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179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慧哥儿笑了笑,“儿子晓得了,阿娘放心。”

  梅香又问青莲,“今儿的字写了吗?把你年前学的曲子多练两遍。过几日就要回县城了,李先生可是满腹诗书,你要是做的不好,挨骂了可别来找我哭。慧哥儿也是一样,这几日多去你舅舅那里,别落下了功课。”

  两个孩子都点头如小鸡啄米。

  梅香教导两个孩子读书的事情,黄茂林并不插嘴。

  等梅香说完了,泰和噔噔冲了进来。

  梅香抱起小儿子,“茂林哥,我想去我阿娘那里坐一坐,你去不去?”

  黄茂林看了看外头的天,“那就一起去吧。”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了韩家。

  黄茂林带着慧哥儿去找两个小舅子说话,梅香带着女儿和泰和去了后院。

  叶氏正和两个儿媳妇商议过几日回县城的事情,见女儿一家子来了,连忙让人给她们搬凳子。

  “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走?”叶氏问梅香。

  梅香点头,“自然是要跟着阿娘一起的,阿娘什么时候动身?”

  叶氏看了看婉柔的肚子,“后天就走。”

  梅香知道叶氏是担心婉柔随时会生,“那我明儿把东西收拾收拾。”

  清溪过来把青莲带走了,泰和在梅香怀里做了一会子也觉得无聊,扭了扭身子就下地了,自己跑出去玩。

  玉茗要去厨房吩咐人做晚饭,婉柔也说要出去走一走,屋子里就剩下叶氏和梅香母女两个。

  梅香偷偷说了粮店的事情。

  叶氏点了点头,“这事儿我知道,你弟弟跟我说过了。让茂林只管去做,只要不坑害人,正经的买卖,谁做不是做。”

  梅香这才放下心来,“有阿娘这句话我就不管了。”

  叶氏温和的看向女儿,“你不要管,让他们男人家去操心,你只管把孩子带好了就行。”

  二十多岁的梅香风华正茂,皮肤白嫩,面容姣好,日子顺遂显得人心宽气和,年少时那股随时准备出鞘的锐气渐渐被时光融化了,身上也多了一些温暖和从容。

  母女两个说了一阵子闲话,梅香就回去了。

  第三天早上,两家人又一起浩浩荡荡往县城里去了。

  黄炎夏和家里伙计徒弟们坐在一辆车上,这回,他没有带杨氏。

  杨氏刚开始听说黄炎夏不让她去县城的时候,很是震惊,“当家的,我去照顾你吃喝不好?”

  黄炎夏当时摇头,“你年纪也不小了,就在家里跟着茂源享福,不用跟着我外出奔波。你放心,我会时常回来,把工钱都给你。”

  杨氏急了,“当家的,我如今又不缺钱花,哪里是为了要你的工钱。”

  黄炎夏看了她一眼,“你在家和红莲一起好生照看榜哥儿,茂源就这一个孩子,他平时不在家,我也不在,光指望红莲一个怎么能行。”

  黄炎夏的理由冠冕堂皇,杨氏不知该如何反驳,内心却有些失落。

  年轻的时候,杨氏觉得儿子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儿子她什么都能做,哪怕遭人唾骂。如今年纪大了,她忽然依赖起黄炎夏来。

  这个死死的管束了她几十年的丈夫,从不让她掌管钱财,也不让她当家。

  杨氏原来是有些愤恨的,所以当初分家的时候,她拼着损失钱财,也要和儿子住在一起。

  果然,分家后的日子刚开始让杨氏很满意。丈夫和儿子都是她的,儿子挣了钱都交给她,儿媳妇听话,孙子可人疼。

  连黄炎夏也觉得自己对于杨氏来说已经变得可有可无,所以他经常长时间住在如意坊,后来又常住县城。

  他知道杨氏一辈子喜欢钱,自从分家以后,黄茂林给他的工钱又多,黄炎夏大部分都给了杨氏,他以为这样会让杨氏高兴。

  黄炎夏曾经也苦恼过,在这个婆娘的心中,他还比不上钱重要。后来他也释怀了,随她去吧。

  可随着黄炎夏外出的时间越久,杨氏的内心越加空荡。

  黄茂源虽然不如黄茂林挣的多,但几年拼搏下来,也小有资产,大部分都在杨氏手里管着。红莲怕娘家人来打秋风自己招架不住,从来不说管钱财的话。

  杨氏自己又不怎么花钱,人没有钱的时候,每多一两银子都能非常开心,可随着她手里的银子越来越多,慢慢的,家里的钱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数目。

  钱财并没有给杨氏带来梦想中的幸福感,有再多的钱,她也是一日三餐。

  杨氏忽然发现了黄炎夏对她的重要性,可黄炎夏已经住到县城里去了。黄茂源整日不在家,红莲对她只有恭敬。她不光要忍受孤独,还要忍受镇上人的风言风语。

  去年中秋节,黄炎夏和黄茂林的相邀,对杨氏来说无异于喜从天降。她高高兴兴的搬到了县城,至于黄茂林没有请她住到自己家里,杨氏一点都不在意。

  水玉坊里有些拥挤,但她和黄炎夏有一间单独的屋子,夫妻二人睡一张床,一个被窝。

  黄炎夏年纪越大,包容性越强。年轻的时候,只要杨氏不犯大错,黄炎夏也从不对她大声说话。如今老了,他更是把杨氏看作小孩一样。

  杨氏在水玉坊里如鱼得水,黄炎夏惯着他,伙计们和徒弟们敬重她,争相来讨好她。

  连附近的街坊们,知道她和县丞大人家里连着亲,也经常来奉承她。

  杨氏过得好不快活。

  谁知黄炎夏却忽然不让她去了,杨氏心里异常落寞,黄炎夏却觉得自己是为了杨氏好。

  恰巧在这个时候,红莲终于又怀上了。

  这下不光是黄炎夏,连黄茂源都想让杨氏留下来照顾红莲。

  黄炎夏直接拍板,“你留下照顾红莲,若是你忙不过来,雇个人帮忙或是买个丫头都可以,家里也不是养不起。茂林给我的工钱厚,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榜哥儿这么大了,终于又要有弟弟妹妹,你不是念叨了好几年茂源孩子少,这回终于能如愿了。”

  杨氏笑得很勉强,“可不就是,总算又有了。我不在县城,当家的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

  黄茂源有些不好意思,“阿爹阿娘好容易聚到一起,为了儿子的事情又要分开了。”

  黄炎夏摆摆手,“不妨事,等你大哥那边能忙的开了,我还回来住的,你们有事了记得往那边传话。”

  黄炎夏收拾了几件衣服跟着黄茂林走了,杨氏怅然若失留下来照顾红莲。好在这个理由倒是不错,她不用在听外面的风言风语。

  车队吱吱呀呀,不急不缓的往县城里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今天还是一拆二。

  新文也是每天早上6点更新,好评红包雨还在继续,没收藏的亲请给个收藏吧,感谢大家,爱你们,么么哒。

第124章 擦屁股粮店开张

  到了县城之后, 梅香安顿好了家里的事情,就开始和黄茂林一起四处拜访。

  街坊邻居、生意伙伴,夫妻二人一家一家的去。众人知道他们刚从乡下回来, 也不计较拜年来的迟。

  反正都在正月间, 就算捱到正月三十,也不算迟的。

  各家拜访了之后,梅香又在家里开了好几天的酒席,分了好几批回请众人。

  慧哥儿一回来就去学堂了, 青莲也被梅香送回了娘家读书, 家里只剩下一个调皮鬼泰和。

  泰和捣蛋的本事越来越高了,花园子里的花花草草还没长起来呢, 他就开始霍霍。屋子里的瓶瓶罐罐和杯碗盘碟,没少被他摔过。

  吃饭时非要用大碗,喝水时也非要用大瓷缸, 因拿不稳, 动不动就把东西摔了!

  拿到手的东西谁也抢不过来,你敢和他抢,他就哭给你看, 那小眼泪说下来就下来,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且哭的声音震天响,刺得人耳膜都疼,真真是个小魔星。

  调皮也就罢了, 这些日子又学了一些新的淘气手段。

  某一日, 泰和拉完臭臭让阿娘给他擦屁股。梅香照顾他的过程中,泰和仔细观察, 等阿娘给他擦完之后,他也学会了擦屁股。

  这可了不得了, 后面两三天之内,他时时刻刻到处找东西擦屁股。不管是阿娘的帕子,还是铺在餐桌上的桌布,或者是椅子上面的垫子,他拿起什么都往屁股上比划。

  他这个样子惹得家里人都大笑不已,看到人家笑,泰和以为自己干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越发起劲,屁股都被他擦红了。

  梅香只好让家里人不再搭理他,泰和觉得没趣儿,渐渐忘了擦屁股这回事儿。

  擦屁股的事儿才告一段落,他又学会了耍流氓。

  也不知跟谁学的,喜欢把衣服撩起来,露出肚皮,自己拍两下,然后哈哈大笑。

  天儿还冷着呢,梅香怕他冻着了,赶紧给他衣服放下来。

  泰和觉得好玩,又把衣服撩起来,梅香给他放下,他又哈哈笑着去掀衣服。

  梅香无奈,不再给他穿上衣下裤,外面换了长袍,这下子再也掀不开了。

  看不见肚皮,他又开始看自己尿尿,梅香赶紧给他做了两个屁帘挂在前后,省得他乱摸。

  这两日,泰和迷上了厨房,厨房里装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对他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他经常自己搬一高一矮两个凳子去厨房,先踩上小板凳,再爬上高凳子。站在高凳子上,他可以够得着碗柜里的瓶瓶罐罐。

  他把瓶瓶罐罐全部捞出来,先放在灶台上,自己小心爬下来,然后再把它们拖到廊下摆成一排。

  光玩瓶瓶罐罐没意思,他又找几个碗,把瓶瓶罐罐里的油盐酱醋都往碗里倒,倒完之后还拿双筷子在里头沾一下,把筷子放嘴边假装尝一尝。

  因他手脚不稳当,经常摔碎了瓶瓶罐罐,弄的身上全是油盐酱醋。

  你越不让他干,他越要干。

  梅香整日在家里和泰和斗智斗勇,黄茂林又一头扎到外面忙活粮店的事情。

  他找了一间周边住的人家比较多的铺面,从水玉坊里抽了个伙计,又另外招了个伙计,还把贵仁叫过去帮忙。

  黄茂林提前查看了许多粮店,各家粮食品种、品相和价格,他心中都有一本清楚的账。

  黄茂林往平安镇跑了两趟,收购了不少粮食,又把家里的粮食拉去了一部分,粮店静悄悄的开张了。

  粮店开张后,黄茂林越发忙碌了。每隔两天他要去水玉坊看半天,偶尔还要去看望韩明辉兄弟,家里妻儿他也要抽时间陪,其余时间他都泡在粮店里。

  光有粮食摆在那里卖肯定不行,黄茂林还要通过各个渠道往外头推。酒楼里、饭铺里,能去的地方他都跑了个遍。

  他又在店中观察了好久,每种粮食每日卖出去多少他都仔细记录下来。

  等一个月之后,他心中大致有了谱,什么样的粮食好卖,什么样的粮食可以往高价卖,这里面果然都有门道。

  那普通小户之家,自然偏好便宜的粮食,口感差一些也无妨。黄茂林去周边乡镇收购了一批陈粮,利润少一些卖给那些普通人家,先博得个好感。

  那些富贵人家,有一些家中是有田地的,并不从外头买粮。

  这样干了一阵子,粮店也有盈利。但黄茂林发现,这样细水长流的卖挣的不多,还是要倒手。

  正好,又到了春季麦收时刻。

  黄茂林开始带着人回老家四处活动,以平安镇为中心,周边几个镇多余的粮食都被他盯上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1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