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胡善围告辞。

  吕侧妃忙追过去,替太子道歉,“殿下就是这种迂腐的直脾气,为了这个,从小就没少挨皇上的打。太子并非针对胡司言,胡司言莫要往心里去。”

  胡善围笑了笑,对,不是针对我一人,太子是针对所有佞臣。

  吕侧妃看着胡善围脸色,有些捉摸不透,到底生气了没有,这个女官进宫不满两年,栽倒在她手里的贵人就有三个,曾经的胡贵妃、秦王和邓侧妃。胡家灭了三族,秦王至今还在边关以战功脱罪,没有恢复爵位。邓侧妃死的不明不白,毛骧说是畏罪自杀,没几个人相信……

  为了保险起见,吕侧妃回到东宫,命手下拟了一份礼单,“要厚重一些,这是给胡司言的。”

  吕侧妃在外头夹着尾巴做人,一回到绿色琉璃瓦的东宫,前呼后拥,俨然就是女主人的架势了,连摇杆都挺得笔直。

  手下拟好了礼单,送来给吕侧妃,吕侧妃尤嫌简薄,加了几件厚礼,手下送到胡善围住处,被小宫人海棠拒绝了,“胡司言说无功不受禄,请回。”

  手下回来复命,吕侧妃心想,不好,胡司言似乎生气了。

  且说太子喝了杯参茶,又去御书房外头跪着,怀里揣着吕侧妃强行塞进去的图轴。

  洪武帝以为胡善围说服了太子,没曾想太子又到了外头跪着,求他赦免宋濂。

  洪武帝暴怒,跑出去就是一脚飞踹,太子倒地,怀里的《负子图》落地,图轴一滚,稍显稚嫩的画作呈现在洪武帝眼前。

  洪武帝看到马皇后背着年幼的太子抢马匹逃命,顿时想到了过去艰难时光,果然没有继续殴打太子。

  洪武帝吩咐:“把太子送回东宫,没有朕的容许,不许出东宫半步。”

  太子被刚才一脚飞踹踹吐血了,此时还挣扎着跪地求道:“父皇,求您赦免宋濂。”

  两个体壮的太监忙过去一左一右扶起太子,还堵住了嘴,强行抬走。

  这个世界终于安静了,洪武帝看着地上散落的《负子图》,长叹一声,捡起了图轴,对身边的太监说道:“去坤宁宫说一声,朕晚上过去陪皇后用晚膳。”

  坤宁宫,马皇后半躺在床上,喝着茹司药刚开的汤药。连茹司药也检查不出什么大病,只是体虚,精神不济。喝着调理身体的药物,叮嘱多多休息,莫要操劳。

  其实宫务无需马皇后操心,一切交给六局一司办理,让马皇后操心的是其他事情,是她没有权力去控制、但又必须去做的事情。

  胡善围和洪武帝身边的太监前后脚过来说事,马皇后说道:“我没事,要皇上不要担心。”

  又对胡善围说道:“把徐尚食叫来。”

  胡善围前去尚食局传话,徐尚食来了。

  马皇后吩咐道:“今天的晚膳,全部用素菜,连荤油都不要有。”

  徐尚食问:“今晚皇上的饭食也摆在坤宁宫,也全部用素菜?”

  马皇后点头,“是,都用素菜,越简单越好。”

  徐尚食在吴王府潜邸时就管着饭食,效力二十余年的老人了,一听毫无二话,马上下去吩咐手下照做。

  胡善围毕竟年轻,在宫里日子尚浅,不懂马皇后的意思,“娘娘,茹司药说您的饭食要注意养生,荤素搭配,不能茹素。”

  “一顿饭而已,不碍事。“马皇后虚弱的笑了笑,“等晚上你就明白了。”

  冬天黑的早,掌灯时,洪武帝就带着图轴来到坤宁宫,问候马皇后身体。

  一时摆了饭,全是清汤寡水的素菜。

  洪武帝不解:“梓童,你这是——”

  马皇后说道:“妾身为宋先生吃斋饭。”

  又是宋濂,洪武帝说道:“朕还没有杀他。”人都没死,就别为他吃斋了。

  马皇后说道:“宋先生在洪武十年就告老还乡了,在浙江金华老家颐养天年,每年只在皇上过生日,万寿节的时候,拖着老迈的身体,进京为皇上贺寿。故,长孙宋慎和次子宋璲和胡惟庸勾结一事,一介乡老而已,如何得知后辈人在京城的作为呢?”

  还是马皇后的面子大。洪武帝叹道:“谋反是要株连九族的,这是国家律法,朕岂能徇私。”

  马皇后劝谏洪武帝,从不一味用仁慈或者恩情等等来跪求洪武帝妥协,她是慢慢的摆出事实,讲道理,她用手指沾了沾白水,在饭桌上写下“温树”二字。

  “这是宋濂书房的名字,宋先生向来以西汉贤德丞相孔光为典范。孔光为宰相,有人问他,长乐宫温室里种着什么花木?孔光不答。故,温树之名,就是为帝王保守秘密的意思。宋先生和孔光一样,出入宫廷,效命御前,为皇上写下无数诏书,所有手稿,全部焚毁,片纸不出书房。”

  “皇上,宋先生的确有管教子女不当的过错,但是他本人对皇上一片赤胆忠心啊。”

  宋濂作为文坛领袖,文笔出众,洪武帝许多挂名的祭文,讨伐檄文其实都是宋濂代笔,最为出名是的洪武一年,徐达挂帅北伐时发布的《天讨元北伐檄文》,理直事明,气势磅礴,简直是檄文的模范。北伐之功,文臣们也不少出力。

  往日种种,皆浮现在眼前,曾经几何时,洪武帝把宋濂视为国之重器,故,将太子的教育托付于他。

  马皇后见洪武帝的脸色,便知差不多了,来个临门一脚,“平民百姓为子女聘请老师,都竭力保全礼数。民间尚且如此,天家就要尊重老师了,倘若连宋先生这样的老师都难逃一死,将来有谁敢来天家当老师,教育皇子皇孙呢?”

  吃了一顿素菜,洪武帝下旨,赦免了宋濂之罪,流放到夔州。

  且说洪武帝走后,胡善围将图轴重新挂在书房,马皇后问她,“听说太子说你是佞臣,你生气了?”

  胡善围说道:“微臣不敢。”好吧,还是有点生气,道不同不相为谋,以后面对东宫,绝不多行一步,多说一句话。

  马皇后说道:“你们这些女官,是为本宫和皇上分忧的人。太子他现在不能理解,是他看问题有局限,不是你的错。当太子他日登上宝座,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马皇后表明了支持胡善围,这句话让她觉得有些温暖。身为女官,只是帝后用来治理宫廷的工具,主人不需要在乎一个工具的想法和感受,尤其是相比储君太子,胡善围简直无关紧要。

  但是马皇后小小的安慰了她一下,这让胡善围觉得受宠若惊。马皇后早早歇下,胡善围回到居所,沐春来看她,“听说太子骂你是佞臣?这是真的吗?”

  胡善围蹙眉,“怎么前朝御书房发生的事情,不到一天,就在后宫传得人尽皆知?”

  沐春一针见血:“很多人看不惯你,也有很多人看不惯太子,这事对你和太子都不利,当然传的飞快了。”

  沐春还安慰她,“太子还背地里说我是跳梁小丑呢,一个佞臣当道,一个跳梁小丑,简直天生一对。”

  作者有话要说:宋濂被发配夔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

第82章 如沐春风

  太子背地里说沐春是跳梁小丑。因为沐春总是有法子逗洪武帝、马皇后开心。面对太子,洪武帝总是板着脸,恨不得用棍棒和刻刀把朱标雕琢成他想要的那个完美太子。

  马皇后是一副标准的嫡母脸,亲切,但不亲近。

  但是帝后只要见到沐春,那就真真的“如沐春风”,立刻换了一副笑颜。无论沐春做出什么出格荒唐的事情,都淘气得上房揭瓦了,帝后也只是无奈的付之一笑,从来不骂他,也不打他。

  就知道骂我,打我。太子有时候很羡慕就藩和住在宫外的弟弟们,觉得他们很自由。

  而他今年二十六岁了,除了有时候搬到家乡凤阳暂住,守着皇陵读书,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宫读书、学习,洪武帝待他很严厉,且固执得可怕,大权独揽,独断专行,根本听不去劝谏之言。

  相反,类似胡善围这种佞臣,只晓得顺着皇上的意思瞎出馊主意,皇上居然还听进去了,把佞臣献媚之语变成了现实。

  沐春也是如此,像个跳梁小丑似的逗笑帝后,那些低级低俗的笑话和动作,简直没眼看,帝后却喜欢,笑的那么开心。

  明明是个外人,帝后待沐春,却比亲孙子还亲热,太子不服。

  太子这点小心思,胡善围当然明白,她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心,“我本来想像曹尚宫、范宫正那样,一辈子在宫廷效力,可是太子厌恶我,骂我是佞臣,现在倒也无所谓,我不用看他的脸色,但是将来……我未来可能要提前退休出宫了。”

  沐春心中狂喜,提前出宫好啊!原来我并不会等了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嘴上却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官就是这样的。反正女官是终身制的待遇,你将来出宫,也不愁没饭吃。”

  帝后厚待女官,为的就是忠诚,一旦选入宫廷,除了免除家庭的赋税和徭役,其他一应俸禄待遇都是终身的,不用担心养老问题,这样女官不容易受到外界利诱。

  沐春第一次觉得,太子平庸一点,迂腐一点,挺好的。

  胡善围点点头,想了想,问:“那你怎么办?你都被划入跳梁小丑的行列了,不得太子喜欢,将来前途堪忧。”

  沐春并不在意,拿出胡善围送他的提诗折扇,念道:“无肠公子应多娇,披盔舞戟玉门箫。塞外征伐八千里,见炊卸甲访菊花。这诗上都写了,我要是得到明主赏识,就征伐沙场八千里。要是不得志,就去找个清静之地,解甲归田,种几亩菊花。”

  胡善围笑道:“我那时只是随手一写。不过,你的想法也很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沐春收起扇子,装作无意间问:“我种几亩菊花,你打算干些什么?”

  胡善围托腮沉思,“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不当女官,做什么好呢?不过,皇上的身体挺好,要考虑这个问题,有的是时间。”

  沐春试探着说道:“不着急,到时候你也可以去我的菊花田里好好琢磨这个问题。”

  胡善围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幸好这时时千户来了,说西平侯沐英找他。沐春忙告辞开溜。

  羽林左卫只隔着一堵高墙,沐春拐了出去,“你还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来的太巧了,不过,你的谎言不够真实,我爹怎么可能来看我?以后要改进。”

  时千户却说道:“标下没有说谎,西平侯真的来了。”

  沐春的脸色立刻从嬉皮笑脸变成警惕之色:“他来做什么?黄鼠狼给鸡拜年,一定没按好心。”

  时千户:说自己是鸡……不太好吧。

  沐英果然在等他,沐春行了一礼,“爹,您来了。”

  上一次见到长子,是他在祠堂脱得光溜溜的抗婚,还无耻的说暗恋怀庆公主。沐英恨不得没这个儿子,然而……

  沐英冷淡的顿首,“嗯,你刚才去那里了?”

  沐春习惯性撒谎,“去看皇后娘娘——爹,您来做什么?”

  沐春嫌弃不屑的口气,就像刚刚吃了韭菜鸡蛋馅的饺子一样明显。

  好大的口气!所以沐英讽刺说道:“你几个月都不回家,见你一面,比见皇上还难啊,当爹的还要亲自来儿子。”

  沐春坐下来,敷衍道:“这不忙嘛。”

  沐英说道:“皇上下旨,命我、颍川侯傅友德还有永昌侯蓝玉三人统领将士,出征云南,讨伐北元梁王,以统大明江山。”

  大明建国十四年了,但是云南一直没有真正归顺大明,还是由前朝时期的梁王把匝刺瓦尔密统治,这个梁王既不归顺大明,也断绝了和北元的来往,在云南自立为王,俨然一个国中之国,洪武帝这种一代雄主,岂能饶了他?

  北伐胜利后,稍作休整,就立刻宣布南征,发布檄文:“……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自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刺瓦尔密自持险远,桀骜梗化……发兵讨之。”

  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云南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从汉朝就开始有官吏治理这块土地,现在前朝梁王不听话,朕就派颍川侯傅友德为镇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三军出征去揍梁王,打服了为止。

  云南冬季温暖如春,不像北伐,非要开了春才能动手。想出手时便出手,不用挑时间。

  颍川侯傅友德是开国大将,老成稳重,为主帅正合适。

  永昌侯蓝玉是青年将领、已故开平王常遇春的小舅子,是左军统领,一身锐气,冲锋陷阵。

  西平侯沐英是中年将领,各种丰功伟绩不用细说,是这次南征胜利的保证。

  简直是铁三角组合。不赢都说不过去。

  沐春拱了拱手,“祝三位凯旋归来。”

  沐英最见不得长子油腔滑调的样子,存心刺一刺他,“这次我会带着你弟弟沐晟一起南征。”

  沐春笑嘻嘻的说道:“上阵父子兵,父亲和二弟一定会战功累累,得胜归来。”

  沐春对父亲已经没有希望,就无所谓失望。弟弟沐晟十四岁就跟着沐英南征北战,立了不少功劳。

  而沐春到了十七岁还在国子监读书,无寸功,若不是他自己没有放弃,在江西怪石岭一战成名,然后承蒙魏国公徐达的提携,参与第四次北伐,累积功劳,封了一品指挥使,世人只晓得沐晟,谁会知道他沐春呢?

  沐英见他的话一点效果都没有,沐春毫无反应,便说道:“我和你二弟都要南征,你三弟四弟年纪还小,如此一来,沐家只有你这个顶梁柱。家里小事自有你母亲操持,但是大事还需男人出面。从今日起,你要常回家看看,不能总是住在军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