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132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说完,梅香又问叶氏,“阿娘预备以后和莲香走礼?”

  叶氏又点头,“是呢,你家里有事你二伯娘过来送礼,以后莲香家有事我也跟着去送份礼。这都是至亲,自然要多走动。”

  说过了去看莲香的事情,叶氏起身,“走,你们跟我一起去吃西瓜,等会再给茂林带一点回来。”

  慧哥儿听见去吃瓜,高兴的拽着梅香的裙子,“阿娘阿娘,吃瓜吃瓜!”

  梅香点了点儿子的小鼻尖,“成日家也没缺你的零嘴,怎地就这样嘴馋!”

  叶氏摸了摸慧哥儿的头,“小孩子可不就是这样!”

  梅香嘱咐了张妈妈和小柱几句话,抱着慧哥儿一起跟着叶氏往韩家去了。

  兰香带着两个丫头正在预备学堂的菜,见姐姐来了,忙出来打招呼。

  叶氏买了两个西瓜,先切了一个,把玉茗也叫出来了,娘儿几个坐在一起吃瓜,连麦芽和玉茗的丫头柳叶也分了一小块儿。

  梅香拿了个小勺子,一边挖西瓜子一边喂慧哥儿吃。

  西瓜性凉,叶氏只给玉茗切了小小的一块,略微尝两口。

  梅香看了看玉茗的肚子,“弟妹这些日子怎么样了?胃口好不好?”

  玉茗比前些日子瘦了一些,“多谢姐姐关心,我还好,虽每顿吃的不多,勉强也能进一些。”

  慧哥儿吃的满脸都是西瓜汁,叶氏赶紧让梅香给他擦一擦,“这东西沾到衣服上不好洗。”

  梅香中间也吃了几口,“真甜!也不知这东西怎么种的,明年我也想种几个!”

  叶氏笑了,“你家的菜园就几间屋子大,能种些菜就行了。”

  娘儿几个正说着话,黄茂林来了。

  还没进垂花门,他的声音就传到了堂屋,“怎地吃西瓜也不叫我?我听小柱说你们跑到这边来吃西瓜,赶紧就撵了过来,来迟了可就没了!”

  梅香在屋里回嘴,“你那大肚皮,一个瓜还不够你吃的,我们可不就得背着你吃!”

  一屋子里的人都笑了,慧哥儿看见阿爹进来,忙挣脱梅香的怀抱,冲过来抱住黄茂林的腿就要抱抱。

  黄茂林抱起儿子,先和韩家女眷打招呼,然后坐在梅香的身边。

  兰香给黄茂林端了两块瓜过来,黄茂林毫不客气接过就吃。

  外面大热的天,屋里的人一边吃瓜一边说笑,炎炎夏日里,难得一幅温馨和乐的场面。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又来了,亲亲们晚上好!

  看在作者这么勤劳的份上,请亲亲们收藏一下作者的接档文吧!么么哒!

  感谢在2020-04-22 16:22:50~2020-04-24 10:20: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胡思亂想的河豚、非律 10瓶;繁花似锦、珠珠 2瓶;秋水玲珑、一秒前的月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8章 生意火淑娴出嫁

  过了几日, 早晚的天凉快了起来,如意坊那边正式动工。

  开工当日,黄茂林去工地上放了一挂鞭炮, 又祭拜天地诸神, 祈求保佑平安。

  叶家两个儿媳妇一大早就来了,王氏胆大一些,带着叶思远的屋里人柳氏一起给工地上的人做饭。

  昨儿梅香就打发小柱送来了许多柴米油盐和肉菜,梅香提前与叶家人商议好, 因杜氏和李氏仍旧往镇上送菜, 工地上需要的素菜也从她们那里订,每日多少量记好数, 三天一结账。

  其他米面油、柴火和荤菜,梅香会另行采购,并让小柱送过来。

  叶厚则原说素菜不必从叶家定, 菜多菜少也无人知道, 全凭自己家报给梅香,时间久了怕有人说闲话,以为叶家从中捞油水。

  梅香信得过舅舅们, 仍旧坚持,“表嫂们每天早上过来时,直接把菜挑过来,不比我再去买了送过来方便?舅舅不用想那么多, 咱们亲戚之间的事情, 外人插不上嘴。”

  外甥女信任自己,叶厚则越发要做得好, 叮嘱儿媳妇和侄儿媳妇,每日往工地上挑了多少菜, 一样一样都要算清楚,一片叶子都不能有差错。

  叶厚则心里明白,情分归情分,这个时候,一定要把腰板挺直了做事。外甥女给的工钱足,自己也要做出个样子来。

  叶厚则只管工地上盖房子的事情,一应银钱出入都交给黄炎夏,他自己不沾一文钱。

  连黄炎夏也止不住在儿子面前夸赞亲家舅舅,人品可贵,是个可靠人。

  东西准备好了之后,盖起来就快了。

  如意坊那边忙得热火朝天,黄家这边,杨氏已经把淑娴的嫁妆都备妥了,就等着女儿上花轿了。

  杨氏闲来无事,也会到如意坊那边看看。经过闫氏一场闹,再见到叶家妯娌在工地上做饭,杨氏已经不眼热了。

  自己连孙子都有了,以后还是好生过自己的日子吧。

  黄炎夏盖过一次货仓,有经验。他让杨氏帮着看货仓里的货,自己每日到工地上和师傅小工们一起盖新房。

  黄炎夏因为要忙着盖货仓,女儿出嫁的一应事宜都是杨氏和黄茂源在操办。为表歉意,黄炎夏把自己之前的工钱全部交给了杨氏,让她好生给女儿置办嫁妆。

  杨氏就这一个女儿,且女婿又是个读书人,不用黄炎夏提点,她自然事事上心。

  有了黄炎夏另外给的银子,杨氏给淑娴的嫁妆又添了一些。

  梅香那边近来比较忙碌,出了伏之后,喜馍铺子又开始忙活起来,因黄茂林时常去县里,她偶尔还要去豆腐坊帮忙。除了这些,每日要另外采买东西打发小柱送到工地上。

  好在慧哥儿现在大了,张妈妈每日除了做家务,就是带着慧哥儿玩。有时候把慧哥儿放在二房或者韩家,他能玩到连家都不想回。

  除了忙活家里的事情,梅香又要操心给淑娴添妆的事情。

  淑娴是个好姑娘,从来没与嫂子们发生一句口角。以前没分家时,老实干活,帮忙带孩子,不挑嘴不抱怨,这样的小姑子,还是后娘生的,极难得了!

  梅香给淑娴买了一根银簪子和一只银戒指,又买了一匹上好的料子,用今年新得的棉花给她打了两床棉被,被里被面全是新的。除了这些,又另外加了二两添箱银。

  这一份添妆,已经算不错的了。

  红莲有样学样,东西都备的一样,银子上又加了一两。黄茂源和淑娴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比黄茂林家的厚一些也是常理。

  杨氏让女儿接过了哥哥嫂子们给的添妆,淑娴愈发用心的每日帮忙带着侄儿们,还亲手给侄儿们一人做了两身衣裳。

  一眨眼,如意坊那边的新房子落成了。

  如上一次一样,黄茂林作为房主,在黄炎夏和叶厚则的主持下,弄了个简单的落成礼。

  新房落成当日,梅香多备了几样荤菜,叶家妯娌把工地上饭菜做的油水足足的,所有师傅和小工们吃的满嘴流油,直夸韩掌柜仗义。

  吃了一顿丰厚的饭菜,黄炎夏按照账本上记的出工量,给所有人结了工钱。黄茂林只在一边坐着,一句话不插。

  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信任,旁人也说不上嘴。等所有师傅小工都走了之后,只剩下黄家人和叶家人。

  黄茂林对叶家男丁拱手,“这些日子辛苦二位舅舅和表兄们了,今儿不要走了,我请舅舅和表兄们去我家吃顿便饭!”

  叶厚则摆摆手,“我们不过是拿工钱干活,你阿爹才是最辛劳的,拿着一份钱干着两样活。”

  黄炎夏忙客气道,“亲家舅舅客气了,我和你们都是一样的,看中了这份厚厚的工钱!”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叶家人停留了一会之后,坚持走了。

  没有外人在场,黄茂林又塞给黄炎夏二两银子,“工钱是工钱,这是儿子的孝心,还请阿爹不要拒绝。”

  黄炎夏接过银子,笑眯眯的,“你放心,老子才不会客气呢。”

  说笑完了,他又与黄茂林商议,“盖了这么大一片房子,以后要是都租出去了,我一个人也看不过来呀。”

  黄茂林收敛了笑容,“阿爹说的我也想到了,阿爹看可有合适的人选?”

  黄炎夏沉默了一会子,“不如还是把叶家人叫来吧,做生不如做熟,我看叶家人是靠得住的。”

  黄茂林用手指敲了敲桌面,“阿爹,请叶家舅舅们,儿子给的工钱可能就没有那么高了。”

  黄炎夏点头,“我晓得,你给我的工钱超过了市价许多。叶家人的工钱你自己斟酌着定,不能太多,你这里还没挣着银子呢,也不能少了,以免伤了亲戚情分。”

  黄茂林点了点头,“先辛苦阿爹再照看几天,过几日等有新的租客了,我就去与叶家舅舅谈,到时候也能有个人给阿爹换手。”

  爷俩又说了一阵子话,黄茂林先回家去了。

  货仓盖好之后,仍旧是黄炎夏先看着。

  淑娴出嫁之前,新盖出的货仓又租出去了几间。黄炎夏要主持女儿出嫁,一个人照看不过来。

  黄茂林亲自去叶家,请了叶厚则来帮忙,一个月八百文钱,包吃住。

  叶厚则答应了黄茂林,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等到了冬天,一家人要进山烧木炭,到时候他可能会让叶思贤去如意坊替换自己。

  黄茂林点头同意了,叶厚则第二天就去了如意坊。

  如意坊的角落里盖了三间小屋子给黄炎夏和叶厚则住,一人住一间,剩下一间做厨房。

  原来黄炎夏一个人住,如今叶厚则来了,黄炎夏说和叶厚则一起做饭一起吃,叶厚则同意了。

  如今如意坊的规模比以前大多了,黄茂林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全权交给黄炎夏打理。他自己一有空,也会往驿站那边去,一来和驿丞搞好关系,二来也能给自己揽一揽客。

  黄茂源给外地客商拉货的时候,也会帮着推一推如意坊。碰到大主顾来存货取货时,黄茂林还会热情请人家吃饭,或是在租金上略微打些折扣,还给人家介绍这附近都有什么东西是紧俏货,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更好卖。

  若有客商想在本地采买货物,黄茂林会热情的给人介绍哪家货物好哪家掌柜的好相处。

  外地的客商们都喜欢他这活络性子,有个本地人做向导,行事总是方便一些。

  渐渐的,如意坊的生意又盖过了福满堂。

  再说韩家那边,七月底的时候,明朗与叶氏商议秋闱的事情。

  此前,明朗也问过玉茗的意见。

  秦先生考过举人,玉茗知道的多一些,她看着十七岁的明朗,如实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十七岁的举人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官人若是想去,试一试也使得,说不得就中了呢,就算中不了,也能多得一些经验。我听我阿爹说,这秋闱不光考文章,还要考应变能力。”

  明朗轻轻摸了摸玉茗的肚子,“你才有了身子,我若走了,怕明盛一个人照看不过来家里。”

  玉茗小声笑了,“官人只管去,有我和阿娘在呢,姐姐姐夫也在边上,不用怕。”

  叶氏听说明朗想去参加秋闱,也满口支持儿子,“你只管去,我听说秦先生考了三次才考中,可见这举人难考。不多考几次,哪里有经验。就算文章做得再好,头一回去定然也要受一些难处。你就当去跑路,看一下人家如何考的。不光你去,你把明盛也带去,让他也看一看秋闱的气势,去过了省城,明年他去参加院试也更从容一些。”

  家里有两个读书郎,叶氏说起科举的事情头头是道。

  明朗对叶氏说道,“阿娘,我若去省城,把明盛也带走了,家里就剩下一屋子妇人,我如何能放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1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2/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