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与宿敌成亲了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布丁琉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77 KB   上传时间:2019-04-25 23:36:18

  “冯祭酒言之过重,臣认为……”

  朝会从日出吵到日落,依旧不曾定论。

  朱文礼为此焦头烂额。

  正吵得不可开交之际,姜颜手持笏板出列,道:“治国当儒法并重,内施仁德,外修严法。我朝律法沿袭唐律,对涉及妇女幼童之案总是量刑过轻。依臣拙见,不如完善明律,奸污未遂者当与得逞者同罪,施以绞刑!”

  她这番话无疑是引爆了□□桶,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

  朱文礼数次命朝堂之上安静,最后是拍了案几,摔碎一只茶杯,堂上才勉强安静下来。朱文礼揉了揉眉心,疲倦道:“本朝对奸污良人及拐卖幼童罪确实量刑过轻,今年来奸者、人贩之案屡发,确然易使民心不稳。然祖宗之法不可擅变,按以往的规矩当与大理寺和刑部共同商议。然如今大理寺卿锒铛入狱,五寺之首空缺无人,自是无法商议修订律法之事……”

  朝堂中一片肃静,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朱文礼,等待他的裁决。

  思忖许久,朱文礼方道:“苻首辅,依你看若是大理寺空缺却对律法疏漏有争议,该如何处置方为妥当?”

  一直在前方沉默不语的苻恪出列,执象牙笏躬身道:“回殿下,前朝亦曾修改法律,乃是由三公重臣或天子提议后,由文武百官共同裁决,若朝官赞同者则在联名书上签字画押,一月之后收归公布,签字画押者达到朝臣半数以上,则可修改本条律法。”

  “联名上书?”

  “少数服从多数,这倒是个好法子!”

  “关键是谁来起草修订?”

  “我来。”众臣正议论纷纷之际,朱文礼沉声打断,一字一句坚定道,“奸污良人未遂者,刺配流放千里;若未遂且致人重伤者,当杖一百,刺配流放三千里;致死者,绞刑!”

  掷地有声的话语,满堂肃然。

  沉寂中,朱文礼的目光越过众臣,落在最后一排的青袍翰林编修身上,道:“这份文书便交予翰林院姜编修主笔起草,从即日起至下月十六,诸位爱卿皆可参与联名上书,为完善我朝律法尽一份心力!”

第81章

  坤宁宫人烟冷清, 张皇后身着凤冠礼衣, 神情严肃地望着跪在下方的朱文礼, “要动薛家并非不可, 只是为何要挑现在?如今你还未与邬家二姑娘成婚, 脚跟都不曾站稳, 就急着除去薛家, 岂非自断臂膀?”

  窗外盛夏的蝉鸣聒噪,朱文礼挺身跪在冰冷的地砖上, 语气是少见的倔强, “母后,薛家瞒着我们卖官鬻爵、倒卖私盐兼里通外敌,致使朝中风气浑浊,桩桩件件皆是大罪, 再放任下去,迟早会牵连东宫,于我们已是百害而无一利, 何来臂膀之说?”

  “可至少要等到你成婚后,有了邬家的鼎力相助再动手也不迟!”

  “若是不趁热打铁彻查张炎回, 而是等到八月份大婚后再动手,我们便失了先机……”

  殿内正争执着,忽闻外头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 内侍和宫娥纷纷道:“邬二姑娘止步,娘娘和太子殿下正在议事,您不能进去!”

  然而已经晚了, 邬苏月已经一只脚踏入殿内。她隔着帷幔看到太子被罚跪的身影,顿觉气氛不对,忙又将脚缩了回去,蹑手蹑脚地溜了。

  彻查薛家一案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本宫虽皇后,却始终不得陛下承认;奉家族之命嫁为深宫妇人,亦不曾受过丈夫一日恩爱……是本宫没本事,连累我儿不受宠。二十余年了,本宫战战兢兢、殚精竭虑,唯恐陛下废黜我们母子,重用薛家也是没有法子的事。”

  皇后长长地叹了声,说到自己是联姻的牺牲品,‘不曾受过丈夫一日恩爱’时,她眼眶湿红泛起泪意。她用帕子按了按眼角,平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脆弱,方起身扶起朱文礼,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皇儿既已决意如此,便放手去做罢。”

  闻言,朱文礼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郑重道:“儿臣谢过母后谅解!”

  “母子之间,谈何谅解?不过是担心你罢了。”皇后鬓边又多了几缕霜白,想了想方道,“你慧眼识人,重用苻离也是好事,不过凡事要讲究个度,两年内便将其擢为五品千户已是罕见,过犹不及。”

  朱文礼笑道:“苻离立了多少功,您是知道的,莫说区区一个千户,若非他还年轻,便是镇抚使一职也担当得起。”

  皇后眉间的褶皱纾解了不少,温声道:“本宫自然知道,只是提醒你莫要操之过急,免得落人口舌。还有,邬苏月那丫头虽然野了点,但身手不错,脑子也灵活,是个难得的好姑娘,有她在你身边本宫才放心,今后对她亲近一点,切莫让她活得像本宫一样可笑。”

  想起方才那道不管不顾闯进来又缩头缩脑溜走的身影,朱文礼眼中也有了几分笑意,道:“儿臣谨记。”

  朱文礼出了坤宁宫大门,便见邬苏月在路边踢石子玩,嫣红的裙裾随着她的脚步荡开一道弧度。

  听到脚步声,邬苏月回过头来,望着朱文礼的眼神中有些许毫不掩饰的担忧,问:“殿下没事罢?”

  “没事。”朱文礼在离她三四尺远的地方站定,保持不疏离也不轻佻的距离,观摩着她的神色问,“二姑娘不开心?”

  “我有点儿想家了。方才想去御马监骑马散心,可是四卫营的人不许,说那是御马,只能给天子和皇子们调用。”邬苏月声音有些低落,与朱文礼边走边谈,“娘娘为什么要罚跪你?”

  “因为朝堂上的一些事,我没有同母后商量便擅自做主了。”怕邬苏月误解皇后,朱文礼又补充道,“母后是为我好。父皇素来偏爱二哥允王,立我为太子不过是看在母后和薛、张二家的份上,此时我剑走偏锋查处薛家,难免会让她不安。”

  “皇上十年不理朝政,此次却为了一个薛家上朝,实在怪异。我想了许久,他如此重视这桩案子,也许并不是为了整肃朝纲,而是想抓住殿下和娘娘的把柄,趁机扶植允王上位。”见朱文礼面上划过一丝无奈,邬苏月直言不讳道,“那允王我见过一次,身上戾气很重,相貌又油腻,无论外表还是内在都不如殿下。”

  难得受人夸奖,朱文礼颇为讶异,脸上浮起窘迫的红晕,有些局促地道:“二姑娘才认识我几日,便知我外表内在比二哥强?”

  “一个人的气质是掩盖不住的。”邬苏月锲而不舍地问,“所以,皇上为何不喜欢你?”

  朱文礼只是笑着摇头,笑容中有几分苦涩。

  他不回答这个问题,邬苏月便不再追问,自顾自道:“还好阿爹对我们姐弟三人都是一碗水端平,姐姐、弟弟有的,绝不短我分毫。之前我还不太想嫁给殿下,总觉得一辈子困顿深宫之中定会无聊,如此看来,我比殿下幸运万分。”

  朱文礼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这个话茬,停住脚步问道:“二姑娘……不想嫁给我?”

  “之前的确这般想过,毕竟应天府离沧州太远。可是阿爹说殿下需要我,我便来了,结果一见殿下,倒也没有我想象中那般狰狞。”

  “你想象中的我,是何模样?”

  “殿下比我大五岁,有点儿老,应该长了胡子,不苟言笑。”

  头一次被姑娘说‘老’的二十一岁青年心中一梗,哑然失笑,噎了半晌方无奈道:“我带二姑娘去骑马。”

  邬苏月便展露笑颜,欢呼一声答应了,忙赶着回去换骑射服,嚷嚷着要好好与太子好好比试一场。

  翰林院,午后无人,姜颜望着律法修订文书上寥寥无几的二十来个名字,愁得直叹气。

  十天过去,朝中大小官员数百人,同意修补律法签字者不过十之一二,多数人或是忌惮薛家,或是保持着事不关己的态度保持中立……照这样下去,这场轰轰烈烈的朝堂变革便要胎死腹中。

  正烦闷着,忽见两人并肩进门来,其中一人纸扇轻摇,眯着桃花眼笑道:“难得见你这般头疼,真是稀罕事!”

  这玩世不恭的嗓音实在太过特别,姜颜抬眼望去,来者果然魏惊鸿和邬眠雪。

  自从上次一别,姜颜已是三个月不曾见到他们,不由心中一喜,道:“阿雪,你们怎么来了?”

  邬眠雪还是老样子,嘴角梨涡可爱,笑道:“阿月思乡情切,爹爹让我来京看看她。”

  “顺便与我成亲。”魏惊鸿笑嘻嘻地寻了个位置坐下,从题有‘已婚’二字的扇面后抬起眼来,很是夸张地朝邬眠雪抛了两个媚眼儿。

  “你们要成亲了?何时?”姜颜着实惊喜了一番,心想时间过得真快,国子监的日子犹在昨日,转眼间这两人便要修成正果了。

  邬眠雪难得羞涩,干咳一声抿唇道:“九月初一,在太子和阿月的大婚典礼后半月。”

  “你和苻离的随礼要大。”魏惊鸿嘱咐姜颜。

  “行了,还是办正事罢。”说着,邬眠雪拿起姜颜案几上的联名书,很是洒脱地写上邬将军的名字,落了红手印,“我爹听说了朝中的事,嘱咐我代他签名附议。”

  这可真算得上是天降甘露、柳暗花明,姜颜心中一动,霎时云翳消散,笑道:“请阿雪替我谢过邬将军。”

  “我就不用你谢了,记得随礼的红包要大。”魏惊鸿很不正经地笑着,接过邬眠雪手中的笔唰唰落款,“薛长庆的人盯我爹盯得极紧,我爹和大伯不好贸然来此,便让我代为签字……放心,我问过了,本人有事不能前来的,代签亦有效。”

  望着纸上三个墨迹未干的重臣名字和鲜艳的红手印,姜颜笑了声,又忍不住笑了声,不知为何鼻根有些酸涩,只好垂下眼盖住眼底的湿意道:“放心罢,待你们成婚,我一定随上大礼。”

  绢纸上,太子朱文礼、礼部尚书阮绍、国子监祭酒冯九卿、锦衣卫千户苻离、北镇抚司抚使蔡岐、翰林院编修姜颜、镇国大将军邬关北、御史台魏长青……还有内阁首辅苻恪。

  只是,名单上的附议者仍是太少太少。

  看出了姜颜的忧虑,魏惊鸿提议道:“其实这种事,朝中大臣多半持观望状态,你不妨前去一一游说,以你的口才定有更多人愿意出面。”

  邬眠雪点点头:“我们也会想办法帮忙的,不仅是为了阿玉,更是为了我们少年时渴望兼济天下的夙愿。”

  “昨日去了礼部谢侍郎家游说,却被拒之门外,原想着他们毕竟与阿玉定过亲,看在这份情面上也该签个字,谁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只要触及的不是他们的利益,谁会站出来说话?”姜颜叹了声,随即想到什么,她即刻起身道,“我去一趟国子监,看能否说动司业、博士们签名,便不招待你们了。”

  邬眠雪不在意地摆摆手:“去罢去罢。”

  才出了宫,已有两名面熟的锦衣卫在宫门外等候,见姜颜急匆匆出来,这两人按刀向前,抱拳道:“姜大人,我等奉苻千户之命前来保护,不知大人要去何处?可要备车?”

  姜颜知道苻离是担心她的安全才派人日夜跟着,毕竟薛家狗急跳墙,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

  “去国子监。”姜颜想起这两日都不曾见过苻离,也不知他又去哪儿查探了,便问,“你们苻大人呢?”

  锦衣卫答道:“大人公务在身,并不在应天府。”

  姜颜便点点头,不再发问。

  正此时,背后传来一声细微的呼唤:“姜编修,我能……签个字吗?”

  姜颜正愁文书上附议者不到朝臣的一半,闻言自是欢喜,忙转身道:“当然可……”随即愣住,嘴角的笑意化作讶然。

  是谢进。

  他爹不是拒绝签字么,他来作甚?

  似是看出了姜颜的疑虑,谢进白净的脸红了红,局促而紧张地说:“昨天你来府上游说的事,我听说了……很抱歉,父亲不同意修缮律法,但并不代表我不同意。”

  顿了顿,谢进又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道:“我知道,我只有举人的功名,并无官职,签字也代表不了什么,可我……我……”

  “签罢。”姜颜平静地将文书展开,又从怀里摸出印台,递给他。

  落笔的时候,谢进的手有些抖,应是怕他父亲知晓后会责骂于他罢,可他依旧一笔一划地签好了自己的名字,并慎重地盖上手印。做完这一切,他如释重负地一笑,转身快步离去。

  “多谢。”姜颜卷好文书,发自肺腑地说出这二字,朝着谢进的背影深深一躬。

  谢进的背影一颤,但并未回头,只是步履明显轻松了不少。

  锦衣卫办事的速度果然很快,谢进刚走,便有马车停在宫门外。姜颜上了车,在颠簸摇晃中按了按太阳穴,嘴中念念有词不断打着腹稿,将游说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翻来覆去设想了许多遍……

  可她并未想到,国子监内等待她的竟是这样一番光景——

  博士厅里庄严肃穆,夕阳透过窗棂从四面照入,空气中细小的尘埃浮动。鼎炉焚香,岑冀和荀靖两位司业领着监内六学的所有博士官、助教官、主簿等三十一名官吏静候在厅中。他们有的还很年轻,有的已是拄着拐杖的垂垂老者,却无一例外沐浴更衣过,神情庄重如同在做一件神圣的事。

  门口,姜颜的脚步微顿,所有腹稿都在见到这群自发等候的儒官时被打乱,唯余一颗心砰砰撞击着胸腔,暖流冲上四肢百骸,化作眼眶里的湿意。

  这种场面带来的震撼比血肉横飞的战乱、比过五关斩六将的科考更能打动人心。

  “来的太慢了。”见姜颜捧着文书久久站立在门口,平时伶俐聪明的人儿此时却呆得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岑司业冷着脸道,“纸笔拿来。”

  那一瞬,姜颜感觉自己站在浊浊乱世的黑暗中,却不再彷徨害怕,因为她知道自己并非一人孤身作战,她身边有光,而黎明终将取代黑暗。

第82章

  平津侯府, 薛长庆缓缓擦去手上新鲜粘稠的血迹。而他脚下躺着的, 是一具以奇怪姿势扭曲着的、女人的尸体。

  程温认得这张脸, 刺客十七娘。只是那张艳丽又狠辣的脸此时蒙上了一层灰败的死气,口鼻溢血,死不瞑目。

  “锦衣卫搜罗来的人证和物证就在路上, 这几日就会抵达应天府。”薛长庆将染血的帕子丢掷一旁, 对屋内跪着的一名肌肉虬曲、虎背熊腰的魁梧男子道,“杀光他们,但凡是留了一个活口,十七娘的下场便是你的明日!”

  他目光阴鸷,话语中透着浓烈的杀气,饶是那般魁梧的汉子也被他的气场压得抬不起头, 只垂首道:“是,主子!”

  “还有你, 这些日子你做得不错, 对薛家的忠心本侯都看在眼里。”薛长庆冷冷地盯着程温,“锦衣卫迟早会查到遏云山庄, 为保万无一失,账簿便分给你和张晋河保管。至于你的的母亲, 大可不必担心, 张晋河会寸步不离地替你‘尽孝’,你尽管放心去做我交给你的任务!”

  程温又怎会听不出薛长庆言辞中的要挟?面上闪过慌乱,忙表态道:“程温誓死跟随侯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与宿敌成亲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