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殿下明鉴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乌合之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47 KB   上传时间:2020-01-28 19:55:27

  卫和晏也不介意她摸自己的头,只是依旧执拗,声音沙哑的顶上去“外面人都不是死的!”他摸了身边的茶杯放在手边“我若是不舒服,就碰倒这个在地上,就算你睡死了,他们也会进来。”

  萧华予忽然脑袋一亮,她该是睡得不好,脑子也不好用了,这是个办法呀!

  她解了外衣,小心翼翼的挪上床,将床幔放下遮住一片光,笼罩出一片昏暗狭小又暧昧的空间。

  卫和晏见她脱衣,苍白的脸上难得浮现出些血色,扭过头不敢看她,耳尖都是红的。

  “有没有碰到你?”她忽然小心翼翼的转头去看卫和晏,小声询问,伸出手指戳了戳他硬邦邦的肩膀。

  “没……没有。”卫和晏磕磕巴巴道。身旁传来她身上阵阵的淡香,让他有些燥热。分明也不是没有一起睡过,却还是觉得脸红心跳。

  “那你……”萧华予话还没有说完,卫和晏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抬手捂了她的唇,手指抵在自己唇间低声嘘了声“不要说了,快点睡觉。”

  只是眼神游移,始终不敢去看她的眼睛。

  萧华予也是困极了,脑袋又像是浆糊一样,只拉高了被子哦了一声,还是不放心的叮嘱他“你不舒叫我啊!”

  卫和晏别扭的转过头“知……知道了,睡罢!”

  没多久,萧华予呼吸便平稳下来,陷入沉沉的梦乡。卫和晏这方才敢正大光明的去看她,他忍着痛小心翼翼翻了身,侧着过来。

  萧华予睡相格外好,侧躺在枕上,与他正是面对面,左手搭在腰间,右手枕在耳下,面容恬淡,只是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看着便有些萎靡不振。

  卫和晏不自觉的微微勾起唇角,笑的格外缠绵,右手轻轻碰了碰她的面颊,又动作轻柔的将她面颊上的碎发掖在耳后。

  萧华予睡得沉,只是嘤咛一声,便又没了动静。

  卫和晏的笑意便又深了几分,深邃的五官印出影影绰绰的阴影,在昏暗的床帏间带了些温暖暧昧。眼睑忽的敛下,脸颊漫上一层层红色,悄悄向萧华予那处挪了挪。

  我们早就是夫妻了不是?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他咽了咽口水,眼睛抬了起来,缓缓的倾身向前,珍惜的在她额上烙下轻柔的一吻。

  蜻蜓点水一样的一触即分,让他整个心房又震颤起来。多少次牵手,都不如这样的一吻来得真实满足。

  睡梦里的萧华予隐隐觉得额头上有些痒,向他蹭了蹭,嘟囔一句。

  “傻姑娘……”卫和晏忽然呵的一声笑出声,露出几颗雪白的牙齿,轻声叹了句,复又怜惜的吻了吻她的额头。

  他伸手轻轻将她搭在腰间的手包裹在自己的手心里贴近心口处,额头与她的碰在一起,方才满意的与她一起睡过去。

  呼吸纠缠在一起,床幔外燃着的火盆劈啪作响,这个冬日,似是也不如往年一样冷,春日要到了罢,才这样春意盎然。

  人一醒,饭药都能灌下,好的便快了,第二日伤口开始作痛又有些痒,吴太医看过反倒说是能疼便是药效过了,今后便要好了。

  延泽将军被风光大葬,被葬在黎州最高的山丘上,俯瞰着整座黎州,像是依旧守卫着这座城池和南齐的边界。只是墓碑的放向却是冲着颂城的皇陵。

  那里埋着的除却历代皇帝,还有他守了一辈子却始终有缘无分的人,大概只有死了,才能光明正大的这样眺望着她罢。

  卫和晏醒来后,郑将军来过几次,看着都不怀好意,被戎眦等人以不得打扰将军休息的理由请了出去。

  只是郑将军他哪里甘心,只是四处散布谣言,说卫和晏命不久矣。闹得黎州军心不稳,大周那边也蠢蠢欲动。

第九十七章

  既然卫和晏已经醒过来, 萧华予也不好越俎代庖替他处置了那郑将军,只是全权将结果交给卫和晏了。

  卫和晏只是暂且将他按下不提,隐忍不发。迅速肃清了军营里涣散的军心和惶惶不安的黎州少数量百姓。黎州虽是军城, 但也不是一户百姓都没有。

  大周是属耗子的, 遇强便怂, 见对面南齐士气高涨, 便又悄悄缩回原来的地方,只是卫和晏哪里甘心这一箭之仇与被偷袭损失的粮草, 整点了兵士,时不时去骚扰大周那头。

  黎州偏远,虽然贫寒些,却民风淳朴,人大多率直爽朗, 古道热肠。她彻底放下颂城那些糟心事后,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 笑容也逐渐多了些。

  此时却收到了萧常瑞自颂城的来信,是回应池州总兵一事的。她看过后反倒情绪不明了起来,她不知道萧常瑞这样的性子好还是不好,太过多疑防备。

  那池州总兵的确是萧常瑞刻意安排去的, 那人除却贪婪些并无别的毛病, 让他为池州总兵就是为了与池州太守武鸣甫想制衡。武鸣甫为人太过清正,在池州十分得人心,这正是萧常瑞所不放心的,刻意将池州总兵放过去与武鸣甫挑起事端来制造些混乱, 使武鸣甫在百姓心中地位有所下降。

  这样, 萧常瑞才用得更放心,他不愿意在任何一座城内见到太守在百姓口中的呼声比自己这个皇帝更高。

  说到底, 萧常瑞性子还是太过古怪多疑,若是旁的皇帝,指不定多得意有武鸣甫这样的贤臣忠良,偏生他却起了防备之心,史上万没有一个明君是这样多疑的,但褒贬参半的枭雄却如他一般的不在少数。

  萧华予提笔踌躇半刻,方才落下,回了他一封信,无非先是殷殷叮嘱他好生保重身子,再是询问淳儿近状,最后再老生常谈的叮嘱他万要知人善用,广开善德。

  除却天气冷些,卫和晏又时常不在将军府,萧华予在黎州的日子算是惬意了。原本这座府邸是延泽的,只是他并无家世,遂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夜夜都随着守在军营里,府中并无人居住。

  将军府也因此一片荒凉狼藉,卫和晏回来后,匆匆的收拾出了一间院子,只能勉强住人,不要说装饰摆件,就是零七八碎的生活用品也紧缺。

  萧华予来后便开始张罗将将军府整拾,正院里枯草积雪都清理干净,修补破损的房檐墙瓦,粉刷新漆,置办物件,好歹将这儿收拾的像是个家的模样了。

  她虽身份贵重,却不是个骄奢淫逸的性子,大抵与太皇太后的教导有关,凡是住的舒坦就不会要求过多的奢华,卫和晏这人更是不讲究,只要能住人,便没什么挑的了,太华丽也觉得不适应,两个人搭伙过日子也算是合适,不会因观念不同而起争执。

  成婚后的日子是与未成婚之前全然不同的,成婚后便更多要归于生活的琐碎,大多夫妻的感情便是在柴米油盐吃穿用度和抱怨里消磨殆尽的,有的则是更因此感情增进,关键还是要看二人怎么相处。

  萧华予没有女性长辈指点,有些事情并不清楚,杨嬷嬷她们一生未嫁,自然也是不大清楚。

  好在她与卫和晏感情甚笃,不会因些小事而淡薄了情分,两个人在相处上都在试探着,大多都是卫和晏惯着她,让着她,宠着她。

  两个人是一同住在正院的,并未像旁的人家,夫妻分院,毕竟一生一世都是二人一起度过,何必又要分开。

  当日日头正好,杨嬷嬷搓了搓手,端了针线在窗边绣花样子,一个五福纹,一个石榴花团。

  她原本被萧华予留在颂城照顾萧常瑞与淳儿,只是萧华予是她一手带大的,比她命都要重要,她怎么舍得下,便死活还是跟来了。萧华予无法,只好单独替她收拾出来个院子。

  正绣到石榴花的时候,她忽的一个走神,针刺在食指上,沁出丝丝血滴子。她用帕子裹了,眉头蹙起,若有所思。

  出门招了个小丫鬟“去将这几日守夜的丫头们都给我叫来!快些!”

  小丫鬟不知所措的应下,她们都是萧华予到黎州新买下的,有些战战兢兢的,更是怕杨嬷嬷这个看着凶巴巴的老嬷嬷。

  她们对杨嬷嬷又下意识怀了敬畏,毕竟那可是宫里出来的嬷嬷,是殿下的贴身奶嬷嬷,她们连殿下的面儿都见不着。

  这几日守夜的多半还是萧华予从颂城带来的那些老人,守夜是个近身的活儿,不是放心的人,萧华予是万万放心不下的。

  黛生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杨嬷嬷问道“嬷嬷,您叫奴婢几个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儿?”

  杨嬷嬷是在宫里浸淫多年的老嬷嬷了,有些话小姑娘面皮子薄,说不出口,但是她说出来却是没有丝毫顾忌的。

  只是有些忐忑的扫视了一眼站的规规矩矩的几个姑娘,开口问道“你们几个守夜,夜里可是听见房里有什么动静?”

  几个姑娘都是云英未嫁的黄花大姑娘,哪里听得懂,当即都摇了摇头,嘉汝回道

  “将军耳朵格外灵,有丁点儿的呼吸扰动都听得见,他嫌奴婢们守在门外的小榻上,他实在睡不好,奴婢们便又挪去了偏远的外间。”

  “虽是在远了些,但是夜里有动静还是听得见的,殿下与将军都睡得沉,哪里有什么声音?只是殿下夜里口渴要水,奴婢们还没等进去,将军便替殿下递了。这夜守得反倒清闲更多了。”白芷想了想,便随着嘉汝一齐回答。

  自来了黎州,她们便入乡随俗的跟着旁人唤卫和晏为将军,舍了原本鲁国公的称呼。

  杨嬷嬷听了,反倒更加焦虑,忍不住在房间里转了几圈,又反复问了几句“当真没什么动静?”

  一众人齐齐摇头。

  杨嬷嬷拍了大腿,口中念念有词“这没动静不就坏事了!”

  看着几个姑娘不解的眼神,她简直恨铁不成钢,又暗恨自己没有早些想起来“这都二月了,殿下与将军成婚两个月了!”

  嘉汝到底年纪大一些,脑袋闪过一息灵光,似是抓住了什么,只是到底没有开口,旁的两个人还是一副迷糊模样。

  杨嬷嬷也不打算说破,只是摆手教她们离去。

  待三人走后,她方才又坐在窗边,看着笸箩里绣了一半,象征着多子多福的石榴花叹了口气,低声嘀咕“这都成婚两个月了,两个人还没圆房呢,这不是天大的事儿?”

  午时后,卫和晏被唤去巡营了,杨嬷嬷亲自煮了碗珍珠翡翠汤圆,只有三个晶莹剔透的躺在小巧的瓷碗里,拇指大小,煞是可爱,让人舍不得吃进去。

  内里的馅儿是红豆和玫瑰酱,早前玫瑰开的时候,杨嬷嬷特地采了用糖渍成玫瑰酱,玫瑰的香气不减,浓郁芬芳。

  萧华予见了也欢喜,毕竟实在好看,她拉着杨嬷嬷坐在绣凳上,笑着问道“嬷嬷今日怎么得闲出来了?天冷路滑,千万当心。”

  杨嬷嬷只觉得萧华予与往日生活在颂城皇宫内的小公主有大不同了,脾性更加和缓从容些,笑意也多了,许是头发全部挽起的缘故,更褪去了些稚气。

  她试探着道“老奴想起这翡翠汤圆是殿下往常爱吃的,难得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弹,便想着给殿下做了吃。”

  “嬷嬷有心了。”

  “这汤圆啊,象征着团圆,您瞧瞧,这像不像您与将军?”杨嬷嬷敛眸,唇角带笑,脸上的褶皱成了一朵花。

  萧华予也跟着笑了“哪有这样说的?何况若真是代表我们两个,怎么又多出来一个小的?”她指了指碗里头那个格外小的,只有小拇指大。

  “您与将军生个小主子,不就成了一家了,这小汤圆便是小主子了!老奴可没说错!”杨嬷嬷继续和蔼道。

  萧华予闻言,当即闹了个大红脸,羞涩的将头底下去,只露出一对小巧的耳尖,红的像是能滴出血“嬷嬷说什么呢,我们两个才成亲多久?”

  杨嬷嬷见她模样,拉了她的手“可是您与将军一直不圆房,又哪里来的小主子呢?”她又叹气道“殿下不要怪老奴多嘴,老奴也实在是着急担心。您与将军感情好,早早生个小主子,趁着老奴还有一把子力气,也好帮着带大。”

  “我知道了……”萧华予的声音细弱蚊鸣,几乎听不见。

  “殿下不要害羞,天底下的夫妻都是这样过来的。何况啊,这有了孩子,感情才更加牢固……”

  等着杨嬷嬷说完,萧华予的脸已经要熟了,恨不得要冒热气,揪着自己手里的帕子,咬着嘴唇,头埋得低低的。

  临了,杨嬷嬷不知从哪里又摸出个木头匣子,上面雕刻着精致的合欢花纹,落了把精巧的小铜锁。

  她将钥匙交在萧华予手中,轻轻拍了拍,和蔼的小声道“殿下,您好好瞧一瞧,别怕……”

  萧华予只知道一味的点头,想要将杨嬷嬷送走。

  她偷偷打开那匣子,里面放了两本画册,她不用看都知道是什么,还有玉雕的欢喜佛,只瞥了一眼,便羞得砰的一下将匣子扣上。

  这种东西,她怎么好意思看?

第九十八章

  萧华予匆匆一瞥, 便将这些东西找了衣柜的偏僻角落里塞了,又放了层层的衣裳在上头。这才算长舒了一口气,用手掌扇了扇风, 好歹散去了脸上的滚烫。

  她怎么也是个小姑娘, 面皮子薄, 乍见了这样的东西怎么能不惊慌。

  近日里军营忙, 但卫和晏却要尽力保证晚膳之前回府,生怕萧华予一个人在府里, 又人生地不熟的孤单害怕。

  虽然眉宇间有掩饰不住的倦意,但能与喜欢的人在一起,多累都是甘之如饴。萧华予担心他的伤口尚未好利索,变着法儿的淘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给他补身子。

  萧常瑞与卫和晏有师徒情分,又因萧华予的关系, 自是也派人忙不迭送了东西去。

  虽是要入春了,但黎州的风依旧干涩狂烈, 天气森寒,日头出的晚落的早,卫和晏回府时,太阳已经完全下山, 府上点起灯笼, 照彻出温暖的橙黄色光芒,让他心头又忍不住一颤。

  他活了二十多年来看似功成名就,位极人臣,但是终究是个无家无亲漂泊之人, 没有亲人, 没有朋友,守着的地方是冷冰冰的。

  可是这些日子, 有人等他,有人守着他,他回来时候能看见喜欢的人的笑脸,这颗长期浸在寒水里的心才解冻了过来,算是真正有了个家,有了妻子。

  或许,将来还会有……孩子……

  他这样想着,脸上忽的染上抹绯红,按了按腰间系的剑,抬膝进了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殿下明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