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炊金馔玉不足贵_分节阅读_第145节
小说作者:沈霁川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55 K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08:13

  听见门响,齐娘子放下针线的动作本来十分安然,可再见着他时,还是吃了一惊,脱口而出:“没打伞?”

  “没这样好命,有人送伞,打什么打?”齐编修哼了一声,擦了火折子重又点上几盏灯,还是没好声气:“要想省着灯火钱,就换个活计。”

  齐娘子一怔,没想到他这会还惦记着暗灯费眼的事。

  虚假的平衡被打破,齐娘子连客套话都不说了。

  齐编修转了一圈回来,另一个已经睡下了,屋角还摆在干净衣服,桶里的热水稍烫,红糖葱姜水正冒着白烟。

  他默然半晌,望向床边时,不小心又撞上一双偷向他看过来的眼睛。

  这官舍的屋里虽小,收拾清楚了还是能闲出来不少边边角角,池小秋买了两三个陶翁,又瘦又高的那种,力图能让它们占的地方最少,装的东西最多。

  茶叶、稻壳、盐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混成料泥,新鲜鸭蛋挨个在料泥里面打上一个滚,出来时候就套上了一层料泥外壳,一层层小心放在缸里,封严实了,等上一个多月之后,再把外面两层壳子层层敲开,里面的鸭蛋就呈现出半透的暗红宝石一样的色泽,虽然少了尖锐的亮光,却多了许多通透的温润,上面结出松花一样的纹路,十分精致。

  等再破开外面的一层,半流动式的蛋心在松花绿内又有一层明黄,复杂的颜色代表着多变的口感,池小秋下刀的时候十分珍惜,一瓣一瓣破出来,再一点一点在盘里摆出花样。

  豆腐正是搭配松花蛋的好材料,偏嫩的豆腐汆水切小块,生抽、芝麻油、蒜泥等调料层层撒上去,这样出来的凉拌菜,吃时豆腐清淡爽口,皮蛋内里黏滑软糯,外层稍带些脆韧,口味奇特,是佐酒的好菜品。

  钟应忱回来时恰带了一壶好酒,看着几道小菜,也颇有意动。

  两人刚在杯中斟了酒,才坐下,从不上门的稀客就到了门口。

  “那个…钟年兄…”齐编修言语讷讷,想是有事商量。

  池小秋有眼色,找个借口避了出去。

  原先斟好了的酒,备好的豆腐皮蛋,待话匣子一打开,这段日子积攒的苦闷一倒出来,就进了齐编修的肚子。

  “贤弟,你大约不知,我家娘子上京前却不是这样的。”

  齐编修既是打定主意将家丑外扬,也就尽数吐口,却不知这些天他们之间事,早就让池小秋每日唧唧喳喳跟他说了一遍。

  叙述过程可谓是声情并茂,详详细细。

  钟应忱不想再听池小秋再说这个话本,便打定主意帮齐家解了这个结。

  “齐兄,冒昧问一句,你这心里在乎的,到底是齐家主母,还是…”他告了声罪:“还是杜锦娘。”

  齐编修发怔:“不都是我家娘子?”

  “或者换个问题,齐兄心里,是愿夫君这名字为先,还是愿你这个人为先?”

  他啜了口酒,悠然道:“不瞒齐兄,我家娘子,先是小秋,后幸而为我钟家娘子,若要换一个人来做这个,我断断不依。”

  “夫妻名分,是媒人为证,书礼为聘定下的,可心里的情分,却是夫妻两人自行量定的。”

  送走齐编修的时候,他又补了一句:“听小秋说,昨日那把伞,正是嫂夫人留下的。”

  钟应忱尚未断案,便先断了一宗家里官司,结果却是好的。

  他们夫妻二人和好如初,池小秋没了能继续追下去的现场话本故事,转而将热情投到吴六郎的酒楼之约上。

  柳安千里迢迢送来了过秋冬的衣裳,并薛一舌一本手稿,里面厚厚一匝全是菜谱手稿,池小秋感动得眼泪汪汪,一边整□□着菜场里面跑。

  陪着池小秋逛了这么多次,京里吃喝的地方钟应忱也早便熟了,即便是专门绕了路去买王家关中锅盔,也一样能知道怎么转回来。

  “这不就是个拉长压扁了的烧饼么!”池小秋慕名前去,拿在手里一看,原来是个变了模样的老相识。

  但是因为受热的面积更大,这锅盔更加酥脆干松,轻轻一咬,咔吧一声就能咬碎一大块,里面抹得极薄的肉馅,加了些梅干菜,使得味道更为厚重。

  池小秋护着豆沙馅的另一个,手里抓着这一个,还待要再咬下去,人群挤过来,将两人挤到一边。

  原来是街心来了一行车队,不过片刻就走过了。

  有人在讲:“这是哪个周家?”

  “老爷子还在外面做巡抚的那个,想来又要升了。”

  京里别的不多,一个戴乌纱帽的,一个跟皇家连着亲的,多得都不稀罕,旁人不过闲话两句,飘到池小秋耳边里,却是天边闷出一个滚雷。

  她慌张得瞥了一眼钟应忱。

  他只是站在那里,遥遥看着远去的车队,最前方是个骑马的中年人,他的目光就钉住这个慢慢隐没于街市喧嚣里的背影。

  “你还要去鱼市么?”

  钟应忱收回目光,之前那令人悚然的神色并未再现,他说着和平时无异的话题:“若是不去,咱们便回家。”

  池小秋胡乱点点头,忽然浮现出一个想法。

  钟应忱是隐姓埋名来参加科举的,若是不将姓名来历展露于人前,又如何为母亲伸冤被认出来的风险早在她点头答应婚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存在,可当它近在咫尺的时候,池小秋才意识到它的威压。

  一种时刻堆积在心头的恐慌——钟应忱的性命。

  在她心中,大过一切。

  同齐娘子相比,池小秋在钟应忱手里过不到两招,她这笨拙的担忧不到半天就已被察觉。

  钟应忱微微笑起来。

  手覆上她腕上不曾离身的红绳串,上面串起来的几个银锞子动起来就一晃一晃,钟应忱慢慢讲着他曾经做过的决定。

  “我不会让自己涉入险境。”

  这是他决定要娶池小秋时的承诺。

  池小秋想得更解气:“就是!那周家,连你一指头都顶不过。”

  她要的结果,不只是周家哭着。

  而是他们笑着看周家哭着。

  钟应忱心里早已有了成算。

  “阿娘虽然是独女,可族中却不是没有远亲,总能找到能出头的人。”

  现下那能出头的人,正在赶往京里,他正好趁着这个时候,找一找周家的线索。

第172章 萝卜丸子

  嘴巴一闲下来就总想找东西吃, 池小秋最近整日忙的不是一日三餐,而是间歇时候慰劳慰劳口舌的零嘴。

  买了新鲜的葵花子回来各种调料炒制,不时想法调着糖的分量看如何能把新粉栗子炒得更好吃, 没过多久, 这样的小食已经满足不了池小秋了。

  她开始折腾怎么去炸些藕条素丸子, 毕竟肉条拿来炸着浑吃似乎有点浪费钱,家中果蔬的一大来源——高家, 在京里仍旧发挥着输送应季鲜货的作用,正好送来了一大筐萝卜莲藕。

  于是整个院子便听着池小秋剁了两三天的菜。做丸子的秘诀大约就是“咚咚咚”将豆腐萝卜马蹄一起剁碎, 活上面粉, 捏成圆滚滚不大不小的丸子状,在锅里上沉下浮片刻,就个个金灿灿滚出了锅。齐娘子受邀站在一旁, 刚拿起来咬了一口, 一头哈气说烫,一头却仍不住嚼了嚼给咽了下去。

  又香又焦, 里头绵软, 素丸子吃出荤味来。

  藕条的惊艳来源于外层的软糯和里层带着些沙质的甜脆,又钝又脆, 是种奇特的口感,池小秋学着北地的人,将素丸子藕条白菜粉条放在大锅里一起烩上一锅,确实鲜美。

  等徐晏然也来吃了一趟, 池小秋才知道这藕和萝卜,其实是外地送来, 跟进上的一样的品种,比肉还要贵上一倍。

  这回再看着锅里的藕条素丸子, 痛定思痛,池小秋干脆又炸了一锅酥肉来缓解心疼。

  钟应忱回来时,就看见池小秋正和齐娘子对坐着,专心吃着炸酥肉,酥肉选得正是里脊,无肥处无硬骨,一咬下去,就是嫩生生外酥里软的肉,撒上一层孜然粉,吃到嘴里,辛香味还冲着鼻子。

  男主人已经回来,齐娘子不好久留,揣了一包池小秋塞过来的炸酥肉,便回了自家。

  没了旁人,钟应忱才拿出纸笔,慢慢梳理自己近日探得的消息。

  池小秋勾过头去:“可打听出来什么新的?”

  池小秋不会断案,却怀着一颗热烈的心,便是想不出别的,也要将消息知道得详尽才好。

  要说有多少新的,却也难,一来周家才刚回来,不好混进人去,二来想要打听的这个人已死了几年,还记得他的少之又少,说得再明白些就会打草惊蛇。

  饶是如此,仍旧有了些眉目。

  周大兴能在府中大老爷心腹手下当差,在仆役中过得也算是顺当的。且又一向有眼色,心思活络脑子快,人缘不差。

  上船之前,周大兴并没什么异常,只是二十多岁还没娶媳妇,家里未免着急,还曾追问过,他却大咧咧一挥手道自己自有成算,不过前后一年的事,瞎操什么心。

  新的突破口就放在了这里。

  他那时的相好,原本是在书房里当差,后来被远远的嫁到了别地。

  池小秋终于觉出了些许怪异。

  到了如今,钟应忱连亲爹都怀疑上了,竟从没提过府中其他人。

  沉思良久,他的目光落在闲翻开的诗中最后一句。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世上当真有终身带着面具过活的人?

  钟应忱只是说了一句:“能将整件事料理得如此干净,府中其他人,做不出。”

  周大老爷,是无论如何也脱不开干系的。

  池小秋见他眉头深锁,心疼下脱口而出:“不如我上门去看一看。”

  她越想越觉出是个好主意:“我扮作厨娘,内宅里头才好问话,尤其是那个什么姨娘房里的丫头…”

  未说完便让他沉沉目光止住。

  “好生在家呆着!”钟应忱前所未有的严厉口吻:“这事,你想都别想!”

  那是一个埋没了整船人性命的龙潭虎穴,他不可能允许池小秋前去犯险。

  钟应忱拿定的主意,池小秋是动摇不得的,但小心思仍旧滴溜溜转,算盘打了一遍又一遍,正叹京城里无门无路时,就有人送了梯子过来。

  “你说谁家?哪个周家?”

  怕因为日里夜里想着才出现了幻觉,池小秋紧盯着吴六郎,竟真的在他的话里分辨出了只出现她们私下闲话里的周家两字。

  “怀锣巷的周家,家里的老爷子正放外任,这回要请店里做私宴的,正是他家大老爷。”

  终于逮到了一个主动和她来聊周家境况的人,池小秋眼睛晶晶然亮,一心等着他吐露更多。

  “说是那大老爷,多半却是他家女眷,我着人问了,这家的姨娘甚是受宠,因行动有度,在府中颇得敬重,内宅里多半是她在主事。你去时,只管做菜,旁的不要多说。我让成大随你去,若有事,一唤他便能去帮忙。”

  顿了顿,又补上一句:“若果真遇着不称意的,直接顶回去便是,我这店里做的是生意,不是下人。真有事,自有我担着。”

  说到此处,看了池小秋一眼,他似是无心道:“正好店里新做了一身衣裳,这两天先备菜,等后天去她府上时穿上便是。”

  她家里又不是没有衣裳,池小秋摆手想推,却让他一句“既是顶着我店里的名,自然要穿得体面些”给堵了回去。

  池小秋空手出门,回来时却捧了一身衣裳,上好的杭绸,月白底的裙子,葱青杨柳枝花色的衫子,触手柔软,没有五两银子,根本做不来这一套衣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1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5/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炊金馔玉不足贵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