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溪水人家绕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申丑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36 KB   上传时间:2019-12-07 19:02:12

  江石追问:“这是为何?”

  曹英道:“恶民欺客啊,栖州这边的各行各业自也有行头团头,别处的行头和团头,如咱们桃溪,食行的行头虽也得了各食贩的好处,却也规整各人,不许拿脏污碟碗装食与客人使用,这便使卖汤卖水卖馄饨各个脚贩有了好名头,食客吃用得也放心。栖州却是不管,行头拿了大半的好处,余的却是不管不问,遇到生客不满,他们又充起打手来,反讹食客一笔钱。”

  “再如码头的脚夫,倒不像做苦力的,反倒是匪徒,一伙人常常扛了一半的麻包货物,便撒手不干,由着管事领头闹事,要酒要钱,你若是不许,找别的脚夫下货,却是遍寻不到,只因他们一丘之狐,早就板结在一块。”

  曹英又道:“别处富欺贫,栖州却有过一件贫欺富的恶事。”

  “离这酒不远有处五里巷,住了一户姓一闵的富商,闵家是本地人士,祖祖辈辈扎根故土,早年都是寻常,到了这一辈才做米粮发迹,起屋买地,一派富家气象。闵母是个吃素念佛的善心老妇人,逢节逢年也常布施佛寺。闵家日益红火,正是鲜花着锦之时,这年逢闵母六十大寿,闵富商是个孝顺之人,又想自家有积余,便想借此布施米粥行善积德。”

  “这闵家本就做着米粮的买卖,便舍出几石粮,在粮铺外头架锅熬起稠粥,又因栖州多瘴气虫兽,兼带施舍丸药。一时城中贫者乞儿蜂拥而至,得了好处之人,免不了交口夸赞,闵富商因此也得了美名。”

  “闵家原本只打算舍粮九日,因着好些人乞求,便又多舍了六日。这便坏了事,闵家原先无有名声,左邻右舍虽知他家开米铺,颇为富裕,这一连十五日的舍粮还是令诸人吓了一跳,纷纷惊诧好奇闵家之富。”

  “内里又有眼红的拨火,暗里挑拨,再有那些有上顿没下顿的穷人不忿闵家之富。天下事唯不惧寡,惧不公,好些人家无米下锅,这闵家却是米烂陈仓,连舍半月的米连个眉头都没有皱一下。更有贼偷有心劫财,几伙人混赖在一处,砸开了闵家的米铺,杀了店中伙计,哄抢了银钱好米,后又贼胆包天,摸到闵家去抢砸。”

  “闵家好心招此横祸,自是心中有气,揪着护院擒得贼小天一明就去报了官。谁知,这帮恶民反污闵家素来为富不仁,强占良田,逼得他们无有生路这才出此下策。”

  “其时栖州的官也是个糊涂蛋,看闵家衣着光鲜,身畔护院打手凶神恶煞,再看几个贼小衣衫褴褛形容枯瘦,悲泣痛哭好不可怜。竟信了几个恶民的话,再一查,闵家确买了好些良田在手,他不惩闹事盗抢的贼小,反将闵富商下在狱中,又罚他一笔银钱。”

  “这闵富商好心不得好报,郁结之心,在狱中又吃了吓,回去便大病了一场。闵母许觉这场祸事皆因自己做寿才起,自悔不已,她本就年老禁不得事,不及半年就过了世。闵富商葬母后,深恨故地,卖了米铺折成银钱后,骂栖州乃生疮流脓腐臭不堪之地。”

  江石乍听这事,也是唏嘘不已。

  曹英又压低声:“这闵富商也是个妙人,他心中之怨无处消散,便伙同寺中和尚,夜中将寺里的佛像菩萨尽数倒转,朝壁而坐。又在寺中留下一言‘众生为恶,菩萨倒坐。’因此事颇为奇异,引得城中喧嚣,心中有鬼之人一时心内惶惶,惊惧不已。”

  江石听后大笑,目光流转,笑问:“曹二当家对这事,怎知得这般详实?”

  曹英摸摸胡须,做高深状,吃了一口酒,这才道:“无他,我识得这闵富商。”

  江石笑起来:“原是如此。”又叹道,“栖州民风实是杂乱。”

  沈拓在旁道:“这边民闹只要不是聚众执械打杀人命,寻常官府懒怠追究,纵是插手也是胡乱应对,只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生出大乱便好。”他看一眼江石,“你若是想在此处觅得良机,非不可为,难处却也多多。”

  江石谢过沈拓与曹英的指点,又好奇问道:“都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纵使栖州恶地,一莫非就无人火中取栗,博一场豪买?”

  曹英与沈拓俱笑,道:“年轻气盛才说这话,如我二人,均有家累,也攒得家业傍身,哪有搏命之心,不过求一个安稳太平。”

  江石听了这话,垂头腼腆一笑,道:“不敢瞒沈当家与曹二当家,江石是一无所有之人,不去拼上一拼,怕是此生都没个出头日,我不愿将来无力养妻儿家小,不愿父母垂老担忧生计,不愿无力帮扶手足。我想着,再难再苦总要试上一试,既出生低微,不掏出家底身家如何与命相搏?”他狠声道,“别个出一分力,我出十分,别个裹步不前,我趟水赴火,总能让我走一条道来。”

  曹二一拍桌案,挑了下拇指,夸道:“说得好,我与表弟当初也是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子气才有如今所得。当初要是前怕虎后怕狼,哪敢买船。”他又笑道,“不与你说笑,我家是卖棺材的,衣食当得无忧,死后连棺木都不用愁,浑浑噩噩,也过得太平时月。不过,是心有不甘吧。我不甘心做棺材,于是跟了表弟起船队,你不甘靠天吃饭,便出来搏一场富贵。哈哈,甚妙,甚妙,你我大是有缘,当吃一杯酒。”

  江石爽快端起酒杯,与曹英沈拓吃了一杯酒,道:“有幸得识沈当家与曹二当家,别说吃一杯,吃十杯也可。”

  曹英大乐,倒是沈拓皱眉,拦道:“他身上有伤,哪能这般大肆吃酒,等得从禹京归来,再好好醉上一番。”

  曹英和江石这才作罢。

  沈拓又与江石道:“栖州之事急不得,无论如何也要等得这趟禹京行过后,到时你再慢慢思量。”

  江石忙揖礼,道:“谢沈家主指点。”

  沈拓见他虽有野心,却不鲁莽,更是有心提携,拍拍他的肩道:“好后生,将来定有出息。我们当初拉起船队,实是有贵人相助。我们虽当不得贵人,却也能助你一臂之力。你先将禹京这一趟办得妥当,多见见人与事,心中好有个底。”

  他这话说得诚心诚意,江石岂敢辜负好意,一一应下。

  一行人吃罢酒饭,重又登船,江石立在船板上看着人来人往,尘土飞扬满是乞儿贼骗的栖州码头,船将离岸,惹得乞儿贼骗大为不舍,他们好似守在洞穴口的一群蚁虫,只管今朝饱暖,不顾明日生死,专干杀鸡取卵之事。

  那对母女混在人群中,黄瘦的妇人又挨了打,脸颊肿得半高,在那兜卖一些瓜果,小女娘立在人群中,过瘦的脸,过大的眼,她忽地回过头对上了江石的目光,蓦然,她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凄哀。

  江石一声冷笑,转身与船工攀谈起来,他的善心岂会喂与这等居心叵测之人?既择了恶,又何以要别人与善。

  商船起帆重又远航,他的心思也飞到了禹京,不知那有有多少楼台重重。

第97章 利来利往

  “小郎君,江小郎,来来,我们再议议,再合计合计。”

  江石吐出一口气,看着亦步亦趋跟在身后的行商,无奈道:“林伯,这合蕈实不能卖与你,我自家到了禹京寻找买主。”

  姓林的行商生得白白胖胖,端就一张生财的脸,爱说爱笑面皮又厚,偶尔无意闻了一把江石带来的合蕈,便缠了上来,舞动着一条莲花舌游说江石卖货。

  “江小郎,这买卖从来都是做生不如做熟的,你小小年纪,又是头次踏足禹京,人生地不熟,别叫人蒙骗了去。我与你一路行来,将到禹京,我的为人小兄弟也知晓,虽好铜钱金银,却是音叟无欺,不亏己也不亏人。小兄弟的这批合蕈,品相上佳,高价卖与我,我再高价卖与禹京相熟的酒楼,尽可卖得货,真是一举多得,皆大欢喜啊。”

  江石干脆在船板上坐下,顺手塞了一个酒葫芦在林行商的手中,笑道:“既如此,我为何不自直自家高价卖与酒楼去?”

  林行商也是个不拘小节的,吃了口酒,嘿嘿笑了笑,凑过来道:“江小兄弟这般便露了怯,你这无门无路的,卖与哪家酒楼去?”

  江石有恃无恐,道:“不妨事,沈家主与曹二当家早说与我牵线搭桥,倒不怕无有门路。”

  林行商愣了愣,悻悻道:“江小兄弟有运道,得了沈家主与二当家的青睐。”他想想,犹不死心,“我看小兄弟将合蕈分了甲乙等,不如将乙等的卖与我?”

  江石笑起来,道:“林伯容我这趟试试禹京的水,是深是浅,秋来又有菌蕈,我留一批与林伯,如何?”

  林行商一愣,将江石上下扫了好遍,这才笑道:“江小兄虽头趟做买卖,倒是拨得一手好算盘,哈哈哈,不错不错,将来定是做买卖的好手。也罢,我便定下秋后的合蕈,不过,江小兄弟需拿甲等的给我。”

  江石拱手,道:“焉敢不从。”

  林行商吃了几口酒,后笑道:“也罢,既与江小兄弟敲定了买卖,不如我也指你一条买卖的道。禹京西街有家名唤四方客的南北货行,店家是我们桃溪人,姓付,他为人爽快,又爱照料乡人。你若的合蕈若是寻不到合适的主顾,倒可卖与他去。”

  “姓付?”

  林行商点头,道:“在禹京他不过小虾小米,在桃溪却也算得颇有家底,他有一子,年岁许与小兄弟仿佛,只不大听人管教,是个游手好闲。付兄弟一年倒有大半年的时月都在都中,鞭长未及,有心无力,听说,如今立在那比他爹还高仍是文不成武不就的,生意经也不大通。”

  他这般说,江石便忆起一人来,问道:“付小郎君可是单名一个忱字?”

  林行商笑击掌:“原来江小兄弟识得他?”

  江石摇摇头:“当不得相识,只是在桃溪照顾过我的买卖,行事说话颇为有趣。”

  林行商哈哈大笑,又吃了一口酒,骂道:“屁个有趣,不过是个不肖子弟,他爹一心想要改换门庭,盼他能念书中举?那小子一肚子草包,吃了墨水都化作了尿,半点用都没有。”

  江石耳听他刻薄付家小郎,也不由闷笑不已。

  林行商又埋汰了付家郎几句,这才拍拍江石的肩,揣着剩下的一点酒,摇摇摆摆走了。江石被他缠了几日,料他这一番当是死心,不由也松了口气。

  曹英不知从哪钻出来,立在江石身后道:“这姓林的可是打上你合蕈的主意?这小老儿头眼俱尖,凡是有利可图的,必要扒拉到自己碗中。这小老儿虽没坏心,做起买卖却是刁钻,你要将货卖与他,少说也要少上一二成利。”

  江石笑道:“沈当家在桃溪时便与我说过,禹京的码头处便有主顾采买,我既不愁无有门路,自不肯应他。”

  曹英笑:“他见你岁小,又是头趟出门,以为诈唬几下,便应了他。既千里迢迢来禹京,不高价卖与都中主顾,反卖与同船行商,岂不是成了蠢货。”

  说得江石大笑不已,又问船几时靠岸,曹英道:“不出意外,两天便到。届时你便知禹京的繁华,只别迷了眼,外头繁华似锦,又哪比得家中平淡馨宁。”他凑到江石耳侧,“禹京的女娘端得万种风情,你可别乱了心神。”

  江石心道:万千好哪又及得我家的萁娘。

  过得一日,水面船只渐多,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有些似是海船,端得庞然大物,亦有精致客船,窗棂红门,坠着飘飘纱帘,再有小船穿梭其中,却是卖水卖食的。江石从船舱中出来,昨日还是天清水阔,一片寂廖,转眼便千帆簇拥,道不尽喧哗热闹。

  等得船一靠岸,沈拓似是有事,将船上的事交与曹英,先行一步离去。江石见不远处有一管事模样的人领着二三小厮侯在那,殷勤将沈拓迎了去。外人都猜沈家识得京中贵人,原来确有其事。

  沈家船队常在禹京往来,早有相熟的脚夫由着领头登船商谈搬货的事,几个随船的大主顾都极放心,一应将事托付,由沈家顾人将货送与仓库或是店铺之中。

  曹英百忙之中抽空过来指点江石,道:“江小郎,好些大宗的买卖都早有主顾,新货与小宗买卖却可在码头出手,你看沿岸立着的几根表木,表木内尽可租简易的商铺探探风息,也不贵,一日百文钱。若不愿在码头买卖,也可将货寄存库中,我们船队在码头附近买屋舍,有看护恶犬,大可放心,你自家先行在城中寻好买家,回头寻一个脚力将货拉去便是。”

  江石一一记下,又问船只几时返航。

  曹英道:“如无意外十日后再走。”

  江石谢过后,下船在码头四周逛了几圈,果是天子脚下,气象非凡,南北来客,异族他国人,两边商铺所卖之物更是包罗万种,令人目不暇接,他转了几圈,大是遗憾萁娘不能同来,心道:她这般爱热闹,又贪新奇,看了之后心中不知如何快乐。

  微叹口气后,想着正事要紧,花了百文钱租了一个空地,司监人问了问卖的什么货,得知是干蕈后,翻出一根签子,指着东头道:“那处卖的干发物,你自去那卖。”

  江石谢过,去船上理出两袋合蕈,一肩扛了,另一手又拎几样事物,一径来到东头空地,他左手边卖的虾皮,右手卖的海菜,左右二人见江石来,都投来目光,见是卖合蕈的,不与自己相撞,都松了神色,还顺势搭了把手。

  江石随口搭了几句话,解开麻袋,将两袋合蕈摆了出来。那卖虾皮的只当他收拾妥当,正要拉扯几句闲话,惊见江石竟又摆出一个小泥炉与一个陶罐来,顿时出声取笑:“好个没见识的田舍汉,莫不是腹饥煮粥?告诉你知,这边百样的吃食,贱的十来文,贵的千文上两,浑不用这般费事。”

  江石懒怠理会,自顾自地煽火生炉子,买了一桶水,将泡发好的一把合蕈倒进陶罐中,又解下腰间的酒葫芦,放了点酒进去。

  卖虾皮的和卖海菜的看得目瞪口呆,尤不解意,直等得水开,合蕈借着酒味,酒味催发香气,缭缭绕绕飘散开来,在码头百味混杂之中,硬是又添上一味。

  卖虾皮抽抽鼻子,一拍大腿,叹道:“小郎君,好想头,倒是个招客的好主意。”

  江石冲他一拱手,只当接了他的夸赞。他带来的合蕈俱是佳品,这一炖煮,直勾得来往买客纷纷惊诧:哪处飘来的香味?

  再有酒楼的采办在码头转悠,寻买鲜物,闻得香气,知是合蕈的香气,浓郁醇厚,不输贡品。这采办当机便知好物难得,寻着味就到了江石摊前,看他守着两袋合蕈,煽着炉火,那罐中正咕嘟翻滚发出一股股的香气,笑道:“小后生引得好客。”

  江石起身道:“初来禹京,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得不想个法子。”

  采办笑道:“好法子,甚妙,甚好。”他老实不客气地抓了一把甲等的香菇,捏捏干爽,闻闻香气,看看颜色,溜一眼江石,“小后生晒得好合蕈,也厚道。”

  江石道:“干物晒得干,虽少了份量,却存得住,不然就要出霉。”

  采办摸摸胡子,道:“后生郎君,我是东顺酒楼的采办,你这合蕈价几何,又存得多少货?”

  江石先才转了一圈,又得林行商的买价,便道:“此番货不多,甲等的拢共不过二百多斤,价作一两一斤,乙等的次之,价作七百文一斤。”

  采办见他报的价不过多,不过少,没有多少进退的余地,知是实价,当下皱了皱眉,沉吟道:“我们东顺酒楼素来有佳名,也不欺你脸生,你这合蕈品相极佳,倒也值得这价,我也大可买下,只一点,你可别瞒了存货,另卖他人。”

  江石略有吃惊,笑道:“不敢疑采办,二百多斤干合蕈,发后数为巨,酒楼之中如何用尽?就怕藏得久,香气发散,或虫咬过潮。”

  采办的笑起来,略为得意道:“后生郎君果是个生客,一来禹京干燥,不惧生霉,二来我们东顺又岂止一家店,店中又请得好食手,大可用尽这些合蕈。”

  既得买卖,岂有拒之之理,江石又是个爽快的,二人当下敲定了买卖,采办见江石只一人忙乎,干脆送佛到西,招呼一同来的小厮,遣一个帮江石守着铺子,遣另一个去扛货,一道去税场处过了秤。

  这桩买卖江石得了二百三十多两银,刨去过、住两税的十多两,倒是所获颇丰。

第98章 寻香去也(上)

  江石初来乍到就做成了一笔大买卖,让左右卖虾皮,卖海菜两眼发红,肚里泛酸,有心想学学江石的法子,支一个炉来煮锅虾皮汤、海菜羹的,奈何虾皮吃个咸鲜,海菜吃个爽口,哪里有味可以散发出去。

  这二人对着江石酸酸溜溜地说了几句话,各自盼着财路过,顺带给自己一点袖边风,沾沾一二财运。

  江石笑笑也不与这二人多言语,旧计重施,抓了把乙等的合蕈又熬起汤来,又将先前煮的合蕈盛出来,摆在一边好做比对。只是这回便无先前的运道,一二过来的问价的,嫌价高,讨价还价几番见江石不愿松口,不无可惜地走了。

  码头处人来人往,一句话尚且传十传百,片刻便能传得人尽皆知,江石在那煮合蕈引客的法子便叫好些卖干货的学了去,纷纷架起风炉煮起汤羹来。一些同卖干蕈的,为博利将价压低,一些干货铺做得平民百姓买卖,不求上佳,只求尚可,自是乐得买廉价的干蕈。

  江石无奈,他手上乙等的合蕈,也不过比甲等的略小些,香气却极浓郁,低价卖出未免可惜。他是个当机利断的,见码头处博价不过,当即收了摊,将合蕈寄在沈家仓库中,随身带了一二斤在身上,打算在城中寻摸买家。

  曹英正与仓库把守说话,见到他便问起买卖来,得知这会的功夫,竟将合蕈卖与东顺酒楼,挠挠腮,扫了好几眼江石,直把江石看得心生不妙,问道:“二当家,可有不妥处?”

  曹英笑道:“你这小子莫不是天生的运道?你不知,这东顺酒楼依附的是禹王,买卖做得极大,口碑又佳,虽依着禹王的势,却从不做欺客之事。你若是要价公道,东顺的采办定不会与你过多啰嗦。”

  江石道:“确是如此。”他笑,“我还当都中人爽快大方。”

  曹英啐了一口:“呸,利字当头,哪地的人都是斤斤计较抠索人,禹京人还比别处眼高、挑剔。你一气卖光了甲等货,倒把乙等的积在手中,可有什么计算?”

  江石想了想,便道:“我先去城中转转,再不得,便去林行商口中的付家碰碰运道,占占同乡的便宜。”

  曹英笑起来:“甚是,你快去。”他招来一个手下,道,“我让徐三跟着你,一人出门诸多不便,徐三往来禹京多次,别的不敢说,搭个手引个道却是可为。晚间你也不要另寻住处,我们有屋宅在这边,一道住下,晚间得闲也可吃酒吃肉凑个热闹痛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溪水人家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