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叶氏忖度了一下,立刻带着梅香去菜地里,把明儿要用的菜赶紧弄回来。

  梅香早上吃了一大碗热乎乎的稀饭,本来身子暖的很。可跟着叶氏出门的时候,她忽然感觉肚子里有些凉飕飕的,还有些发疼。

  但因疼的不是很厉害,她也没作声。

  娘儿两个一起动手,拔萝卜、砍大白菜、扯菠菜和蒜苗。冬日里大多就是这几样菜,但每一样量都大,弄起来也麻烦的很。

  菜挑回来之后,叶氏在东院里把萝卜洗干净了,让梅香把菠菜和香菜整理好。

  梅香干活的功夫,总感觉肚子里坠坠地疼。

  等清理完了菜,梅香忍不住往茅房了去了。

  过了一会子,她皱着眉头去找叶氏。

  “阿娘。”

  叶氏打了一盆热水,“咋啦?来,把手细细,擦些膏子。”

  庄户人家的女孩子肯定避免不了要干活,但叶氏每日会让梅香擦几回膏子,防止手皴裂。

  梅香一边洗手一边想说辞,“阿娘,我,我好像来月事了。”

  叶氏正准备去倒水,忽然愣住了,又立刻反应过来,伸头看了看外面,儿子们都在厢房离得远,她低下头悄悄问梅香,“果真是的?”

  梅香红着脸点点头,叶氏日常太忙,她用的东西好多都是梅香准备的,梅香洗衣裳时也没少帮叶氏洗那些东西,故而梅香老早前就晓得妇人家来月事是怎么回事。

  叶氏也不去倒水了,放下盆子,拉着梅香进屋,从箱子里扒出两条带子给她,“这是两条新的,你拿去用,晓得怎么用吧?”

  梅香红着脸点头。

  叶氏高兴地摸了摸她的头发,“没想到你来的这样早,既然来了月事,就是大姑娘了。这几日莫要见凉水,衣裳我来洗。等会子做饭的时候你烧火,我来掌灶。以后去了婆家,还没分家的时候,要是来了月事,只管跟你婆母说。有些人家讲究,媳妇来了月事,是不能碰吃食的。不碰就不碰吧,省省劲更好。”

  叶氏说完又不放心,“你先去把衣裳换了,我去给你冲一碗糖水。”

  女儿头一回来月事,叶氏十分重视。家里昨儿才买的糖,叶氏想了想,直接在锅里烧了些开水,打了几个鸡蛋进去,放了糖和红枣,一起煮熟了。给几个孩子一人盛一小碗,梅香碗里是两个鸡蛋,其余孩子一人一个。

  明朗奇怪,“阿娘,怎么这会子吃糖鸡蛋?”

  叶氏笑了,“今儿腊八,多吃些东西,应个景,也暖暖身子。”

  明朗也不再问,带着弟弟把东西吃了。

  姑娘家才来了月事,不能受凉。可外头风雪越来越大,明儿上街定然要遭罪。

  叶氏想了想,决定明儿不让女儿去了。她嘱咐梅香看好弟弟妹妹,自己往韩敬杰家里去了。

  韩敬杰这些日子到处找零工干,一天包吃喝能挣十文钱。他家大儿子韩明岳比梅香小一个月,出去干活没人要,但这孩子其实能干的很,虽然年纪小,家里的事情能包下一半。

  柴氏正在做针线,见叶氏来了,亲自出门迎接,“三嫂来了,快进屋,看这样子,又是一场大雪呢。”

  叶氏看了看韩敬杰家里的土坯房,心里也替她们担忧,“弟妹忙呢,敬杰兄弟不在家?”

  柴氏给叶氏搬了张凳子,“趁着年前找点活儿干,挣两个钱好过年呢。三嫂家的年货都备齐了?”

  叶氏笑了,“还没呢,我总是去赶集,倒是不用急。我今儿来,是想请弟妹帮忙的。”

  柴氏笑了,“三嫂只管说,我家里穷,甚也没有,只有几个人,三嫂要是用得上,只管说。”

  叶氏笑着对旁边的四个男孩子说道,“你们到房里去玩吧,我跟你们阿娘说点事情。”

  韩明岳听话地带着三个弟弟回访去了。

  叶氏低声对柴氏说道,“弟妹,不瞒你说,梅香这丫头来了月事了。这是头一回呢,我不敢马虎。天这样凉,我怕她上街受了风,万一这上头有点闪失,以后后悔也来不及呢。我来找弟妹,是想请弟妹明儿跟我一起上一趟街,帮我把担子挑过去。我一个人,实在挑不了两个担子。”

  柴氏笑了,“梅香还不满十三周呢,这么早就来了。三嫂说的有道理,孩子头一回,不能受凉,可不能像明文媳妇一样。这点子小事情,三嫂还说什么请字,只管放心,明儿我直接去三嫂家里。”

  叶氏笑了,“那就有劳弟妹了,总是请你们给我帮忙。”

  柴氏忙客气道,“三嫂说哪里的话,我们一年到头,也没少沾三嫂的光呢。”

  叶氏起身,“弟妹客气了,咱们两家好,相互帮衬着过日子也是应该的。弟妹忙着,我先回去了。”

  找好了明儿上街的人,叶氏放下了心事。

  叶氏说不让梅香干活,果真就不让她干了。梅香只管烧火,就算洗碗也是用的热水。其余一些琐碎的杂活,叶氏都指使明朗干了。

  等黄茂林听说梅香身子不爽利没法上街之后,急得不行。

  他再三追问,叶氏只说过几日就好了。

  看他那猴急的样子,张老爹多嘴问了一句。

  黄茂林一边挠头一边说了自己的疑虑,张老爹听了后哈哈笑了。

  “你去买一斤糖送给你丈母娘,再加些馓子。妇人家嘛,总会有怕凉的时候。这天这样冷,您丈母娘不让你媳妇上街也是对的。”

  黄茂林买了东西,强行塞到叶氏的篮子里。他觉得叶氏和张老爹都神神秘秘的,但事关梅香,他也不好多问。

  回家后,他抽空去找了张发财。小哥儿两一向无话不说,他偷偷问了张发财。

  张发财比他大三岁,知道的事情多,神神秘秘地趴在他耳朵边说了半天,黄茂林最后红着脸回家去了。

  腊八一过,年就快了。这一场大雪下了好几天,然后又是冰冻天气,始终没有太阳,等到了腊月二十的时候,雪才渐渐开始化了。虽然梅香的月事三天就没了,但叶氏怕女儿受凉,一直让梅香在家里休养。

  柴氏帮着叶氏挑了几回担子,叶氏送了她几斤菜籽油。

  等到了腊月底,叶氏开始大量置办年货。吃的用的,敬祖宗的,走亲戚的,样样都不能少。

  肉早就有了,鸡杀了四只,全是家里养的公鸡。青石河里近来总是有人捞鱼,叶氏头先往韩文富等人家里送了肉,如今这几家都晓得梅香家里没人会捞鱼,各家都送来了几条鱼,连韩敬义都送了两条过来。

  腊月二十四那一天,黄茂林又来了。路上的雪都化的差不多了,但仍旧泥泞不堪,黄茂林脚下的草鞋都湿了。

  他是来送节礼的,挑了整整一挑子,把叶氏惊的不行。

  “茂林,怎地送这么多东西来了?快进西耳房烤火,暖暖身子。”

  黄茂林把担子放到了堂屋里,“婶子,您看着多,其实也没多少。左边这是半板水豆腐,婶子用盆子装好,够吃这个年了。右边是十斤肉和两条鱼,还有三十个鸡蛋和五十根油条。底下还有三斤千豆腐和一斤豆腐油,豆腐渣我也舀了不少,都留着慢慢吃。”

  叶氏笑了,“你这节礼真是厚,回去跟你阿爹说,心意我都收到了,多谢你们惦记。”

  梅香忙给他递上一杯热水,“到西耳房里去吧,我才拢了火盆,你把鞋子脱了,草鞋里等会子再加点稻草裹一裹,底子都要烂了。棉鞋脱下来烤一烤,晌午吃了饭再走。”

  黄茂林诶了一声,跟着梅香去耳房烤火去了。

  叶氏把东西都收好了,女婿送来的节礼,她都得收了,等会子把梅香给婆家人做的针线当做回礼。

  鱼和肉都腌了,鸡蛋留起来。如今母鸡们下蛋少,鸡蛋可是金贵东西。油条留着慢慢吃,豆腐要用水养起来。

  叶氏见黄家的节礼重,光回针线有些单薄,又把自家做的糖腌脆萝卜装一大碗,红薯干装一大碗,还有油炸锅巴装了一大碗,全部放到黄茂林的担子礼做回礼。

  叶氏孩子多,年龄都小,她总是费尽心思给孩子们做些零嘴,好在家里开着油坊,炸些东西也便宜。

  叶氏在正房忙活,梅香在耳房里和黄茂林说话。

  “外头冷不冷?”

  黄茂林搓搓手,“挑担子走得快,倒不觉得冷。你这些日子怎么样了?身子都好了没?”

  梅香好久没上街了,黄茂林想的不行,他家里忙的很,没有正经的由头,他又不好过来。

  梅香脸红了一下,“我都好了,多谢你的糖和馓子,我都吃胖了。”

  黄茂林嘿嘿笑了,“胖了好。”

  梅香把黄茂林的棉鞋放在火盆边上烤,也不给他穿鞋,看他袜子也有些潮了,直接让他把脚放在火盆边上烤。

  梅香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些日子天天磨豆腐,累不累?年前我还跟我阿娘上两回街。”

  黄茂林摇头,“我还好,倒是我阿爹,辛苦的很。”

  梅香放好了棉鞋,抱起兰香,“是呢,我阿娘近来也辛苦。”

  两个人絮絮叨叨地说了许久的话,等棉鞋烤干了,黄茂林穿好了鞋。

  外头,太阳出来了。

  黄茂林对梅香说道,“今儿也没有风,太阳又出来了,咱们熄了火盆,到廊下晒太阳也行。”

  梅香笑了,“你帮我带着兰香玩,我要和我阿娘一起把家里的床单被面都洗了,出太阳了,赶紧晒一晒,换上干净的。下午我们还要扫尘呢,你吃了晌午饭就回去,这几日家家都忙的很。”

  黄茂林哪里是个闲得住的人,梅香洗床单被面,他就在一边帮着打水拧单子。

  叶氏也不想打扰他们说话,就自己单独把棉被都扛出来放在院子里晒。

  黄茂林混了一上午后,吃了饭就回去了。

  腊月底一日比一日忙,等赶过了腊月最后一个集,叶氏和梅香接下来就可以休息十几天了。

  大年三十这一天,天又阴了。都说干净十五腌臜年,众人都习惯了过年这两天的阴天。

  一大早,明朗放了一挂鞭炮。叶氏按照规矩下了一锅肉丝面,孩子们一人吃了一大碗。

  吃过了饭,叶氏就开始和梅香准备年夜饭要用的东西。明朗带着明盛一起往韩文富家去了。

  韩敬博正在等着他,叔侄二人一起,要给族人写门对子。

  明朗带去了自己家的黄纸,因韩敬平去世头一年,各家户主若是比他辈分小或者同辈人比他年纪小的,家里都要贴黄对联。

  韩文富年长辈长,自然仍旧贴红对联。

  韩氏族人陆陆续续都往韩文富家里来,带了红纸,请叔侄二人写对联。

  韩敬博看了明朗的字后,止不住地夸赞,“你这大半年成日窝在家里,我还担心你没有进益。文章的事先不说,你这手字是越来越好了。再有个一两年,我也赶不上你了。”

  明朗忙谦虚道,“跟四叔比还差的远呢,都是秦先生的功劳,我虽不去学堂了,先生仍旧时常抓我的功课。”韩敬平年初的时候就把两个儿子的束脩都交了,后来兄弟二人在家守孝。秦先生一来想着自己收了束脩,二来这小哥儿两读书都有天分,他就一直紧抓他们的功课不放。

  韩敬博带着侄子们裁好了红纸,又磨好了墨,开始写对联,“你莫谦虚,论起读书,你比我还略强些,如今是年岁小,等过两年,你也下场试试,说不定能有所斩获。”

  明朗笑了,“还早呢,我先多读两本书再说,能学得四叔一二分也是好的。”

  叔侄两个说话的功夫,把各家的门对子都写好了,明朗就带着弟弟回去了。

  中午,叶氏烧了些开水,一人泡了两根油条吃。

  吃过了饭,叶氏带着孩子们一起睡了大半个时辰。起来后,叶氏带着梅香开始做年夜饭,明朗虽然才十岁,但也是家里长子,烧香烧纸这等和祖宗打交道的事情都交给了他。

  韩敬奇过来教明朗打了钱纸后又回去了,明朗带着弟弟一起准备香烛,又香炉清理干净,里面重新装了沙子,还把供桌也擦干净。

  忙完了这些,他又带着弟弟贴门对子,小哥儿两好一通忙活,总算在年夜饭之前做好了这些准备。

  做好这些琐事,叶氏又烧了热水,在西耳房烧了一盆火,让明朗在火盆旁边洗了澡和头发。给祖宗烧香,需得沐浴净身,以表敬意。

  等母女两个做好了年夜饭,天还没黑呢。

  叶氏把贡品都摆上了供桌上,明朗在供桌旁边点了根蜡烛,就着烛火开始烧香烧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