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胡家曾经是济宁望族,可是现在呢,那些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华、有毅力的“四有”胡家家人全都死了,只有胡荣这个无理想、无才华、无资质、无毅力的“四无”胡家人还活着。

  活着最重要,什么理想、什么宏图都是虚的。

  胡荣一生,追求平凡稳妥。可是女儿倔强的牛脾气随了谁?连嫁人都不肯,非要坚持当女官,走仕途。明明我和她娘都不是这个脾气啊。

  胡荣在坟墓前长吁短叹,“孩子大了,翅膀硬了,不肯嫁人,不听我的,非要往外头飞,可是天上好危险,有暴风,有骤雨雷电,有凶狠的老鹰。别说当女官,就是当大官又怎么样呢?我们胡家祖上也显赫过,到最后,覆巢之下,只有我一人活着。”

  胡荣从怀里拿出胡善围的回信,念道:“‘一切安好,勿念。父亲保重身体。善围’,你听听,我给她写了十几页信纸,她就回我一句话,怎么办呢?我什么法子都用过了,她就是不肯嫁人。”

  这时,起了一阵东风,将坟前还未烧尽的纸钱卷起来,好像一片片燃烧的黑蝴蝶。

  胡荣担心起山火,连忙拿着水壶去追,纸钱落在一个土坑处。

  胡荣浇灭了纸钱,觉得这里有些熟悉,看了看两边的墓碑,顿时回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女儿的死鬼未婚夫王宁和他母亲的墓地吗?

  当年母子两个葬在一处时,胡荣都来过这里。

  怎么被人挖空了?

  难道有盗墓贼?

  胡荣赶紧去找守陵人举报。

  守陵人说道:“前天有个大官来这里,把他母亲的坟墓迁葬到钟山了。”

  “钟山?”胡荣更纳闷,“钟山那地方不都是达官贵人们的祖坟吗?”

  守陵人说道:“那可不,她儿子给她请封了什么太夫人,迁葬那天可风光了。”

  “她儿子?”胡荣觉得自己在做梦,“她儿子不是早就死了吗?”

  守陵人说道:“没死成,回来了,还当了大官。”

  胡荣难以置信,他草草的收起亡妻墓前的吃食,提着食盒,骑着青骡回到书坊,然后从书房里拿出太医院谈太医送给他的名帖,凭着帖子找到了东城兵马司隔壁的太医院。

  谈太医正在整理药房,听闻有个姓胡的人找他,还以为胡荣有亲戚朋友生病了,请他去医治。

  自从那日一起去教坊司听《琵琶记》,两人就成了朋友,胡荣是卖书的,若遇到医学方面的孤本珍本,总会留下来送给谈太医。

  谈太医背着药箱出去,但胡荣并不是来请他看病的,说道:“我听说通政司每个月都出邸报,发给官员们,讲述朝廷里大小事情,封官的、贬官的、掉脑袋的,都写在上头,我一个普通老百姓没资格看邸报,谈太医能否弄一本最近的邸报看一看?”

  谈太医放下医箱,“我们太医院并不热衷政事,很少有人看邸报。不过太医院隔壁就是詹事府,我去给你借一本。你先等等,喝杯茶。”

  谈太医很快拿着最近好几期的邸报回来了,胡荣挑出最近的一本,一张张的翻阅,最终停在洪武帝追封永春伯王宁之母王夫人为永春伯太夫人的圣旨上。

  啪!

  邸报落地。

  啪啪!

  胡荣狠狠的抽了自己二耳光。

  正欲再抽,谈太医以为胡荣失心疯了,忙阻止道:“胡大哥,有什么事情咱们可以商量着办,别自残。”

  “退婚书!我亲手去衙门办的退婚书!”胡荣恨不得撞墙自尽,“我女儿以前定过亲事,后来那人死在战场上,我女儿不肯改嫁,非要在家守望门寡,我为了给女儿顺利改嫁,以防别人说闲话。我亲手写了退婚书,厚着脸皮要王夫人在上头签字画押,我还拿着退婚书去了衙门过了明路。”

  “现在那人回来了,封了伯爵,婚约却已经被我毁了!”

  胡荣哭道:“我女儿差一点就是伯爵夫人了,我却亲手把她的前途毁掉!”

  “谈太医!”胡荣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握紧了谈复的手,“你见识多广,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女儿的婚姻还能否挽回?我去告御状行不行?捞油锅、滚钉板,这种苦头我都可以吃。”

  过了好一会,谈复才捋顺这其中的前因后果,他把胡荣拉到房间,关严了门,说道:“你是民,永春伯是官。民告官,难啊,这是其一。其二,是你自己退的婚,真的告到御前,也没有胜算。其三,以前你女儿坚持不改嫁,宁可在家守望门寡,你瞒着她逼着王夫人签退婚书。现在你女儿决定不嫁人了,安心在宫廷当女官,高升六品司言,你要她去嫁永春伯,她也未必愿意,我觉得胡大哥最好问问她的意思。”

  胡荣忙道:“当伯爵夫人还有什么不愿意的?一品诰命夫人啊,我们老百姓想都不敢想。”

  谈太医脑子里浮现茹司药的身影,还有那句绝情的“不要打扰我学习”,不由得苦笑道:“女官们不一样,大部分女官都选择终身不嫁,她们很多人本身就是名门闺秀,有才华,有志向。婚姻于她而言,是必须抛弃的包袱,如果成婚,就要放弃宫里的职位出宫,不能回去了。”

  胡荣叹道:“果然女人就是不能读太多书,读得多了,就忘记了女人生儿育女的本分。都像女官那样不结婚、不生孩子,大明就灭亡了,人类也灭亡了。唉,当初我就不应该教她读书,些许认得几个字就行。”

  谈太医劝道:“胡大哥,你千万不能冲动,要忍。我想办法把托人把永春伯的事情告诉你女儿,问问你女儿的意思。你别弄得和上一次一样帮倒忙,你想想,如果你当初由着她的意思,就让她在家里守望门寡。永春伯回来,他敢不认这门婚事?糟糠之妻不下堂,他若不认,就是第二个陈世美,皇上都不饶他。”

  胡荣自是不甘心,但谈太医的话十分中肯,事事在理,胡荣只得生生憋住了。

  谈太医能找谁?当然是茹司药了。

  瞅着在乾清宫配殿给小公主检查身体的空隙,谈太医说道:“可否借一步说话?”

  茹司药存心要断个彻底,不想藕断丝连,再次残忍拒绝,说道:“不可以。”

  谈太医着急了,低声道:“事关另一个女官的前途。”

  茹司药和谈太医都是善良的人。

  僻静处,谈太医从头到尾将胡善围的婚事说了一遍,“……事情就是这样,现在他着急悔恨,甚至生了告御状挽回的念头。我劝住了他,要他先问问女儿的意思。”

  茹司药从未听过如此奇闻,好半天才回过神来,“难怪胡善围进宫的时候连双鞋都没有,双手长满了冻疮,原来因抗婚和家里闹翻了。”

  谈太医说道:“胡大哥这个人有些迂腐,但本性不坏。麻烦你问问胡司言的意思,免得她爹又帮倒忙,毁了她的婚姻,又要毁了她的前途。”

  茹司药应下,回到后宫找胡善围,说了此事。

  出乎意外,胡善围表情淡定,“多谢谈太医和茹司药的好意提醒,我早已知道永春伯回来的消息,我和他……见过面,恩断义绝,从此各不相干了。宫里不能随意往宫外传信,劳烦茹司药要谈太医转告我父亲,我一不出宫,二不嫁人,立志为宫廷效力。何况,退婚书都在衙门过了明路,所谓告御状,不过自取其辱罢了,还会为家族招祸,我父亲胆子小,他定不敢妄动的。”

  大家都是女官,都是为了理想舍弃婚姻,所以茹司药理解胡善围的选择,并没有寻常人认为当永春伯夫人比在宫廷当女公务员更有前途这种想法,去劝胡善围和王宁破镜重圆。

  茹司药感叹道:“我以前只是觉得你运气好,一身势不可挡的锐气,着实令人羡慕,我进宫十年,你进宫一年,就和我平起平坐,当了六品司字辈女官。如今看来,是我短视了,今日之成就,都是你应该得的。”

  对永春伯夫人都不屑一顾,胡善围不是寻常人。

  送走茹司药,胡善围立刻去找沐春,如今沐春统领禁军之一的羽林右卫,羽林右卫就在宫廷东南角,在东五所附近,和胡善围的宅子只隔着一堵高高的宫墙,两人见面很方便。

  胡善围将父亲发现王宁归来的事情说了,“端午节之前皇后娘娘会赐糕和粽子给大臣的家眷,我有机会出宫传懿旨,你找个时间安排我和父亲见面,为防止父亲犯浑,我一定要当面阻止他,单是谈太医传话是不管用的。”

  沐春恨不得把胡荣揍一顿,问:“你如何阻止?你父亲简直太……”

  余下的话他不敢说,简直太欠揍了。

  一天后,胡善围出宫去功臣家里分赐端午节礼物,途径鸡鸣寺时,借口去寺里为亡母上香,添香油钱,早早蹲守在这里的沐春将胡荣引到寺庙静室。

  父女一见面,胡善围就举着一把锋利的裁纸刀比在自己咽喉处,胡荣霎时将父女见面的喜悦抛到脑后,“你干什么?快放下!”

  胡善围冷冷道:“父亲,上一次我这么做的时候,是四年前,我把官媒赶出家门,警告这些媒婆不要来家里给我说媒了。我现在的决心和当年一样,父亲若再次擅自为我拿主意,我身为女儿,不能恨您,只能这条命还给您。”

  胡荣这才彻底熄了小心思,跪地哭道:“我答应你,我什么都答应你,快把刀放下。什么伯爵夫人,没有你的命重要。”

  胡善围缓缓放下裁纸刀,颓然坐在罗汉床上,为什么家人比对手还难对付?为什么她辛辛苦苦打拼来的前途,家人差点就轻而易举的毁掉?明明是血脉相连的父女,为什么给她带来伤害最深?

  而这一切,都还是以爱她的名义,“为她好”的名义,来伤害她,摧毁她!

  为什么?

第73章 一个是阆苑仙葩

  胡荣爱不爱女儿?

  爱。他不是什么完美的绝世好爹,但在这个时代,他比绝大多数的父亲都要称职靠谱。

  胡荣丧偶时不过二十出头,世家子弟出身,长得帅,风度翩翩,小有家产,有做生意的头脑,给他做媒的几乎要踏平了胡家书坊的门槛。

  继母虐待前头生的儿女事例太多了,胡荣不放心把幼女托付给别人照顾,干脆回绝了所有媒人,和女儿相依为命。打算等女儿长大成人,为她准备好丰厚的嫁妆,精心挑选一户好人家嫁了,完成为人父的责任,然后再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娶个继室生儿子,延续胡家血脉。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主流观念的封建时代,胡荣青春正盛时不娶继室生儿子,连个妾都没有,也是顶住了外界好多闲言碎语的压力。既当爹又当娘,还要做生意,胡荣一个人扛着所有压力。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直到他精心挑选的女婿王宁战死,女儿拒绝改嫁,坚持在家守着望门寡,甚至做出挥着裁纸刀赶走官媒的过激行为,种种压力之下,胡荣崩溃了。

  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太失败,他以为教女儿多读些书,读书使人明理,但女儿却也养成一副孤高又烈性的性子。是不是对女儿太好了,让女儿觉得出嫁远不如在家里舒服自在?

  仓促之下,胡荣娶了继室陈氏,陈氏出身市井,是个会过日子、很实际的人,胡荣希望陈氏能够对女儿施加影响,打破女儿对爱情、对守贞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嫁个男人,生几个孩子,过着稳妥的小日子。

  可是现实再次给他暴击,并没有像他操控的那样发展下去,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控,直到现在,女儿拿着裁纸刀对准了自己,逼他彻底放弃把她嫁出去的念头。

  胡善围坐在罗汉床上,以一副抗拒的姿态扭着身子,背对着胡荣落泪,哽咽的说道:“父亲不要跪了,女儿受不起。”

  胡荣站起来,一年不见,女儿好像长高了,身体也似乎健壮起来,不再似以前那般瘦弱,他看不见女儿全脸,只瞧见她颊边的一抹红润,这不是胭脂的颜色,是自然的光彩。

  胡荣说道:“我走了,你在宫里要好好的。”

  胡善围依然背对着父亲,说道:“父亲在信里说为我置办了房产田地,这大可不必,我在宫里什么都有,还有俸禄。宫里管着女官的终身,纵使以后退役出宫,每年俸禄也照旧,足够养老。除了俸禄,还有各种赏赐,只是宫里的东西,不好往外拿,免得给家里添祸患。每年的俸禄我会拿出一半送到家里,每年给一次。”

  胡善围将一包银子搁在案几上,“这是去年的,父亲收好,您拿着去喝茶听戏。”

  胡荣不肯收,“你进宫当了女官,家里免了赋税和徭役,比平常人家境况好了不知多少,有这些足够了。”

  胡善围说道:“如今家里新添了人口,手头宽裕一点比较好。”

  曾经相依为命,亲密的父女,如今唯一能谈得下去的话题,就只剩下谈钱了,悲乎?

  胡荣踌躇片刻,收下银子,转身离开。

  这银子若不拿,女儿堵心。

  他拿了,他堵心。

  胡荣终究忘却了女儿的各种不好,只惦记着她要好好的,拿了银子。

  直到听不到父亲的脚步声,胡善围才猛地站起,转身,追了出去,站在廊下,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直至彻底消失。

  沐春和父亲沐英早就确认过眼神,在前世一定是仇人。所以他并不能理解廊下胡善围隐忍的不舍和纠结。

  沐春说道:“善围姐姐,想和父亲多说几句话,我可以把他再抓回来。”

  胡善围:“……”

  很多时候,闭嘴的沐春才是最好的沐春。

  洪武十四年,五月五月,端午节。

  端午节击球射柳,是元朝留下来的游牧民族风俗。洪武帝认为有“武将耀武之意”,于是予以保留,每年端午,击球,射柳,划龙舟这三样都必不可少,这次更是想借这个机会挑选驸马,这是个最好不过的借口。

  为了让这些青年才俊们放开手脚比拼,展现风姿,洪武帝还特地分了两组,一组是文武大臣,另一组是皇室宗亲,大家各比各的,这样备选的青年们就不会因顾忌太子、亲王等人的面子和安全而缚手缚脚了。

  明初的驸马可以手握兵权,成为朝中重臣,不像以前的驸马那样只能担任闲职,所以大家都放开了手脚,全力以赴。

  沐春是干孙子,不算皇室血脉,分在文武百官那一组。

  这是一场沐春唯一不想赢的比赛,但是他又不能故意放水,让怀庆公主难堪,所以他输也要输得体面,输出风格,输出水平。

  这个难度很大啊,还不如打赢呢。

  同样的,大明最年轻的伯爵、永春伯王宁和沐春是一个意思,都不想赢,也都不想输得刻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