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宦_分节阅读_第491节
小说作者:江南梅萼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54 MB   上传时间:2019-08-17 21:14:08

  钟羡又是心焦又是纠结,上次去宫中讨官时他就想与陛下说道此事,但看他一副不冷不热的模样,长安当初又是在那般情形下离的京,他没好意思开口。

  但此事一日不解决,便一日如鲠在喉,叫他坐立难安。他原本让长安每个月都要写信给他报平安的,两人分别早已满一个月,她却未有信来,也不知眼下情况到底如何。

  “少爷,外头有个从福州来的人找您,说是奉安公公之命给您送信,要亲自把信交到您手上。”竹喧挂好了官服,出去了片刻回来禀道。

  钟羡骤然回身,道:“快让他进来。”

  不多时竹喧便领回一个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大汉来,这大汉钟羡瞧着还有点眼熟,好像是长安身边那个脸上有疤的名叫袁冲的男子的手下。

  汉子见了钟羡,先行了礼,然后就从背上带盖子的篓筐里拿出一包东西并一封信交给钟羡。

  钟羡接了信和东西,命竹喧将人带下去好生招待,自己忙忙地回到内室,拆开信来看。

  是长安的笔迹没错。

  这真的只是一封报平安的信。长安在信中写了她在芙蓉镇的遭遇,告诉他刺客是赢烨派来的。她说这是她与赢烨之间的私人恩怨,与旁人无尤,陛下又给她增兵一千,足够她自保。末了问他尹衡还朝了没?

  钟羡看得懂她信中的话外之音,说刺杀是她与赢烨的私人恩怨,与旁人无尤,大约就是希望他知道了这件事也不要往外说的意思。只是她最后问尹衡干什么?尹衡作为朝廷使者前往兖州与赢烨谈判,赢烨却在此时派人刺杀长安,这两者之间莫非有什么联系?

  钟羡将信从头至尾翻来覆去地看了三遍,逐字逐句地分析长安的语气,确定她似乎真的并无大碍,这才放下心来。他想起信中说给他捎了件芙蓉镇的特产芙蓉帐,以为又是逗他的,结果拆开旁边的包裹一看,还真是一顶红罗帐,正哭笑不得,竹喧又报说夫人来了。

  钟羡以前所未有的仓皇速度将帐子和信件都塞到自己床上的薄被中,然后才到外间迎接他娘。

  不出所料,钟夫人又是来给他送补汤的。自他回来这一个多月,各种补药补汤,毫不夸张地说,他灌了至少得有一水缸那么多。但是看看他离家这一年钟夫人头上新长出来的白发,他能怎么办呢?只能继续当水缸……不对,是继续喝补汤啊。

  “娘,日头这么大,您叫下人送来就是了,何必亲自跑一趟。”钟羡扶着钟夫人在桌旁坐下,关切道。

  钟夫人笑着拍拍他的手,道:“娘还没到经不起风吹日晒的年纪,过来,自是有话对你说。对了,那官服你试过了没?合不合身?不合身赶紧叫府里的绣娘改一改。”

  “试过了,合身的,不用改。”钟羡在钟夫人对面坐下,乖觉地捧起补汤来喝。

  钟夫人瞧他这般顺从,心中甚为熨帖,随口问道:“听下人说,方才府里来了个信差?”

  钟羡放下汤盅,掏出帕子拭了拭唇角,看着钟夫人道:“是我外面的一个朋友,我回来之前见过他,托他给我捎一封信去给陶家老二。他到云州了,回信跟我说一声。”

  听他提起陶家老二,钟夫人又不免叹息:“你说你们这些孩子,为了抱负前途,一个个都跑那么远,全然不顾爷娘在家日思夜想,眼睛都要望穿。”

  “娘,我这不是回来了吗?”钟羡笑道。

  “是啊,你可回来了。这御史虽也不算什么好差事,但好歹是京官,你若想为娘多活两年,以后你就好生留在盛京,再不要一时心血来潮便往外跑了。”钟夫人想起这一年种种担心难熬之处,还忍不住眼眶发红。

  “我知道了,娘。”钟羡温声道,“对了,您刚才说有话要同我说?”

  “啊,就是那个,大司农家的小女儿,你不是说想见上一见吗?娘已经跟慕容夫人约好了,明天上午,天清寺。”提起钟羡的婚姻大事,钟夫人瞬间又精神起来。

  “嗯。”钟羡点了点头,就移开目光去拿桌上的茶杯。

  钟夫人仔细地打量着他,道:“羡儿,为娘怎么觉得你对这门亲事好似不是很感兴趣啊,明日见面,该不是你为了推脱找的借口吧?我告诉你,那慕容姑娘我可见过了,容貌端丽人也温柔,虽比不上……”钟夫人下意识地想说比不上张竞华来着,但一想张竞华都成别人家媳妇了,提起来也没意思,就及时打住,改口道“但也算得上是一位品貌上佳的闺秀了。这次你若无站得住脚的理由,我可不会由着你的性子乱来。”

  “我都答应同你去相看了,又岂会乱来?只不过,娘,我也实话告诉您,比起这京里旁的闺秀,我对慕容姑娘的要求会高上一些。”钟羡道。

  钟夫人不解:“为何?”

  钟羡道:“因为她爹乃是庶子出身。”

  钟夫人懵了一会儿,愈发不理解道:“羡儿,你交友都不问嫡庶只重品德学问,怎么到了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反倒计较起岳家的出身来了?这大司农虽是庶子出身,但他如今乃是皇亲,官位也不低,论家世门户,还是配得上咱家的。”

  “娘您说到重点了,比起嫡庶,我的确是更重品德。大司农是庶子出身这原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一介庶子,是如何爬到今天这位置的?是为朝廷立下过什么汗马功劳因功受禄,还是为百姓谋过什么福祉利益而受到推崇?都没有吧。那他从一介庶子到如今的大司农,靠的无非就是两方面,一,钻营,二裙带。

  “以我们钟家如今的地位,已经没有必要也没有余地更上层楼了。我不想成了别人的助力还要背负攀龙附凤的名声。再有就是,陛下和太后的关系一直不是那么和睦,若以后冲突加剧,大司农是太后同父异母的弟兄,有今天的地位想必受太后助益颇多,届时必然站在太后那边。若我们跟他结了亲家,到时候岂不是要被迫站队?与其到时候大义灭亲,如今又何必冒着风险结这门亲呢?”钟羡道。

  钟夫人听得目瞪口呆,少倾回过神来,道:“你既这么说,与直接拒绝有何区别?那还相看什么?”

  钟羡微笑道:“若那位慕容小姐能让我对她一见钟情,我还是愿意为她冒这等风险的。”

  “一见钟情……净胡说。”钟夫人反应过来,嗔怪地瞪了钟羡一眼,又思虑道“你说的这些,也不无道理。娘是个后宅妇人目光短浅,考虑不到这一层还情有可原,只是你爹难道也从未想到过这些么?”

  钟羡垂下眼睫看着面前的茶杯道:“可能爹也被娘您影响了,怕孩儿娶不着媳妇,病急乱投医呢。”

  钟夫人瞪他:“你还好意思说?”

  钟羡笑。

  钟夫人也是拿他没办法,道:“既如此,我就先找借口推了明日的天清寺之约,再好好与你爹说道说道此事。”

  “不用,娘。既然您都已经见过了慕容姑娘,想必他们家也看得出您操心孩儿的婚事。在您这里,还有什么事能比孩儿婚事更要紧的?您若推脱明日之约,不管是以什么理由,对方都会知道是借口,如此倒是您的不是了。既约好了,便去看看吧,正好我也好久不曾陪您去上过香了。”钟羡道。

  钟夫人看着他,叹气:“你这孩子,是想把爹娘的不是,揽到自己身上去。”

  “爹娘哪有不是?一切筹谋不过都是为我而已。”钟羡道。

  “你若能好好成个亲,娘就什么都不用筹谋了。”想到这门亲事还是不能成,钟夫人心事重重地走了。

  及至夜间,钟慕白回府,到了赋萱堂,见钟夫人坐在灯下又是一副悒悒不乐的模样,遂问:“这又是怎么了?自羡儿回来,你可还未曾有过这副模样。”

  钟夫人抬起脸来,道:“与大司农家的亲事还是不成,羡儿他不愿意。”

  钟慕白目色微沉,问:“为何?”

  钟夫人就把钟羡的顾虑说了一遍。

  “全是推脱之词,这你也听他的?”钟慕白道。

  钟夫人讷讷道:“可我觉着他说得挺有道理的啊。”

  “有什么道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慕容家得了天下,慕容怀瑾顺势捞了个大司农做也成了错?还万一太后和陛下冲突加剧我们会被亲家所累,难道我们钟家与别家联姻,还能让别家左右了立场不成?要左右,也只有我们左右别人立场的份。这回不能听他的,就慕容家的小女儿了,不成也得成。”钟慕白毫无商量余地道。

  钟夫人:“……”

  “他人呢?我去同他说。”钟慕白知道钟夫人心疼钟羡,不忍强迫他,遂决定亲自上阵。

  “被他几个朋友叫出去吃饭了,还未回来。我说你急什么,好歹是羡儿的终身大事,总得他愿意将来小夫妻两个才能过得和乐,我们做爹娘的何必为了别家去逼迫自己的儿子。喏,这有新煮的碧叶莲子茶,先喝一杯消消火。”钟夫人忙站起来给钟慕白倒茶,见他还气冲冲地站在那里,便将他拉过来按在凳子上,一边将茶递到他手中一边道:“你要同他说,也得好好讲道理。他好不容易才回来,若你再给他逼走了,我可不饶你。”

第634章 成长

  丰乐楼,钟羡正与人宴饮。能把他叫出来吃饭的人本也不多,无非是姚景砚秋皓等几个老相识罢了。不过自秋皓入了执金吾,姚景砚的爷爷姚沖成了右丞相后,两人交游日广,故此番饮宴还有几个钟羡并不太熟但却有资格与会的青年才俊在。

  一桌人年纪阅历家世都相差不多,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这边正热热闹闹地吃着呢,雅间的门陡然一开,慕容珵美一副欲进来的模样,看到室内场景却又是一愣,随后拱手致歉道:“抱歉抱歉,我走错门了。”

  “诶,看慕容公子这话说的,大舅哥到妹夫房里,怎么能叫走错呢?”一名与姚景砚同来的杜姓男子语带笑意的大声道。

  慕容珵美闻言,笑而不语,似是默认,看了桌上钟羡一眼便大大方方走进门,跟众人打招呼。

  众人一一回过礼,钟羡突然对慕容珵美道:“杜公子方才说大舅哥进妹夫房里,不知在座各位谁与慕容公子做了姻亲兄弟,钟羡回京不久,孤陋寡闻,在此先恭喜二位了。”

  他这话一出来,满屋子都安静下来。席上众人面面相觑,慕容珵美的脸色有些挂不住。

  姚景砚就坐在钟羡身边,闻言咳嗽一声,侧过身对钟羡道:“文和,此人不就是你?太尉府与大司农家议亲已久,整个盛京都已经传遍了,难道你不知?”

  钟羡俊眉一皱,道:“不知。”

  众人又是一番沉默。

  姚景砚干笑道:“那想必是你回家养病,钟太尉与钟夫人之前关切你的病情,是故还未有空与你提及。倒是我等嘴快,先漏了口风。”

  钟羡看着姚景砚,正色道:“既然我回来月余我爹娘还未与我提及此事,那想必我钟家还未去大司农府下聘吧。若已下聘,我爹娘不可能不告诉我。男女婚姻大事,岂同儿戏?未曾下聘,便是八字还未有一撇,姚兄你身为右丞相之孙,理应谨言慎行,何故人云亦云?岂不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若此事最后不成,我自无妨,你却叫慕容公子的妹妹如何自处?”

  “听钟公子此言,仿佛甚不赞同与我家联姻。莫非钟太尉之前与家父所议,钟夫人来府中相看我妹妹,都是在戏耍我家不成?”慕容珵美不悦道。

  “慕容公子切勿动怒,我并非是这个意思。只是,凡事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眼下你我两家并未有联姻之实,外头便疯传令妹要做我钟家的媳妇,若我一个不好旧病复发死了,那令妹岂不是要背负克夫的名声?明明我钟家连聘都未下,却要令妹无故负此恶名,对令妹何其不公?慕容公子你以为如何?”钟羡不紧不慢道。

  慕容珵美见他为了自圆其说竟不惜拿自己的性命来咒,气得一甩袖子转身便走了。

  满桌人都看着钟羡。

  秋皓目瞪口呆地说:“文和,你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文和吗?”

  钟羡微笑:“怎么不是?你觉得若我有妹妹,我会在男方未曾下聘之前任由旁人在外头如此议论她的婚事吗?”

  秋皓瞬间回神:“不会。”

  钟羡道:“这便是了。我分明是为他家考虑,他却怫然而去,非我得罪,实乃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众人无话可说,于是纷纷拿起酒杯,又开始说笑饮酒。

  这一番饮宴下来,钟羡回到府中时夜已深了,也无人找他麻烦,遂一夜无话。

  陛下虽封他为御史,却并未规定他到任的时间,只叫他自己酌情而定。是故第二日钟羡还能一早起来准备陪同钟夫人去上香。

  钟夫人都把捐给庙里的一应米粮布匹准备好了,大司农府却匆匆来了一名仆妇,说她家小姐昨夜偶感风寒,今早便发起热来,天清寺恐是去不了了。她家夫人特派她来告知一声。

  钟夫人打发了仆妇,一脸疑惑地望着钟羡道:“我家不曾推脱,他家倒自己推脱了,这是何故?”

  钟羡心知肚明,口中却笑道:“许是大司农夫人见我病着回来,以为我身子病弱,反悔了吧。”

  “胡说。”钟夫人虽知这是钟羡的玩笑之语,心中却忍不住怀疑确有这个可能,否则他家推脱什么?一想到自己儿子被人挑拣嫌弃,她就心中不悦,绷着脸道:“既如此,那我们自去我们的。”

  “是。”钟羡小心地扶钟夫人上了车,自己依旧骑马在前头开路。

  母子二人带着家仆到了天清寺,迎面遇上太史令夫人。

  太史令夫人应是比他们来得早,他们刚来,她那样子却似要回去了,眼眶微微红肿,由一名少女扶着,跟钟夫人见了礼。

  “每次为娘看到孔夫人,这心里便难受得不行。她膝下也只有一个嫡子,好端端地出去给陛下办差,谁知就一去不回了。这孔公子死后,虽陛下给了极大的哀荣,可这对于一个失去了儿子的母亲来说,有什么用?”送走了孔夫人,钟夫人一边与钟羡往天清寺里走一边道,“你出去这一年,又是江岸决堤又是农民起义的,有什么坏消息你爹他总想瞒着我,可我这心里就记挂你一个人,你的消息,哪是他想瞒就能瞒得住的?那阵子也真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只觉着人整天浑浑噩噩,魂儿也不知飘在何处,唯恐哪天有个不好传来,那娘定然是与你一同去了的。”

  “娘,您别说了,都是孩儿不好。”钟羡此刻心中宛如刀刺一般,自己这一出去,累得爹娘日夜悬心不说,还害得孔仕臻为他而死。方才见孔夫人那样,思及孔家如今唯剩老弱妇孺,怎不可怜?人命无贵贱,长安之所以会这么做,无非是为了他而已,这笔人命债,从根子上来说,是他欠孔家的。

  “娘知道,你现在回来了,娘说这些也是多余。你别嫌娘啰嗦,娘只是觉得后怕而已。”钟夫人掏出帕子揶了揶湿润的眼角,对钟羡笑道。

  钟羡扶着她上了台阶,往大雄宝殿去。

  钟夫人上了香,顺便替钟羡求个姻缘签,结果中了上上签,高兴得立马捐了大笔香油钱,带着哭笑不得的钟羡回府去了。

  到了府中,钟羡将钟夫人送回赋萱堂。钟夫人要理账,钟羡本欲告退,回身走了两步,却又转过身来,唤:“娘。”

  钟夫人目光从账本上挪开,看着他问:“何事?”

  钟羡对前来和钟夫人对账的钟府管事与左右丫鬟道:“你们都且退下。”

  钟夫人见他屏退下人,知道他恐怕有要紧的话要说,遂放下账本洗耳恭听。

  人都出去了,钟羡来到钟夫人面前,面上有些赧然,问:“娘,方才孔夫人身边那个,是孔府千金么?”

  “是啊,孔夫人一共育有一子二女,除了孔公子和宫里的大女儿,便只剩身边这个小女儿。你……何故问起她来?”钟夫人心中有些猜测,却又不敢相信,毕竟钟羡除了以前莫名说过心仪一女子外,从未在男女之事上有过任何表示。

  “母亲可否派人去打听一下,这位孔小姐可曾许配人家?”钟羡耳根发红。

  钟夫人惊讶地站了起来,道:“羡儿,你莫非……看上了她?”她努力回忆方才在寺中见到那位孔小姐的情形,十五六岁的少女羞怯得紧,连头都没抬。钟羡怕是连她的脸都未看清吧,能看上她什么?

  她心中惊疑不定,那边钟羡却点了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1页  当前第4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1/5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