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那人又立刻又陪笑,“呸呸,我嘴巴臭,黄掌柜莫和我一般见识!”

  黄茂林问清楚了三人的来源,和黄茂源一起,把这两个小贼扔到了柴房里,柴房里有稻草,冻不死他们。

  黄茂林把柴房门一锁,隔着门对他们说道,“今儿大年三十儿,我也不想为了你们坏了心情。等明儿找来了王大虎,我再好生跟你们一起算账,你们且好生反省反省!”

  说完,黄茂林带着梅香和黄茂源又往二房去了。

  才一进门,黄炎夏等人急忙问情况。

  听见跑掉的那个人住在王家坳,杨氏偷偷看了一眼梅香。

  梅香笑问杨氏,“阿娘,您看我做甚?我刚才没打架,都是茂林哥和茂源收拾的两个小贼。幸亏我们回去的快,不然賊都要跑了。”

  杨氏尴尬的笑了笑,她自然不敢说听见王家坳三个字下意识的去看梅香。

  梅香退过亲事在黄家比较忌讳,家常谁也不提一个王字。

  梅香洗了手继续包饺子,黄茂林接过擀面杖擀饺皮子。

  黄炎夏想了想,吩咐两个儿子,“明儿一早,先回老家拜年,然后就去王家坳。”

  包好了饺子之后,一家人又围着火盆说了一会子话。梅香见慧哥儿已经睡着了,就和黄茂林一起回来了。杨氏把包好的饺子分了一锅盖给梅香,让他们明儿早上下着吃。

  临睡之前,黄茂林去看了看那两个小贼,见他二人还算老实,也不再管他们。

  大年初一早上,梅香和黄茂林一起吃了饺子。之后,一家三口换上新衣裳,一起往黄茂源家去了。

  一进堂屋,夫妻二人就给黄炎夏和杨氏拜年。黄炎夏高兴的给他们一人发了个红包,又往慧哥儿怀里塞了个大红包,“慧哥儿乖,这是阿爷和阿奶给你的,今年一切顺顺利利。”黄茂源也给慧哥儿包了个红包。

  拜过年之后,黄炎夏要带兄弟二人先去黄炎斌家里,再和大房人一起回老家,梅香抱着孩子先回去了。

  黄茂林不放心梅香一个人在家里,托刘氏帮忙去看一看。

  听说黄茂林家里来了贼,黄炎斌也很生气,“等一会子我和你们一起去,反了天了,大年三十上门偷东西!茂忠媳妇,你去茂林家里陪着她们娘俩。”

  男丁们都走了,刘氏一人往黄茂林家里去了。

  妯娌二人一起说说笑笑,吃吃零嘴,哄一哄孩子,半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等黄氏族人们先后来拜过年之后,黄家一窝子男丁一起往王家坳去了,除了黄炎夏这两房人,另外还有许多黄家男丁。反正过年无事,一起跟着去壮一壮胆。

  梅香没有跟着去,等她睡了午觉起来,黄茂林终于回来了。

  那王大虎偷了钱财之后,见同伴被抓,回家就跑了。但平安镇就这么大,他能跑到哪里去呢。且他一向名声不好,大过年的,谁家也不能收留一个外人过年。

  还没等他想好往哪里躲,就被王家族长带人抓了回来。大过年偷东西,被人家堵上门来,族人的脸都丢尽了!

  王家族长亲自拿鞭子狠狠抽了他十几鞭,又勒令他退回所有钱财。

  但王大虎说他把钱输了一半!王家族长又打了他一顿,王大虎仍旧说钱输了,并把剩下的一半交了出来。

  王家族长为难地看向黄家人,“他是个滚人,我打也打了,这只有一半了,诸位看,能不能宽限则个?让他打个欠条也行。”

  黄茂林是苦主,他冲王家族长拱手,“王老太爷,非是我不愿意宽限。此人大年三十去我家偷窃,我家里供桌都差点被他掀了!我若谅解他,岂不是对列祖列宗不敬!若老太爷觉得为难也无妨,我把他交给官府,定能教的他以后好生做人。”

  王家族长自然不同意,入了官府,他们一族人都要跟着丢脸!

  最后,王家族长想法子让族人凑了银子先还给黄茂林,后面再让王大虎还给族人。

  王大虎挨了打,黄家人自然不好再打他。经双方协议,钱财退给黄家。但王大虎偷窃之罪不能轻易揭过,若说罚他钱财,他家里穷的比大水冲的还干净。

  最后,黄茂林做主,让王大虎带着那两个小贼,正月期间,进山砍二十车柴火送到自己家里。另外,今天烦劳这么多兄弟长辈们过来,王大虎得出一些茶水钱。

  二十车可不是二十担,王大虎这样的懒人,顿时叫苦不迭。王家族长又命人从王大虎家里抓了几只鸡赔给黄茂林。

  说好了事情,王家族长让两个男丁去黄茂林家里把那两个小贼压回去了。

  两个小贼饿了一天了,又一直被绑着手,这会子晕晕乎乎的。有王家族长处置,黄茂林也懒得管他们。

  黄茂林把王大虎家的几只鸡给今儿同去的族人们各家分一只,自己家也落下两只。

  梅香笑了,“抓了两个贼,白赚两只老母鸡和二十车柴火。”

  黄茂林亲了亲儿子的小胖脸儿,“二十车柴火咱们家放不下,大伯家、茂源家和阿娘家里各送几车。为甚偏偏盯着咱们家,说不得就是有人怂恿。一时半会的我还弄不清楚,等以后再说。我倒不想赚这些东西,大过年的,凭白惹人生气!”

  梅香给他倒了杯茶水,“莫生气,大年初一惩治了恶人,又得意外之财,可见今年定是顺顺利利、逢凶化吉!”

  黄茂林哈哈笑了,“那敢情好!”

  笑过之后黄茂林又问梅香,“你要不要回去拜年?”

  梅香笑着点头,“你一直没回来,我也不好走了,马上就去,阿娘和淑娴正等着我呢。”

  说完,梅香抱着慧哥儿就要走,黄茂林想着自己在家也无事,干脆他也跟着一起去。

  梅香开玩笑,“咱们都走了,别又来了贼。”

  黄茂林哈哈笑了,“那我再赚两只老母鸡!”

  两口子一边说笑一边往黄茂源家走去,会同杨氏母女一起,回老家拜年。

  初二上午,一家三口回了韩家。

  小夫妻刚拜完年,叶氏急忙问梅香,“昨儿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看你们族里一群人来了。”

  梅香笑着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叶氏也跟着骂,“这起子小贼,就该狠狠的打一顿!”

  说完,叶氏一把抱过慧哥儿,“小乖乖,不说那些讨人嫌的东西,今儿给外婆拜年呀,来,外婆给你压岁钱!”

  慧哥儿正咧嘴笑,叶氏就往他兜里塞了个大红包。

  明朗带着弟弟妹妹一起给姐姐姐夫拜年,梅香给弟弟妹妹们都发了个红包。

  发过红包,梅香和叶氏商议,“阿娘,今年我们单过了,你们什么时候去我家?”

  叶氏算了算日子,“明儿我们要去你舅舅家,初四我们再去你家。”

  出了门子的姑娘一旦分家单过,娘家人每年正月也会过去拜年。

  叶氏又轻轻掰开慧哥儿的嘴,看了看他的牙,“慧哥儿近来倒不怎么吃手指了,这手上的蜜都吃完了不成?”

  梅香也奇怪,“头先吃的拽都拽不掉,快八个月的时候,他自己忽然就不吃了。手指是不吃了,却喜欢咬东西,逮什么咬什么。”

  叶氏亲了亲慧哥儿,“我们慧哥儿的小牙痒痒呀,就要咬东西是不是呀。明儿外婆给你做点饼,给你磨牙齿。”

  说完,叶氏又看向梅香,“你让慧哥儿的大阿爷给他做两根圆木头,上面打磨干净,给慧哥儿磨牙。”

  正月的时间就在相互拜年中慢慢溜走,慧哥儿跟着父母一起到处拜年,收了不少的红包。

  正月十七那一天,韩家学堂正式开学。黄茂林提前把方孝俊的束脩交给了明朗,明朗仍旧是只收了一半。

  黄茂源听说之后,赶忙要来自己给。

  黄茂林拦住了他,“你急什么,今年秋天他又要去考院试了。到时候花销大着呢,还怕没有你出力的地方?”

  黄茂源不好意思得笑了,“妹妹整天在家里给我帮忙,妹夫的束脩却让大哥出了。”

  黄茂林让他坐下,“妹妹也经常来给我帮忙,束脩也没多少钱,明朗只收了一半。要不这样,束脩我已经交了,你把妹夫的茶饭钱给了。”

  黄茂源忙点头,立刻从怀里掏出了钱给了黄茂林,“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大哥带我去交了吧。”

  黄茂林也没客气,带着黄茂源去了韩家,把方孝俊在学堂里的茶饭钱交给了叶氏。

  叶氏想了想,“俊哥儿八月间又要去考试了,我估摸着问题不大。等他考中了自然就不用再来了,你们就给我七个月的茶饭钱就行。”

  黄茂源当场给了钱,并对叶氏说了一些客气话和感激之语。

  回家之后,黄炎夏和杨氏问了黄茂源具体情况,淑娴在一边红着脸不说话。

  黄炎夏心里很满意两个儿子的行为,知道友爱手足,以后才能一起过上好日子。从此,黄炎夏更加用心的帮衬两个儿子,杨氏也经常带着淑娴到梅香家来帮忙。

  过了元宵节没多久,一天下午,隔壁杂货铺的吴掌柜来找黄茂林。

  二人相互说了些吉祥话,一起坐下,梅香倒了茶水上了果子,抱着儿子到一边玩去了。

  吴掌柜也不客套,直接问黄茂林是否要收学徒。

  黄茂林不意他居然说的是这事,点头确认,“是有这个想法,吴掌柜有合适的人选?”

  吴掌柜四十多岁了,留起了胡须。他摸了摸胡子,“不瞒黄掌柜,我妹妹的一个远房小姑子,家里有个小子十二岁了,想出来学门手艺。我听说黄掌柜年前就想收徒弟,我说的这个孩子年纪不大,又勤快又机灵,倒是个不错的好孩子。”

  黄茂林想了想,“吴掌柜介绍的人自然是可靠的,只是,给人做学徒可不容易,我虽不是那等刻薄人,不会打骂孩子,但这毕竟是吴掌柜家的亲戚,若我说重了,岂不伤了咱们邻里情份?”

  吴掌柜连忙摇头,“黄掌柜说笑了,既是来做学徒,那就不是我家亲戚了。再说,这亲戚关系远的很,倒不如我们邻里之间近。”

  黄茂林笑了,“有吴掌柜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如果方便的话,还请吴掌柜把人带来给我看一看。我先把话说到前头,既然来我家,至少得三年。我不要束脩,但必须保证以后不在平安镇方圆五十里之内卖豆腐。”

  吴掌柜点头,“这是自然,没得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黄掌柜只管放心,过几天我就把人带过来,提前把这些道理给他说通。倘若黄掌柜看中了就留下他,若觉得没有师徒缘分,就当他来我家走个亲戚就是了。”

  二人又说了一阵客气话,吴掌柜就回家去了。

  过了三天,吴掌柜果然带了一个孩子。这孩子姓段,名小柱,看起来颇是机灵。

  黄茂林仔细问了他一些问题,知道他平时在家里也帮着干活。家有一兄一弟,有二十多亩田地,日子尚且过得下去。

  黄茂林先留下他干了两天活,见这孩子确实不是那的偷奸耍滑之辈,遂决定收下他做徒弟。

  梅香对黄茂林收徒弟的事情并不置喙,只要勤快肯干,手脚干净就行。

  做学徒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事情,吴掌柜又通知了小柱的父母过来。

  双方签订了契约,小柱在黄家学艺四年,黄家包吃住,小柱任由黄家使唤。四年后,不管学成没学成,小柱再回段家。这期间,段家父母不得干涉黄家如何管教小柱。非死生、婚嫁等大事,不得随意叫小柱回家。

  收徒弟的契约书都是有成例,不管以后如何相处,先照着成例写一份契约书。

  段家父母答应了契约书上的要求,并各自按了手印。

  签订了契约书,小柱当着众人的面给黄茂林磕了三个头,叫了一声师傅,并端了茶给黄茂林喝。

  段家父母处理完了正事,和黄茂林夫妇说了许多客套话,请黄家好生教导小柱,然后自己走了,留下小柱在黄家。

  走之前,他们一再嘱咐小柱,一定要听师傅的话,好生学手艺,莫偷懒、莫贪嘴,敬重师傅师母。

  小柱反复点头,万般不舍的送别了父母。

  黄茂林收徒弟的时候,黄炎夏也在场。他想起自己年幼时到外县学手艺的经历,顿时感慨万千。

  一眨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连儿子都开始收徒弟了,自己果真是老了。看到儿子的家业越来越大,黄炎夏老怀欣慰。

  小柱留在黄家之后,天天勤快的很。每天早上,黄茂林起床他就起来了,有时候比黄茂林起得还早。

  学了几天之后,豆腐坊的一些准备工作小柱大概会了一些。

  此后,他每天早上提前起来,到豆腐坊做好准备,等黄茂林起来之后,师徒二人一起磨豆腐。

  自从小柱来了之后,黄茂林再也不让黄炎夏一大早赶过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