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出了这么大事,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在船上的时候你就知道对不对?否则放过我,原来是嫌弃我碍手碍脚了,你根本来不及救出纪纲。皇上杀够了,要洗脚上岸,把毛骧当做擦脚布,用完就扔,任他被仇家活活撕扯成碎片!我就知道皇上没有那么容易用赐婚的方式一脚把我踢开!”

  沐春就像看见了法海金钵的白娘子,吓得连连后退,“我是早就知道,但是木已成舟,你我都改变不了皇上的决定,我只能想法子把纪纲救出来,之所以没告诉你,是因为纪纲这些天太暴躁了,屋子里的家具没一个好的,统统砸烂,连碗盘都改用竹制的,我不敢放你进来见他。”

  “难道在你眼里,我会脑子发热跑去京城寻死吗?皇上的脾气,我比你更清楚,我才不会傻乎乎的去硬碰硬。”

  胡善围气恼之下,将《赦蓝党胡党诏》左右开撕,撕成雪花状,往空中一扔,“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他要生就生,他要死就死,他要摆在那里就要去那里。这样的君王,生生世世,永不再见,亏得出宫时我还感激涕零他成全你我,现在想想,真是一片真心都喂了狗!”

  唇亡齿寒,兔死狐悲。

  失望、愤怒、失落、害怕等等负面情绪充盈着脑子,将新婚燕尔的喜气统统赶跑了,原来结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她想要的幸福,还需奋斗,目标尚未成功,善围仍需努力。

  胡善围气得满屋子乱转,“我进宫之前的考试,考‘守贞论’,还是沈琼莲写得文章好,“甚矣,秦之无道也,节岂必守哉!”皇上如此暴戾冷血,我又何必对他忠诚?”

  胡善围怒道:“毛骧是皇上义子,皇上居然坐视他遭遇凌迟之刑,哪怕一杯鸩酒赐死呢,起码走的利利索索的。公公也是他的义子,你还隔着一层,情义就更淡了,将来皇上若疑到你头上,约定的诈死恐怕要成了真死,再把我也弄死,造成殉夫的假象,我晓得那么多宫廷机密,留下世上恐怕有一天也碍着他的眼了!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都瞒着我,将来我一点准备都没有,难道像毛骧一样,任人宰割不成?我可不是那等愚忠之人!秦之无道,节岂必守哉!”

  胡善围虽是女子,但是并没有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套封建论理放在眼里,她二十岁的时候能够做出反抗继母虐待、反对父亲为她安排婚事,用考女官的方式作出抗争,反抗父权。

  十五年过去,叛逆精神依然在,她结婚嫁人,也并没有以夫为天,一切听丈夫的,夫权也试不存在的。在这个封建时代,可谓是“天生反骨”,故反而能够比毛骧跳出“忠君”的思想禁锢。

  何况,还有沈琼莲的那一句惊世之笔,“秦之无道,节岂必守哉”让她很快找到了新的方向。

  沐春见妻子爆发,眼看这把火要向自己烧过来,忙劝道:“皇帝太老,皇太孙又太小,借皇太孙之手下赦免书,是为天下人心向着皇太孙。但人不是没有感情、没有智慧的棋子,任凭驱使,我也觉得皇上做得太绝了,物极必反,迟早要出事的。我这几年已经有所准备,不是想一直瞒着你,这不正找恰当的时机向你揭晓,没想到你自己找上门了,老婆,你真是太厉害了,你是怎么发现纪纲藏身处的?”

  “你少和我耍贫嘴。”胡善围横眉冷对,问道:“除了纪纲,你还瞒了我什么?”

  沐春见事已至此,无法隐瞒了,只得抓过她的手,“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沐春带着她去了一个幽静的茶园,一个人正在给茶树浇水,胡善围在山下用单筒望远镜一看,顿时惊讶道:“常继祖?”

  胡善围怎么也没想到,懿文太子妃娘家常家被洪武帝灭门,常家唯一逃脱的孙辈居然躲在沐春这里!

  “嗯。”沐春点点头,“常继祖并不在赦免名单之列,将来皇太孙登基,恐怕更要杀他,不管是谁想要和皇太孙争皇位,常继祖都是很好的政治资本,常继祖本人也想为家族复仇,甭管将来谁主天下,我和你都不会被新君清算。”

  胡善围问:“谁把他弄到云南来的?”

  沐春:“当然是我呀。”

  胡善围将望远镜往他手里一塞,转身就走,“你今晚打地铺睡吧。”

  “别,我招,我什么都招。”沐春腆着脸跟过去,“是陈瑄,他如今把控大明水师,还管着漕运,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能把人给搞来。”

  胡善围哦了一声,“没想到你在云南这几天搞起来金屋藏娇,还藏了一个又一个。”

  沐春赶紧辩解道:“大人物也就是常继祖和纪纲两个,常继祖不如你,纪纲不如你,你才是我最藏起来最珍贵的人。”

  胡善围半信半疑,“是吗?只有两个?”

  沐春呵呵笑道:“京城其他人逃亡到云南避难避世的也不少,我装作看不见,手下盘查到假户籍,也命令睁一眼闭一眼放过他们,再分给他们土地,反正这里有的是地,让他们自力更生。得饶人处且饶人,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万一将来老皇帝又反悔,你我有帮手、有退路,我也是为了我们的将来考虑啊……”

  沐春挖心掏肺般说出各种秘密,胡善围这下心稍安,此时已经黄昏,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是昆明的一处宅院,外表平平无奇,里面却别有洞天,种植着一片片如海洋般的小雏菊,此时正值夏初,白色的小雏菊如海洋的浪花般摇摆着。

  无肠公子应多娇,披盔舞戟玉门箫。塞外征伐八千里,见炊卸甲访菊花。

  十五年前胡善围送给沐春的这首《七月二十日与景春于杭州酒楼吃蟹饮菊花酿》简直预言了沐春的人生,沐春在修婚房的时候,特意种了一亩菊花,来呼应善围姐姐的诗。

  汪汪!

  一只土黄色、相貌平平无奇的田园犬从菊花丛里冲出来,摇着尾巴迎接主人。

  胡善围摸着狗头,塞给狗嘴一块肉干,“你不是好奇我是怎么找到你金屋藏娇的地点吗?其实不是我,是大黄找到的,他鼻子灵。”

  沐春再次举手发誓,“以后不会再瞒你了,真的。”

  听这话,胡善围才肯让沐春牵她的手,一起回到宅子。

  喵呜!

  一只黑白相间的猫抓着一只死老鼠,推到主人面前邀功,胡善围赏了它几条小鱼干。

  两人目前新婚,已经是有屋有田,猫狗双全的夫妇了。

第160章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三年后,洪武三十一年。

  初春,小雏菊已经结了青色的花苞,不过在黑影里,只是黑色的一点点,外面狂风暴雨,还伴随着闪电。

  廊下悬着两盏羊角灯,沐春站在廊下急得乱转,屋子里传来妻子的呼痛声,他晓得妻子是个极其坚强的人,若不是疼到难以忍受,绝对不会哼哼的。

  但是他什么帮不了——除了派人秘密前往千里之外的河南开封周王府,把在王府修医书的茹司药接到昆明来,为高龄产妇胡善围接生。

  胡善围今年三十八岁,许多女人在这个年龄已经当了祖母,开始夕阳红生涯,沐春看着她一天天大起来的肚皮,高兴的同时,也越发心惊胆战。

  茹司药一来昆明,看到胡善围大肚皮,顿时对着沐春大骂:“我早就写信说要你们注意别怀孕,这个年龄生孩子很是危险,怎么还是把肚子弄大了?是鱼鳔不好用,还是羊肠不好使?都这把年纪了,还一响贪欢!”

  茹司药在生下第二个儿子后,坚决不肯再生了,对胡善围也是一直叮嘱注意避孕,这年龄怀孕,对孩子和产妇都有风险,容易出现难产和病胎。

  沐春听得面红耳赤,“我一直都用的,但是……有一次发现弄破了,以为没事,没想到……”

  神射手一发入魂,胡善围向来身体很好,每日打拳健身,居然怀上了。随着小种子发芽,长大,和小东西渐渐建立了情感,胡善围越来越期待母亲这个身份,还反过来劝越来越焦虑的沐春,“我们千防万防,几乎不可能的巧合被我们碰上了,就当是老天送给我们的惊喜,你不要那么紧张。”

  沐春依然忧心忡忡说道:“不是惊喜,是惊吓。我并没有准备去当一个父亲,因为我有个很糟糕的父亲,都说子肖其父,我怕将来我变成他的样子,成为子女心中的阴影。我余生只想和你在一起。我不想祸害别人。”

  沐春越是如此,胡善围越是心疼他,劝道:“子肖其父只是一般人,而你是一般人吗?你走的都是不是寻常路,你能跳出约定俗成的东西,比如,和我隐婚。你不晓得如何当一个父亲,我也不晓得如何当一个母亲,我们可以学,你仔细想一想,有生之年,你见过的最好的父亲是谁?”

  沐春挠头想了想,“中山王徐达,真是个绝世好爹,尤其是对待我的大妹夫徐增寿,那个宠爱骄养啊,这才是对待亲儿子呢,我从小就羡慕徐增寿,恨不把他的爹抢到手。”

  胡善围连连点头,“中山王是大明第一功臣,也会教养子女,家里出了三个王妃,大儿子徐祖辉继承魏国公爵位,英勇善战,徐增寿有京城第一纨绔之名,但至今没有给家里惹祸,毛骧被千夫所指时,他难得没有跟着起哄推墙,子女都如此优秀,徐达配得上绝世好爹之名。你这个榜样找的很好。你没有绝世好爹,你可以当别人的绝世好爹啊。”

  有了目标,就像黑暗中前方亮起一个灯塔,虽然还是看不清路径,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毕竟有了方向,沐春便以绝世好爹自居。

  初春第一道惊雷开始时,胡善围发动了。

  沐春开始有史以来最难熬的一天,听着胡善围在产房发出一阵比一阵急促,一阵比一阵声音大的叫声。

  起初沐春在旁边陪着,喂胡善围吃汤面和红糖鸡蛋,后来宫口开大了,茹司药嫌他碍手碍脚,将他赶出去。

  沐春只得在廊下亭子间等待,等到掌灯时分,亭子亮起了两盏牛角灯,胡善围还没生,却来了狂风大雨。

  噼啪!

  远处起了一团闪电,是一团,不是一道,因为这个闪电是圆形的,好像就在菊花地前方形成,而不是在空中,这就是民间俗称的地滚雷,官方说法是球形闪电。

  亮黄色的地滚雷瞬间照亮了菊花地,连小雏菊青青的小花苞上细小的绒毛都看得一清二楚,不仅如此,球形闪电在菊花地形成之后,还朝着亭子滚过来!

  地滚雷杀伤力堪比一个小火炮,沐春连忙从亭子间纵身一跃,滚到了菊花地里,地滚雷和亭子相撞,霎时电光四射,犹如放了一朵烟花,连空中悬着的两盏羊角灯都爆了,一块块透明的碎皮犹如

  天女散花般炸开,簌簌落在沐春头上。

  羊角灯是一种土法玻璃,将羊角融化,成半透明胶质状态,工匠用模具蘸上胶质进行吹制,吹成一个个透明的容器,风雨天用来罩在灯烛外头,就是气死风灯笼了。

  羊角灯是有弹性的胶质,不是锋利的玻璃,所以炸开的碎片并没有伤到沐春,沐春站起来,像条狗似的抖了抖满身的灯渣,却听到了婴儿的哭声。

  起初沐春还以为是幻听,他今天幻听不下十次了,这一次的哭声尖脆,就像家里的猫在发春最厉害的时候叫出来的声音。

  所以沐春没有走进产房,继续待在亭子里。

  还是时千户提醒道:“生了!国公爷快去看看啊!”

  沐春因幻听误入产房数次,被茹司药骂得狗血淋头,妻儿的命都在茹司药手上,沐春这一次说什么也不敢了,说道:“这是幻觉,是家里的猫在叫,毕竟春天到了。”

  时千户急道:“标下都是八个孩子的父亲了,还分不清楚是猫叫还是孩子哭?”

  沐春听了,这才往产房跑去,刚刚推门,迎面遇到了茹司药,沐春连忙指着身后的时千户,“都是他!是他要我来的!”

  茹司药晃了晃尚有血腥味的双手,“生了,是个女孩,足足有九斤,胡善围生她正是遭大罪了,胖的像个球,一出生就瘪着嘴巴找吃的,此时吃着母亲的初乳,立马就不哭了。”

  茹司药出去换一身干净衣服,沐春动若脱兔般往房里钻,茹司药在他身后提醒道:“刚出生的孩子娇贵着呢,你把手洗干净再抱。”

  沐春嗯了一声,洗了手,把雷雨淋湿的外袍也脱了,靴子也甩了,穿着布袜去了床边。

  胡善围侧躺着,鬓发全湿,听到沐春进来,看都没看丈夫一样,只是盯着用力吸孙她胸脯的小婴儿。

  小婴儿吸得有多贪婪,胡善围的目光就有多贪婪。

  女儿裹在襁褓里,像一根蜡烛似的侧躺着吃奶,只露出一个湿润润的头脑勺,胎发长的极好,已经到脖子了。

  沐春伸手欲摸女儿的头,被胡善围赶苍蝇似拍开,“嘘,别吓着她,等她吃完再抱,茹司药说初乳似黄金,对她的身体好。”

  沐春蹲在床边,给女儿加油,“使劲,再使劲,吃到了没有?”

  女儿吃到小脸通红,才满足的停了嘴,睡了。沐春小心翼翼的抱起女儿,终于看到了她的正面,九斤重的女孩,真是浑身上下无一不圆,圆脸,圆眼睛,小手紧紧攥成拳头,也像个球,再看襁褓里的脚丫子,更是个发面包子。

  沐春稀罕得抱着不肯撒手,和胡善围说起了刚才遭遇球形闪电的事情,“……那个地滚雷就朝着我咕噜咕噜滚过来,幸亏我跑得快,跳到菊花地里,地滚雷冲到亭子间,两盏羊角灯当场就爆了,像烟花一样,是吉祥的兆头啊。偏偏她长的圆滚滚的,很像地滚雷。”

  乘着兴头,沐春当场给女儿取了乳名,“就叫闪电好了,多么别致的名字,比什么花啊草啊,春啊艳啊什么都好听。”

  要不是生孩子累得精疲力竭,胡善围简直想起床暴揍丈夫一顿,“你居然嫌弃叫‘春’俗气?你忘了自己叫什么了吧。不管男孩女孩,那有人取乳名叫闪电的?”

  沐春说道:“闪电不行,那就闪闪?电电?”

  胡善围沉默。自打结婚以来,每隔几天就想揍他一顿,但是最后总能被他的柔情打动:嫁都嫁了,是吧……

  沐春文思如泉涌,没有嗅到危险的来临,继续说道:“滚滚?雷雷?就叫阿雷好了,诗经里有一句春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你看,多么诗情画意啊,而且春雷里头,刚好含有我们父女两人的名字。”

  胡善围恨不得捂住女儿的耳朵,怕她被不学无术的父亲给拐带坏了,“是冬雷震震,夏雨雪。”

  沐春说道:“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冬天哪有打雷的。”

  胡善围气到都想“与君绝”了,“就是因为冬天不会打雷,夏天不会下雪,所以这些现象出现之日才是有情人分离之时啊。”

  沐春在妻子面前撒娇,“我不管那么多了,我就喜欢春雷。你觉得阿雷不好听,你来取个乳名。”你行你上。

  胡善围想了三天,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想了好多个都不如阿雷,而且女儿的哭声震天,确实像打雷,加上时千户和茹司药都说小孩子贱名好养活,最后只得接受现实,叫女儿阿雷。

  茹司药等胡善围出了月子,母女身体皆健壮之后才离开昆明。临行之前反复叮嘱两人要注意避孕,“……实在不行,就戴两层,可不能再破了。”

  沐春厚如城墙的脸皮都感觉到了羞耻,“知道了,茹司药放心。”

  阿雷一百天时,家里一亩菊花都开了,沐春抱着女儿在花田里散步,和妻子讨论女儿的长相,“瞧

  着胖乎乎的模样,不像我也不像你,莫非是天蓬元帅转世投胎?”

  天蓬元帅猪八戒早就随着杨景贤的北戏《西游记》传入云南,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了,无论当地土著还是新移民,几乎无人不知。

  胡善围忍无可忍,挥起粉拳就捶过去。

  一旁牵着大黄狗遛狗的时千户旁观者清,说道:“以标下看,大小姐长得有些像胡员外,尤其是这双葡萄似的圆眼睛,神似胡员外。”

  胡员外就是胡善围的父亲胡荣了。

  三年前毛骧被凌迟,锦衣卫解散之后,盯梢的暗探一下子也没了,沐春乘机要陈瑄把岳父全家偷偷接出京城,送到云南,安顿在昆明城,胡荣在昆明也开了个书坊,不敢打出“胡家书坊”的老招牌,怕给女儿招麻烦,将“胡”姓拆开,叫做“古月书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