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159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叶氏也不好把这些话说给梅香听,她还欠女儿二百两银子呢!

  梅香的肚子有六七个月大了,如今胃口好的很,梅香怕自己吃多了孩子长得太大,但不吃又肚子饿。

  她只好每日多吃几顿,每顿饭少吃一些,吃完之后必定要到处走走逛逛。

  除了多走动,梅香还把家里许多家务活揽下来了,比如做饭,贴身照顾女儿。

  自己做饭有一样好处,想吃什么做什么,黄茂林让她只管按自己的口味做,旁人都跟着她一起换口味。

  今年端午节,梅香亲手包了些粽子。粽子小小巧巧,用红棉线缠绕,里面加了各色辅料。

  黄茂林经常抽时间带梅香到外头走动

  有时候去菜园,黄茂林干活,梅香在一边打下手,把夏季要用的菜都种齐了。

  有时候去周边水沟里捞鱼,二人带着女儿,贵仁跟着。青莲有自己捞鱼的专用工具,一个小鱼捞,一个小木桶。梅香怕女儿晒黑,专门给她做了个围帽。

  每次捞鱼的时候,黄茂林亲自下水,堵水头、去水荡里的水、下网,青莲不愿意在一边老实观看,经常下去,弄得满身泥。

  梅香和黄茂林也不说她,不过是玩玩泥巴,谁小时候没玩过呢。

  黄茂林还时常带妻女去挖野菜,一人拿个小铲子,挖多挖少无所谓。回来后把野菜洗洗,切碎了做饼吃,或者混着肉一起包饺子吃。

  白日渐长,夏日渐热,日子似乎平静无波。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又来了,亲亲们晚上好呀!

  例行小广告,请新来的亲亲们收藏一下作者的接档文哈,作者已经在存稿了。PS:已经收藏过的就别点了哈,再点一次就是取消了,哈哈哈(狗头)。

  感谢在2020-05-04 18:42:49~2020-05-07 16:54: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2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peaches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球球球cat、jackysya 10瓶;不知道叫什么好、秋水玲珑、23155266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2章 福缘厚平安康泰

  平安镇的日子慢悠悠的过, 县城里面,明朗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忙碌春季收税。虽不用他亲自到各各家各户去催缴,但底下书吏和衙役们办事也并不是都老实可靠。

  比如虚报火耗, 与商家联手瞒报, 这些小花样,秦先生早就叮嘱过了明朗。明朗平日与大伙儿温声细语,一到公事,丝毫不留情面。

  他刚上任, 先把威严立起来。等大伙儿有了惧意, 再施恩也不迟。

  等办完了这一季子的事情之后,李大人按照往年的惯例, 给了他夏日的冰敬,还有各类其他的好处。

  这个秦先生也叮嘱过明朗,不能一味不合群, 大家都有的官场孝敬, 圣上和朝中百官都知道,该接的就接着。

  明朗得了银子之后,留下一部分给玉茗做家用, 其余的都送回了家。

  叶氏收到银子后吃惊不已,亲自跑到县城里问明朗,确认没有干任何有违法度的事情,这才放下心来。

  玉茗安慰叶氏, “阿娘放心, 官人一切听从李大人命令,再不敢擅专。”

  叶氏抱着清溪亲热, “我一个乡下妇人,能有多少见识呢, 忽然一下见到这么多银子,可不就吓坏了。”

  玉茗忙谦虚道,“也得亏有阿娘在一边看着,我们才能时时警醒,省得犯错。”

  叶氏又抱过登哥儿亲亲,“你们在这边如何?孩子没有不服水土吧?”

  玉茗笑着点头,“阿娘放心,我们都好的很。”

  叶氏把儿子租的小院子看了看,三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两间,再也没有多的一间屋子。

  玉茗两口子带着孩子住在正房,两间东厢房是厨房和柳叶的卧房,西厢房是明朗的书房和一间小库房。

  叶氏在县城住了一晚上后,拒绝了儿子媳妇的挽留,独自回来了。

  明朗去了县城好久,明盛依旧在平安镇悠哉悠哉地过,似乎把自己要办学堂的事情忘了个干净。

  梅香忍不住跑去问叶氏,“阿娘,明盛不是说要在县里办学堂,如何用没动静了?难道就是吹牛的?张大人也不催他?”

  叶氏摇了摇头,“我也不大清楚,想来前一阵子县衙里忙吧,再等等看看。你莫急,他虽一向看起来没个正行,大事上头从不含糊的。”

  梅香忍不住笑了,“我就是白操心,也帮不上什么忙。”

  梅香心里不放心,干脆把明盛叫过来问,“你怎么不去县城操办你的学堂?既然不想办,当时为甚要吹大牛?”

  明盛笑着坐下了,“我这不是想偷懒,再多歇一歇。过几天就去,我这是想着等大哥扎稳了脚跟我再过去,背靠两棵大树好乘凉啊,万事不用我操心岂不是更好。”

  一席话说得叶氏母女几个都笑了起来。

  梅香问叶氏,“阿娘可还有钱?没有的话尽管跟我说!”

  叶氏急忙点头,“有,我还欠着你二两银子呢。”

  明盛笑着插话,“阿娘不用担心,这二百两银子我们兄弟来还,等我的学堂开起来了,阿娘以后只管在家里带着妹妹吃喝玩乐就行。”

  叶氏笑着看向小儿子,“那敢情好,我也跟张太太学,做个不操心的老太太。”

  明盛急忙给叶氏倒茶,“阿娘可不老,又年轻又好看!”

  也是用手指点了点儿子的额头,“马上就要娶亲了,还这样油嘴滑舌!”

  娘儿几个说了一阵闲话后,梅香先回家去了,叶氏看女儿肚子那样大,有些不放心,让明盛送姐姐回家。

  梅香路上问明盛,“你们都去了县城里,阿娘和妹妹要怎么办?”

  明盛收敛了笑容,“不用姐姐问,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的意思是先让阿娘和妹妹还在镇上住两三个月,等我和大哥都扎稳了脚跟,到时候咬咬牙买一栋宅子,把阿娘和妹妹都接过去。”

  梅香看了他一眼,“你们兄弟都娶了妻,还要住在一起吗?”

  明盛点头,“自然是要住在一起的,我和大哥虽然都中了举人,但我们羽翼未丰,这个时候自然要抱成一团。若内力散了,外人岂不更会相欺。再者,这些年我们光花钱,家底都快空了。我们俩先多干几年,攒些家业,好歹让阿娘不再为银子操心。”

  梅香笑着点头,“明盛,你要是永远这样才好,这世上多少人,因被苦难折磨,忘了世间美好,整日愁眉不展。你自幼性子开朗,与你哥完全不一样。他这两年放下了包袱,总算也能有些笑容。以后你们都好好的,我才放心呢。”

  明盛脸上的笑立刻绽放到最大,“姐姐,姐姐只管放心,明盛永远是明盛,姐姐永远是姐姐。以前您照顾我们,以后换我们来照看姐姐和外甥。”

  梅香有些动容,拉着弟弟的手半天没说话,最后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个字,“好。”

  姐弟俩一起进了门,因门槛太高,明盛还扶了梅香一把。

  青莲听见动静,忙从屋里跑出来了,“阿娘回来了,二舅来了。”

  明盛摸了摸外甥女头上的小花,“我们青莲最好看了!”

  青莲笑嘻嘻的看向明盛,“二舅撒谎!二舅时常说外婆最好看,又说二姨最好看,今儿说我最好看,可见是假的。”

  明盛哈哈大笑,“了不得了,你才几岁,居然能识破二舅的伎俩。你二姨跟你这么大的时候,整天就知道吃吃睡睡玩耍。”

  梅香把弟弟和女儿带进了正房,细月端着个托盘进来,“大奶奶,张妈妈煮了绿豆粥,给您和二舅老爷并姑娘各盛了一碗。”

  梅香让细月把东西放下,明盛端了最小的那一晚给梅香,“这东西性寒,姐姐少吃一些,青莲也是,小孩子家家不能吃多了,怕伤着胃。”

  明盛在梅香家里吃了碗绿豆粥,又感慨好久没看见小柱了,还说要继续教他读书呢。

  梅香安慰弟弟,“各人有各人的造化,难得你和小柱能说到一起,以后就算你做官了,他就是个卖豆腐的,只要当初的情分还在,也不怕门第差别。”

  明盛继续赖在姐姐家,只等到黄茂林回来。

  他先殷勤的给黄茂林倒了杯茶,又亲自打了水来给黄茂林洗脸。

  黄茂林洗过脸,坐在那里喝茶,“说吧,等我回来有何事?”

  明盛笑嘻嘻的凑过脸,“姐夫,你有银子吗?借我五十两银子。”

  黄茂林开玩笑,“哟,你可找错了人,我不过是个长工,这会子身上只有几两银子,东家在那儿坐着呢!”

  黄茂林冲梅香的方向努努嘴。

  梅香笑骂明盛,“在这里磨蹭了半天不说,非等你姐夫回来才肯说!”

  明盛忙跑过来给姐姐捶背,“姐姐身子不便,我岂能让你多操心。”

  梅香又问他,“可是办学堂要银子?”

  明盛点头,“当时岳父说把管家借给我,让我自己去操办,我总不能还问岳父要银子。我打听过了,租个小院子,花不了多少钱,再置办一些桌椅板凳,弄个人做晌午饭,五十两估计能结余不少。阿娘前儿手里空了,大哥才送了银子回来,我总不能再把阿娘手里掏空。”

  梅香笑着夸赞弟弟,“这才叫懂事。”

  梅香看向黄茂林,黄茂林急忙摆手,“你做主便吧,不用问我。”

  梅香起身去了卧房,拿出银子递给明盛,“不要告诉阿娘,等你有钱了再还给我。”

  明盛点头,“姐姐放心,我很快就能还给你的。”

  借过了钱之后,明盛又逗留了一阵子,眼见着要吃晌午饭,急忙告辞走了。

  黄茂林摸了摸梅香的肚子,“他有没有闹腾?”

  梅香也摸了摸肚子,“没有特别闹腾,只是过一阵子会动一动。”

  黄茂林趴下身亲了亲,“等他出生的时候,怕是天就热了,你坐月子可要遭罪了。”

  梅香摸了摸黄茂林的头,“无妨,夏天的孩子好带一些,我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青莲在一边看着阿爹阿娘说话,也把头凑了过来,趴在阿娘肚子上听了听,她刚把耳朵贴上去,孩子忽然对着青莲的脸就踢了一脚。

  青莲惊得立刻坐直了,梅香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你是姐姐,他跟你玩呢!”

  青莲这才缓过神,又高兴的笑了起来,把脸贴上去让他继续踢,哪知孩子又不动了。

  明盛又在家逗留了两日,打个包袱往县城里去了,并委托姐夫帮忙照看家里。

  张县尉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见明盛来了,先骂了他几句,又把管家打发给他,让他自己去弄学堂。

  不到一个月,明盛就把学堂弄起来了。开学堂容易,招学生可不容易。

  县城里有县学,还有几家私塾。明盛唯一的优势是他的举人身份,县学的教瑜也只是个秀才,那外头的私塾先生,更没有举人了。

  明盛的学堂才一开,明朗和张县尉就帮着往外推。很快,那些有钱人家纷纷把孩子送了过来。

  韩举人十几岁能中举,可见肚子里真有货,跟着这样的先生学,总比那几十岁的老秀才强多了。

  张县尉点拨女婿,把束脩提高一些,这样才配得上举人开的学堂。若是同外头的一样,那些有钱人家觉得你就不稀奇了。人心就是这样奇怪,你收钱收的多,他反倒觉得你好。

  明盛得了岳父指点,不光束脩要的高,连茶饭钱也贵。这样一来,他招的学生就没有那么多。学生少,就能更精。若是太多了,他也教不过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1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9/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