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方孝俊的第一份差事,总算是坐稳了。

  他本来只想安安静静的教两个学生,哪知却被麻烦事缠上了。

  这土财主有个堂妹,今年十五岁了。因自己长相一般,总想找一个体面郎君。

  她在堂兄家里意外发现这个小先生,长相虽不说绝好,却斯斯文文,一股子书卷气,说话温声细气。最重要的是,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

  土财主的堂妹一下子就被方孝俊吸引了,她缠着土财主帮她说亲。

  土财主去问方孝俊,方孝俊一口回绝,并声称家里已有未婚妻,只待明年未婚妻及笄之后就要完婚。

  土财主的堂妹心有不甘,跑去问方孝俊,可是嫌弃自己长得丑。

  方孝俊用温和的笑容看着她,“姑娘不丑,以后定能说个如意郎君。我不过是个穷秀才,未婚妻对我好,当日读书还花了岳父家不少银钱。姑娘看我身上的衣裳如何?”

  土财主的堂妹仔细看了看,点点头,“手艺倒是不错,就是料子一般。”

  方孝俊笑了,“这是未婚妻亲手所做,料子虽差,情意却重。姑娘说喜欢我,是希望我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吗?”

  土财主的堂妹当场就哭了,“这么好的人,为甚早早定亲了?”

  方孝俊安慰她,“姑娘有姑娘的缘分,缘分未到不用强求,等缘分到了,姑娘也会愿意给他做衣裳的。”

  土财主的堂妹听他这样说,又心酸又高兴,心酸的是自己好不容易看上个人,却已经订了亲。高兴的是自己果然眼光不差,这个人是个好人。

  可惜了了,他已经定亲了。

  土财主的堂妹并没有死缠烂打,第二天还送给方孝俊一些料子,都是姑娘家穿的,说是送给方孝俊的未婚妻。

  土财主的两个儿子趴在窗外偷看先生和姑妈说话,哥哥一边看一边笑,“先生可真是有福气,家有贤妻,出来还被姑妈看上了!”

  弟弟撇撇嘴,“我估摸着先生是嫌弃姑妈长得难看!”

  说完,小哥俩一起哈哈大笑。

  方孝俊不想收料子,那姑娘扔下东西就跑了。小哥俩见先生这样为难,也从家里拿了一些料子送给方孝俊,说是孝敬师母的,方孝俊这才收下。

  重阳节的时候,方孝俊回了一趟家。土财主提前把半年的束脩给了方孝俊,还有节礼,方孝俊全部带回家交给了父母。

  方家父母立刻到黄茂源家里,和黄炎夏夫妇商议婚期,并把土财主家给的那些好料子全部送给淑娴做衣裳。

  两家议定,明年中秋之后,八月二十五完婚。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方小哥是个温柔而坚定的暖男哟。

  昨天作者花高价给完结文和预收做了封面,好好康啊,请亲亲们移步去瞅一瞅,小美人们特别阔爱!

第92章 娶新妇寄存货物

  一眨眼就到了九月底, 这期间,明盛不出所料过了府试,名次也不差, 但院试两年一次, 要等到明年才能参加。

  此时,叶氏忽然变得异常忙碌,无他,因为明朗要成亲了。

  叶氏去年与秦家商议, 今年十月间娶玉茗过门。当时两家议定下, 秦家会提前派秦玉炔夫妇送玉茗回来。等成亲前几日,秦家夫妇带着幼子再赶回来。

  至于玉茗的嫁妆, 首饰细软之类的,秦太太早已预备好。一些粗笨的家伙,直接到平安镇买现成的。

  秦太太已经决定, 大致给玉茗陪嫁几样家具就行了。韩家也不缺这些东西, 有多余的钱财,秦太太在荣定县城里给玉茗买了一间铺子,一年单收租子也有个十几两银子。镇上的房子也做玉茗的陪嫁, 韩家白用了这几年,就算给租子也有不少呢。

  因两家连着亲,秦家再不肯要租金,叶氏只能把聘礼置办得厚一些。

  秦家离的太远, 叶氏去年带着明朗过去的时候, 把韩敬奇父子也一并叫去了。叶氏就在当地,花钱置办了聘礼, 请人一并送到秦家去。

  至于秦家后面如何发嫁,这是秦家的安排, 叶氏并不过问,她只管准备好自己这边的事情。

  考虑到秦家的亲戚都在外地,成婚当日,女方家并不在平安镇办酒席。秦先生当初在平安镇,也结下了不少善缘。荣定县也有他的几个师兄弟,到时候请了这些人一起送亲,人虽少,身份都不差,也算体面。

  叶氏提前把新房准备好,原来明朗和明盛一起住在东厢房,西厢房空着的,正房西屋是兰香住着呢。

  叶氏本想让兰香搬到西厢房,把正房西屋留给明朗做新房。

  明朗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阿娘,何苦让妹妹搬来搬去。直接让明盛搬到西厢房,我仍旧留在东厢房。正房西屋只有一间,东西多了也铺陈不开。东厢房有三间呢,一间做卧房,一间做小客厅,剩下一间做书房正好。”

  叶氏有些犹豫,“你是长子,住东厢房原也说得过去。只是你阿爹不在了,你如今是一家之主,我一个人占着正房,到让你们用厢房做新房,这也说不过去。”

  明朗忙起身,先给叶氏鞠个躬,“阿娘切莫说这些话,没有阿娘哪里来的儿子。就算阿爹不在了,这正房永远都是阿娘的。妹妹还小,西厢房那么大,妹妹一个人住在里面空荡荡的。让她跟阿娘一起住在正房,我们也能放心。阿娘放心,我明儿给先生家去一封信,说明缘由。”

  叶氏仍旧摇头,“不行,还是用正房西屋给你们做新房。我想过了,你们兄弟还小,将来说不得还能再往前进一步。到时候你妹妹说的人家定然是体面人家,而且,秦先生家里是有丫头的,等玉茗过来了,说不定会有陪嫁丫头。我准备明儿也买个小丫头放屋里,让她陪着你妹妹睡。”

  明朗只得作罢,听从叶氏的安排。

  过了几日,叶氏果然从人牙子那里买了个七八岁的小丫头。这小丫头家里姊妹众多,父母养不活她,才把她卖了出来。

  丫头原名叫麦芽,叶氏也没给她改名,算是留个念想。

  叶氏让麦芽陪着兰香住在西厢房,明盛仍旧留在东厢房,明朗搬去了正房西屋。

  叶氏又把原东厢房的书房搬到了前院儿,以后兄弟二人长大了,各自娶妻,一人弄一间书房占地方,共用内书房也不大合适,索性搬到前院去,弄一个大的外书房也就够了。

  秦太太当日与叶氏说好了,因路途太远,不给玉茗陪嫁太多粗笨的嫁妆,新房里的床和衣柜什么的,都让叶氏预备。

  叶氏提前就找了黄炎斌,打了一张新床,一个八开门的衣柜,一张塌,一套梳妆台和梳妆椅,两个五斗柜,这几样东西顿时把新房里都塞满了。

  新房准备好了之后,叶氏又马不停蹄的准备酒席的事情。

  还没等她准备好,秦玉炔夫妇送玉茗回来了。

  当日一大早,明朗仍旧如往常一般教孩子们读书。半晌午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声响。

  他让学生们好生读书,自己出去迎接秦玉炔夫妇和玉茗。

  秦家三人坐了一辆骡车过来,带了一个丫头,车上面还带了两个箱笼。

  明朗赶忙上前付了车资,抱拳行礼,“师兄,大嫂,玉茗妹妹。”

  秦玉炔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一个人把学堂打理的有声有色。”

  说完,秦玉炔打头往屋里走,其余人跟在后面。

  明朗看了一眼玉茗,对她温和的笑了,“妹妹一路辛苦了。”

  玉茗有些羞涩,把脸扭到一边去了,“你独自一人打理学堂,你也辛苦。”

  秦大奶奶笑着打岔,“这房子我们住了多少年了,得亏有妹夫在这里看着,不然坏起来可快呢!”

  几个人说着就往屋里走,韩家已经提前把屋子都收拾干净了,秦家人来了就可以直接住下。

  学堂都在前院,叶氏平时做饭最多只用一下后院的厨房,其余房屋韩家母子从未动过。

  秦家兄妹到来,学堂里原来的一些学生闻声而动,都跑过来和大师兄打招呼。

  秦玉炔走了好几年,一看这些学生们,有认识的,也有新面孔,心里也很高兴,“几年不见,你们都长大了许多。我听说这两年有好几个人过了县试和府试,好生读书,大好的前程都在等着你们!”

  学生们和秦玉炔以及明朗在正房里说话,秦大奶奶带着玉茗去了西厢房。

  叶氏正在家里准备午饭需要的菜,等她带着兰香过来之后,听说秦家兄妹来了,立刻喜形于色。

  学生们已经去学堂读书了,明朗也跟了过去,后院只有秦家人。

  叶氏一进垂花门,秦家丫头立刻发现了,忙去禀报大爷大奶奶,秦家兄妹一起出来给叶氏行礼问安。

  叶氏问过秦先生夫妇,玉茗要给叶氏帮忙做饭,叶氏急忙拦住了她,“好孩子,你的心意我都知道。只是你们一路奔波,这会子正累着呢,赶紧去歇息会儿。你想给我帮忙以后有的是机会,不差这一天两天的,有兰香给我打下手呢!”

  玉茗看了一眼兰香,“妹妹长这么大了!”她又看了看后面的麦芽,有些奇怪,不知如何称呼。

  叶氏笑着解释,“这是麦芽,我才买的丫头,乖巧听话的很。兰香一个人住西厢房,我怕她害怕,特意买个丫头陪她。”

  玉茗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小姑子的丫头,只对着麦芽笑了笑。

  时辰不早了,叶氏带着兰香去厨房做饭。秦家兄妹才来,今儿晚上韩家必定要请他们吃顿饭接风。晌午饭就算了,学堂里都是学生,秦家人一贯主张和学生们吃一样的饭菜。

  到下午的时候,叶氏把家里厨房翻了一遍,只有些肉,豆腐可以去梅香家里买一些,再杀一只鸡,鸡蛋也有,上午周氏送来的蔬菜还剩下许多,光这些也不够呀。

  叶氏去了梅香家里,弄了好几样豆腐,见梅香家里养了一条新鲜鱼,也一并拿了过来,还强行给了梅香钱。临走的时候一再跟梅香和黄茂林说,晚上去她家吃饭。

  把女儿家搜罗了一遍,叶氏又从左邻右舍借了许多菜。菜色准备好了后,又让麦芽去买了一坛酒回来。

  叶氏仔细计算,晚上把女儿一家三口请过来,小柱也带上,再加上自己家和秦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吃顿饭。

  梅香也正在家里和黄茂林说话,“秦家在这边也无亲眷,也只能我们给他接风了。明朗和明盛在学堂里,家里全指望阿娘带着兰香操持,等会子我们先过去,帮着干些杂活。”

  这些小事情黄茂林全听梅香安排,两口子早早的过去了,梅香把慧哥儿交给小柱,系上围裙就下厨房帮叶氏做饭。黄茂林拿起扫帚,把韩家里里外外都扫得干干净净。

  兰香带着麦芽把堂屋里桌椅板凳擦得一尘不染,又把晚上要用的杯碗盘碟都准备好,洗的干干净净,然后送到厨房交给叶氏。

  梅香正在把鸡肉放到锅里焯水,看了一眼麦芽,“阿娘,你买个丫头花了多少钱?”

  叶氏见麦芽走远了,小声回答女儿,“还不到三两银子!”

  梅香却叹了口气,“好好的一个人,还没牲口值钱,到哪里去说理呢!”

  叶氏问梅香,“你要不要买一个?这些小女娃,在家里吃不饱穿不暖,父母心气儿不顺时,不免时常打骂。有时候被卖了出来,虽说骨肉分离,好歹能逃一条命。看她年纪这样小,我连大声话都没跟她说过。”

  梅香笑了,“我不买,家里有小柱给我帮忙,我能忙得开。再说了,明朗身上有功名,买个丫头也能说得过去。我要是跑去买个丫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要给茂林哥买个小老婆呢!”

  叶氏笑着骂女儿,“胡说,茂林多好的人,你可不许编排他!你要是忙的过来也就罢了,等以后孩子多了,小柱的契约满了定然要回家,到时候你再买也行。”

  母女两个一边做饭一边说着闲话,梅香来的时候穿的是干净衣服,叶氏给女儿找了一件自己的旧衣服给她穿,等会子做完了饭再换回来。

  学堂放学之后,明朗兄弟和秦家人一起回来了,叶氏和梅香也做好了饭菜。

  明朗见黄茂林抱着慧哥儿在院子里玩,忙上前打招呼,“姐夫来了,这是我大舅兄。师兄,这是我姐夫,原来多次陪我参加过考试的。”

  因黄茂林抱着孩子,秦玉炔先冲明朗摆手,“不用你说,我自然记得黄掌柜。原来在府城,咱们住过一家客栈的。”

  说完,又冲黄茂林拱手,“黄掌柜好,几年不见,听说黄掌柜越发有本事了。今儿为了我们,倒劳动您了!”

  黄茂林把孩子递给小柱,也拱手还礼,“秦大公子好,您看着风采更盛了。咱们都是实在亲戚,不说那些客套话!我没读过多少书,最仰慕你们读书人,今儿特意带了一坛子好酒过来,晚上咱们不醉不归!”

  秦玉炔是个性子疏朗之人,这几年专门给秦先生跑腿,整天与外头人打交道,并没有多少身份门第之见,见黄茂林说话豪爽,也哈哈笑了,“我酒量不好,黄掌柜可要让着我些!”

  明朗笑着把师兄和姐夫迎进了堂屋,叶氏和梅香从厨房里出来了,秦家姑嫂先给叶氏行礼问好,再与梅香相互见礼。

  梅香拉着玉茗的手,“几年不见,妹妹长高了,也越发好看了!”

  玉茗笑着回答梅香,“姐姐才好看呢!”

  小柱抱着慧哥儿站在一边,玉茗看见慧哥儿,忙从荷包里掏出一个梅花样子的小银锭塞到慧哥儿手里,“这是慧哥儿吧,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这朵小梅花给你拿去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