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冯诚的脸色不好看了,宋国公冯胜安慰他,“大侄子,莫急,我派人去问问怎么回事,西平侯府不可能这点礼数都不通。”

  话音刚落,就有仆人跑来说道:“沐家来人了。”

  来人是沐英次子沐晟,比沐春小两岁,今年刚刚十五岁。继室耿氏所生,嫡次子,外公是长兴侯耿炳文。

  和沐春跳脱的性子不同,沐晟寡言少语,无论相貌还是性格,和少年时期的沐英极其相似,十五岁就像人家五十岁般沉默。

  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难怪沐英偏心次子。

  正主沐英和沐春没来,来了个冯家人都不喜欢的沐晟。

  这下连宋国公冯胜的脸色不好看了,“怎么是你?你父亲和大哥呢?”

  沐晟脱去上衣,光着膀子,递上一把藤条,“大哥不见了,父亲正带着人到处找他,我替父亲和大哥负荆请罪,请舅舅和叔外祖责罚。”

  从礼法来说,沐晟也可以叫冯家人舅舅。

  若是沐春来负荆请罪,冯诚说不定就打一打了。可是沐晟和冯家没有血缘关系,又只有十五岁,冯诚虽有一肚子怒气,但有些下不去手。

  冯胜一抬手,“你先起来说话。你大哥为什么不见了?明明昨晚还在宫里赐了宴,皇上龙颜大悦。”

  沐晟说道:“大哥喝多了,回家和父亲一言不合就吵架,父亲要打大哥,母亲和我们拦住了父亲,大哥跑出家门,我们寻访了京城大小客栈,赌坊酒家,都没有找到大哥。”

  冯诚问:“他那些狐朋狗友家里找过没有?”

  沐晟说道:“大晚上的不好意思惊扰别人,白天已经去魏国公府徐家、鄂国公府常家,曹国公府李家等大哥平时来往的朋友都找过了,都说没见过大哥。”

  沐春出身高贵,往来无白丁,但也不是啥正经人。狐朋狗友不是败家子,就是草包纨绔,物以类聚。

  比如开国大将魏国公徐达,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徐祖辉和次子徐增寿。徐辉祖是个年少成名的大将军,而徐二郎徐增寿是京城著名败家子,经常和沐春出入赌场。

  比如鄂国公常遇春,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常茂和次子常升都骁勇善战,常茂甚至娶了宋国公冯胜的长女,和冯家是姻亲关系,是沐春正儿八经的表姐夫。但是沐春只和败家子常三郎常森一起玩耍……

  总之,沐春的交友标准一直没有变,都是京城纨绔子弟,足可以组建败家子联盟了。

  沐春就像一块吸铁石,只吸引“破铜烂铁”般的败家子,对黄金白银等出类拔萃的人一概没有反应。

  那些优秀的青年才俊们,也只喜欢和他……的弟弟沐晟交往。

  宋国公冯胜问道:“沐春在锦衣卫当差,你们去锦衣卫衙门找了没有?”

  沐晟彬彬有礼,答道:“晚辈刚刚去问过锦衣卫指挥使毛大人,毛大人说不知道。”

  毛骧当然知道,锦衣卫眼线遍布天下,桃叶渡口有锦衣卫的暗探,他第一时间就将沐春的下落,秘密禀告给了洪武帝和马皇后。

  帝后偏心沐春,当然知道冯家和沐家闹起来,沐春要受夹板气,于是暗示毛骧将消息隐瞒。

  沐英继续满京城找儿子,这次他甚至去了青楼画舫寻人!觉得儿子十七岁了,可能开始从女人那里找安慰。

  沐晟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来冯家负荆请罪。无论沐家还是冯家,都没想到沐春会像个流浪汉睡大街,被蚊子咬成猪头。

  他们都不了解沐春。沐春是个宁可蹲在大街吸溜一碗面条,也不愿意回家吃饭的人。

  庆功宴正主没有踪影。主人冯诚颜面全失,他把衣服抛给沐晟,冷冷道:“穿上,把你爹叫来。”

  沐晟老实,说道:“可是我爹在找我大哥,一找到就立刻把大哥带过来赴宴。”

  冯诚看着一桌子凉透的菜肴,心也凉凉,“不用找了,大半天都没会找到,一定跑出城了。大海捞针,算了吧,你爹来了也一样。来人,重新整一桌酒席!”

  添酒回灯重开宴。

  宋国公冯胜笑道:“这就对了嘛,都是一家人,彼此退让一步,和和气气的坐下来喝喝酒,什么事都能过去。”

  沐晟见冯诚看起来十分有诚意的样子,于是穿了衣服,拍马出去找父亲。

  约过了半个时辰,沐英带着厚礼来到郢国公府。

  席面上都是长辈,沐晟乖巧的站起来替众人斟酒。

  喝了三杯,冯诚问沐英,“昨晚你们父子为何争吵?沐春跑得至今不见人影。”

  沐英将父子争吵的话语说了,“我并非刻意贬低他的功绩。只是他首次出征,就胆大妄为使用火攻,你我,还有宋国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了,火攻凶险,风向瞬息万变,不可掌控,必须慎之又慎,何况还要借助雨势灭火。如果一场战争想要风向和雨同时顺遂,这个风险未免太大了,很可能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折进去,万万不能让沐春养成这种孤注一掷的赌徒战术习惯。”

  沐英觉得自己完全是出于关心,“乘着他还小,当头喝棒,把他打醒,改掉这个靠运气的坏习惯。否则,以后必定酿成大错。”

  此话一出,连宋国公冯胜都觉得有道理,“嗯,战场上,勿骄勿躁,要做好万全准备,不能一味依靠老天爷赐的运气。运气很快会用完,实力才是真本事。”

  到底是亲舅舅,冯诚没那么容易相信沐英,“父亲教训儿子,天经地义,你句句在理,怎么后来打起来了?”

  沐英对嫡长子,从来没有好脸色和好话,沐春练就脸皮厚,唾面自干的本事,不可能因为教训了几句,就负气出走。

  沐英说道:“我说一句,他就顶一句,根本不听说,迫于无奈,我就动了手。”

  冯诚眉头一挑,“庆功宴的请帖昨日我命人送到了西平侯府,你明知今日有宴会,为何还要打他?便真要动手,你等庆功宴结束,把他关在屋里好好教训便是。你分明是故意赶走他,让我的庆功宴办不下去,让我出丑,不把我们冯家放在眼里!”

  一连被扣了三顶大帽子,沐英坚决不服,“我堂堂大明将军,心眼怎可比针鼻还小?他是我儿子,也是冯家的外甥,外甥走舅舅家,我为何要百般阻拦?传出去岂不是被人笑话!”

  冯诚冷哼一声,“今日庆功宴沐春出走,不来赴宴,我们冯家就已经成了笑话!沐春淘气顽劣,你以前打打骂骂,也就罢了,我这个当舅舅的,何曾说过半个不字?如今他九死一生打了胜仗,好容易做了一桩好事,你还是打骂。你骂沐春居功自傲,你何曾反省过自己教子无方?”

  沐英被撩出了火气,反问道:“你也是父亲,你也有儿子,如果你的儿子也像沐春这样冒险用火攻,你还会夸他烧的好,烧的妙,下回打仗也这样干?”

  冯诚一拍饭桌,桌上十盘十碗都震得瑟瑟发抖,“你还说不是故意赶跑沐春的!你今日来我冯家,是来赴宴,还是来帮我教训儿子的?”

  宋国公冯胜见大事不妙,忙劝道:“咱们坐下来是讨论如何把沐春这个孩子培养成才,怎么话题绕到别人身上去了?看在沐春的份上,大家要冷静。”

  冯诚说道:“好啊,既然是为了沐春,大家聊一聊他的前途。请问西平侯打算何时为他请封世子?”

  席间一片静默,这是一道最敏感的题目。陪席的宋国公冯胜不禁露出期待之意。

  沐英说道:“就凭他目前的功绩,还不足以担当西平侯世子之位。”

  冯诚一笑,“他才十七岁,就能打如此漂亮的以少胜多战役。你我十七岁时,还不如他呢。”

  沐英又找推辞,说道:“正如你所言,他还小,性情不定,也不太懂事。”

  冯诚说道:“可是你十七岁的时候,身边已经美妾伺候,怎么沐春就不懂事了?我看他挺好的,顽劣虽顽劣,但有分寸,不出乱子,不胡来。”

  都说打人不打脸,冯诚就是要打脸。沐英十七岁时,冯诚的姐姐冯氏嫁给他,小夫妻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的时候,冯氏就发现沐英的一个贴身丫鬟已经显怀了。

  很明显,是在冯氏过门之前怀上的。

  冯氏就像吃了个苍蝇,暴怒之下,命丫鬟举盆罚跪。

  丫鬟流产,当夜就死了。

  沐英大怒,以戕害子嗣之名,几乎要休妻,但因是赐婚,只能忍了,从此冷落冯氏,出身名门的冯氏也不屑于讨好花心丈夫,但是她发现自己有孕在身,悲剧从此开始……

  被人揭开伤疤,沐英脸都气白了,“若不是冯氏善妒,我儿如何不足月就夭折。”

  冯胜心道不好!

  果然冯诚飞身跳到酒桌上,大长腿一蹬,将沐英从座椅上扑倒在地,朝着沐英的脸连连挥拳,一顿胖揍,“我儿我儿?沐春就不是你儿子了?我好端端的姐姐,在家里活泼开朗,宽厚待人,怎么一嫁给你,就成了妒妇?分明是你不配当人丈夫,被美色迷惑!”

  冯胜和沐晟赶紧过去拉开冯诚,而冯诚武将出身,出手太重,沐英的脸已经挨了十几下,肿成了猪头!

  上一次沐英被小舅子打成猪头,是十七年前,冯氏下葬的时候,沐春刚刚满月,在襁褓里挥舞着小拳头,哇哇大哭。

第35章 宫心计

  对于千千万万姐夫妹夫们而言,天下的小舅子都是难缠的主。因为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小舅子打姐夫,姐夫是不好还手的。

  比如魏国公府的二郎徐增寿以小舅子的身份,找三个大明亲王借钱,居然能把三个亲王逼到自家皇宫的丙字库里躲起来。

  同样的,沐英被冯诚打成猪头,他再气愤,也不能和冯诚对打。

  冯胜死死抱着冯诚,沐晟赶紧拖着自己老爹拔腿就跑,拍马走人。继沐家的庆功宴变成家暴宴后,冯家的庆功宴也变成了家暴宴,施暴者变成受害者。

  沐英盖世英雄,第三次北伐的主帅,居然遭此侮辱,还只等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由此,冯沐两家的仇怨越结越深。

  锦衣卫眼线将家暴宴战况报于毛骧,毛骧秘奏给帝后。帝后暗自叹息,当年赐婚,竟是错了媒人,亲家成为冤家。

  洪武帝叹道:“当年郢国公冯国用三十五岁就战死沙场,我可怜他膝下一双儿女尚未成年,就想好好安排他们。沐英这孩子出类拔萃,且无父无母,家世简单,当时凭谁也都说是一门好亲,所以将冯氏指给他,何尝想会有今日这一幕?”

  马皇后安慰丈夫,“事已至此,后悔无济于事。这是冯沐两家的家事,让他们自己解决,我们不要再掺和了,免得又帮倒忙。今日冯诚看似为外甥沐春出了一口恶气,可最后这仇还是要记在沐春身上,让他们父子间隙更大,唉,清官难断家务事。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把自己家的事情料理清楚——孙淑妃的病,太医们在乾清宫会诊过了,都说药石无效,得看天意了,怎么办?”

  提到孙淑妃的病情,洪武帝也是一脸愁容,问:“太医们说能撑到什么时候?”

  马皇后叹道:“悉心调养,也很难能熬得过这个冬天。运气不好的话,三个月就走了。”

  洪武帝说道:“朕打算封孙氏为贵妃,梓童以为何?”

  后宫嫔妃,以贵为尊,原来的贵妃是胡氏,现在胡氏已经废为庶人,贵妃的位置空出,虚位以待。

  马皇后大喜,“臣妾先替孙氏谢过皇上。这是大喜事啊,说不定此事冲一冲,孙氏的病就好了。”

  洪武帝脸上也有了笑意,“但愿如此,赶紧让礼部拟册封圣旨去。”

  古今后宫嫔妃史上,罕见孙氏这种同时得到帝后真心喜欢敬爱的妃子了。

  是敬爱,不是宠爱,孙氏能有今日之尊荣,和她的出身和人生经历有关。

  孙氏,出身元朝官宦人家,大家闺秀。元末天下大乱,孙氏家族举家逃亡,途中父母双亡,只剩下孙氏和兄长相依为命。

  兄长为了活路,投奔军阀马世雄。而马世雄见孙氏长得好看,温柔娴静,知书达理,觉得奇货可居,将来是一个不错的政治资本,于是将孙氏……收为义女,养在家里,待价而沽。

  后来,马世雄带着军队投奔已成气候的朱元璋,为了表示诚意,就将义女孙氏当做重要的礼物,献给了朱元璋当小妾。

  当时朱元璋已经有了嫡妻马氏,马氏和孙氏却相处融洽,情同姐妹,为何?

  这又和马皇后的身世和人生经历相关了。

  马皇后出身大地主家庭,父亲是个乐善好施的豪侠。父亲身亡,天下大乱,孤母带着女儿逃亡,投靠了亡夫当年的好友郭子兴。郭子兴将马皇后收为义女,养在郭家,也是打算将来作为政治资本,去笼络部下,郭子兴后来将马氏嫁给最得力的部下朱元璋。

  四处投奔,寄人篱下,乱世流离人的生活,还有谁比孙氏更理解马皇后的不甘和苦闷呢?两人的身世惊人的相似,因而惺惺相惜。

  在洪武帝四处征战争霸的过程中,马皇后是洪武帝的贤内助,而孙氏是马皇后的好帮手,两人配合默契,稳定大后方,让洪武帝无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孙氏还生下了洪武帝第一个女儿——长女临安公主。

  当时洪武帝已经有了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和老四朱棣四个儿子了,最大的朱标五岁,最小的朱棣刚刚满月,满屋子都是儿子。

  故,第一个女儿得到父亲的格外欢喜,母凭女贵,孙氏因此在洪武帝诸多姬妾中脱颖而出,最得洪武帝看重。

  后来,孙氏又生了七皇女怀庆公主。一共两个女儿,没有生下皇子。

  马皇后呢?后来也生了两个皇女,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没有生下皇子。

  没有皇子,就没有利益冲突,就没有在后宫争宠夺利,互相倾轧,踩着对方向上爬的心。

  没有皇子,马皇后和孙淑妃就没有替儿子盘算前程的心,一心一意围着丈夫洪武帝转,洪武帝又不蠢,他能感受这对贤妻美妾的用心,因而对她们格外敬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