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叛军被火海淹没了。

  前面是火,后面也是火,叛军被烈火包了饺子,无处可逃。

  沐春故意用投石器将火球弹射得远一些,让叛军以为往上冲就能脱险,其实第二道火攻陷阱就在山上,就等着叛军们冲进“火坑”,然后一网打尽。

  这群中计的叛军临死前最后的意识,就是:沐春这个混世魔王的名头果然名不虚传!他发起疯来连自己都烧!

  南坡全是浓密的植被,这里离山寨不到两百米,迟早会烧到山寨!

  瞭望塔上,沐春背着外公的长弓,身边插着一副半旧的军旗,是外公郢国公冯国用曾经行军征战的时候用的,也是一百冯家军所打出的旗帜。

  冯家军看着旗帜下屹立的少年,恍惚看到了旧日主人的轮廓。

  冯国用战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六岁。天妒英才,是洪武帝账下死的最早的十大开国大将。

  他死的时候,膝下一双儿女,冯氏和冯诚还没成年。女儿冯氏后来嫁给了沐英,生了沐春,不到一个月就死了,比她父亲还要短命。

  因冯氏之死,冯家和沐家表面依然是姻亲关系,实质上已经有仇怨。

  沐春的存在,总是提醒父亲沐英,他曾经有过多么糟糕的婚姻。

  又总是提醒冯家,沐英是个多么糟糕的姑爷,对冯氏之死负主要责任。

  夹在中间的沐春长成了爹爹不疼,舅舅不爱的混世魔王……

  这时,并不算大的北风,停了。

  风停之后,大火不再往北烧了,而是无差别攻击,向南向北同时蔓延。

  如此一来,大概一刻钟就要烧到山寨!此时山火的浓烟已经已经溢到山寨里,杂牌军们纷纷用手巾沾了水,捂住口鼻,咳呛声此起彼伏。

  惶恐犹如烈火般在山寨杂牌军里蔓延开来。

  杂牌军们双膝跪地,头一次无比虔诚的祈求老天:下雨吧,赶紧下雨吧!再不下雨就要烧死了!

  后面是火焰,前面是悬崖,没有退路,眼瞅着要与叛军同归于尽。

  瞭望塔上,沐春忍无可忍,他没有像杂牌军那样跪地祈雨,而是对着夜空挥拳大吼道:

  “贼老天!你敢骗我!逆风行云,蚯蚓出洞搬家,这明明是暴雨之兆!”

  “你快给老子下雨!你要不是再不下——”

  沐春弯弓射箭,把弓拉到极致,然后朝着夜空射去!

  强弓射出的箭矢消失在厚黑的云层里。

  终于,一声炸雷,地动山摇,怪石岭犹如仙人渡劫似的,闪电和雷声四起。

  一滴凉飕飕的东西落在了沐春将出未出的青涩胡茬上……

  混世魔王的判断是对的,是夜,天降暴雨,到了黎明方休,转为小雨,淅淅沥沥,浇灭了最后一点篝火。

  黎明第一道光束,落在山寨瞭望塔的“冯”字军旗上——为什么杂牌军没有“沐”字军旗?明明游击将军姓沐。

  因为西平侯沐英嫌弃嫡长子第一次出征只是山寨剿匪,觉得丢人,不配用“沐”家的名头。

  然而怪石岭一战,以一对十,沐春却出乎意外的打出了以少胜多的战役。

  是的,这是正儿八经的一场平叛乱的战役,不是普通山寨剿匪。

  冯家军顿时觉得脸上有光,觉得冯家后继有人,不愧为是主人的亲外孙,顿时欢呼起来,大叫:“自古英雄出少年!”

  其余杂牌军也跟着一起大呼,“少年英雄!少年英雄!”

  瞭望塔上的沐春彻夜未睡,混世魔王平生第一次被人夸赞,他表面镇定,内心不好意思,有些紧张。

  偏偏纪纲在下面起哄,“将军讲两句吧!”

  沐春飞了一眼刀,佯装成熟冷静,“讲个屁!赶紧埋锅造饭,吃饱了好回京城论功请赏!”

  纪纲继续卖力的拍马屁,“将军你看,你的胡子长出来了,从今天起,你就是男人了。”

  沐春拔刀,以刀背为镜,看见下巴黑乎乎一片,又摸了摸,像砂纸似的硌手,纪纲没骗他,别人都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决定把胡子留着,看起来成熟一点,能弹压住这群杂牌军。

  回京之前,杂牌军在南昌待了一段时间,他们要清理战场(火场),掩埋一具具焦尸,驻扎南昌的卫所五千官兵看到看到漫天火光,闻讯赶来时,战争已经结束了,漫山遍野的焦尸,像十八层地狱的火狱场景,甚是可怖。

  游击将军沐春以一对十,一战成名。军界感叹,果然虎父无犬子。

  处理完后事,杂牌军班师回朝,从江西到南京,沐春一路都不刮胡子,而且手不离弓——这是临行前舅舅冯诚命人送给他的,外公郢国公冯国用的旧物。

  沐春觉得这个弓有灵性,给了他运气,他大骂老天,朝天射箭,顷刻间大雨倾盆,比拜菩萨灵验多了。

  可见能够用武力解决,就不要跪下求饶,哪怕老天爷和所谓的天意,也并非不可战胜。

  杂牌军回京那天,正好是小公主满月,宫廷举行了剪发命名礼。

  尚宫局崔尚宫受李贤妃的邀请,穿着吉服,为小公主剪发,按照品妆打扮的李贤妃将胎发藏好,然后摆出贤妃的仪仗,去了乾清宫。

  洪武帝和马皇后已经穿着吉服,在大殿等候。李贤妃将襁褓中的皇女递给保姆,保姆小心翼翼的抱给马皇后,马皇后又笑盈盈的将小公主抱到洪武帝跟前。

  洪武帝笑呵呵的牵着小公主白胖的右手,说道:“玉华,就叫朱玉华。”

  “是,真是好名字。”马皇后承旨,将小公主给了保姆,命名礼方成。

  礼部将洪武帝命名的内容写成圣旨,太监拿着圣旨去后宫找尚服局的司宝——帝后印玺皆由后宫司宝管理。

  女史江全早早就等候在这里了,经过胡善围的鼓励和送补品等精心调理,江全伤痛愈合,已经恢复司宝女史的差事了。

  江全打开圣旨,读着上面的内容,女儿啊女儿,你的宝贝女儿叫朱玉华呢,多美的名字。

  江全强忍住喷薄而出的眼泪,在圣旨上盖上了洪武帝的印章。

  如此,圣旨才能生效。太监拿着圣旨去了礼部,礼部将圣旨送到专门处理皇族事宜的宗人府。

  此时宗人府的宗令是太子朱标,朱标将小公主的名字登记在玉牒之上,写在李贤妃名下,表示小公主正式成为皇族的一员。

  当日,宫中又是大开宴席,庆祝小公主满月剪发命名礼。

  就在当日,范宫正将编写好的《赵宋贤妃训诫录》献给马皇后。

  马皇后御览,很是满意,说道:“将此书送去雕版刊印出来,先印五百本。所有宫妃,无论品阶高低,都赐一本。此外,所有的皇室内命妇,亲王妃,郡王妃,亦或是驸马家的命妇,都要各赐一本。嫔妃们的娘家,还有亲王妃,郡王妃的娘家,均赐书,以教导这些皇亲国戚,始终要保持谦虚自省,重视家风家法,莫要再有类似胡美乱宫之乱象。”

  “微臣遵命。”范宫正领了马皇后懿旨。

  一旁曹尚宫心想:这下范宫正又有机会摆威风了。

  小公主满月,身体健康,雨雪可爱,马皇后很是高兴,说道:“这次修书,你们都辛苦了,所有参与修书的女官,每人皆有赏赐——曹尚宫。”

  曹尚宫忙道:“微臣在。”

  马皇后说道:“具体赏赐什么,你和范宫正一起安排,修书之事,关系重大,赏赐断然不能简薄了。”

  范宫正见马皇后心情好,乘机进言,“皇后娘娘,藏是新建的,不属于六局一司任何一个部门。既然藏在修理典制时至关重要,微臣建议将藏交由宫正司管理,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马皇后觉得并无不妥,说道:“六局一司各司其职,藏总要找个归属,那就划入宫正司吧。”

  范宫正大喜,藏和胡善围从此都是宫正司的了,胡善围能干,性格坚定从容,能镇得住别人,给外戚赐书,教导外戚内外命妇们整顿家风家法这种容易得罪人的事,就交给她做好啦!

第31章 升官了

  曹尚宫和范宫正商议如何赏赐协助修书的女官。

  曹尚宫半含酸的说道:“你是《赵宋贤妃训诫录》一书的总裁,居首功,怎么什么赏赐都不为过,说吧,你想要什么?”

  书修完了,皇后也认可了,这个夏天最艰巨的任务完成,又将胡善围这种人才收入囊中,替她办事,总算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

  范宫正无事一身轻,懒得理会曹尚宫的醋意,轻摇着团扇,“我以前最喜欢升官。可如今,我的官职已经到顶,倘若再进一步……”

  范宫正手中团扇指着曹尚宫的座位,“你可愿意挪一挪位置?”

  后宫女官,尚宫权力最大。

  曹尚宫柳眉倒竖,“你放肆!”

  “啧啧。”范宫正继续摇着团扇,“你呀,还是那么大的火气。尚宫局一年到头的忙,你这个尚宫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你愿意挪位置,我还不愿意坐呢。”

  曹尚宫暗中松了一口气,嘴上却说道:“我这个人天生忙碌命,我就愿意忙。咱们赶紧把赏赐的事情定下来,我还有一堆事呢,没时间和你玩笑。”

  范宫正说道:“我倒无所谓,什么都有了,也看淡了。帮我修书的二十个女官要好好赏一赏。赏的越重,就表示皇后娘娘对修书的看重,这本书刊印出去,赏赐给后宫嫔妃,皇室宗亲,还有外戚,他们才能重视,把这本书当回事。”

  曹尚宫压低了语调,“咱们多年同事,知根知底,你别在我面前糊涂。皇后娘娘当初为何要修《赵宋贤妃训诫录》这本书,咱们都心知肚明,不就是为了那位——”

  曹尚宫遥指东六宫的延禧宫方向,“可如今胡庶人已死,胡氏灭了三族,死绝了。为何皇后娘娘还要大张旗鼓的推行这本书?”

  曹尚宫不愧为是马皇后的心腹,刊印五百本,并赏赐修书女官的懿旨一出,曹尚宫就琢磨出了不对劲,“贵妃一夕之间倒台,最近东西六宫太平的很,个个老老实实的,谁敢再翘尾巴?”

  范宫正也面露疑惑之色,“我也觉得不对劲,我还想问你呢。你整天伴随皇后娘娘左右,你都不知道的事,我怎么知道。这本书最先只是针对后宫嫔妃,如今扩大到了整个宗室,连亲王妃也赐了书,皇后娘娘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做,其中必有深意。”

  在后宫做事,走一步,要想三步,混到这个位置,两个五品女官已嗅到了风向有变。

  既然把话说开了,不用打哑谜,曹尚宫直言道:“皇后娘娘的风格,向来是举重若轻,喜怒不动于色,猜不透啊。如今,只能皇后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没有大功,也不至于出错。”

  少问,多做。是曹尚宫的后宫生存心得。

  范宫正点头,说道:“你要是猜到什么,记得告诉我。我听到什么风声,也会告诉你,免得无知无觉,触了霉头,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两人一言为定,话题又回到赏赐修书女官这事,范宫正建议:“对于女官而言,还有什么比升职更好的赏赐?每人官升一级得了。”

  既然马皇后嘱咐过要重赏,不能简薄,曹尚宫不会替皇后小气,“官升一级没有问题,但是……”

  曹尚宫指着二十个协助修书女官名单,“江全,陈二妹,沈琼莲,李玉珍,胡善围这五个人进宫才五个月就升官,从从八品女史变成了正八品的掌字辈女官,恐怕难以服众吧,宫中从未有女官升这么快,就像范宫正你这样出身名门,又踏实能干的女官,从从八品女史升到正八品的掌字辈,也用了一年时间。”

  范宫正是元朝四大诗人范梈的孙女,名门闺秀,骄傲如曹尚宫,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哎哟,难得曹尚宫夸我一次。”范宫正以团扇遮面,假装害羞,又正色道:“给她们升职,是皇后娘娘的恩典,表示对修书这件事的看重,让后宫和外戚都重视《赵宋贤妃训诫录》,嫔妃不要在后宫搞事情,外戚注意整肃家风。女官能不能服众,要看她们以后的办事能力,能者得之,不能者按照宫规降级,岂能把恩典和服众混为一谈?”

  也对,反正恩典皇后已经大大方方的给了,要是自己坐不稳位置,就是她们自己的问题。

  曹尚宫点了头,“好吧,听你的,都官升一级。”

  范宫正拿笔,将胡善围的名字画了个圈,“她现在是我宫正司的人了,我们宫正司和六局不一样。六局是尚、司、典、掌、女史五个等级。宫正司只有宫正,司正,典正和女史四个等级。所以胡善围要升职,就七品典正。”

  “连升两级?”曹尚宫不敢相信这是以严谨闻名的范宫正嘴里说出来的话,“你今天真喜欢开玩笑。”

  “我不是开玩笑。”范宫正说道:“我们宫正司担任监督之职,没有掌这个等级,女史往上升,就是七品典正。我总不能为了胡善围一个人,去改变司里的官阶制度,凭空制造出一个掌正来。”

  曹尚宫坚决反对:“胡善围进宫五个月就连升两级?范宫正未免太儿戏了!”

  范宫正也寸步不让:“大明女官制度是皇上和礼部共同制定,皇上下圣旨颁布实行,你我,甚至皇后娘娘都不能擅自改动。胡善围要么不升职,要么就直升典正。”

  曹尚宫拍案而起,“那就要胡善围别升职!赐给她财帛即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