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夫君他是科举大佬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杜卿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00 KB   上传时间:2019-08-29 19:15:14

  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村民们惊讶又热情,一股脑的跟着来到顾家,大伙坐下来好好说话。

  “猛一看见顾婶和顾叔,我差点儿没认出来,这不是哪家的富贵老爷和夫人吗,怎么跑到我们村里来了!” 王家娘子笑着道。

  “不光是你,我也是,咱们还比顾婶小几岁呢,可看着却比顾婶老许多。”另一个媳妇接着附和。

  大伙最好奇还是他们在京城的生活,得知顾驰如今是从五品的侍读,又惊讶了一番。

  “乖乖,前一段时间你回信时,三郎还是从六品,没几个月就升了两级,这可真是厉害!三郎是咱们月水村第一个走出去的,也是第一个在京城当了大官的。因着三郎,如今旁人知道咱们是月水村的村民,都连带着高看几分,谁也不敢欺负咱们!” 李老头道。

  另一个人接着道:“是啊,咱们整个村子沾了不少光。还有三郎寄回来的书籍,太有用了,我家孩子成绩提高不少,前一段时间考中了童生。”

  ......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说道,顾父、顾母脸上挂着欣慰又轻松的笑容。

  以前整个村子一个童生都找不到,识字的人也没有几个。如今却不一样,村里里童生好几个,秀才也有几个,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入学读书,每家每户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贵村。

  李老头感叹道:“咱们月水村有今日,都是你们顾家带了个好头,是你们,让大家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让大家不断的进取,你们顾家,是咱们村子的大恩人啊!”

  李老头这话一出,其他村民纷纷对着顾家人道谢。

  顾父摆摆手,“咱们有今日,不是因为别人,只要大伙自己愿意努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我相信,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走亲访友,在月水村待了一段时间,等到乡试的结果出来。

  不少人也在翘首以盼,顾家已经出了一位状元郎,如今顾父和顾家下一代的顾大宝一起参加乡试,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是继续脱颖而出?或只是昙花一现?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仙女“-随遇而安”的10瓶灌溉,么么哒!

第100章 小桃子吃醋

  翘首以盼中迎来了乡试的结果,顾大郎, 也就是顾问昭, 不负众望, 成为了一名新出炉的举人, 名次也挺靠前。

  至于顾父, 则不幸落榜,唯一值得安慰的是, 上了副榜的最后一名,也算是给这三年来的苦读, 有了一个交代。

  看到结果,顾父虽不免遗憾和失落,但很快收拾好心情。

  今年他五十有三,不管是记忆力还是注意力, 都比不过年轻的学子, 之所以有这一次的尝试, 一是想要下场试一试自己的水平。

  至于第二点,则是为了整个顾家。独木难成林,顾家只有顾驰这一个顶梁柱可不行,在下一代还没长成之前,他们可要多操点心。

  不仅顾父下场考试, 连带着顾大郎、顾二郎也要试一试。

  如今顾家的下一代崭露头角,这是他们年轻人的天下,他一个老头子,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

  大家伙听说顾父不再继续科考下去, 不少人替他惋惜,“你这次上了副榜,再努力一把,下一科有很大的希望。”

  顾父看的开,“ 我一个老头子,考上举人又如何,倒不如腾出一个名额给年轻人。这三年来,忙于复习,感觉和老婆子说的话都少了许多。剩下的时间,我想用来陪伴家里人。”

  李老头叹口气,仍然觉得可惜,“你是咱们这一群老头子里面最有学问的,可惜没赶上好时机,若是年轻个十来年,像三郎一样成为进士入朝做官也有可能。”

  顾父笑了笑,脸上的笑容轻快,“虽未能年轻十来岁,但我仍然很满足,顾家一代又一代的成长,不管是进士亦或是举人,多我一个、少我一个都没差。我虽是不再继续考下去,但你们可不能松懈,我期待着有一天,咱们月水村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有出息。”

  听完这话,李老头又叹口气,这次倒不是为了顾父惋惜,顾老头放弃科考,还不是因为家里有底气,对如今的顾家来说,多个举人还是少个举人,人家根本不会太过在乎。

  在他们乡下,一般人家里出来个秀才已很是不错,全家都要捧着,倾尽一家人的力量供秀才继续考下去。

  可看看顾家,一家子都是秀才,这还不算什么,家里又出来一个状元,下一代也出了个举人,等到其他孩子长成的时候,代代都是人才,顾家从原先在地里扒饭的,脱胎换骨,成了书香世家。

  顾驰的进士碑就在村口,谁人经过那里都要感叹几句,怕不是再过几年,村口又要再添几座进士碑了。

  顾家如此,他们也不能不努力,即便比不上顾家,也要向顾家学习,将自己的小日子越过越好。

  等一切事情办妥,顾父、顾母再次启程回京。

  顾父临走前,在董里正那里留下了一笔不多也不算少的银子,若是村中哪一家孩子实在读不起书、或是出了其他意外事故急需用钱,都可以使用这笔钱,只要打个欠条就可以。

  顾父将这笔银子拿出来,也不指望能再要回来,打欠条也不是真的要让他们还账,但银子总不能无缘无故白给别人,这只是一解燃眉之急,有了欠条,才会有奋斗的动力。

  顾问昭也跟着他们一起上京,接下来的三年时间,他准备入国子监读书,平时还可以接受顾驰的辅导,为下一次的会试提前做好准备。

  顾驰在上京城城门口接到人的时候,除了顾家人,还有村子里其他几人,但令他惊讶的,则是他们带来的东西。

  “小叔!” 顾问昭看到顾驰的第一眼,激动的开口。

  “问昭长大了,你很出色!” 顾驰拍着他的肩膀,脸上满是笑容,大宝、大丫和二丫几个侄子侄女,算得上是他看着长大的,小时候他们几人就爱往他怀里扑,小叔叔的叫个不停。如今都已长大成人,有了各自的归宿。

  和顾大宝打完招呼,顾驰看着一旁站着的其他人几人,和顾大宝年轻相当,也都是村里的孩子。

  那几人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露出一口大白牙,注意到顾驰的目光,赶忙开口自我介绍。

  “顾叔,我是王卓。”

  “顾叔,我是村头的二狗子胡文”

  “顾叔,我是村里木匠的儿子林木。”

  他们和大宝年龄差不多大,便随着顾大宝的辈分,向顾驰称呼了一声“顾叔”。

  顾驰脸上挂着笑,“我记得你们和大宝都在咱们村学里读过书,我有印象的,时间过得可真快,总感觉你们还是小孩子,几年过去,一个个都成了大孩子。”

  顾驰的目光移到身后马车里的东西,“你们来京的目的,我已知晓,若是能够推广开来,你们就是咱们大周朝的大功臣,是咱们月水村的骄傲。”

  王卓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其实我们也就是瞎胡闹的,碰巧做出这个东西,之前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大宝帮助了我们许多,也很费心的替我们向他人请假。若不是大宝一直鼓励,我们也没想到把东西送到京城来。”

  顾驰拍了拍他的肩膀,“碰巧也是一种灵感,就像读书人做诗赋、文章一样,突然间灵感乍现。你们敢想,还能亲自动手做出来,非常不错。明日一大早我就去面见圣上,将你们做出来的东西呈到圣上面前。”

  顾驰又看了看其他几人,“你们吃饱养足精神,明日一早跟着我一起进宫,到时候皇上有可能向你们问话,待会儿我告诉你们进宫觐见的礼节。”

  “还要去见皇上?” 二狗子和林木有些紧张,王卓也立即紧张起来。他们以为将东西送到京城就完事了,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进宫见到皇上的面。

  顾驰笑着安抚他们,“陛下不是严厉的人,你们平日是什么样,原样在陛下面前表现出来即可。不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出差错、举止对话是不是不合规矩,若是讲究举止谈吐,我们谁能比得上名门贵族?可是今日得以面见陛下的,是你们,能够做着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不要怕,不要紧张!”

  将一行人带回家中,让他们洗漱过后、吃饱喝足,顾驰详细的向王卓、顾大宝他们询问了研究出来这个东西的过程,顾父在一旁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家里来了新客人,小桃子和舟宝有些好奇,趴在书房门口悄悄的看着他们,听着他们的对话。

  顾问昭看到两个小小人,一时有些感叹,“小叔,小桃子和舟宝完全遗传了你和小婶的优点,冰雪可爱,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像一条小尾巴似的,跟在你后面。如今我长大了,小叔你也有自己的孩子了。”

  顾驰眉眼舒展,“你出生那年我六岁,那时没少看顾你和大丫,你这小子皮实,经常糊我一脸口水。等大了之后,每次我从书院回来,你、大丫还有二丫,一个接一个的往我怀里扑,别看个头小,劲儿倒是挺足,差一点将小叔扑倒。”

  顾问昭摸摸脑袋,不好意思的笑起来,从小他就喜欢小叔,什么事都要像小叔看齐,就连如今喜欢写文章,也是由顾驰启蒙的。

  在他四五岁的那一年冬季,顾驰给他布置了一篇堆雪人的文章,不仅表扬了他,还鼓励他将自己的文章在家人面前展示出来。

  受到大伙肯定的一刹那,一个梦想在年幼的顾问昭心里生根发芽,他想要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被更多的人看到。也是从那以后,他更加努力的读书看书,有了今日的成果。

  如今过了十多年,他早已记不清自己当时写的那一篇堆雪人文章的具体内容,可顾驰肯定他的一番话、家人对他的赞赏和满意,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激励着他一路前行。

  叔侄俩说的开心,小桃子却不乐意,鼓着腮帮子哒哒扑到顾驰怀里。

  肉乎乎的小手揪着顾驰几根手指摇了摇,红红的小唇抿成一条线,“爹爹,爹爹抱小桃子,不要抱别人,小桃子要往你的怀里扑,不能有别人。”

  顾驰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女儿许是听到他们方才的谈话,吃醋了。小孩子都是这样,对自己的父母天生有一股占有欲。

  顾驰有些哭笑不得,将女儿抱在怀里,放在自己腿上,“这是大堂哥,和咱们是一家人。还有你林宝舅舅小的时候,爹爹和娘亲也经常抱他玩耍,那时你和哥哥都还没出生。以前他们是小孩子,需要人照顾,如今你和舟宝才是小孩子,爹爹和娘亲照顾你们。你和哥哥是我们最最疼爱的小宝贝,爹爹爱你们,还有你大宝哥哥、林宝舅舅,他们也都很爱你们。你看,大堂哥这次来给你买了不少小玩意儿。”

  小桃子埋在顾驰怀里的小脸颊红扑扑的,抿着一条线的小嘴慢慢扬起,有些不好意思,“ 小孩子会被爹爹和娘亲照顾,那小桃子要永远当一个小孩子。”

  顾驰笑出声,在她婴儿肥的脸颊上亲了一口,“不管你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爹娘都会一如既往的疼爱你。”

  他摆摆手将舟宝唤来,相比于女儿,儿子总是显得安稳一些,将小舟宝放在自己的另一边腿上,“爹爹小的时候,你们的大伯,也就是大宝哥哥的父亲,还有二伯,他们是我的亲哥哥,经常照顾着爹爹。等爹爹长大了,也要同样的照顾着大宝大堂哥,现在有了你们,咱们一家人都会照顾你们,你们两个才是最幸福的孩子,有咱们一家人的宠爱。”

  舟宝和小桃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扭头对着顾问昭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起先听到顾驰和顾大宝的对话,两个小人对大宝有一股隐隐的嫉妒,经过顾驰这一番话,两个小人心里什么想法都没有了,爹爹娘亲、爷爷奶奶、阿公阿婆、林宝舅舅,还有大宝堂哥,还有好多好多人,都喜欢他们。

  那他们俩也要同样的回报过去,他们是一家人。

  休息一晚上,第二日早朝结束,顾驰王卓他们做出来的东西送到了文正帝面前。

  文正帝仔细打量着面前的东西,语气有些激动,“这就是筒车?不需要借助任何人力、畜力就可以转动灌溉的筒车?”

  顾驰为文正帝详细解释,“禀陛下,这就是筒车,因木制小筒而得名,这是和微臣一个村的孩子们做出来的,有竹子和木头两种材质。”

  顾驰指着呈在大殿上的筒车,“筒车的水轮直立于河边水中,轮周斜装竹或木制小筒。利用流淌的水流推动主轮,轮周小筒次序入水舀满,至顶倾出,接以木槽,导入渠田,不费一丝人力、物力。”

  顾驰接着道:“为了上京方便携带,王卓他们又重新做了一个小一点的带到京城。至于第一个做出来的那个筒车,已经在村头的月水边开始使用了,现在村里种地灌溉很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

  文正帝连连点头,“此用具若是投入到灌溉当中,当真是高效又便利,百姓们也可以少辛苦一点。利用水利代替人力畜力,这倒是给朕一个思路,不仅是灌溉,像石磨磨粮食,还有其他方面,水源便利的地方,也可以借用水力的推动。”

  皇帝不愧是皇帝,看问题的高度和格局是不一样的,他能立即从一个方面想到另一方面上去,顾驰也不得佩不服文正帝。

  “月水村,好名字,出了你们这么多优秀的人才!不知发明筒车的这些人可来到了京城?” 月水村出了顾驰这么一个有出息的人,如今又出了这些捣鼓出筒车的孩子,文正帝真想亲眼见一见。

  顾驰回道:“陛下,这些孩子正在殿外等候,他们第一次来到上京城,得以面见天威,许是会有些激动和紧张。孩子们都是这样,从小就听过陛下的事迹,如今猛一见到,难免会紧张和激动,希望陛下多多包涵。”

  文正帝派人将王卓和顾问昭一行人叫进大殿,接着道:“朕怎会在意,当日朕第一次上朝面对文武百官时,也是同样的紧张。”

  顾问昭和王卓他们一行人向文正帝见过礼,少年们第一次见到龙椅上的文正帝,一个个既紧张又激动不已,星星眼的看着皇帝,眼中满是钦佩。

  看着下面一群孩子,文正帝不由得哂笑,这群孩子中的眼神,和当日顾驰第一次见到自己时流露出来的眼神一样,崇拜敬佩又干净,不由得让人心生好感。

  “你们是如何诞生出做筒车的想法?” 文正帝开口。

  王卓上前一步回答,“月水村世世代代都是靠种田为生。大片大片的土地,每到酷暑时节,村里人要从月水里引流灌溉,累的汗流浃背,全家老少一起出动,晒的胳膊、脸颊和后背都能脱几层皮,却也不敢有丝毫的歇息,地里的庄稼片刻等不及。草民看着大家如此辛苦,闲着没事就琢磨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解决。”

  王卓没有将所有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林木是村里木匠的孩子,曾见过那些依靠人力、畜力灌溉的水车,贺文还有其他几位小伙伴手艺好,草民几个一商量,准备自己动手做一个改良的筒车出来。问昭也帮了不少忙,找了不少有关的书籍和图纸,还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尝试了好多次,终于做出来筒车。”

  文正帝点头,“你们小小年纪,便有此赤诚之心,值得所有人敬佩。智者创物真大巧,你们这一个发明,将会使无数人收益。”

  王卓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草民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要让村民们可以不那么辛苦,若是能够帮助到其他人,那草民也很开心。不过这个筒车也有些限制。” 他示意顾问昭站出来解释。

  顾问昭站出来接着道:“ 禀告陛下,筒车使用的一大条件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更适用于南方地区或是水源充足的地方。”

  文正帝了然点头,“是有所限制,可即便这样,也很是不错,已经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文正帝来到他们身边,“等到筒车全部推广开来,到时候你们就是大周朝的大功臣,粮食的灌溉和丰收有你们一份功劳,你们想要什么奖励?朕都可以满足你们。”

  王卓和顾问昭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几人悄悄商量了几句。

  王卓回答:“草民们想要更多的水利和农业方面的书籍,也想跟着有经验的师傅们学习,研究出更多有用的农具。草民们读书不行,问昭比草民小上几岁,他已是举人,而草民还只是个童生。读书这条路走不下去,草民们更愿意学些实际的本领。”

  “就这么多?没有别的?”文正帝还等着他继续说下去呢,“不想要什么金银珠宝吗?”

  王卓笑着挠挠头,“ 想是想,但草民们更想多学些本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银子会花完,可本领能一辈子掌握在自己脑海中,代代传承。”

  “好,说的好!” 文正帝拍手称赞,“本领要学,银子朕也要给你们,每人奖励五百两白银,同时朕特意批准你们入工部,跟着工部水利和农业方面的官员们学习,但没有官阶,也不是正式的官员,你们愿意吗?”

  “愿意,草民愿意,多谢陛下。” 王卓、林木几人星星眼更加明亮,又激动又开心。

  工部,这可是官爷们待的地方,他们本就是个泥腿子,读书没什么太大出息,考中童生以后便难继续进取,如今可以进入工部,想必一定可以学到许多本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1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夫君他是科举大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