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这个磨人的老妖精烦恼的捋着胡须:“可是,他们年纪又轻,平日朕管得严,不准他们婚前胡来,没规没矩生个庶长子,免得将来选继承人会有麻烦。要是一下子有了三个女人,一旦耽于女色,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呢?胡尚宫,你有什么意见?”

  洪武帝极重子嗣,绝对没有堕胎保名誉一说,没有任何计划生育的想法,只要怀上了,无论生母身份地位如何,就一定要生下来。皇室血脉,每一滴都是珍贵的。

  胡善围不软不硬的回了一句,“微臣不知道啊,微臣今年虽然三十五岁了,但还是未嫁之身,并不晓得如何料理孙辈的婚事,对生儿育女之事,也一概不懂。”

  此言一出,任凭洪武帝老脸厚似城墙,也不禁有些难为情,她本来三年前就请辞出宫和沐春结婚的,可是洪武帝因大清洗时需要稳定后宫,而将她强行留下了。

  咳咳,洪武帝轻咳一声,“君无戏言,朕答应选秀之后放你出宫,就一定会做到,朕现在左右为难,两个或者三个,所谓旁观者清,你觉得那个比较好?”

  替洪武帝做决定不难,但是万一有什么后果,胡善围是无法承受的,伴君如伴虎,胡善围时刻提防着老皇帝翻脸。

  但是洪武帝问她,她又不能不回答,于是,胡善围拿出一枚今年户部刚刚铸造的铜钱,正面是“洪武通宝”,背面是牧童骑牛凸纹,说道:“微臣投掷铜钱,正面选二,背面选三,凭天由命,皇上意下如何?”

  反正是老天爷决定的,与我无关啊。

  洪武帝想了想,顿首道:“把铜钱给朕,朕来掷。”

  到底是皇帝,时刻掌握着控制权。胡善围巴不得呢,赶紧把铜板献上去。

  洪武帝在御案上旋动铜板,最后牧童骑牛朝上,选三。

  胡善围假装欣喜,“恭喜皇上,这是皇室即将开枝散叶的吉兆啊。”

  洪武帝于是为孙辈们定下了一配三的指标。

  目前京城到了婚龄,需要从秀女中挑选世子妃和两个侧妃的一共有九个皇孙,分别是:

  皇太孙朱允炆、皇次孙朱允熥、秦王世子朱尚炳、晋王世子朱济熺、燕王世子朱高炽、燕王次子朱高煦、周王世子朱有炖、以及楚王世子和蜀王世子。

  按照一配三的比例,那么最后一轮选下来,需要二十七名秀女入围。

  各地秀女们在藩王府已经经过好几轮初选了,先是海选,所有适龄的符合条件的少女由父母送到藩王府,按照年龄排队,每百人为一组,藩王府的内官们先草草看过,将高矮胖瘦的全部剔除,只留下体型均称,身体发育健康的少女,不合格的给予其银两作为路费,由父母带回家,自由聘嫁。

  次日,也是按照年龄,百人为一组,开始细看了,观察耳、目、口、牙齿、鼻、头发、皮肤、腰身、肩膀和脊背,五官要端正,牙齿整洁,不可有斜视等缺陷,头发润泽,皮肤光滑,腰身不能有赘肉肥胖或者驼背等不雅的体态。不合格者给路费遣归。

  到了第三轮,就要秀女们自己报家门,说出姓名,机关,年龄,家中人口等等户籍本上记载的内容。紧张的、口吃的、声音太大或者太小,音色浑浊的等等都被淘汰,给路费遣归。

  第四轮,有老嬷嬷用尺量出秀女的手、足等部位,再观秀女们走路的姿态,同手同脚的,紧张到无处安放手脚的等等都被淘汰,给路费遣归。

  第五轮,就是后宫派来的女官们出题,考教秀女们的识文断字和文学素养,以《女四书》、《列女传》等,以及四书儒家典籍里的内容,以及诗词为考题。根据成绩淘汰,带领五十到一百不等的合格秀女进京候选。

  在正式进宫之前,众秀女要在内府的奶子府,也就会当年胡善围考女官的地点进行搜身——胡善围当年也脱光了检查身体。

  女官们只检查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隐疾,是否夹带违禁物品进宫。秀女们就要很仔细了,所有的部位都要由老宫人们看、嗅、摸,是否有不妥之处,以及由司药的女医们检查私密部位,是否是处女。

  这一关淘汰之后,其实只有约三百个秀女完美的符合所有要求,被安排在储秀宫里接受宫廷礼仪训练,准备复选。

  三百个秀女,最终只要二十七个,相当于十里挑一。而且,是在被洪武帝挖孙辈们的墙角,近水楼台先得月,挖走了三个姿容出众的秀女封了美人的情况下!

  想到这里,胡善围不禁头疼,孙子们都不够分啊,当爷爷的还来抢,啧啧……

  三百秀女在储秀宫过的是集体生活,不管之前的身份如何,是类似郭二姑娘的豪门闺秀,还是马大姑娘这种孝慈皇后远方穷亲戚,亦或是烧火棍子打死大蛇的小军户之女张大姑娘,都要打乱了籍贯,由尚仪局抓阄随机安排卧室。

  每五人一个房间,穿衣叠被,梳洗打扮,都靠自己,白天练习礼仪,晚上还要挑灯夜读,苦背宫规,孝慈皇后编写的《赵宋贤妃训诫录》,居然要求是背诵并默写全书!

  一个月后,那些体力和精神撑不过这种巨大压力的秀女们也惨遭淘汰,储秀宫只剩下二百五十个秀女。

  淘汰虽然很残酷,但是留下来的,无论体力还是精神都是特别能“打”的精英,这才符合皇家儿媳妇的职位需求。想当皇家的儿媳,没几把刷子是搞不定的。现在淘汰,总比将来掉人头要好。

第153章 皇家孙儿媳岗位招聘

  皇家孙儿媳岗位招聘启示。

  性别:女

  年龄:十三至十六周岁

  学历要求:熟读《列女传》《女四书》等女德类书籍,通晓《四书》等儒家经典。

  家庭出身:平民及以上,家世清白。

  相貌要求:中等及以上。身材苗条又匀称,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健康状况:优等以上,最好包生儿子。

  筛选程序:

  第一次考试地点:各地藩王府,四次面试、一次笔试。

  注:第一次考试通过的秀女,在进入皇宫复选之前,需在皇城奶子府进行全身裸体体检,拒绝体检者请自动退出考试。

  复选集训地点:紫禁城西六宫储秀宫,为期一个月,学习宫廷礼仪以及《皇明祖训》等皇室各项规定。

  注:集训期间过的是集体生活,包吃包住,配备被褥首饰衣服鞋袜,五人一个房间,不准携带私人物品、不准带丫鬟进宫伺候、不准擅自外出、不准与宫外联系。

  皇家孙儿媳(正妃)职位描述:

  岗位需求:九名

  工作职责:

  一、孝顺公婆,也就是藩王和王妃。

  二、配合婆婆、也就是王妃做好藩王府各项行政、人事、外交工作。

  三、养育世子嫡出和庶出的子女,关心他们的身体、智力、德行全方面发展,最好文体两开花。

  四、包生儿子,培养王府继承人,倘若不能自己生,要则优培养庶子当未来的继承人,确保藩王府香火永流传。

  工作要求:

  一、责任心强,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心胸宽阔,要能容人,能接受侧妃和小妾的存在,并与她们和平共处,共侍一夫,一同为藩王府开枝散叶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重视子女教育,鉴于世子职业的高风险性,要有丧偶式教育的觉悟和心理准备。

  四、约束娘家,不能纵容娘家借王府的势力,狐假虎威,鱼肉百姓。

  皇家孙儿媳(侧妃)职位描述:

  岗位需求:十八名

  工作职责:

  一、伺候世子和世子妃。

  二、生育子女,为藩王府开枝散叶。

  工作要求:

  一、尊敬世子妃,不得有嫉妒之心,任劳任怨。

  二、包生儿子。但是孩子的教育权和所有权归世子妃和世子,不得越权。

  所以,虽说都是选秀,藩王府初选都是按照同一标准选出来的,但最终正妃和侧妃的要求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尤其是性格方面,正妃要刚强,侧妃性子要柔顺些,否则,正妃和侧妃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胡善围只负责选秀,之后她会结束宫廷女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和沐春归隐田园,以后皇孙们“一拖三”的小家庭过得好不好,顺不顺,其实和她无关。

  不过,胡善围心底善良,她不希望因自己知人不善,而导致”胡尚宫乱点鸳鸯谱”,制造一对对怨偶,就像沐春的父母似的,自己痛苦一生不说,还要连累无辜的后代人跟着痛苦。

  胡善围又多心疼沐春,就有多担心自己乱点鸳鸯,成为悲剧婚姻的始作俑者。

  站好最后一班岗,胡善围对选秀之事格外用心。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识人实在太难了。胡善围除了向前往藩王府出差选秀的女官们问了秀女们的大致情况,第一印象,还秘密吩咐尚仪局女官在秀女们一个月集训期间仔细观察,对每一个秀女都建了名册,每日记录受训的情况,写下对秀女们的性格、德行的初步评价。

  如此一个月下来,每一个秀女都有一本约有手掌厚的详细介绍,胡善围虽然没有和这二百五十个秀女说过一句话,但是好像认识每个人。

  一个月集训过后,二百五十个秀女开始考试了,先笔试,胡善围负责《女四书》、《列女传》等关于女德部分的题目。

  沈琼莲负责四书等儒家经典的题目。

  范宫正负责《赵宋贤妃训诫录》和《皇明祖训》等关于皇家儿媳妇的自我修养和皇室规矩的题目。三人各司其职。

  胡善围拟定了几个题目,均觉得不妥,便干脆把十五年前她进宫前的女官考试试题照搬上来:

  考的是《女论语》第十二篇,《守节》:

  “古来贤妇,九烈三贞。名标青史,传到如今。有女在室,莫出闲庭。有客在户,莫露声音。不谈私语,不听淫音……一行有失,百行无成。夫妻结发,义重千金。若有不幸,中路先倾。三年重服,守志坚心……”

  当年面对这道论述题,胡善围从心里不认可“一行有失,百行无成”,认为男人浪子回头金不换,女人犯错就不能有第二次机会了?当时从心里抵触这道题,论述思维一再中断,导致这条题最后没有答完就交卷了,最后排名靠后,录用的四十个女官中,她排名三十七,倒数第四名。

  但是那次女官考试的状元沈琼莲却另辟奇径,开篇就写道,“甚矣,秦之无道也,节岂必守哉!”推翻了守节,直言不用守节,破题简直惊世骇俗。

  意思是秦国暴戾,天下无道,所以不用守节。之后她又举例,笔锋一转:

  “元无道,于是人心离判,天下兵起,吾皇本淮左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拯生民于涂炭,使民皆得其所……”

  说元朝失去民心,所以天下雄兵群起,不用“守节”,洪武帝这个凤阳布衣众望所归,成为领袖,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同样的题目,不同的思路,高下立现,胡善围心服口服,至今都难以忘怀,很多时候题目没有对错,只是用来考验应试者的才华,再不合理的题目,总有人表现出不凡的才华。

  沈琼莲刚刚草拟完四书的题目,来看胡善围这边,顿时笑出声来,“你倒会偷巧,用十五年前的旧题。说来也巧,十五年前女官试题关于四书的部分,也是照搬了上一次科举会试的题目。”

  “啊?”胡善围头一回知道,“难怪当时我觉得题目有些难,时间太紧,原来是京城会试考题,贡院的会试连考三天,参加会试的举人们有三天时间作答和润色,我们一天就要答完,还要加试《女论语》等题目,记得那时候很多人没有答完或者精神崩溃,当场哭出来。”

  对于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胡善围记忆犹新,当时考《春秋》两条题目分别是齐人伐山戎和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要求每道题目论述在三百字以上。

  沈琼莲轻飘飘说道:“反正我大半天就写完了。”

  古往今来,类似《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类的真题都是应试必备的灵丹妙药。

  初选的时候先面试,后笔试。京城复选则是反着来,先笔试,后面试。

  笔试如果不过关,尤其是宫规部分一道题都不能错,直接淘汰——就像十五年前胡善围等四十个女官进宫,首先是去宫正司学宫规,范宫正当年说出这个一刀切的规则,当时很多女官还觉得苛刻,包括胡善围。

  可是现在的胡善围经历了宫廷十五年的风风雨雨,却认同范宫正当年看似苛刻的规则:连宫规都考不过,在皇室当儿媳妇简直就是来送人头的。

  能够参加复试都是秀女中的佼佼者,即使不当皇室儿媳妇,她们也能拥有美好人生,何必在皇室蹉跎青春。

  皇室不仅仅是一路荣华,也是战场。

  春风吹战鼓擂,二百五十个秀女迈向考试,开始笔试。

  胡善围照葫芦画瓢,女德、四书、宫规三大板块,皆在一天内完成,这又是体力和抗压能力的大挑战,能够过这一关的,在皇室的基本生存能力都有了。

  一天考试下来,秀女们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有当场痛哭的,也有云淡风轻的,还有精神和体力双重崩溃,眩晕休克的,胡善围早有所料,派了尚食局的女医在外面等候,进行救助。

  沈琼莲,江全等人在一旁感叹:“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时间过的太快了,十五年似在回首间。”

  胡善围也唏嘘不已,看到江全,就想起她进宫的原因,问道:“南康公主今年十五岁了,驸马选的如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