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黄惟德去尚宫局司钥那里领了钥匙,门口大铜锁许久未开,生了锈迹,黄惟德拿着钥匙捅了好一会,才咔哒一声打开门锁。

  专门服侍胡善围的小宫女才十岁出头,原本是个官家小姐,家里卷入胡惟庸谋反案而灭族,成年男女全部砍头,十六岁以下的男的发配边关,女的罚没成官奴。

  官奴是不配有姓名的,随主人的意思,想叫什么就叫什么,胡善围见她娇俏如一朵海棠,就随口叫她海棠。

  海棠用力推门,吱呀一声,院门打开,海棠拿出一挂鞭炮,“你们先别进去,我听说闹鬼的屋子要先燃一挂鞭炮,一来把鬼吓跑了,二来鞭炮的烟火气会驱散阴气。”

  胡善围不信鬼神之说,但海棠很明显害怕住进这个鬼屋,怜惜她年纪小,于是点头道:“你放吧。”

  海棠点燃引信,将鞭炮扔进去,噼里啪啦一通脆响,浓浓的火药味从敞开的大门里传来,或许是心理原因,闻到烟火气,确实能给人安全之感。

  齐齐整整的四合院,中间的院子有一株起码有百年寿数的紫藤架,架子下还挂着一幅秋千。

  “啊,有秋千!”海棠孩子性情,一见秋千,就将闹鬼的愁云抛到脑后,跑过去玩起了秋千。

  冬日,紫藤只剩枯枝,女孩子在空中翻滚飘摇的红裙和清脆的笑声给院子带来了一股生机。

  黄惟德安慰海棠,说道:“这屋子好好收拾一下,也是是个安居之所。那些传闻你不要往心里去,其实皇宫那里都死过人,不止这里一处。”

  海棠疑惑的看着黄惟德,“此话怎讲?”

  黄惟德指着地下,“我还在吴王宫当奴婢的时候,还是一片浩瀚无边湖泊,叫做燕雀湖,可是皇上看中了这里的风水,非要选择这里建皇宫。挖了土石填湖造地,为了稳定地基,还在淤泥里头打了无数的巨木桩。那些木桩从千里之外南边原始森林里伐的,据说还有野人出没,一根根足有两个水桶那么粗,从长江放木,一路顺着江水漂流而来,漂到了南京,再一根根的拉上来,至今造船厂那边还存着不少巨木。”

  “我从未见过那么粗的木头,以为只是神话里的传说。那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定胜天、沧海变桑田,这种浩大的工程,很多人付出了性命,森林、长江、填湖造地的工地里,每天都往外面抬死人。”

  黄惟德的描述很有感染力,坐在秋千上的海棠,还有廊下的胡善围都恍惚能听见森林里伐木时斧头咄咄之声、长江放木时纤夫的号子声、木桩钉入淤泥的闷响。

  很难想象,在十几年前,她们脚下还是一片静谧的湖泊。

  黄惟德说道:“后来我在灶下读书,用木炭当笔写字,读到那首‘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时,就明白这其中的意味了,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么一个崭新的皇宫呢?早就不止万骨枯了,这里每一块地,都是性命铺就而成,若有鬼魂,这里应该比乱葬岗的鬼魂还多。”

  海棠不怕了,从秋千上跳下来,“黄秀才说的有道理,我不会再被那些传闻所扰了,我这就去收拾房子。”

  刘司言的东西已经搬空了,惯用的旧物,比如衣物书琴等物已经在给她超度做法事的时候烧掉,供她在阴间享用。钱财和珍贵的御赐之物则装进箱子,送给了她的家人。

  屋子里剩下的是家具,铜盆木桶之类等粗笨的家伙。海棠要小内侍们提水过来擦拭冲洗,

  不一会,陈二妹,沈琼莲等关系密切的同僚来送乔迁之礼,尚衣局送来簇新的官袍衣物、尚宝局送来首饰、尚寝局送来被褥幔帐,灯火蜡烛、尚功局抬着取暖的木炭和炭盆,各司其职。

  众人帮忙安置各类物件,还在各个屋子里放置火盆,驱散潮气,忙了一下午,原本“家徒四壁”的房子立刻有了人气,很是热闹,到了夜间,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在院子里放烟花。

  一个个烟花在夜空中炸开,众人默契的不提闹鬼之事,把烟花全都抬到新居里燃放,其实也是驱鬼的意思,从入夜一直放到了二更才散了。

  或许是累了,正房的胡善围、歇在西厢里的小宫女海棠都睡得很安稳,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最先撒在皇宫琉璃瓦屋顶正脊两端的琉璃鸱吻神兽上,鸱吻传说是龙的第九子,擅长吞火,所以宫中屋顶两角由鸱吻镇压,取蔽火的意思。

  阳光从鸱吻扩散到黄色琉璃瓦上,金灿灿的一片,进而照到红墙之上,又通过窗户,射到了胡善围的卧房。

  胡善围在天光中醒来,西厢的海棠早就起床,哼着小曲,拿着扫把清理满是鞭炮纸屑的院子。

  又是新的一天。

  马皇后在这一日下了懿旨,要放一批宫人,二十四五岁的宫女或者在宫中当差满五年的女官都可以申请出宫,在正月十五那天离开宫廷,和家人团聚。

  宫里每隔四五年都会放一批宫人,以显示皇家的恩典。正因如此,去年洪武帝才会大张旗鼓下旨从各地招募才女进宫,来应对即将到来的空缺。

  故,或走或留,早就去年洪武帝下旨选拔新女官时,旧女官们心中就开始有了决断。

  大明女官的待遇是终身的,退役之后保留俸禄和官称,出了宫也能保持体面。故,今日皇后下懿旨,当天申请出宫的就有三十来个女官。

  她们当中大多是进宫前就有了孩子的寡妇。当年因各种原因进宫,母子分离,用安家费和俸禄养活孩子,如今孩子都大了,成家立业,将母亲接到家里颐养天年。

  还有一些是家中父母年迈多病,要回家尽孝道,给父母养老的。

  那些父母已逝,未婚,无牵无挂的女官基本都打算一辈子留在宫廷。

  每天都有女官报名离开,去年进来四十四个新女官,眼瞅着离开的人数要超过这些数字了,崔尚仪命女教习沈琼莲出题,从宫廷女秀才中选拔女官。

  女官不只是从宫外招募,宫内也有宫女、女秀才、女官的晋升通道,人手不够的话,就通过考试选拔,公平公正。

  这就很像朝廷官员选拔,想要当官,寒窗苦读,参加科举是唯一的路,也是相对公平的一条路,它给底层人们希望,用学识改变命运。

  考试也是统治者维稳的绝佳工具,因为如果上升通道完全关闭,底层人们看不到希望,就会起来造反,推翻统治者,取而代之,自己去打通通道。

  出身凤阳农民的洪武帝朱元璋就是打通了上升通道,自己当统治者的典型例子,所以他太明白这个道理了,大明开国之后,他不仅立刻恢复了元朝荒废已久的科举制度,连和礼部制定的大明宫廷女官制度也复刻了科举的模式。

  有了正规的竞争标准,比起其他朝代,大明宫廷献媚、争宠、抱大腿谄媚等等歪风比较少,大部分是“不要打扰我学习”的风气。

  在大明宫廷,会烧菜,女红绣技,歌舞,美貌,巧言令色通通不管用,只有具备学识,才有出头的机会。

  女秀才黄惟德也报名参选,每日读书到三更才歇,胡善围一有空就去指导她。

  正月初八,宫廷内部女官考试开始,黄惟德提着考篮应试,胡善围送她去考场外,“以沈琼莲素日的脾气,她出的题估摸有些难,你尽力而为,不会答就直接过,去写一下题,不要乱了心境。”

  不是沈琼莲故意刁难女秀才们,而是她认为很简单的题目,对别人而言一般都很难。

  这一日,天气晴好,胡善围目送弟子考试,江全抱着又胖了一圈的小公主去乾清宫,有擅长小儿科的太医给小公主请平安脉查体。

  宫廷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长大,防患未然很重要。今日给小公主查体的是一位年轻的谈太医。

  谈太医名叫谈复,无锡人,谈家是无锡的大族。父亲叫谈诏,是大明的监察御史,在民间也是一位名医,乐善好施。

  谈太医捏着小公主的下巴,“嗯,半月不见,出了两颗牙。”

  江全笑道:“可不是么,最近长得快,奶娘都被她咬哭了。”

  谈太医说道:“小公主不是想咬人,她牙床痒,磨牙而已。你看上面两片泛白的地方,就要出牙了。”

  谈太医一边检查,一旁茹司药在医案上记录,两人配合默契,最后把小公主放到秤上称体重,“哟,二十三斤,有点太胖了,平日要奶婆多逗她爬。”

  江全说道:“茹司药也是这样叮嘱的。”

  一时检查完毕,江全抱着小公主回翊坤宫,茹司药将医案递给谈太医,“你看复查一遍,看有无错漏。”

  谈太医双手接过,不看医案,只看着茹司药:“你做事,我肯定放心。”

  茹司药说道:“你还是看看吧,要送到太医院存档的。”

  谈太医嗫喏片刻,说道:“我听说皇后娘娘下了懿旨,往宫外放人,女官五年以上可以离宫。”

  茹司药点头,去架子上的铜盆洗手。

  谈太医将医案放在案几上,跟了过去,“你已经当了十年女官,已经够格出宫了。”

  茹司药洗净了手,谈太医忙将布巾递过去,“你……出宫吗?”

  茹司药接过布巾擦手,“我为什么要出宫?很多女官都当了十五年,依然没有出宫的打算。”

  谈太医着急了,“我仰慕茹司药已久,我就不信这些年你一点感觉都没有。你若出宫,我必然遣官媒去茹家提亲。”

  茹司药低头不语,良久,说道:“我在宫里是茹司药,行医治病,受人尊敬。我出了宫,只能当谈夫人,可是我还想在医学上有所作为,期待他日能著书立说,杏林留名。你们谈家是无锡大族,你父亲是监察御史,会容许媳妇抛头露面行医?算了吧,我不会出宫的。”

第6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谈太医道:“我们家和别家不同,我们谈家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父亲当监察御史,也是名医,他当官闲暇之余也给人看病。”

  茹司药说道:“世俗对男人宽容,对女子苛刻。你父亲给人看病,就是乐善好施。我一个当家少夫人给人看病,就是不守本分,外头会有闲话。整天被人的唾沫星子围绕着,我哪有心情钻研医术?将来八成变成一个怨妇。”

  谈太医忙道:“你担心我被家世所困。既如此,我也不当什么太医了,我辞了太医院的官职,我们一起去民间开医馆,照样治病救人,养活自己,以医为业,这样就不会有人说闲话。”

  茹司药没想到谈太医会为了她放弃太医院的大好前途,一时心乱如麻,不知如何回答,双手紧紧绞着擦手的布巾。

  谈太医举起右手,“我发誓,此生定保护你,不让你受委屈。你喜欢医术,我也喜欢啊,我们志同道合,一起钻研,岂不美哉。难道只有宫里的病人是病人,宫外的病人就不是病人了?”

  茹司药几乎要在谈太医炽热的眼神中融化,他们在医治中结缘,互相切磋,谈太医有天分,又出身医香世家,年纪轻轻就入选太医院,医术远高于她这个半路出家的女医。

  这几年茹司药有幸得他毫无保留的指点,受益匪浅,因医结缘,也因医生情,茹司药今年二十三岁,是个成熟的女性了,不是无知少女,她如何感受不到谈太医的心意?不知觉中,从崇拜尊敬,变成了爱慕,可是……

  茹司药忍痛做出决定,“我不会为了你放弃前途。我也不希望你为了我放弃前途。我十三岁就进宫当女官,我很满意现状,我没有准备接受外面的世界,包括婚姻。我对谈夫人的位置一点兴趣都没有,谈大人令寻佳偶吧,我不会出宫的。”

  言罢,茹司药往殿外走去,谈太医楞在原地片刻,而后追了上去,压低声音嘶吼道:“我不信你就没有动心,我不信我一直是一厢情愿,难道你以前对我的好……只是为了学习医术?”

  茹司药头也不回的说道:“是的,所以请谈太医不要打扰我学习了。”

  谈太医就这样残忍被拒,泪洒乾清宫。

  要断就断得干净,别拖泥带水。茹司药说出违心之语,双眼模糊,似乎得了雪盲症,完全凭着感觉回到六局一司,在苍震门时差点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正是刚刚送徒弟去应考的胡善围。

  胡善围反应灵敏,让开道路,让官阶高的女官先走。她看见茹司药手里捏着一块洗脸擦手的白布巾,觉得很是奇怪,不过也不便多问。

  正月十五那日,女教习沈琼莲放榜,女秀才黄惟德再次上榜,考中了女官。

  当天,宫中放了两百多个宫女和五十几名女官,她们背着行囊,从西安门出宫,宫外早就等待着翘首以盼的家人。

  “母亲!”

  “姐姐!”

  “女儿!”

  高高的宫墙下,亲人们抱成一团,哭声此起彼伏,她们等待了太久,已经无法自矜回家再哭了,一堵堵高墙隔绝了人们,隔绝不了情感。

  谈太医牵着一匹马站在人群里,看着一个个出宫的女人,明知没有希望,他还是鬼使神差的在宫外等候,等待一个奇迹。

  一个个女人随着家人走了,他的心越来越冷,直到最后一个女官走出来,和已经成长大人的儿女相认,宫门轰然关闭,一颗心也随之破碎。

  奇迹没有出现。

  再次受到打击的谈太医悻然牵着马离开,蓦地发现宫墙下还有一个中年男人笼着衣袖等待,从此人的表情看,也是失望。

  同是天涯沦落人。谈太医走过去问道:“你等的人也没有出来?”

  那人说道:“我知道她年岁未到,今年肯定不会出来,但就是忍不住想来看看。”

  谈太医见此人长的一表人才,一副儒雅之气,应该是个好人,恰逢心情不好,想找个喝酒,说道:“我也是这样。走,我请你喝酒去。”

  那人忙摆手道:“谢谢你的好意,我已经戒酒了。”

  谈太医说道:“那就去勾栏喝茶听戏,教坊司奉圣旨用弦乐重新谱曲的《琵琶记》。”

  那人道:“我听说过,不过这出戏太火了,一座难求。”

  谈太医摆着胸脯,“放心,包在我身上。”

  教坊司除了承应朝廷宫廷的乐舞演出外,还设有勾栏,对民间进行商业演出。在京城有两处勾栏,一处在武定桥东面,旁边就是供教坊司乐工们排演的富乐院。另一处就在会同桥的南面。

  洪武帝禁止朝廷官员在富乐院游逛,去武定桥的勾栏未免瓜田李下,于是谈太医带着那人去了会同桥勾栏,亮出身份,勾栏里戴着绿头巾的乐工忙将两人送到雅座,那人惊讶的看着谈太医,“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居然当了太医。”

  谈太医苦笑道:“小小太医,何足挂齿,来,喝茶。”

  那人却无心喝茶,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似的,双目发光,连连凑过去发问,“你是太医,应该经常出没宫廷,女官在宫廷是什么地位?宫里的贵人们不敢对女官朝打暮骂吧?你认不认识一个姓胡的女官?她去年刚刚进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