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之前庆功宴变成鸿门宴,舅舅冯诚将沐英打成了猪头,闹得满城风雨。

  沐春笑道:“我回京之后,当值就宫里睡值房,不当值就去钟山我母亲墓地附近的祭屋里,和守陵人住在一起。我母亲在地里头看着,舅舅和父亲不会找我麻烦……”

  洪武帝给自己选定的帝陵就在钟山,正在建造中。为了表示皇恩,洪武帝将钟山附近的风水宝地赐给了各个开国功臣作为祖坟,世世代代做君臣。

  赐葬钟山,是莫大的荣耀。

  沐春之母冯氏就葬在那里。墓地附近有祭田和祭屋,养着一户守陵人,沐春住在正屋里,落得个清净,还有了孝顺的名声。

  须知沐春之前只有混世魔王的坏名声,这下变成了大孝子,加上江西怪石岭剿匪的战功,沐春有了浪子回头的赞誉。

  沐春说道:“我已经不想去争西平侯世子了,难道不当世子,我就没有出头之日?你看那些怪石岭土匪招安都能当百户,我将来自立门户,也去弄个侯爵当一当。”

  胡善围很是为他高兴,“你首战告捷,将来成就必定不输你父亲。”

  沐春大言不惭,“那当然!我爹不喜欢我,我就越要做出一番成就,让他捂着耳朵也要听见我的捷报,看着我节节高升。”

  还真被沐春给说中了,洪武帝觉得干孙子懂得用守陵的孝道化解双面夹击,浪子回头,加上之前的战功,决定给他机会,封了他为后军都督府指挥佥事,而且不是虚职,是实职,兼领后军都督府管辖下的禁军鹰扬卫,负责保护京师安全。

  指挥佥事,正二品武官。

  群臣哗然,连亲爹沐英都看不去了,大朝会上请求沐春先试职,然后再封官,以免儿子“尸位素餐,辜负皇恩”。

  舅舅冯诚听了,直翻白眼:有这样说自己儿子的嘛?谦虚太过了吧!

  洪武帝却说道:“儿,我家人,勿试也。”

  意思是说,这孩子是我的家人,不用试用了。

  遂封官,沐春从锦衣卫小卒,成了二品指挥佥事。

  沐春封官,最高兴的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终于把这个瘟神送走了!

  于是沐春离开那天,锦衣卫衙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送瘟神。

  沐春很是感动:“毛大人,您太客气了,我会常回来看看的。”

  毛骧连忙说道:“不用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你镇压鹰扬卫那帮猴子要紧,还有……”

  毛骧把江西怪石岭沐春亲手招安的八个土匪百户推出来,“他们在锦衣卫太屈才了,没有合适的位置。你把他们带到任上去发光发热吧,初来乍到,你需要培养几个心腹,我看他们就很有潜力。”

  沐春简直感动得热泪盈眶,“毛大人,你想的真周到,简直对我太好了!”

  沐春带着八个土匪出身的百户出了锦衣卫衙门,纪纲赶紧把门哐当一声关上。

  沐春走了几步,回头去敲门,“毛大人,我把舅舅送的那张弓落在衙门了,我得进去拿,这是我爷爷的遗物。”

  毛骧不肯开门,对纪纲说:“你去值房找一找。”

  纪纲找到了长弓,用一块床单裹上,从围墙扔了过去,“接着!”

  沐春背着长弓,带着八个刚刚洗脚上岸的土匪百户,去了禁军之一的鹰扬卫报道。

  鹰扬卫几乎全都是出身不错的军二代,这里汇集了京城各种难管的纨绔、刺头,无赖,浪荡子,还有少数遗传了上一辈军事才能的天才,可谓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个个眼高于顶,一般人管不住他们。

  但是沐春不是一般人。

  他比这些人出身更高贵,更纨绔,更混账,更不要脸。

  所以,沐春之于鹰扬卫,就像胡善围之于藏,专业对口,无缝衔接。洪武帝早有谋划,没有乱点鸳鸯谱,他有心栽培沐春。

  果然,鹰扬卫一开始就给了这位新指挥佥事一个下马威:卫所营地大门紧闭,不让他进来。

  沐春吃了个闭门羹,问手下八个土匪百户:“谁会开门?”

  都是鸡鸣狗盗之辈,撬门溜锁简直不要太简单。

  “标下来试一试。”一个瘦猴子般的百户从腰间取出一个熊爪般的铁钩子,末端拴着一根长绳。百户将铁爪朝着门口木塔哨所上扔过去,抓了一根木头,然后顺着绳子翻墙,到了门口。

  除了门栓,还上一把锁。

  百户从发髻里抽出一根铜制耳挖簪,贴着锁,轻轻一捅,锁开了。

  百户扔了锁,打开门,放沐春等人进来。

  迎接沐春的是一片静悄悄,沐春敲响了操练场的战鼓,召集鹰扬卫一千二百个士兵。

  敲了半天,别说兵了,就连在树上看戏的麻雀都被鼓声惊飞走了。

  八个百户回来复命,“大人,标下查看过了,都在营房睡午觉呢。”

  沐春给了瘦猴一块碎银子,“你去集市买一车鞭炮回来。”

  鞭炮买回来了,沐春雨露均沾,每个营房都扔了至少五挂点燃的二踢脚进去,然后把门钉死,谁都别想跑出来。

  沐春听见营房里传来噼里啪啦鞭炮和各种惨叫声,方觉得出了这口恶气,命手下等鞭炮放完了再次敲鼓。

  鼓声一响,一千两百个士兵都到齐了——想要揍沐春。

  沐春开始训话,“从现在起,鼓声一响,就得给老子过来集合,不来的就要接受惩罚,鞭炮只是小意思,改天老子放焰火给你们瞧瞧。”

  有一个腿上炸伤了的士兵骂道:“你不就是靠着当侯爷的爹才当的官吗?我不服!”

  “我也不服!”

  ‘“我们都不服!”

  沐春笑道:“你们能进鹰扬卫,难道不是靠父亲或者爷爷的军功才进来的吗?你们有脸骂我?等那天你们也杀了一万叛军,再来和老子对骂!”

  沐春的言行再次引起了众愤。

  有人骂道:“江西那么远,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军队以武服人,瞧你一副小白脸的样子,能打吗?”

  沐春朝着那人招手,“老子能不能打,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那人呸了一声,“我才不中计,殴打上官,以下犯上,要挨军棍的。”

  沐春说道:“恕你无罪!你敢不敢?”

  “有什么不敢!”那人跳上台,说:“刀枪棍棒,我们比什么?”

  沐春乘其不备,一脚将那人踹下高台,“刀剑无眼,就比拳脚!”

  那人从台上摔下去,大骂:“你都没说开始!你使诈!”

  沐春笑道:“兵不厌诈,诈就对了!”

  毛骧将鹰扬卫近况禀报给帝后,“……传令基本靠吼、训兵基本靠骂、练兵基本靠互殴,威望基本靠拳头。没有上下尊卑,没有军纪规矩,没有人服他。”

  帝后对视一眼。

  毛骧又道:“不过都服他的拳头。”

  很快就是八月初八,马皇后四十九岁生日,千秋节,宫廷开大宴,沐春进宫贺寿,对帝后说,他新官上任,一切都顺利的不得了。

  帝后对沐春脸上用脂粉掩盖的鼻青脸肿、以及微微瘸的左腿等伤势故意视而不见,连连说好,夸他上进。

  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胡善围已经完成了皇室和外戚的赐书讲解任务,有了燕王妃实力劝戒娘家弟弟戒赌的举动,主动响应马皇后整顿家风家法,皇室外戚还有谁比燕王妃更有威仪的?

  何况洪武帝划重点,在后宫悬了几百块铁牌的事情也传到了宫外,人人自危,都不敢顶风作案,无人敢干扰胡善围的赐书任务。

  范宫正暗叹胡善围是个有运道的人,第一次做这种大事就遇到贵人相助,顺利完成任务,正是时势造英雄。

  八月底,远去太原晋王府送书的周司赞风尘仆仆回来了,胡善围如约送了一坛自酿的菊花酒,就等去西安秦王府的刘司言回来,一起开宴。

  可是到了九月底霜降,刘司言一行人依然没有消息,好像从人间消失了一样,连沿路的各个驿站都说没有见到刘司言一行人。

  曹尚宫把胡善围叫到了尚宫局,横眉冷对:“刘司言是我的人,她做事细致,不可能无故消失。她是为了你的事情出了这趟远差,你要把她给我找回来。”

第42章 想不到你是这样的春春

  如果身边的人突然失踪了,怎么办?

  当然是报官了。

  可是,现在胡善围自己就是官,还怎么报?

  曹尚宫的要求并不过分,刘司言是尚宫局的人,被宫正司借调出去办事,人没了,不找她找谁?

  可是胡善围身居深宫,她又没有千里眼和顺风耳,怎么找刘司言的下落?

  少不得去一趟锦衣卫衙门,找指挥使毛骧。毕竟刘司言没有回来,护送她的锦衣卫也一个都没有踪影!

  锦衣卫衙门。

  毛骧眉头深锁,说道:“胡典正,不是我故意隐瞒,我真的也不知道为何七十多人的队伍就这样消失了。”

  胡善围不信,“这天下还有锦衣卫不知道的事情?”

  毛骧说道:“你们只是丢了一个女官,我们锦衣卫少了五十个精锐,还有二十来个在民间征用的挑夫车夫,他们的家人也天天来问,我比你更着急,已经向通政司发了公函,要他们留意,一旦有所发现,就立刻把消息报上来。”

  通政司衙门就在锦衣卫衙门的北边,两个情报机关是邻居,都位处西长安街的一个小巷子里头。

  通政司也是大明直达圣听的机构,直接向皇上汇报各地的民情,灾情,军情,监督地方官员,除此以外,官员在路过各地驿站时,也是由通政司核对官员出行的堪合文书后,方由驿站免费接待,提供食物和住宿。

  所以官员们出差,不是你想住哪里就住哪里,除了驿站以外的地方,国家是不给报销费用的。

  各个驿站每天都接待了谁,花了多少银子,甚至每餐吃的啥,都由各地通政司报上来,这是掌握官员行进路线最好最便捷的做法,也是一种监督。

  胡善围问:“通政司什么时候把各个驿站的情报送过来?”

  毛骧说道:“不用他们送,我已经派纪纲他们去隔壁搬了,通政司是我们的邻居,一旦查出什么蹊跷,我会立刻派人告诉你。”

  胡善围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人,说道:“今日天色还早,我就在这里等纪纲搬驿站情报,不着急回宫。”

  要就这样两手空空回去了,曹尚宫冰冷的眼神会将她凌迟!

  毛骧脑壳疼:好容易打发走了一个沐春,又来个更难缠的胡善围。

  毛骧说道:“劳烦胡典正在这里等,我要去忙了,来人,你们好好伺候胡典正。”

  说是伺候,其实是监督,怕胡善围在衙门里瞎跑,窥破天机。

  毕竟,胡善围那个“死鬼”未婚夫送来的军事情报不停的传到锦衣卫,每年即将入冬时,西北的局势都会紧张起来。

  杂役添茶,还殷勤的送上一个十几个小格子的剔红攒盒,里头放着各种小点心和鲜果,鲜果是正当时的鸡头米和红菱角,点心里最出众的是一块插着红色三角旗的桂花糖猪油蒸栗粉糕。

  这个糕点是南京常见的点心,但是插上五颜六色的三角旗,就叫做重阳糕,是九九重阳节应节的食物。

  不知不觉间,又是一年重阳节。

  去年重阳节,父亲胡荣带着她和小娇妻陈氏登上郊外牛首山,登高望远,这是一家人和和气气过的最后一个节日,之后小娇妻怀孕,对她的态度急转直下,现出真面目,然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