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胡善围往后退,对六位女官行了一礼,“不好意思,打扰各位议事,下官这就退下。”

  “来都来了,别走啊。”曹尚宫站起来,先把门给关严实了,而后说道:“刚才我们讨论我走了,谁来接替尚宫之位,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推选你来当尚宫,统领后宫所有女官。”

  胡善围懵了,“谁?”

  范宫正等人齐齐说道:“你。”

  胡善围连连摆手,“不可能,我今天来找曹尚宫,就是为了——”

  没等胡善围把辞职的话说出来,曹尚宫就捂着她的嘴,对她耳语道:“这是皇上决定的事情,你不想死,就闭嘴。”

  胡善围不想死,她和沐春刚刚约好孝期结束之后,沐春让爵,和她成婚,从此远离朝野纷争,成为一对神仙眷侣。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能让愿望成空,心愿空许。

  胡善围被曹尚宫推到了中间的主位,曹尚宫和范宫正一左一右,一起强行按住她的肩膀,让她坐在主位上。颇有些当年赵匡胤被迫黄袍加身之感。

  六个女官齐齐站起来对着胡善围一拜:“恭喜胡尚宫,贺喜胡尚宫!”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初一,这一天宫里陆续有三个爆炸性的消息:

  尚宫局曹尚宫离职出宫。

  尚仪局崔尚仪卸任,司仪沈琼莲接任尚仪之位,称为沈尚仪,而刚刚卸任的崔尚仪立刻被洪武帝册封为淑妃,代掌后宫大权,入主空置十二年的延禧宫。

  崔淑妃以四十二岁的“高龄”,成为后宫新宠,风光无限,是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宠妃。

  尚宫局司言胡善围高升为尚宫,称为胡尚宫,以三十二岁的“低龄”,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尚宫。

  洪武朝的后宫由此进入了“后洪武”时代。

  入夜,胡善围守在御书房外,直到深夜,洪武帝批阅完毕所有的奏折,才宣她进去说话。

  胡善围一进门,就跪在地上,“求皇上收回成命,微臣无德无能,不堪担当尚宫之位。”

  洪武帝正吃着宵夜,只是简单的白米稀粥,配着几味小菜,略吃了几口就停了筷子,年纪大了,要注意养生,不能饿着,也不能多吃。

  洪武帝漱了口,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是为了沐春吧,你想去云南找小春。”

  皇上是怎么知道的?

  胡善围听得心惊,用尽了所有的定力,方没有大惊失色,说道:“殿下不要相信那些谣言,微臣和黔国公……清清白白的。”

  这个没有说谎,沐春和胡善围发之于情,止乎于礼,虽两情相悦,但并无过分之举。

  洪武帝说道:“你不用着急否认,你和沐春的事情,孝慈皇后早有察觉,沐春总是不肯结婚,朕觉得不对,命令毛骧暗中监视沐春,结果就发现你和沐春有私情,因你们两个还算守礼,朕就没有戳破。孝慈皇后临终前有遗言,要朕成全你们两个,以弥补当年朕错点鸳鸯的过错,朕答应孝慈皇后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但是,朕是有条件的。”

  洪武帝每一句话,都让胡善围脊背生寒,又觉得无比暖心,原来孝慈皇后早就知道了!

  难怪她临终前要我退出后宫,不要为她复仇,找出幕后黑手,原来有这一层的意思在。

  洪武帝说道:“现在后宫无主,东宫的国储也不稳,东西六宫的嫔妃、外头的藩王、乾清宫东西五所的皇子,朕统统不信,怀疑他们有异心,所以朕需要信得过的人帮助朕渡过难关。”

  经历了达定妃、郭贵妃、懿文太子等人的“背叛”,洪武帝杯弓蛇影,不再相信任何后宫嫔妃了,但是必须有人替他打理后宫各种大小事,他才能睡个安稳觉,否则后院起火,还不知会发生什么更可怕的事情。

  “崔淑妃以前是朕的尚仪,只效忠朕,也是朕的耳目和心腹。朕给她一个名分,封为淑妃,才能名正言顺的代掌后宫大权,后宫只有一个崔淑妃是不够的,必须有六局一司配合执行。”

  洪武帝说道:“尚宫这个位置,要的是忠心和能力齐备,有自己的判断力,不会盲从,想办法把事情做好,朕不需要一个附庸。你很有主见,性格坚韧,虽然屡次顶撞朕,但是你对大明的忠心无可挑剔,连曹尚宫和崔淑妃都说,你是最好的人选。你和崔淑妃一起配合,坐镇后宫,朕才能放心。”

  “接下来,为了皇太孙储位的安全,朝廷会有一番大清洗,会死很多人,很多大人物会被除掉,朕的要求是,无论前朝多大的腥风血雨,后宫必须保持稳定,不能乱,不能有事情,只要你做到了,朕将来就会成全你和沐春。”

第144章 制衡

  胡善围没得选。

  她也没有继续跪下来乞求洪武帝放她走,以她对洪武帝的了解,皇上对亲生儿子、对伺候多年的枕边人都尚且如此绝情。她算什么呢?

  没有用的,这个帝王越老,就越怕失去,控制欲越强,他习惯行的把每个人都当做棋子,他需要把谁摆在那里,棋子就必须待在那里,否则,一个无用的弃子,反而更危险。

  何况,她还要顾及镇守云南的沐春,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把他卷进国储之争的旋涡。

  胡善围形同梦游般回到住所,一路上满脑子都是孝慈皇后临终前的一幕,当时她气愤幕后黑手利用蚕母刺杀、马晔之死连番给孝慈皇后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她踌躇满志:

  “……娘娘一定要撑住,微臣发誓,一定揪出真凶,谁搞宫斗我搞谁,谁争储位我搞谁,都不准搞事情!”

  孝慈皇后却用怜悯的目光的看着她,劝她收手,退出宫廷:

  “……其实后宫和前朝一样,每个人都有私欲,都想往上爬,这是人的本性。故,你是杀不尽,除不绝的……”

  “本宫不要你报恩,也不要你报仇,本宫只想要你好好的活着……”

  “……放手吧,后宫是大明最大的名利场。本宫死后,为了后位,甚至储位,后宫会变成最大的角斗场,互相撕咬,直到角逐出新后为止,大明宫廷即将迎来最大的震荡,为了自保,你都要用尽所有的智慧,千万不要妄想其他了。”

  当时她的心被愤怒和悲伤所充斥,一心只想揪出幕后黑手复仇,那里听得进去?

  她反对孝慈皇后为她做出选择,在孝陵守墓的一年,喂鹿养孔雀,生活磨砺着她,复仇之火也尚未熄灭,直到端敬贵妃郭氏来孝陵“一顾茅庐”,请她出山,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后来,她真的成功了,将幕后黑手达定妃揪出来,为孝慈皇后复仇。代价是孝慈皇后长眠之地差点被夷为平地,她从此卷入各种宫廷旋涡,渐渐厌倦这种永无止境的明争暗斗,腥风血雨,要抽身而退,寻求一片安宁时,却退不回去了。

  十年后,胡善围被“黄袍加身”、迫不得已当了尚宫,她明白了孝慈皇后临终前做出那等看似不争的选择是何等高明,暗藏多少玄机和深切的关怀。

  孝慈皇后为她和沐春考虑的那么深远,一步步为他们铺路,争取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果,可是当年她太年轻太简单,根本不懂孝慈皇后背后的深意,没有按照孝慈皇后为她铺好的路走,而是走向了人生另一个充满变数的分岔路。

  胡善围漫无目的的在宫中行走,宫廷就像一个四平八正的一个巨大棋盘,人如棋子,一旦踏入这里,或行或退,就由不得自己了。

  胡善围慢慢梳理着情绪,想着将来的路该怎么走。

  后悔了吗?胡善围问自己。

  不后悔,孝慈皇后对我有知遇之恩,悉心教导,没有她,我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女人,随波逐流而已。

  如果老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依然会选择为她复仇,一个为大明、为宫廷殚精竭虑,付出一生的皇后,不应该死的不明不白,让凶手永远逍遥法外。

  我不能负了这份恩情,哪怕明知我将要付出的代价,是和沐春约定相会的时期推迟。

  是推迟,不是后会无期。

  洪武帝许下过承诺,等后宫在即将掀起的风浪中有惊无险的渡过,国储稳固,就是成全她和沐春之时。

  胡善围安慰着自己,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已经选择了,就不要后悔,想着将来如何弥补沐春,至少,她和他的未来充满着希望。

  想通了这些,步履也变得轻快起来,她走在东六宫的长街上,途经那座“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碑,铁碑早已不复当初进宫时的光鲜,已经爬满了锈迹,就像乾清宫里那个步入衰老的帝王。

  他内心强大到无可战胜,任何背叛和伤痛都无法击溃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像一个精明的棋手,操纵着所有人的人生。

  可是,在时间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看着生锈的铁碑,胡善围目光一冷:熬吧!看谁能熬过谁……

  与此同时,东长街高大宫墙的另一边,正是封闭了十二年,重新迎来新主人的延禧宫。

  上一个女主人是冠宠六宫的胡贵妃,因父亲“胡美乱宫”案爆发,灭了三族,在生南康公主的时候难产而亡,延禧宫就一直空着。

  端敬贵妃死后,皇上命人重新修缮延禧宫,当时宫人都以为这座宫殿要安置几个备受宠幸的高丽贡女,万万没有想到,这座宫殿的主人会是当了十五年尚仪的崔淑妃。

  也就是说,端敬贵妃郭氏刚死,洪武帝就已经定了下一个接替郭氏执掌后宫大权的完美人选。

  崔尚仪,效力多年的手下,他的眼睛和耳朵,熟悉宫廷,也了解前朝,在后宫素有威仪,能够服众,从五品女官到淑妃,不过是换一件官服和头衔,做第二份工而已。

  并且,崔氏四十二岁了,她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一切以洪武帝的利益为重。

  用五百年后的招聘启示来说,就是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无需任何上岗培训和适应期,直接能够上手,不孕不育,保证不请产假耽误工作,爱岗敬业,以公司为家,对老板有极高的忠诚度。

  想当年端敬贵妃郭氏初掌后宫,四处碰壁,不得已把胡善围请出山当军师,几经波折,方站稳脚跟,现在的崔淑妃一秒钟从女官切换到嫔妃模式,不费劲。

  崔氏受宠封妃,绝对不是洪武帝放纵情欲,一时兴起把自己的老部下拖上龙床,而是经过慎重考虑,权衡利弊的结果。

  洪武帝要是放到五百年后,绝对是个金牌猎头,善于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在最契合的岗位。

  崔氏搬家,喜迁新居,她一手提拔的沈琼莲写了一幅字送给她,作为乔迁的礼物。

  崔淑妃展开裱好的图轴,“慎独?”

  “是的。”沈琼莲说道:“《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我们其实无法真正欺骗自己,闻到臭的就是臭的,喜欢的就是喜欢的,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淑妃娘娘,这真的就是你想要的吗?”

  沈琼莲进宫时才十三岁,一团孩子气,崔淑妃用抽签的方法抽到了这个天才少女,如获珍宝,悉心培养照顾,名分上上下级关系,其实和母女差不多。

  沈琼莲持才傲物,有些冷情冷性,对别人的照顾和欣赏早就习以为常,觉得都是应该的,纵使如此,崔淑妃这十二年来的相伴,还是打动了沈琼莲,她从不多管闲事,对别人的事情毫无好奇心,包括胡善围在兖州对鲁荒王之死的调查,她也没有兴趣追问。

  但崔淑妃自是与“别人”不同的,故沈琼莲难得对崔淑妃的骤变有了好奇心,她想知道为什么。

  崔淑妃亲手将沈琼莲的字挂在墙上,烛光下,她的手腕、颈部、胸膛、腰际、长腿、脚踝还有足弓形成优美婉转的弧线,就像春风里随风摇摆的柳枝。

  “我和其他女官不一样,曹尚宫出身书香门第,范宫正就更厉害了,元朝四大诗人范梈的亲孙女,有名望,有才华,离了这宫廷,她们照样能过的很好,但是我不一样……”

  崔淑妃挂好了图轴,退后几步,打量着是否工整,“我是个落魄家族的孤女,族人夺了我家的产业,还把我卖给富商做小,那富商见我长得好看,还认得几个字,略通诗文,觉得奇货可居,就把我当做贿赂送给官员。好景不长,官员因贪腐案满门抄斩,妇女和孩子罚没成了官奴,我因生的好,被选入了当时的吴王府,当洗脚丫鬟。”

  命运多舛,红颜薄命,崔淑妃只是轻描淡写,好像说着别人的身世,她走近图轴,往左边抬高了一分,这才挂正了,满意的点点头,“洗脚丫鬟好听一些,其实就是个暖床的,连名分都没有。为了生存,我把皇上当成前头两个男人那样卖力的讨好服侍,但是皇上没有碰我,他给了我另一条路。”

  “所以,对我而言,遇到皇上,就像得到了重新投胎的机会。”崔淑妃看着目瞪口呆的沈琼莲,微微一笑,“我被皇上送出吴王府,有名师教诲,学习诗文历史,还跟着毛骧学了些粗浅的功夫,撬门溜锁之类的,换了身份,摇身一变,成为书香门第之女,考入宫廷当女官,从八品女史做起,努力往上爬,是皇上在宫里布置的棋子,第二重身份是锦衣卫探子,是来……监视孝慈皇后和历任贵妃的,皇上,是我唯一效忠的对象。”

  沈琼莲愣愣的看着崔淑妃,就像看着一个陌生人。

  崔淑妃说道:“淑妃只是一个名分,一个官职,对我而言,和尚仪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皇上效力。皇上昨晚根本没有碰我,以后也不会,所谓侍寝,只是幌子,把名分坐实而已。我今天和你坦白一切,也是在告诉你,尚仪这个位置,要绝对忠心皇上,才能坐的稳当、长久。同样的,皇上对你也会报以信任,尚仪局管着后宫进出,就像一把钥匙,你要当皇上的眼睛、耳朵,和钥匙……”

  且说崔淑妃正在为得意弟子沈琼莲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另一头胡善围帮着曹尚宫收拾行李,准备明日出宫。

  胡善围只收拾出了三个箱笼,曹尚宫简直比包拯还清廉如水。

  看着胡善围惊讶的眼神,曹尚宫神秘一笑,说道:“别以为我就这点东西,这几年我陆续在外头买田置地买大宅子,准备退休养老用的,这三个箱子是做给外头人看的,否则出宫用十几辆车装东西,传出去名声不好听。”

  曹尚宫做事,粗中有细,早做打算,狡兔三窟,胡善围实在佩服。

  胡善围问曹尚宫:“曹尚宫还年轻,其实大可不必请辞的,您和崔淑妃共事那么多年,你们配合应该更默契才是,为何您在陛下举荐我?着急要走?明明还可以多干几年,多攒点养老银子的。”

  人之将走,其言也善。曹尚宫向胡善围传授她的官场经验,“以前我是尚宫,她是尚仪,同品级,但我是女官之首,她要听我的,我还经常喜欢抖威风。现在她封了淑妃,我是尚宫,我要听她的——等于我和她地位互换了。表面上,大家关系看起来花团锦簇,其实花下隐藏着杂草,遇到合适的条件,杂草疯长,会‘吃’了花,你可明白?”

  曹尚宫句句肺腑,“咱们在官场上混的,无论前朝官员还是后宫的女官,都不要轻易去考验人性,也不要把你的未来赌在对方人性闪光的一面——也就是说,尽量不要把对方想的太好,要把对方当一个有善有恶,有良心也有私心的普通人,普通人都是有弱点、有心魔的,谁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触发。”

  “所以,崔淑妃上位,我这个曾经的上司去当她的助手就不合适了,需要一个地位比她稍低的人去配合,崔尚仪无疑最信任她一手栽培的沈琼莲,但是沈琼莲接任尚仪之位尚可,当尚宫……呵呵,纵使崔尚仪想要提拔自己人上位,皇上也不会同意的。”

  这下胡善围不懂了,“皇上为什么不同意?皇上都封了她为淑妃,托付后宫大权。”

  曹尚宫说道:“因为皇上是皇上啊,皇上将制衡之术玩到炉火纯青,后宫大权给了崔淑妃,掌管六局一司的尚宫怎么可能还是淑妃的人?所以,尚宫之位,非你莫属,你逃都逃不掉的。”

  原来如此!还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啊。

  胡善围琢磨了一会,脑子灵光一闪:“崔尚仪当了崔淑妃,就得我当尚宫,互相制衡。那要是曹尚宫您当了曹淑妃,那就……崔尚仪就会成为崔尚宫!”

  有了崔尚宫,我就可以顺利离宫了。

  “呸呸!”曹尚宫朝着胡善围的后脑勺拍了一掌,“你这乌鸦嘴,不准咒我,我还会比较想出宫安享晚年。当淑妃也得看脸知道不?崔尚仪还挺有宠妃风范,看起来是那么回事。我要是入主延禧宫,无疑是告诉六宫嫔妃,皇上不相信你们,你们死心吧。做戏都做不像的,皇上又不傻。倒是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