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爷他不想读书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故砚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14 KB   上传时间:2019-04-13 20:46:16

第21章

  娇娘仔细看了于一铭拿来的那篇策论,这是今日学堂里夫子给他们布置的作业。早先便说了,娇娘是跟着几位公主和后排的王孙贵戚们一个进度,而于一铭却是跟着太子和几位皇子一起,进度比起娇娘她们快得多。

  再说策论一道,娇娘现在连门都还没入,崔廷也并不教她这些,说白了策论不过是科举应试才需要的,这东西对娇娘来说毫无用处。

  “于小郎君,不好意思啊,策论我还没学过,贸然指点只怕耽误了你,你还是问一问其他人吧。”娇娘将书册重又递回给于一铭,歉然地笑了一下。这篇策论倒不是有多难,只是她确实不知道策论有哪些要求,还是不要误人子弟了。

  然而她的不好意思落在于一铭眼中都成了不想搭理的敷衍,尤其是看到坐在她旁边的雍乐侯丝毫不避嫌地探着脑袋过来大大方方地打量娇娘桌案上的东西,甚至还伸手摆弄,崔小娘子却完全没有生气的样子。

  明明崔小娘子昨日才搬回来坐,雍乐侯就好像与她好得不成样子,偏偏崔小娘子还不在意似的任由他胡作非为。

  “我还当文山先生的女儿也是个学识渊博的,没成想竟然连一篇策论都看不明白。”讥讽的话语不受控制地从于一铭口中倾泻而出。

  娇娘被他的话惊楞住,怔怔地望着他,似乎没有想到他会这样说话。于一铭恍然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惊惶的狼狈,然而话已出口,他便不能再吞回来,硬挺挺地站在原处回望娇娘,倨傲得扬起下巴。“是我的错,能和雍乐侯这种不学无术的人混在一起,看来崔小娘子也也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宁昊谦方才还在把玩娇娘的笔盒,那是她阿娘给她准备的,一个精致的黄梨木雕花木盒,不过小孩子拇指宽,长约一支笔,里头放着娇娘最爱用的两只徽州狼毫细笔。从娇娘第一回 掏出这个盒子,小霸王就看上了,只是娇娘看得紧,说什么也不肯给他,他才时不时摸过来看看再放回去。

  这会儿听见于一铭的话,小霸王也不急着放下笔盒,一双丹凤眸危险地眯了眯,嘴角也勾起一丝嗜血的微笑,这几日看似收敛的脾气仿佛被关在笼子里饿了整整一个月的猛兽,出口便是冷冽的寒气:“于一铭,你活腻了?”

  还没等于一铭从小霸王的冷语中回忆起曾经的恐惧,娇娘便沉下了脸,她不知道于一铭这是怎么了,因为之前几次萧越和于一铭来找她说话时态度都很谦逊有礼,她万万没有想到于一铭今日会说出这样的话。

  眉头深深皱起,娇娘觉得很不理解,如果是对她有什么不满,那么直说不就好了,为什么偏偏要扯上阿耶呢?再说即便是扯上了阿耶,于一铭攻讦她的点也站不住脚:“有哪一条律法规定了文山先生的女儿必须是什么样子呢,还是有哪一道圣旨规定了不够学识渊博就不算文山先生的女儿吗?”

  “如果没有,那我真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是不可违抗的存在。阿耶承认我是他的女儿那我就是阿耶的女儿,不需要学识渊博,也不需要会策论。”

  看她一本正经说话的样子,宁昊谦却是噗呲乐了出来,惹得小丫头转头不满地瞪他。

  于一铭早在小侯爷出声的时候就有些怂了,这会儿被娇娘问得支支吾吾答不出话来,却又不肯认错,梗着一口气站着,背上已经蒙了一层密密的汗珠。

  娇娘本不是咄咄逼人的性子,但于一铭今日这话着实令人恼怒,故而也就不愿退下这一步,一时间剑拔弩张的气氛无处消解。

  闹大了动静自然吸引起学堂里其他人的注目,萧越才从外头进来就看见他一同反抗欺压的好兄弟和崔小娘子对上了,一头雾水地跑上来劝架:“于一铭,娇娘,你们这是怎么了?有什么话好好说呀。”

  于一铭不自在地撇过脸去不说话,娇娘更不会先开口解释,萧越也就只能干着急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正在他要转身问问别人,一道阴恻恻的声音从身边响起:“萧越,你最好别掺和。”

  小胖子身子一僵,抬眼就看到那尊活祖宗竟然就站在娇娘身侧,他方才进来的急竟没有注意到他,这桩事儿要是还有这位在里面那于一铭可就真是有苦说不出了,“二郎……”

  然而宁昊谦丝毫没有搭理小胖子的意思,狞笑着与于一铭道:“怎么不敢把你方才的话再说一遍了?”

  于一铭眼神畏缩了几下,仍旧不开口,好似这样就能当做前头的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可惜小霸王可不是个好惹的主儿,别人没惹他都要担心他会不会去惹人家,绝对不存在惹了他还能全身而退的人。

  暴脾气一上来小霸王就动了手,于一铭到底是个十来岁的儿郎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平素里也是被家族如珠如宝小心伺候的,哪里是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嘴的性子?火气一上来便顾不得什么身份尊卑,与小霸王扭打成一团。

  不过说是两人扭打,其实一眼看过去战况很是分明。

  于一铭出身文臣世家,虽也学了骑射功夫,到底不过是些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哪里比得上小霸王三不五时地往西山大营跑练出来的一身真本事。

  不出三两下的功夫,于一铭便只能被小霸王按在地上狠揍。

  心黑手狠的小霸王蔫儿坏,一门心思对着于一铭被衣裳遮挡住不好露出来的地方下黑手,那面上一点儿的痕迹都没有,反倒是不知怎么打架的于一铭慌乱中随手呼噜的两个捣在了小霸王的眼角处,留下一团乌青。

  等到学堂里猝不及防受了惊吓的小娘子们惊惧着叫来学堂的夫子们和崔廷的时候,两人早就住了手,只是一个面上挂了彩的气定神闲站在一旁,一个看似毫发无损的却不停地“嘶嘶”喘着气儿。

  一见到雍乐侯的身影,夫子们心里纷纷叹了口气,果然是他!

  “这是怎么了?”崔廷面色如常地扫视了一圈一片狼藉的地方,对着打架的两人仔细打量了一会儿。

  虽然被雍乐侯狠狠揍了一顿,但是理亏的于一铭仍是坚持不开口不解释,只垂着头一副害怕的模样。

  宁昊谦冷笑着瞥他一眼,还是揍得轻了,转过头去对着崔廷就换了一张面容:“您别看我呀,我这回真是被冤枉的,不信您看我脸上,这是被他打出来的,我可是一点儿也没伤着他吧!崔先生,我是真的学好了,您信我!”

  无耻!围观的学生们都被他的厚脸皮惊呆了,方才被他按在地上打得嗷嗷叫的不是于一铭是谁?

  看到崔廷仿佛不信的样子,宁昊谦眼珠子一转,瞥见身侧的娇娘,顿时张口:“先生,您不信我,总该信您家的小娘子吧,您是知道她的,崔小娘子劳烦你给我做个证,我和于一铭打架是不是有缘由的?”

  适才这两人从争吵忽然演变成了打架,娇娘一时还有些懵回不过神来,听见小侯爷的问话才想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忙点头道:“对,小侯爷与于一铭打架是因为于一铭骂他,还……”她想了想还是没提最开始于一铭是来找她麻烦,小侯爷是被她连累的。

  得了她的话,宁昊谦立即笑眯眯地朝着崔廷和那几个不敢置信的夫子露出“你看吧”的神情。

  围观的学生们虽然觉得哪里不对,但崔家小娘子确实也没说谎,只是隐瞒了最开始于一铭与她的争执。

  不过到底事情与他们无关,他们也不会多说什么。

  崔廷深深地看了小侯爷一眼,也没有追问娇娘没说完的话,既然于一铭不肯开口,雍乐侯说的话又有证人,这件事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这么过去了。

  晚上停了课,讲学的夫子才出了门,小侯爷就凑过来喜滋滋地对娇娘道:“小丫头,改日我请你去打马球,送你一匹好马!”

  娇娘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怎么这么高兴。不过小侯爷说完就大摇大摆背着手离开了学堂。

  明日休沐,不光娇娘休,崔廷也休,父女俩一同上了马车。

  崔廷自然没有忘记才发生的事儿,询问起娇娘。这会儿车里只有崔廷在,娇娘便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

  对于一铭的话,崔廷没什么反应,不过是些闲言碎语,他不放在心上,娇娘也是个心性豁达的,他并不担心。

  不过说起雍乐侯,崔廷笑笑,这位小侯爷真是个够狠也够聪明的。

  下午问话的时候他就注意了,那小侯爷是故意引着娇娘说他们两人打架的原因,而不是最初文他的到底有没有对于一铭下手。如今听了娇娘说那小侯爷是直接把人按在地上凑了一顿,可是于一铭面上看起来并无伤痕,可见他下手的地方都在暗处。

  还真是有意思啊。

第22章

  兴许是因着雍乐侯与于一铭打架的事情,本来计划好要出门小聚的休沐日只得暂时作罢,娇娘得了嘉善送来的帖子,倒也颇能理解。这事儿虽然轻轻放过没闹到宫里面,但终归不好看,他们最近还是安分一些为好。

  不过原定的计划推迟了,娇娘这日便无事可做,正要欢喜地窝在书房读一天的书,不巧被纪梦璇拦住了,要带她一同出门做客。

  纪梦璇当年嫁到颍州府前在长安也是有一众小姐妹玩伴的,只是随着她远嫁以后往来才渐渐稀少,不少昔年的同伴好友还是这些日子才又重新有了往来。

  她今儿出门正是前几日得了曼娘的帖子,今日曼娘的婆母做寿,倒也没有大办,只请了一些亲近的人家。

  “……曼娘那时候跟我关系最好,我出嫁的时候她还哭了呢。”往谢府去的马车上,纪梦璇无不怀念地跟娇娘说起当年的事。

  彭熙曼与她身世经历都很相似,同是出身官宦之家,后来嫁进了世族。只是她嫁去了江南颍州府,曼娘的夫家谢氏却是长安以西平州府绵延了百年的世家大族,与崔氏一样历来族中之人少有入仕,一应往来也俱是与同等世家之间。

  直到三年前曼娘夫家这一支嫡系才迁到长安来,相隔不久,亦有不少其他地方的世家望族纷纷有别支迁来。

  更兼着长安本地大大小小的家族也不在少数,其间往来频繁,渐渐有了几分同气连枝的意味。平州谢氏的名头虽不比长安杨氏,颍州崔氏,肃州苏氏等世家领袖,但也绝非小门小户。今日是谢家老夫人过五十大寿,请来做客的都是最亲近的人家,说白了都是世家连着亲的,纪梦璇在其中一是与曼娘的幼年情谊,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崔氏的身份。

  谢氏的宅子位于长兴坊,从外头看与长安的富贵人家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差别。穿着灰衣短褐的两列小厮站在朱红大门前,来往宾客的马车到了门前依着男宾女眷的身份被指引着朝两个方向驶去。

  娇娘倚靠在纪梦璇身边坐着马车一路进了后堂,还没下马车便看见穿得花团锦簇的俏丽丫鬟们成群结伴地站在月洞门处等着牵引客人,说话行事间俱是世家奴仆的气派底蕴。不过往来的夫人小姐们都是世家出身,看着倒也不觉得稀奇了。

  娇娘扶着丹枫和燕草下了车,整个院子都尽入眼底,要说奢华那是真奢华,虽然她还没有见过皇宫内院是个什么模样,但是平日里学堂所在的那处偏殿也算是挨上了边,但是比起这谢府却是实打实地矮了一截。

  跟着引路的丫鬟们信步向老夫人的住处走去,目光所及之处谢府的布置都极尽奢华之能事,就连这些引路的低等丫鬟们身上穿的用的都比平常殷实富贵人家的小娘子都好上许多。

  娇娘平素里见惯了江南即便精致也依然透着清雅之气的摆设布置,对着谢府这样粗犷又奢靡的布置一时间竟不知该做何评价。

  这北方与江南真是不同。

  到了谢家老夫人的院子,首先便是拜会今日的寿星公老夫人。

  谢家老夫人端坐在高堂上,一脸慈善的笑意,周边围坐的一众妇人和小郎君小娘子们应当是谢府的儿孙辈。

  一见到纪梦璇,彭熙曼便从座位上起来上前一步亲热地拉住:“璇娘,我可算见着你了,咱们可是得有十年没见过了!”

  “曼娘。”纪梦璇也笑着握住她的手,见到昔日好友的喜悦顿时漫上心头来。

  “阿娘,你可能没见过璇娘,这是文山先生的妻子,也是儿媳出阁之前最好的玩伴,比我还早一年就嫁到颍州府去了。”彭熙曼一手挽着纪梦璇一手拉着娇娘就到了谢老夫人面前,口齿伶俐地介绍起来,说完了璇娘又说娇娘,“这就是你家小娘子吧,我一看着就像你。”

  纪梦璇让丫鬟将寿礼送到谢府的接礼的人手里,一边拉着娇娘先给谢老夫人拜了寿,看着水灵灵的小姑娘,谢老夫人笑得开颜,乐呵呵地拉过娇娘,又跟纪梦璇道:“原来是崔家的小娘子,璇娘我确实是第一回 见,想来早些年我们谢氏与你们崔氏还有过姻亲呢!”不过那也都是老黄历了,谢老夫人随口提了几句就作罢,让她身边几个谢家的小娘子带娇娘一起玩,留了纪梦璇在一旁跟曼娘说话。

  许是因着曼娘的缘故,谢家的几个小娘子尤属曼娘所生的谢静菲对娇娘最是热情,老夫人才发了话她就往旁边挤了挤空出一个窄窄的位子,娇娘被她拉着坐下,冲她一笑。

  谢静菲比娇娘还小一岁,上头有两个兄长,这会儿坐在堂下,对娇娘这个新来的小娘子也是好奇得紧,探着头看过来,娇娘抬眼的时候正巧看到,愣了一下才回了一个乖巧的微笑,倒是让两个小郎君不好意思地移开了眼,不过一会儿又移回来偷偷地看。

  边上的大人有注意到的,都是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世家之间往往联姻,对于年纪差不多的小郎君小娘子们,她们自然都是乐见其成的。

  “……你在宫里读书呀?”小娘子们挨着头小声说话,赶着就说到了这里。

  起先是谢家的小娘子要约娇娘过几日一起玩,娇娘便说到时候要看时间,因为她还要去学堂上课。谢家小娘子也好奇,她们自然也是要读书的,只不过家中的族学对她们这些小姑娘管教并不严厉,有事出门提前说一句就可以。

  娇娘点点头,看到她们一脸的好奇便又多说了几句:“我阿耶现在是书院的祭酒,圣人就叫我阿耶送我去学堂上课了。”

  “那学堂里面是不是都是皇子公主?”看着这群小娘子们凑在一起好似在说什么好玩的东西,旁边的小郎君们也忍不住凑过来听,惊奇地问娇娘。

  娇娘歪着头想了一下,解释道:“学堂里有好多人,除了皇子殿下和公主殿下,还有很多皇家的人,但是也有像我这样臣子家的孩子。”被崔廷保护得一直很单纯的娇娘这时候还意识不到世家代表着什么,在她看来学堂里一同上课的同窗与她今日新认识的这群玩伴,甚至她曾经在颍州府相熟的小娘子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

  她说得平常,谢府的小郎君小娘子们也听得平常,好奇心被满足以后很快就又被别的话题引走了注意力。不一会儿,一群人就开始说起西市的新鲜玩意。

  偌大的未央宫中,皇后将一干伺候的宫女宦官都喝退了下去,一脸怒气地坐在桌案旁,眉目间俱是凌厉的神色:“又是那个贱人!”

  “母后慎言。”太子恭顺着上前给她倒了一杯茶,温声劝解。

  “砰——”

  皇后不仅没有息怒,见了太子这般性情,心中怒意更甚,她的皇儿到底哪里不如那个贱人的儿子?可是圣人却时时刻刻能把那人记在心上,而她的一儿一女到了圣人眼里都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

  她是早知圣人对太子一向没有多少慈爱之心,可是今天圣人居然能当着下臣的面就斥责太子,反而对大皇子大有嘉赏。

  太子自然知道她心中气愤的原因,然而只能叹息一声。站在他身侧的清嘉公主走过来伸手轻抚皇后的背,清灵的声音好似山间的清泉抚平她的躁怒。

  “母后也知道,父皇并非对皇兄与我不满意,而是对世家不满意,从我们的出生,到皇兄被立为太子,都是父皇心里解不开的结,所以父皇才会更宠爱德妃娘娘,也宠爱德妃娘娘生下的大皇兄和清源。”

  清嘉都明白的道理,皇后又何曾不知,只是她总还在心里抱有一丝幻想,那个至高无上的男人会对她还有一丝的怜爱,会对他们的孩子还持有一丝的父爱。

  然而这一切都是她的妄想罢了,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他的江山更重要,即使是他的孩子。

  皇后出身世家杨氏,当年也是陛下亲自登门迎娶,杨氏送嫁的三十里红妆足足震惊了长安数月,成为百姓街头巷口的谈笑之资。可是繁华掩盖之下,这只是一场皇家笼络世族的冰冷联姻。

  如果问皇后这些年做下的决定有哪一点从不后悔,那就是在清嘉出生以后,她以杨氏为依靠联合在朝为官的诸多世家逼迫皇帝立下了年仅两岁的儿子为储君。

  即使从那以后,皇帝再也没有踏进过未央宫,并且将一介贫女出身的大皇子生母捧到了四妃之首德妃的位子上来与她打擂台。

  “轩儿,清嘉,母后只是不平,你们也是他的儿女啊!”饶是早已认清那个人的真面目,皇后也总是为儿女不平。

  “母后,我们早已经习惯了,您也看开点。”父皇有他的苦衷,可是作为皇权与世家妥协之下的他与清嘉也从来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太子早就明白他的处境,他的身后是他的母亲和妹妹,是杨氏,是以杨氏为首的世家,而身前,是君父,是皇权,是那个充满诱惑力的高位。

  他没法退。

  这幽幽宫掖,不知掩下了多少红颜白骨,又掩下了多少诡计野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0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王爷他不想读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