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理寺卿的小锦鲤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余一尾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42 KB   上传时间:2021-12-22 19:54:01

第77章 画中人 有人白首如新,亦有人倾盖如故……

  “来路不正”四个字, 被范昀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多少让阮秋色有些吃惊。

  这座画舫宽敞气派,共有两层。若是忽略掉船身, 倒像是一座雕梁画栋, 平地而起的小楼。

  阮秋色他们正坐在一层的花厅里, 身后是两个巨大的博古架, 上头摆了琳琅满目的物件。花瓶玉器, 字画典籍,阮秋色一一看过去,只觉得眼花缭乱。

  她目光四下里转了一圈, 落在中堂挂画的题跋上,眼睛都直了——

  “范公子, 我没看错吧。这画上题的是《寒月千山图》?”阮秋色走上前去细瞧,“可据我所知,这画不是随葬南朝梁帝了吗?”

  《寒月千山图》是千年前的南朝画家黄冉最有名的作品,传世不过数年,便流传至南朝梁帝手中。梁帝对此画爱不释手,甚至立下口谕, 待他百年之后以此画随葬, 便可独占这件绝伦的艺术品。

  阮秋色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那纸张的色泽与画上的笔法,确与黄冉现存的作品一般无二,这是真迹。

  “所以说是来路不正。”范昀微笑着看她瞠目结舌的样子,“在这船市里,见到什么都不奇怪。”

  “这真是……太神奇了。”阮秋色喃喃感叹,“公子方才说,船市里每一艘船都做着不同的生意。那其他船上都卖些什么?”

  有这艘船珠玉在前,她简直难以想象其他船上会有怎样的好东西。

  范昀敛去了面上的笑容, 淡淡道:“都是些更见不得光的东西。”

  见阮秋色茫然地眨眨眼,他低咳一声,压着嗓子道:“比如,听闻有一艘船上,专门接待那些青楼楚馆都不敢接待的客人,三不五时便会抬出来妓子的尸身。”

  阮秋色听得心下一寒:“出了这样的事情,就没人管?”

  “管不了的。”范昀淡声道,“一来是因为,那些妓子都是签了生死文书的,真要细究起来也是无法论罪;二来是因为,他们筛选客人仔细得很,若没有上船的凭证,你根本见不到这船的影子。”

  阮秋色听得皱紧了眉头。范昀口中的船市,倒让她想起了另一群人,也是一样的小心谨慎,做着见不得光的生意。

  这船市和朱门,会有什么关系吗?

  范昀忽然正色道:“邱小姐,你既同我一起上船,自然也要遵守这里的规矩。下了这船,船上发生的一切,万不可同他人说起。”

  阮秋色心虚了一瞬,但还是面不改色地应了。

  “还有,在这船上不要提买卖二字。与船上的人打交道,自有另一套说辞,但你多半只来这一次,我便不教你了。”范昀请轻呷了口茶道,“你只当自己是来喝茶的,看上了什么便告诉我,由我去询价。”

  “不急不急。”阮秋色惦记着向他打听情报,便也端起面前的茶盏,“这样好的环境,喝喝茶聊聊天,才不辜负嘛。”

  范昀轻笑了一声:“和邱小姐聊天,确实是很愉快的。”

  阮秋色记得卫珩的嘱咐,并不敢像之前对贺兰舒那样,三言两语就图穷匕首见,反倒引起对方的警觉。她随口同范昀说了些日常,又聊了聊青州的风土人情,才状若无意地切入正题。

  “范公子之前去过京城吗?”她笑眯眯地问道,“这次被你带着开了眼界,等你来京城,我也该尽一尽地主之谊的。”

  范昀摇了摇头道:“说来惭愧。我长到如今这年岁,还从未独自远行过。唯一一次,也是为了办事,才去了与青州相邻的宿州……”

  他说到这里,不知想起了什么,神色中带了一丝怅然。

  本朝男儿行了冠礼,通常要与同辈亲朋相约远行,看遍大好河山,再娶妻成家,安心度日。阮秋色看着范昀如笔墨画就一般精致好看的眉眼,想起卫珩说过,范昀与他那义父关系不同寻常,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他才没能独自出游。

  她心里有些同情,便赶紧岔开了话题:“说来也奇怪,我与公子头次见面,倒觉得十分熟悉,像是从前认识一般。公子之前见过我吗?”

  她一边说着,一边仔细地观察着范昀的脸色。她在卫珩身边跟了这么久,知道他眼睛毒得很,常常试探几句,便能从对方的神情中判断出许多来。她这问题问得突然,若是范昀从前真认识她,或许会反映在脸上。

  然而范昀的神色只能说是波澜不惊,她又没有卫珩的本事,果然瞧不出半分玄机来。

  “这世上有人白首如新,亦有人倾盖如故。”范昀笑得清浅,“我与邱小姐算是有缘。”

  阮秋色被他这打太极一般似是而非的话语一拦,也不好再追问什么,便又与他聊了些绘画相关的话题。等到茶水饮尽,两人聊得尽兴了,范昀才让小厮拿来几块大小适中,成色上佳的砗磲与红珊瑚给阮秋色挑选。

  出门前卫珩本要给她银两,阮秋色坚持没要,只带了自己身边的三四百两银子。她估量着选了两块合适的,范昀便跟着那小厮去后厅交易。

  “邱小姐,”范昀走出两步,突然回身对她说了句,“我还有些别的东西要买,需要些时间。你若是闲得无聊,可以四处走动走动,瞧瞧新鲜。”

  ***

  范昀既然那样说了,阮秋色又怎么会老老实实地坐等。这船市里里外外都透着古怪,不管同朱门有没有关系,她总要多打探些讯息,才好回去告诉卫珩。

  画舫的一层除了他们方才待过的花厅,便是范昀他们去往的后厅。阮秋色四下里看了看,一个人影也没看到。

  她目光落在画舫二层打开的窗户上,低下头想了想,便抬步走上了二楼。

  沿着栏杆边上的走廊,只开了一扇门。也就是说,这偌大的二层,只有一个房间。

  阮秋色敲了敲门,没有人应。她犹豫了片刻,小心翼翼地把门推开,落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古朴雅致的厅堂。此间主人品味甚好,陈设的一应桌椅器物,搭配得和谐妥帖。

  阮秋色心里升腾起些许怪异的感觉,她分明是第一次来,眼前的景象却让她有种熟悉之感。

  她轻手轻脚地进入房中,转过身子,才看到狭长的船身里,这厅堂左右两端还有两个房间,都只隔着一扇月洞门。左边像是书房,陈设着宽桌书架;右边的门后挡着个屏风,应当是卧房。

  这真是有些奇怪。做生意的船市上头,竟然是这样一个五内俱全的起居之所。这里住的会是何人呢?莫非是这艘船的主人?

  头一次这样鬼鬼祟祟地进旁人的房间,她心下有些惴惴不安。这船市上做的不是正当的生意,想来这船的主人也不会是什么善茬;若真与朱门有关,她这样贸然闯入更是十分危险。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还是提心吊胆地走向了那间书房。

  桌案上堆着几本账册,阮秋色大概翻了翻,里面都是奇奇怪怪的符号,完全看不明白。书架上的书也没什么特别,除了账目就是几本游记,常见的经史子集倒是一本都没有。

  阮秋色无声地叹了口气。查案什么的,果然不像话本里写的那样,到了一处关键的所在就能得到关键的线索。

  她没精打采地环视四周,目光对上书桌一侧的墙面,突然愣住了。

  那里挂着一幅画。

  画上是一个女子,手里执着毛笔,正坐在一方宽大的书桌前。她头发随意挽着,穿一身鹅黄柳绿互相映衬着的衫裙,看上去娇憨又活泼。

  这幅画很特别。完全不似规规整整的仕女图美人像,更像是平常生活中的一个剪影。那女子伏案写的累了,倏地一抬眼,正与作画之人的目光对上。她眉目舒展,嘴角咧开一个灿烂的笑容,看上去有几分顽皮,又有几分灵动,目光中的欢欣似乎要穿过画纸,满溢出来。

  对着画中人愉悦的视线,阮秋色却只觉得后脊梁爬上一阵冷意,连呼吸都停了一瞬。

  恐怕这世上没人比她更清楚,这画中的场景是哪里,作画的人又是谁。

  因为那画里笑容明朗,全无一丝阴霾的女子,就是她自己。

  而这画上暖意融融的一幕,其实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第78章 七爷 “你要是再叫我‘哥哥’,我立刻……

  阮秋色九岁以前, 从没在哪个地方停留超过一年。

  这都是因为阮清池随性得过了头,有时候正在蜀地吃着晚饭,突然说起岭南荔枝的香甜来, 再一掐算日子, 即刻出发, 刚好赶上荔枝的熟季, 便会争分夺秒地打包行李, 次日一早便带着她启程。

  所谓的行李,也不过一大一小两个包袱,和他走到哪带到哪的画箱而已。

  她从小就是个很省事的小豆丁, 长途跋涉不哭不闹,像是知道爹爹的不靠谱, 连病也很少生。就这样被阮清池带着,几乎踏遍了本朝疆土,每到一处,长则三月,短则十几天,便会匆匆奔赴下一处所在。

  通常是住客栈。只有遇上特别合心意的地方, 阮清池才会赁下个不大不小的院子, 和她安安定定地住些时日。

  阮秋色没跟他说过,其实她更喜欢这样稳稳当当的生活,每日坐在书桌前,由阮清池指导着,安静地画上几张画,其余时间便出门去找附近的孩童肆意地疯玩。等到夜里,再由阮清池拍着睡着,就是最最舒坦美好的一天。

  他们停留最长的一次是在朔州, 西北边陲的小城,两人住了近一年。那里民风淳朴热情,她结交了不少玩伴,从他们那里收到了许多馈赠。有刚出窝不久的嫩黄色小鸡,有各式各样瓜果蔬菜的种子。八九岁的小人儿对新生命总是充满好奇,她种下了黄瓜豆角在院子里,便期待着收获果实的一天。

  那时她才旁敲侧击地去问阮清池:“邻家大娘说,只有逃难的人,才天南海北地跑。爹是在躲什么人吗?”

  阮清池没立刻回答,只是摸着她的头沉默了许久,才低声道:“便是真要躲什么人,找个偏僻的小地方隐姓埋名,也躲得过去。可爹要躲的人厉害得很,必须要不停地跑,才能把那人甩在后头。”

  “我知道的……”小姑娘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脸忧愁道,“爹要躲的是不是宫里的人?”

  阮清池的惊讶无法掩饰,他睁大了眼睛看她:“怎么这么问?”

  阮秋色闷闷道:“小虎借给我的话本里就是这么写的。宫里的娘娘生了女儿,悄悄拿男孩子换了。那小公主被宫里的侍卫救下,养在民间,还要四处躲着宫里的追杀。听起来跟咱们过的日子差不多,而且我也没有娘……”

  “什么乱七八糟的。”阮清池不禁失笑,轻敲她额头一记,“你这小没良心的,还做起公主梦了?爹带着你是为了四处游历,何曾让你吃过颠沛流离的苦?哪里像是被人追杀的样子。”

  “那爹要躲的是谁?除了宫里的人,哪有人那样厉害,咱们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小丫头捂着脑袋很是不服。

  “倒也不是因为厉害。”阮清池低叹了一声。他看着懵懵懂懂的女儿,犹豫了片刻,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的位置,“是因为那人在这儿。”

  阮秋色眨巴眨巴眼睛,没懂。

  “若是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心闲下来,就会想起那人。所以爹带着你四处跑,眼里看的都是新鲜事物,多少能躲得一时半刻。”阮清池轻声说着,倒像是自言自语。

  阮秋色皱着眉头看他面上怅然的神色,没再追问,也不知听懂了多少。从那一日起,阮清池也像是知晓了女儿渴盼安定的小心思,倒是再没提过远行的事。

  那是平静而又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阮清池整日闲着,索性把所有的精神都用来教阮秋色画画。他知道阮秋色天赋惊人,却不知道小丫头对作画有这样坚定的心志。

  她经常在书桌边一坐就是一天,教过的技法一两日便可习得熟练。她像是有使不尽的精力,整日缠着要学些新的东西,不出半年就将阮清池肚里的存货掏得干干净净。

  孩子好学总是好事。阮清池原想慢慢地教她,眼下她进步飞速,他也是乐见其成。书画一道可学的东西无穷无尽,学完了作画,亦可练习书法,研究画史,还有制颜料,制笔……那一年的时间过得飞快,小人儿的成长亦是飞快。

  但阮秋色有个毛病,作画时总是不够专心,每隔一时半刻便要抬起头来看看他。那时阮清池不知道,她是在观察他面上的神情,怕他的心闲下来,又露出那日那样的怅然之色。

  有时她偷看着,正被阮清池抓包,目光一对上,她便露出一个灿烂无比的笑脸,带着点顽皮淘气,似是拿定了他不忍心责怪。

  就像此刻,阮秋色面前这幅画上一样。

  这画上的桌椅书架,一应陈设,和他们在朔州居住的那间小院里别无二致。作画的笔法她亦是熟悉到了极点,一笔一划都被她千次万次地练习过。

  那鹅黄柳绿的衫裙是阮清池头一次买给她的女装,原是八九岁女童的短打,落在这画上,却改作了十几岁少女喜穿的襦裙。

  画上的豆蔻年华的少女是她,却又不尽然像她。阮清池失踪时她不过十来岁,还没长成这画上眉清目秀的少女情状。这画,应是他凭借着自己的想象画的。

  他走的那天声音冷硬,连头都没有回,却又是用什么心情对着画纸,想象着女儿长大后的样子,一笔一划地细细描摹出来?

  阮秋色不知道。她只是愣愣地站着,任由盈满眼眶的泪水无声地滚落下来。

  这房间的主人,会是失踪近十年的……阮清池吗?

  “谁?”

  船屋另一头,那一展屏风之后,突然传来了一道人声。

  听到那声音的瞬间,阮秋色只觉得自己的心脏被高高抛起,又无依无凭地落在了地上。那声音很年轻,低沉清朗,有些许熟悉,却一定不是阮清池。

  她心里飞快地回忆着这熟悉感从何而来,突然像是抓到了零星的线头,牵出一个模模糊糊的可能。她犹疑着问道:“你是……贺兰?”

  那屏风后原本还有些衣料窸窣声,像是那人正在午睡,忽地被她惊扰,才穿衣准备出来。听到她这样一问,那人动作忽然一顿,片刻的静默后,他声音冷肃地开了口:“你是何人?”

  熟悉的感觉骤然消失,阮秋色浑身一凛,不可控制地颤了一颤。

  卫珩的声音曾经也是很冷的。但他的冷是因为对周遭的事物漠不关心,就像高山之上的霜雪,你不去触碰,便没什么危险。可这屏风后的人声音里的冷冽像是把尖锐的刀子,透着淡淡的杀意,迫得人呼吸都有些困难。

  他音色确实极像贺兰舒,但这样肃杀的口气,她从没在贺兰舒口中听到过。

  “我……我是范昀公子带来……”阮秋色鼓起勇气开了口,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买东西”几个字咽了下去,“……带来喝茶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理寺卿的小锦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