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围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8 MB   上传时间:2019-08-23 12:50:42

  “哎哟,一不小心倒多了。”沐春大叫,跑到书案边,“分你一些,不要浪费了。”

  没等胡善围拒绝,沐春就夺了她的笔,将她的双手捂在手心里慢慢的揉捻,两人骤升的体温很快将一滩香蜜融化,揉开,均匀的涂抹在肌肤表层。

  理智告诉胡善围,不该纵容沐春放肆,可是情感又让她舍不得挣脱四手在香蜜中揉捻时的缱绻。

  这一刻真是太美好了,她舍不得。

  经历过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胡善围如何看不出沐春隐忍不说的情?他不说,因为他知道她会拒绝。

  他目中无人,不顾一切闯入行宫救火。她面上淡淡的,心中却又按捺不住的欢喜。

  沐春每一次的试探,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精细的拿捏咸淡的分寸,揣摩着她的口味,并一次次的加重一些,让她适应他的烹饪方式,让她渐渐沉迷他的“味道”。

  他得寸进尺,一次比一次放肆,且每一次都师出有名,进可攻,退可守。在秦王府的那个离别雪夜,他抱起她,借口是雪太深,会湿了鞋袜。今天是香蜜太多,不要浪费。

  他的每一个借口看似漏洞百出,一捅就破,但是他知道,她不会捅破,因为,她也需要借口。

  才出王宁这个虎穴,又入沐春这个狼窝。月老太过殷勤,总是往胡善围的脚脖子上绑红线,一根又一根。可是这红线脆弱的很,稍有差错,便断了,情断是多么的痛苦,灵魂每日受折磨……

  短暂的柔情蜜意后,胡善围心中涌上一股恐惧,沐春感觉掌心里的小手微微一僵,便立刻放手,无视她耳垂间犹如滴血似的一抹红,说道:“抹完了,你继续抄经。”

  沐春对付胡善围的方法是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比如现在,就是“敌进我退”的时候。

  沐春退到罗汉床上吃点心。胡善围提笔继续抄书,刚一下笔,笔锋软绵无力,由浓转淡,和之前的字迹便有不同,抄经书要静心,而她的心,已乱了。

  此时胡善围就像被青蛇勾引的法海,表面老僧入定般伏案抄经,内心已如三月樱花绚烂飞舞,纷乱如斯。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胡善围将毛笔搁下,轻轻吹干纸上的墨迹。

  沐春这个磨人的小妖精还恬不知耻的抬头问她,“怎地不写了?还没抄完呢。”

  满屋“春”色惹人醉,沐春立刻变成了女儿国国王,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美不美……

  胡善围一颗心都被撩到西天,却一个责骂的字都说不出,只得借着吹墨掩饰内心。不能理他,再理恐怕把持不住了……

  敌退我追。沐春妖精似的缠上去,“唉,你有气无力的,我来帮你吹。”

  沐春站在书案的另一边,和胡善围面对面,俯身去吹墨,他鼓着腮帮子如青蛙,尖尖的撅着嘴巴子如油瓶,离胡善围的唇越来越近。

  感觉到了他唇间的呼吸,胡善围的脑子嗡的一声,如野蜂飞舞,伸手手掌,赶苍蝇似的将沐春撅起的嘴巴子拍开了,“你不要过来——别吹上唾沫星儿,污了我的字。”

  敌进我退。沐春不再强求,退到一边。

  冬天书房燃着火盆,墨干的很快,胡善围折上了宣纸。

  沐春见她忙完了,凑过去问她,“元宵节京城没有宵禁,可以出门走百病,很是热闹,我们一起去吧。”

  元宵节,京城有穿月白衣衫,走百病的习俗。胡善围目前在宫外养病,出行比较自由。

  “不去。”胡善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最后一次走百病,是和当时的未婚夫王宁在一起,他们第一次牵手,沿着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秦淮河走了好远好远。

  之后,这个节日对她而言成了禁忌,她不过元宵节。

  敌驻我扰。沐春知道她为何不去,偏要把她拖出去,“你不去,就是还想着他。”

  胡善围被戳中心事,恼羞成怒,将书案上的玉镇纸重重一拍,“胡说八道!”

  沐春存心激将,“那你去啊,去了我就信,不去就是心虚。如今他都要当爹,你有什么好躲的。你要是不敢出门,我都瞧不起你。”

  “我——”胡善围咬咬牙,“去就去。”

  胡善围去里面换衣服,穿上月白色里发烧的貂裘,出了门,沐春也换上了月白色,打着一盏红色的狐狸灯在外头等。听到门口的动静,沐春回眸一笑,和手中的狐狸灯一模一样狡诈的笑容。

  胡善围看得呆了,她以前觉得全京城的人都没有王宁适合穿月白色。

  如今看来,她错了。

  时隔五年,胡善围再次出门走百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元宵节也是如此。从胡善围记事起,秦淮河畔每年的这个时候,两岸的灯树如两条孪生银龙,横穿这个古老又崭新的城市。

  她和父亲初来乍到时,被这座城市的繁华和莫名雅致的气韵所折服。她七岁就在藏上当抄书匠。上元节,父亲牵着她的小手走百病,无论是何种小零食,只要她开口,父亲都会满足,父女相依为命,秦淮河太长了,往往走到一半,她就累得走不动,父亲背着她游玩。

  她搂着父亲的脖子,父亲的脊背宽厚,趴在上面温暖又安全,这是一年中难得闲暇幸福的时光。

  再后来,她大了,和父亲一起走百病时,父亲已不方便牵着她的手。十二岁的她成了小淑女,英灵坊最漂亮的姑娘,姿容出色,穿着月白衣裙,在秦淮河边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水仙。

  有路人频频驻足看她,父亲虽恼,也有些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感叹自己年华老去,要寻一个妥当的男人接手,继续保护她。

  千挑万选,选中了王宁。

  十四岁那年的上元节,她和父亲走百病,水仙花已经盛开,灯下观花,月下看美人,越看越美,被一伙登徒子盯上,出言调戏,没等父亲动手,一个少年飞身就是一脚,将为首浪荡子踢飞到秦淮河,三拳两脚,放倒四人,登徒子一哄而散。

  那是她第一次和未婚夫王宁相见,之前两家定亲,两人也未见过面,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胡善围抄书的时候,抄到书里的人一见钟情,总觉得可笑,是作者偷懒,懒得写相爱的过程,敷衍了事。但是那一夜见到威风帅气的王宁,她竟有些痴了,她也能从王宁的眼睛读到惊艳二字。

  原来,这便是一见钟情。多么幸运,多么美好。

  父亲对王宁很是满意,借口腰疼,坐在河畔石凳休息,“你们年轻人去前头看人耍龙灯舞狮子去,我在这里等你们。”

  那一晚,秦淮河畔,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花光满路。

  她和王宁却什么都没看到,对一切美景都熟视无睹了,因为无论他们看什么,印在心底的,始终都是对方。

  雕车是他,宝马是他。金翠是她,罗琦是她。

  之后的元宵节,父亲干脆不去了,因为王宁每次都早早的在书坊门口接她。

  就这样,一连甜蜜了三年的好时光,一场北伐,将云端里的胡善围打落到了地狱。

  连续五年,秦淮河两条银龙依然在,已无胡善围的人影。

  被沐春怂恿激将,胡善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物是人非。胡善围正要顺着银龙往前走,故地重游,沐春却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将她引到桥下的码头,登上一艘画舫。

  沐春早有准备,画舫有火炉,有窗户,不用走半步路,就能游玩好几个来回。

  沐春振振有词说道:“你现在是朝廷命官,安全最重要,人群拥挤,小心刺客出没。”

  胡善围在窗前坐下,心道最危险的人就是你。

  秦淮河上,桨声灯影,以前在岸上行走,觉得这一幕幕皆可入画,一艘艘画舫皆是风景,现在她身处画舫,看着两岸,觉得岸上如一个无边无际、永不停歇的戏台,上演着人世间悲欢离合,观之不倦。

  胡善围正看得入神,迎面驶来一艘画舫,和她的船只交错而过,这一河段河面狭窄,两船一东一西平行交错的时候,仅仅只有两拳之隔。

  她看见两个人正在船里赏岸边的景色,女人腹大如鼓,男人扶着她的腰,正是怀庆公主和王宁。

  或许是心有灵犀,王宁下意识的回头,看到了对面平行船只的胡善围,还有在正在提起火炉上的铜壶、正在冲泡茶叶的男人。只是一个背影,王宁就知道是沐春。

  胡善围和王宁四目相对,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了,一幕幕场景在脑子里回溯,最后定格在一见钟情的那一夜。

  两艘平行的船继续交错而行,在彼此即将消失的瞬间,两人同时释然,点头一笑,莫逆于心。度尽劫难人犹在,相视一笑泯情爱。

  沐春琢磨着那艘船应该过去了,才转身把泡好的茶递给胡善围,看着她已经无波无澜的表情,心道那有什么巧合,都是精心算计安排。他早就从时千户那里得知怀庆公主今晚要和王宁乘画舫夜游秦淮河,所以拉着胡善围上船,是时候将这一切了断了。

第87章 重返职场

  那晚的游乐就像宣纸上的经文,行笔至此搁一半,因为毛骧找过来了,要沐春立刻去找他大舅冯诚。

  军令如山,沐春搁下喝了一半的茶杯,对胡善围说道:“我明日再去看你,帮你磨墨,抄完另一半经文。”

  沐春去找他大舅,冯诚将战报劈头盖脸扔过去,“你自己看。”

  大明南征军的战报,右将军西平侯沐英表现智慧神勇,风头已经盖过了主帅颍川侯傅友德和左将军永昌侯蓝玉。当然还有他弟弟沐晟,少年英雄,已经隐隐有父亲沐英年轻时候的锋芒。

  沐春早就习惯心眼偏到胳肢窝的父亲,“上阵父子兵,看来南征军很快就能班师回朝。”

  冯诚恨铁不成钢,“皇上派我去云南守城,我要你一起去。他们栽树,我们捡果子,把城池守好了一样立功。你把羽林右卫的差事交代一下,明日就随我出征。”

  沐春知道大舅给他制造机会,甭管大舅动机如何,加入南征军对沐春的前途是有利的。

  时间紧急,沐春没有时间找胡善围道别,他写了一封信,要时千户送过去,然后召集人马,他的班底无外乎是以前怪石岭的土匪、盩厔县的土匪还有鹰扬卫的纨绔军二代,总之,都不是什么正经人。

  不过,经历了第四次北伐的洗礼,这些人战死了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已经成为真正的军人了。

  沐春给他们选择:继续在京城当禁军,或者跟着他南征。

  盩厔县土匪头子陈瑄第一个举手说道:“我去南征,我家本是成都卫指挥使,经常和边界那些少数民族打交道,我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略通几种语言,可以助大人一臂之力。”

  陈瑄是犯官之后,家族卷入胡惟庸谋反案,他如今东山再起,封了千户,必定要继续进取,复兴陈家。作为军人,还有什么比战功更快升职呢?

  鹰扬卫的旧日部下也举手:“我也去,听说那里的女人很美,还光着腿穿裙子,不穿裤子。还有个地方是女人当家,如果看中某个男人,就请到帐篷里过夜,借种生子,白吃白喝,第二天拍屁股走人,都不用负责。”

  听说还有这等好事,撩拨得众人纷纷举手,表示同去同去。

  果然物以类聚,上梁不正下梁歪,跟着沐春混的都不是什么正经人。南征誓师大会很快跑题了,在众人谈论热情好客的苗疆女人中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一场团结的大会,这是一场胜利的大会!

  次日,胡善围去了书房抄剩下的半篇经文,发现书案上有封信,一看信封上狗爬过般的字迹,就知道是沐春。

  小宫女海棠说道:“这是时千户昨晚半夜送来的,说无关紧要,不要吵醒胡司言,第二天起来再看。”

  胡善围用竹刀挑开信封,打开一看,是沐春南征的消息。一看天色,此时应该已经出发了。沐春知道她因前尘之事,最不愿出征送行,伤离别,故要时千户不要吵醒她。

  胡善围看着摊开的半篇经文,好容易静下来的心又乱了,遂合上宣纸,封存到了匣子里。心想,剩下的一半经文,等沐春回来磨墨再抄。

  伤筋动骨一百天,胡善围并没有休息那么久,因为春天一到,亲蚕礼就要开始。

  大明宫廷三大节,冬至,正旦和上元节,前朝是官员大朝会和宴会,后宫是四品以上诰命夫人的大朝会和宴会,以表皇家威仪,丝毫不能出错,但这三大节后宫都是前朝的附庸,唯有亲蚕礼是唯属于皇后母仪天下的重大礼仪。

  况且为了方便采桑,建立蚕房,亲蚕礼地点不在后宫,而是在宫外的东郊,这又增加了难度,尚仪局的崔尚仪请旨出宫,找到行宫里的胡善围,要她帮忙主持安排东郊亲蚕坛准备事宜,胡善围身在宫外,随时都可以去亲蚕坛视察情况。

  前年正旦大朝会,胡善围也被崔尚仪邀请帮忙引导命妇觐见马皇后,期间发生了西平侯夫人耿氏体力不支眩晕的风波,胡善围安排妥当,有惊无险的过去了,崔尚仪很是欣赏她。

  在行宫“养病”快两个月,胡善围觉得无聊,也想快些恢复差事,亲蚕礼是大事,如果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的回宫,她脸上有光,也能得到马皇后的看重。

  胡善围开始摩拳擦掌,嘴上却说道:“多谢崔尚仪的信任,下官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乐意帮忙,不过,下官是尚宫局的人,这事需要曹尚宫点头。”

  在官场上混,越级是大忌。胡善围并没有被这块天上掉的馅饼砸晕了头,凡事还是要按照规矩来。

  崔尚仪笑道:“论理,本该先问曹尚宫的意见,但考虑到你大病初愈,不能劳累,我就先来看看,如今见你容光焕发,气色正好,就邀请你帮忙。等我回宫,一定向曹尚宫开口借人,定不会让你为难。”

  胡善围点点头,问道:“皇后娘娘近日身体如何?”

  崔尚仪说道:“冬天着实不太好。不过,自打开春,天气暖和了,皇后娘娘身体日渐好转,现在日头好的时候,还能去御花园转一转。”

  胡善围听了,很是高兴:“真是太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