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建文帝最后希望的烛光,被沐春轻描淡写几句话给掐灭了。

  六月十三日,传说中沐晟的五十万援军迟迟不到,燕军兵临城下,在经城外城集结,准备攻城。

  真是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都来了。

  皇宫,奉天殿。

  大朝会,建文帝又问群臣对应之策,群臣集体成了哑巴,不发一言。

  建文帝一夜未睡,双目赤红,指着武官里的一个,“徐增寿,你曾经在京城传谣,污蔑亲大哥魏国公徐辉祖偏袒燕王妃和外甥,谎报军情,骗朕召回刚刚打了胜仗的徐辉祖,燕贼得以反败为胜。”

  “现在,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只要你站在城楼,要燕王退兵,他若不退,你便跳下城楼殉国。”

  徐增寿出列,将手上的象牙笏牌一扔,“微臣承蒙父亲中山王徐达之恩荫,一生富贵荣华,随心所欲的活着,不受世俗拘束。古往今来,像臣这样能够如闲云野鹤般逍遥自在的人并不多,臣,死而无憾。”

  徐增寿拒绝劝降,拒绝陷大妹夫燕王于不义。群臣皆惊,没有想到至今都无人超越的京城纨绔之首,还有如此风骨。

  建文帝大怒,当即抽剑刺向徐增寿,霎时颈血飞溅,洒在已经断为数块的象牙笏板上。

  若有一个人,从来时唯有天真,惯看京城名利场,谈笑中抛家舍身,生而何欢,死而无悔,洪武风流,还看增寿(作者有话说里有注释),只可惜,增寿不寿,三十而亡。

  看到建文帝大开杀戒,群臣吓得蜂拥而出,拔腿就跑。

  待建文帝冷静下来,回头一看,诺大的奉天殿,文武百官全部跑光了,只剩下方孝孺一人。

  方孝孺淡定自若,“老臣会陪着皇上一起殉国。”

  建文帝却将染血的剑抛到一边,“庸臣误朕,方有今日之败!”

  言罢,建文帝不理会方孝孺,往后宫而去。建文帝步履匆匆,问心腹太监:“都做好了吗?”

  太监战战兢兢说道:“胡尚宫,还有皇后娘娘抱着小皇子,还有太子都……都在坤宁宫喝下所赐的鸩酒,已经断气了。”

  建文帝又问:“给朕的鸩酒准备好了吗?”

  太监低着头:“备好了。”

  建文帝步入坤宁宫,却闻到一股浓厚的烈酒之味,寻味而去,却见罗汉榻上摆着三具已经半腐烂的尸首!分别是女人,男童,和一具难以分辨的婴儿尸身。榻上,地上,全都撒着烈酒。

  建文帝方知中了李代桃僵之计,连忙回头,但见胡善围举着火把站在门口,说道:“微臣来送皇上最后一程,范尚宫看着河水一点点的涨高,受着绝望和死亡的双重折磨,活活淹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就让皇上尝一尝范尚宫临终前的滋味吧。”

  言罢,胡善围将火把一掷,霎时,房间成了火海。

  胡善围关门,反锁,就像当年建文帝对范尚宫做的一样。

  听着里头的惨叫,还有啪啪的拍门声,胡善围没有任何动容怜悯之色,她脑子里都是范尚宫临死前换上官袍,对镜化妆,死也要死的好看的绝望,说道:“对不起,你没有那艘船的船票,因为,你亲手凿沉了那艘船。”

第195章 杨柳阴中,磕破西瓜。两腿青泥,只为捞虾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当年建文帝是如何阻止了高祖皇帝临终前赐给太子妃的鸩酒,胡善围就是如何阻止了建文帝赐给她和马皇后母子三人的鸩酒。

  原因都很简单,大厦将倾,改朝换代,没有人会和即将上位的新君过不去,都愿意做个顺水人情。

  胡善围就是用当年建文帝迫使范尚宫闭嘴,无视高祖皇帝的方法,说服了建文帝的心腹。

  连亲娘都杀的人,屠刀迟早会砍到自己头上。胡善围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燕王兵临城下之时,成功收买了建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知道了皇帝备下举家殉国、顺便把她这个知晓菊花台杀弟弑母惨案的知情者一起带走灭口的计划。

  活下去是人的本能,燕王迟早会攻进来,太监们要么被处死,要么戴罪立功,留下一条性命,没有第三种选择。

  在胡善围攻心之下,一天之内,她成功掌控了建文帝身边的亲信,从郊外乱葬岗里搬进来女尸和孩童尸首,尚仪局是沈琼莲掌控的,在混乱之际,尸首运到坤宁宫,浇上易燃的烈酒。

  而真正的马皇后母子三人,胡善围派海棠假传圣旨,把他们带到了西安门。

  建文帝众叛亲离,杀了徐增寿,自以为回后宫带着全家殉国,却浑然不觉自己走向了胡善围布下的天罗地网。

  建文帝并没有问妻儿是否愿意和他一起死,没有这个必要,妻儿就是他的私有财产,就像中秋节菊花台那晚一样,他不需要提前告诉马皇后他的安排。

  马皇后抱着幼子,牵着太子,木然等候命运的安排,却看见了坤宁宫方向升起黑烟。

  她没有等来丈夫,却等来了胡善围。

  胡善围说道:“皇上已经带着娘娘和孩子们自焚殉国,从此以后,没有皇后,没有太子,只有沈家族人。”

  胡善围将户籍文书递给马皇后,“船已经安排好了,你们一起远渡重洋,重新开始生活。”

  “还有你们……”胡善围将各种户籍文书一一发放给同谋做下偷梁换柱之事的宫人太监,包括心腹海棠:

  “你们知道建文遗孀和遗孤的秘密,将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不要对新君有太高的期待,我亲眼所见皇权对人性的腐蚀,建文帝当年也是个善良纯真的少年啊。一当上皇帝,不到三个月就对知道惊天大秘密的范尚宫动手。”

  “所以,以防万一,你们也一起离开,船上有你们一生都花不完的金银珠宝,等过去二十年,一切尘埃落定,你们若思乡,想叶落归根,也可以回来。”

  海棠急道:“我们都走了,胡尚宫怎么办?”

  胡善围拍了拍她的手,“傻姑娘,你们都走了,坤宁宫四具尸首是谁,还不是我说了算?何况新君也不希望有活口,哪怕心怀疑虑,也会承认这个结果。这个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海棠给马皇后当了四年司言,和当年胡善围和孝慈皇后一样,她与这位温和的平民皇后结下了君臣之谊,闻言下定了和马皇后一起远赴重洋的决心,只有离开大明,他们这群人才会安全,以免重蹈范尚宫覆辙。

  马皇后如梦游般,直到登上马车,要换上平民的衣服,才如梦方醒,“胡尚宫……”

  大恩不言谢,马皇后不知道如何说是好,胡善围说道:“你是我亲手选出来的秀女,当年马姑娘展示才艺的时候,填了一曲《减字木兰花·咏春》”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池边垂柳。风吹辗转入佛堂。

  曲终人散。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看遍山河落照红。”

  提及过去的诗词,马皇后顿时一怔,当年她为赋新诗强说愁的一首小词,居然一语成谶,昔日皇太孙宫恩爱小夫妻,短短四年,曲终人散,再看坤宁宫上头黑烟直冒,烈火映的天边一片红,明明是上午,却像是夕阳落照红。

  如今识得愁滋味,她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纵使遇到秋天萧瑟,她也只道天凉好个秋。

  胡善围也看着坤宁宫方向的落照红,说道:“那时皇上还是对爱情和婚姻都充满憧憬的皇太孙,拐弯抹角找我打听未来妻子是什么模样,那时候因高祖皇帝觉得你很像孝慈皇后年轻时的模样,你又是马氏族人,于是内定你为皇太孙妃。”

  “我和皇太孙提起你的这首词,要他好好对你,说你千里迢迢来京参选,过五关斩六将的一路冲杀,才能来到皇太孙面前,是修了好几世的缘分,他很是欢喜,说夫妻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你好,就是对他自己好,还立下誓言,说若有违誓,他愿拱手河山——”

  胡善围一叹,“你的词、他的誓言,最后都一语成谶,可见这人真的不能随便立下诺言。沈家会把你们安排在一个叫做北大年的海外小国,那里有沈家的商行,听说是各国贸易中转之地,女王当政,民风开化,没有大明皇室的富贵荣华,但那里有更广阔的天空,你还年轻,两个孩子又小,一切都来得及重新开始,你们一定会过得很好很好的。”

  马皇后今日从绝望到希望,心情忽上忽下,当年选秀,她和皇太孙一样,对未来也同样抱着美好的憧憬,尽情发挥才艺,努力学宫规,她得到了几万秀女梦寐以求的一切,成为平民皇后,得到之后,才发觉不过如此。

  马皇后说道:“今日一别,恍若重生,我会好好珍惜重生的机会,胡尚宫多多保重。”

  众人皆换上了平民的衣服,乘乱出城。

  此时京城二十万守军,以及守护京城护城河的南京水师。投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压一个,一个接一个倒下。

  第一张骨牌是南京水师统领陈瑄——陈瑄本就是沐春的人,沐春早就投了燕王,陈瑄也早早利用水师为纪纲传情报,燕王一到,陈瑄没有做任何抵挡,直接率领南京水师投降,迎接燕王,什么长江天险,什么护城河都统统成了虚设。

  陈瑄水师倒戈之后,镇守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开门投降,燕王带着燕军军从金川门而入,闻言,二十万守军全线溃退,争先恐后打开城门投降,京城十三道城门全部敞开,只有一小撮朝廷死忠们还在负隅顽抗。

  京城百姓、大小官员、包括刚刚建文帝发狂拔剑劈砍时逃出奉天殿的大明高级官员等等纷纷跪在街道两旁迎接燕王。

  这个时候跪下,将来就会避免被清算。

  燕王来到大明皇宫,胡善围命宫人打开一道道宫门,跪迎燕王。

  燕王带着次子朱高煦狂奔到奉天殿,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具穿着大红朝服,面朝下俯地的尸首。

  虽然看不见相貌,但是那人的右手戴着五个分别镶嵌着红黄绿青紫的戒指,骚气十足,就像五百年后的灭霸。

  全京城只有徐增寿敢这样穿戴上朝。

  燕王僵在当场,朱高煦当即跪下,抚尸大哭:“二舅!我的舅舅啊!”

  在京城为人质的岁月,是二舅一直照顾他们这些外甥,当亲生的养着,朱高煦和二舅的感情深厚,此刻徐增寿尸首都凉了,朱高煦一边哭,一边解下自己的领巾,为二舅盖上颈脖间骇人的伤痕。

  燕王半跪在地,一个个摘下小舅子灭霸手上的五彩戒指,用帕子包住了,递给朱高煦,“你大舅魏国公还在负隅顽抗,我已经下令不得伤他,但他也不肯停手,独自在我军阵地冲杀,非要流尽最后一滴血,以死殉国。你把二舅的戒指给他看,他会停手的。”

  建文帝杀徐增寿之前是有预谋的,并非一时气愤发疯,他把两兄弟分开,早早把大哥徐辉祖安排守护城池,留徐增寿在大朝会上,这样他对徐增寿动手,无人阻拦。

  徐辉祖养弟弟就像养儿子,如果他在朝堂,不会坐视不理。

  朱高煦不肯接五个戒指,哭道:“大舅如此愚忠,他若要死,父王何不成全他!”

  燕王一掌拍过去,“你有没有想过魏国公府兄弟各走一边,各为其主,最难过的人是你母妃?你这个不孝的东西,二舅死于建文帝之手,你母妃定会难过,倘若大舅还死于你我父子之手,你母妃岂不是更难过?”

  燕王和燕王妃夫妻情深,燕王出于政治原因,王府多有侧室,有高丽人、女真人、将领的妹妹等,但是燕王府所有孩子都是燕王妃所生,地位坚若磐石,徐家兄弟截然不同的选择,左右为难的是燕王妃、未来的大明皇后。

  朱高煦一听,这才明白父王的真意,不为愚忠的大舅,只是怕母妃伤心。

  朱高煦无可奈何,擦干眼泪,拿着五彩戒指,拍马而去。

  因燕王下令不得杀害大舅子,魏国公徐辉祖骑马左右突围,燕军死伤一片,干脆用路障堵住了路口,要把这个打不得骂不得的未来国舅爷堵在巷子里,徐辉祖身上伤痕无数,天气又热,干脆脱了盔甲,摘下头盔,轻骑上阵,拍马一阵助跑,骏马飞跃而起,居然跨越了重重路障,跳出巷子。

  燕军没有想到徐辉祖如此神勇,顿时纷纷逃命,徐辉祖正欲挥刀,外甥朱高煦拍马赶到,“大舅!狗皇帝趁你不在,杀了二舅,你还在这里为狗皇帝卖命?”

  徐辉祖自是不信,“让开!你莫要骗我。”

  看在母妃的面子上,朱高煦不和大舅舅正面冲突,愤然将包着五个戒指的帕子扔给大舅,“您自己看,您若还不信,就去问那些大臣,他们就是目睹狗皇帝发疯杀了二舅,怕被迁怒,所以纷纷逃出奉天殿,跪在道路两边迎接父王的。”

  徐辉祖颤抖的手打开帕子,看到带血的五彩戒指,顿时心灰意冷,哐当一声,手中长刀砸落在青石板的路面上,众燕军一拥而上,用绳子捆住徐辉祖手足,怕他悲痛自残。

  皇宫,朱高煦拿着戒指去劝大舅停手,燕王朱棣继续前行,接手后宫,胡善围领着所有宫人默默站在道路两边,迎接燕王,俯首称臣。

  燕王问胡善围:“建文何在?”

  胡善围指着火光冲天的坤宁宫,“建文帝决心死社稷,赐了马皇后、太子和幼子鸩酒,放火自焚。”

  燕王连忙指挥燕军提水救火,最后抬出四具焦黑、大小不一的尸首,燕王开始了他的表演,当即对着尸首大哭:“我靖难只为锄奸臣,别无他意,傻侄儿啊,你何苦如此!”

  燕王哭得撕心裂肺,一点都不掺假的悲伤。

  胡善围静静的看着燕王的表演,现在她终于明白为何当年燕王装作中风,性命垂危,口鼻歪斜,流出涎水时,建文帝派出的人会相信,说燕王真的快死了。

  燕王能够随性所欲操控面部表情,连细微处都如此逼真。

  胡善围心服口服,然而,提出辞职。

  新的皇帝,新的皇后,新的尚宫,她完成了为范尚宫复仇的使命,顺便参与了改朝换代,她知道的、也做的太多了,赶紧离开宫廷,越快越好。

  燕王爽快的同意,“胡尚宫一路顺风,以后有缘再见。”

  胡善围心想,最好不好见面了。尚宫简直不是人干事,逼得我烧了一个皇帝,干完这届我就不干了。

  为了确保安全,胡善围甚至拒绝了纪纲派人护送的提议,改为由陈瑄的水军护送……她有家有口的,实在不想成为第二个范尚宫了。

  就这样,胡善围坐着陈瑄的水师大船,前后还跟着几艘护卫的炮船,日夜兼程,回到了昆明。

  胡善围风尘仆仆到了家,家里的土狗居然还认识她!摇着尾巴从菊花田里狂奔出来,一人一狗到了家,空无一人,想必夏天日子长,丈夫女儿正在午睡,胡善围直奔卧室,果然看见床上睡着一个五岁的小女孩!

  我的阿雷!

  胡善围怕吵醒女儿,她还记得女儿有很大的起床气,要是被吵醒,必定哭闹发脾气。

  胡善围脱了鞋子,只穿着布袜走近,隔着薄纱蚊帐,贪婪的看着酣睡的女儿,天气热,女儿上身只穿着大红肚兜,光着脊背,下半身穿着柔软的松江布大红撒腿裤,或许是长身体的时候,她瘦了好多,尤其是裸露的背脊,两个肩胛骨高高竖起,像是蝴蝶的翅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