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家药娘_分节阅读_第459节
小说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47 MB   上传时间:2020-07-11 17:02:50

  福公公赶紧示意太监端水过来,给说话过多的两个人喝水。

  这两个老头这两天本来就没怎么喝水,说话多或者嘶喊两句,嗓子根本就受不了。

  等他们喝了水当然也安静了下来,林炤这才道:“宋学士提醒了朕,先皇并未给孝康皇帝和孝康皇后翻案,孝康皇帝和孝康皇后的案子,朕明天上朝的时候,会命人将来龙去脉给臣子们讲清楚,为他们翻案。”

  宋睿一愣。

  林炤淡淡的道:“朕是孝康皇帝和皇后的儿子,当年和孝康皇帝、孝康皇后一起蒙冤,宋学士总不会质疑,朕不清楚来龙去脉吧?”

  于尘凡一看老师懵住了,忙道:“皇上!翻案之说岂能如此儿戏!先太子的罪行是先皇定的,没有先皇的认可,先太子的罪岂能说翻就翻了?!”

  林炤声音冷了些:“当年所谓的一切事情发生在太子府,如果太子有罪,朕这个皇长孙亦是同样有罪,绝无太子有罪皇长孙无罪的道理。那么先皇既然下旨恢复了朕皇长孙的身份,让朕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那就是说朕是无罪的,朕既然无罪,孝康皇帝和孝康皇后自然也无罪。”

  他冷冷的看向了于尘凡:“皇帝金口玉言,有些话说出去了就不能收回,尤其是冤枉自己儿子这样的事情,让先皇如何自己承认?先皇亲自去长安府探望朕,让人接朕回到京城,恢复朕皇长孙的身份,最后亲自撰写传位诏书,将皇位传给了朕,这些种种,难道不是先皇深知他冤枉了他自己的儿子?”

  宋睿已经反应过来了,忙道:“皇上此言差矣,先皇是认同皇长孙您当年年纪小,所以……”

  林炤冷冷一笑,道:“你此言才差矣!陈国时期,陈宣王从自己的儿子屋里搜出来传国玉玺,尽管他儿子不过三岁,藏起传国玉玺的乃是奶娘等人,但陈宣王依然赐死了儿子。如果从太子府搜出来的那些东西是真的,那么朕这个皇长孙自然是绝对没有宽恕的理由。”

  宋睿和于尘凡全都顿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反驳。

  林炤自然是继续:“先皇只是因为冤死了自己的儿子,实在没有办法承受这样的事实,所以才避开这件事的。但是他恢复朕皇长孙的身份,这边是间接的承认了,他冤枉了自己儿子的事实。朕当时亦可以追问先皇,让先皇为先太子翻案,让先皇承认他做错了!”

  说到这里林炤站了起来,表示他情绪比较的激动。

  这也是一种施压,行为的施压,让宋睿和于尘凡紧张起来。

  林炤声音同样大了些,道:“朕没有那么做,是因为先皇身体一直不好,先皇在确认了他冤死先太子之后,伤心之下身体便大不如前,这些事情你们亲眼所见,如今却在这里抓住这一点阻止朕追封自己的父母亲!”

  “先皇是朕的祖父,祖父身体不好,朕恨不能每日里不做其他的事情,只侍奉床前略尽孝心,恨不能彩衣娱亲不做他顾!如此情况之下,便是先太子的话都不敢多提,只恐提了更加让祖父伤心,使他的病情更加沉重。正是因为这样,才致使自己父母亲的冤情没有及时的洗刷,朕是如何的左右为难,你们可能体会一二?朕是君父,你们身为臣子,不但不能想君父之所想,急君父之所急,为君父分担一二的为难,反倒在这里板着脸教训君父,不该追封他的父亲,不该为他蒙冤而死的父亲翻案!”

  说到这里,皇上已经是痛心疾首,面上痛苦而难过至极的样子,看着宋睿和于尘凡,道:“你们一个大学士,一个老编修,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你们扪心自问,如果是你们自己的父母亲蒙冤而亡,你们是不是日日泣血,夜夜无眠,要为自己的父母亲洗刷冤屈!”

  

第997章 劝回学士

  

  “皇上!”

  宋睿先喊了一句,以示自己还有反驳的话说,但是喊了一声之后,停顿了半天。

  很明显,反驳的话他根本就没想好,怎么反驳,从哪方面反驳,他张口结舌。

  林炤坐下了,声音也缓和了很多,道:“朕登基以来,朝廷平稳天下承平,这是先皇留给朕的大好局面,是先皇多年来呕心沥血治理下的必然,朕真的不希望因为父母亲的事情,公然的责难先皇,先皇尸骨未寒,朕就开始翻旧账,明里暗里职责先皇的错误。”

  他看着宋睿和于尘凡:“朕的苦心,你们为何不能理解?为何要逼着朕做出一些不孝的事情来?你们身为大臣,应该守护朕的名声,守护朝廷的平稳局面!”

  “臣……”

  两位老臣张口结舌,过了半天于尘凡才道:“臣等只是尽责,臣等绝无逼着皇上翻案……”

  说到这里又觉着这句话这样说不好,小心的看了一眼宋睿。

  宋睿到底年纪太大了,就算是大学士出身,可在这里跪了两天两夜,吃的喝的都是一点点,本身身体已经撑不住了,皇帝来了之后,虽然打起精神辩论了两句,然而,第一皇上同样能言善辩,而且一来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讲孝道人伦,讲国家安稳,这都是高高在上绝对不能触碰的大道理。

  第二宋睿脑子其实已经有点糊涂了,没吃东西脑子可不糊涂嘛,所以张口结舌了之后,更加想不出来任何反驳的话,听了自己学生的话,当然听出来不对了,但是这话叫他说,却也未必说得好。

  林炤一看,差不多了。

  更加的和颜悦色起来,道:“你们的苦心,朕很清楚,但是朕的苦心,你们也应该体谅体谅。朝上的事情,朝上商量着解决,不要如此了,让朕为难,你们也不好受。是吧?”

  最后这句‘是吧’问得好。

  宋睿和于尘凡只能说是,当然不能说,不是,让皇上为难,我们不难受?

  所以,等皇上说完了这句话,两个人只能默然,然后皇上示意福公公过来将两人搀扶起来,福公公领着小太监过来,将两人扶了起来。

  “回去吧,有你们这样的臣子,倒是能敦促朕今后做什么需更加的妥帖,你们也多想想,以后别这样了,自己的身体也受不了。”

  林炤几乎是用哄劝的语气。

  皇上说的也很谦虚了,有学问的人第一注重的就是体面,皇上如此谦逊,他们很有脸面,尤其是宋睿,老人家其实也需要哄,这样一哄心里头舒服,虽然目的没达到,但也叹着气,躬身行礼,颤巍巍的转身走了。

  小太监们左右三四个人搀扶着,一直扶到了外面交给他们的家人。

  林炤背着手一直看着两个老头出去了,这才回到了坤宁宫。

  越绣宁已经起来了,洗漱完毕早膳都用过了,趁着早上还比较凉快的时候,在后园子查看种的几种药材的生长情况。

  林炤听宫女说皇后在后花园,便寻了来。

  越绣宁也已经听见了禀报,急忙的迎了上来,问道:“怎么样?”

  林炤笑了,点头:“回去了。”然后简单的说了说,自己是如何说的,果然先说孝道,再说大义,站上道德高地,那两位老学究就说不出来反驳的话。

  越绣宁听着笑了,道:“皇上到底还是有耐心,比我强。”

  说着转身进了药园子,继续忙碌。

  林炤便挽起袖子跟着进来,也帮着她拔除一些杂草,笑道:“怎么这么说?把孝道摆出来占有理的位置,这可是你教我的,为什么说谁比谁强的话?”

  越绣宁倒没想到他这样认真,笑了,想了想道:“我的意思,从登基之后你做的一些事情看,比如追封父母亲的这件事上,你就很有耐心,一直等到现在,虽然我知道其实你心里头心急火燎的很。还有打仗,很有耐心的慢慢布置包围圈,虽然耗时很长但是大幅减少了伤亡,等等这些事情,都能看得出来。”

  “我监国的时候,就比较着急了,做的几件事都很仓促。比如连锅端了户部,对齐国公的处置,提拔三叔等等,因为做的比较急,所以有后患。而你做事稳当,就没有后患。”

  林炤听了摇头:“这话就不对了。端了户部是为了筹措军饷,如果军饷当时没有很及时的送到,那慢慢布置包围圈的策略未必行得通,拿不到银子,兵士们哪里有那个耐心能坚持那么长时间?这原本就是相辅相成的。”

  “至于国公的处置,我看也是连串的反应,端了户部这是掀了那些贪腐人的锅啊,他们不可能没有反应,后续的所有事情都是因着这件事起来的,所以你别说你急躁,这不叫急躁,这叫果断!”

  越绣宁‘噗’的笑了:“你逢迎的话很中听,我收下啦!”

  林炤笑道:“如今闲下来了,可觉着闲得无聊?管理了一段时间的国家大事,是不是觉着挺有意思的?还想管吗?”

  越绣宁好笑的看他:“什么叫还想管吗?有你在我还管什么?”一顿马上脸色有些变:“你难道又有什么事情要出门?”

  “不不不,没有没有。”林炤笑着忙道:“不是要出门,只是突然这么一想,觉着你当这个皇帝也挺好,管理的井井有条的,一点不比武皇逊色。”

  越绣宁手都停下了,啼笑皆非的看着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当女皇,你当……皇夫?”

  林炤哈哈哈的笑,乐不可支:“当然可以啊!”然后马上脸一绷道:“你可别说后宫什么什么的!”

  这一次轮到越绣宁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道:“原来!原来男的和女的都一样啊,我当皇后先警告你不准纳后宫,你当皇夫马上也警告不准……”

  “不准说!”林炤更过分,居然连听都不想听,脏着手就来捂越绣宁的嘴,越绣宁惊叫着忙躲,往后一仰差点跌倒,还是林炤眼疾手快抱住了她的腰。

  越绣宁也老实不客气的踢了他一脚。

  

第998章 追封祭祀

  

  夫妻俩乐不可支的打闹,差点在摔在泥巴地里打滚,闹了好半天才从菜园子出来,手上裙摆长衫上全都是泥巴,两人赶紧的回屋洗澡换衣裳。

  这一回去就少不到要做些夫妻的事情,门关了整整一上午,午时才打开了。

  皇上很漂亮的解决了大学士的‘死谏’,满朝文武自然是心里头又佩服又赞叹,谁都知道,老学士都很难缠的,尤其是七老八十的就更难缠,都已经说出来‘死谏’两个字了,能如此平顺的解决,实在是难得。

  这件事对皇上的威信当然是一种大的提高。

  接下来,朝廷上下便齐心的预备孝康皇帝和皇后的祭祀仪式。

  祭祀之前,十月初的时候高北辰也回来了。

  建宁府那边的情况总算是理顺了一些,实际做事的如县令、知州等职位上已经补了官员上去,当地的百姓们虽然有震动,但很快还是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

  薛汤等人的恶霸行径,在当地当然是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这些人覆灭了之后,新任的官员到位,有一段时间基本上天天都是处理遗留下的事情。百姓们来喊冤,以前被如何如何的欺负,家里头的人和牲畜的被抢走,如何如何的。

  新任的官员们当然小心谨慎的处理,皇上杀了那么多的人,对他们当然也有警醒的作用。

  听了高北辰禀报的情况,皇上还是很满意。

  这件差事办完,高北辰这个都察院都御史便名正言顺,皇上也叮嘱了,多培养些得力的,能看的御史出来,朝廷需要这样的人。

  高北辰叩谢皇恩。

  在祭祀大典之前,终于建宁府的贪腐案,长安城陪都的太皇太后被杀案,二皇子谋反的事件全部落幕,处理好了。

  祭祀分成三天,第一天是牌位请进奉先殿,第二天将孝康皇帝和皇后坟茔移葬到皇族祖坟中,第三天是天坛祭天。

  林炤的父母亲去世了之后,当时的情况是一个侍卫和王爷爷带着林炤继续逃命,根本顾不上父母亲的尸首。

  尸首是被朝廷追杀的人寻到的,不过他们也没有敢擅自处理,而是装棺之后运回京城,给先皇交差。也不知道先皇当时看见自己儿子儿媳妇的尸体,是何种心情。

  也许正是看到了儿子和儿媳妇的尸体了,才突然的惊醒了?那种暴戾的,疯狂的脑子终于冷静了下来?

  林炤父母亲被安葬在了兴县郊外,离皇家陵寝不远。可见当时安葬的时候,先皇真的是已经冷静下来了,知道自己也许做错了。

  林炤登基了之后,移坟的事情就一直在准备,当然了,这种准备只有亲近的几个人知道,如穆寒、陆光涛等人。

  现在,终于可以移进皇陵了。

  林炤看重的自然不是那个‘皇’字,他看重的是‘祖’字,父母亲终将葬进祖坟,地下安心。

  三天的祭祀,皇上和皇后,包括小公主,全都是披麻戴孝恭恭敬敬,将牌位请进奉先殿,将坟茔请进了祖坟中。

  祭天仪式,是告诉天下的百姓们,当今皇上之前,还有一位皇帝,就是孝康皇帝,先帝之子,皇上的父皇。

  林炤终于放下了一件心头大石。

  接着,就是为当时受牵连的人平反,首先自然是孝康皇后的娘家——穆家。穆寒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等人全都得到了追封。

  年前的时候,穆家重修坟茔,重开祠堂,皇上和皇后素服前往祭拜。穆家的人少,祭拜的时候来的人多,因此显得局促忙乱。

  林炤看在眼里,心里有些伤心。当年外祖父家可是一个大家族,他小时候很喜欢来外祖父家玩,因为孩子多,七八个孩子跑着玩儿,抓鸟打陀螺,滚地圈儿,比宫里头热闹好玩多了。

  现在府里却只有穆寒夫妻俩,穆寒性格也变得冷漠的很,即便是邓紫虞因为忙不过来失礼了一些人,涨红了脸很难为情,穆寒却并不以为然,甚至不当回事,不放在心上。

  这些全都是当年那些事情之后的后遗症。

  朝廷官员们来祭拜,当然是因为穆寒现在的身份地位,因为皇上和皇后亲自前来,所以他们必然会来,就算是被疏忽了失礼了,当然还是会理解一下,不会怪责镇边侯。

  接着就是忙碌的准备过年了。

  十月底十一月初,东暨县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越尚耕和越天泽全都考过了院试,可以准备乡试了,因着在转年的二月里,时间还是很紧迫的,因此就不回来了。

  这样算起来,越尚耕考完试之后需要紧紧张张马上回京,才能赶得上媳妇生产。

  何欣云那边,倒是不会有什么,一来她心宽,而且从小做男孩儿养,天天在外面跑跟着哥哥们学武,倒是没有什么多愁善感的情绪。二来越家人多,越榴红就住在隔壁,三天两头的过去探望,来回走动不会孤单。

  吴玉如今是国公夫人,每天拜望的人多,吴邓氏这个国公爷的丈母娘当然也是水涨船高,如今为了避讳,在国公府旁边买了一处宅子,院墙打通了,吴邓氏住在那个宅子里,跟外面说的自然是两户人家,但其实内部通的能走动。

  这样也不会被人说闲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0页  当前第4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9/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家药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