烟跑出院门的赵虹玉,一声叹息。

  也许,他们真不该逼着孩子,可为人父母的,哪个不是为了孩子着想,不趁着年轻颜好找个伴,以后老了谁来照料她。

  赵奎啃着桃子,吃得不亦乐乎。

  “小奎,桃子有啥好吃的,姐给你买了好多糖和糕点,你过来看看嘛。”赵彩霞瞥了一眼那半筐水果,胡家真小气,就分这么点水果给小奎。

  赵奎朝她白了一眼,从他进门,他这大姐就叨叨个没完,什么胡家小气呀,沐休日让你们干活呀,越有钱越抠门呀……

  巴拉巴拉的,一付长舌妇的架势,赵奎十二岁,三年的学堂生涯,早就有了自己的主观和想法,对赵彩霞这种无知妇孺的行为,很不想理会。

  “大姐,你咋还不回去,难道要在家里过夜么?”赵奎看了一眼天色。

  赵彩霞一噎,这才下午,离天黑还早呢,这死小子是嫌她烦了。

  田贵枝从里屋拿出一件小衣裳,嗔了赵奎一眼,“小奎,你大姐难得回来一趟,你怎么这般说话呢。”

  赵奎却不领会,嚷道:“难得什么呀,这个月才几天,都回来两三次了吧,你去村里问看,哪家出嫁的女儿像她这么爱回娘家的。”

  田贵枝一愣,看着有些恼羞成怒的赵彩霞,连忙轻喝道:“瞎说啥呢,你姐是心里有咱家人,你这没眼界的孩子,彩霞,别跟你弟计较,他还是个孩子呢。”

  “切~”赵奎翻了个大白眼,啃着桃子出门找小伙伴玩耍去了。

  “彩霞呀,这是你弟小时候的衣裳,你晚上睡觉压在枕头底下,明年一准能生个大胖小子。”田贵枝喜滋滋的把手里的小衣服递给了她。

  赵彩霞接过,稀罕的放在自己的肚皮上,脸色闪着得意之色,“娘,杜大富说了,这胎要是生个男孩就给我买个大金镯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1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8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