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小女官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57 KB   上传时间:2023-07-26 14:38:54

  靠着进奉能得到帝王青眼这种事一旦开了头,想遏制就挺难的。

  一个宇文融死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宇文融冒出来。

  这不,听闻御驾在温泉宫,这些地方大员便齐齐前来进献珍玩与财帛了。

  这些东西都是充盈圣人私库用的,作为一个英明神武的盛世明君,私人库藏怎么可以捉襟见肘,必须拥有想赏赐谁就赏赐谁、想赏赐多少就赏赐多少的自由!

  三娘不知晓这些人有多迫切地想要讨好皇帝,只觉那轮番进献的奇珍异宝叫她看得应接不暇。好多好多她没见过的东西啊!

  一旁的李泌却微微皱起眉。

  回去的时候面色还是有些郁结。

  三娘与李俨他们玩了大半天才与李泌一同归去。她早便注意到李泌情绪不对了,等到只剩她们两个人的时候她才追问道:“阿泌哥哥你不开心吗?”

  李泌看了眼左右跟着的人,伸手把三娘抱起来与她细讲:“方才那些珍玩固然很稀罕,但你可曾想过那般多的财物是从哪儿来的?”

  三娘认真思量许久,摇着头说道:“我不知道。”她连那些东西都没见过,哪里晓得它们是从哪来的?

  李泌道:“那都是从地方上搜刮来的。”

  他把事情掰开来分析给三娘听。

  就拿最寻常的狼毫笔来举例,倘若有人想向皇帝进献十支狼毫笔,这位地方一把手手上怕是得有一百支来精挑细拣;这些任务分派到底下去,底下的官吏自己当然也想留几支自己用。

  这样一层一层地安排下去,落到制笔人头上可能就得白白献上几百上千只笔了。

  一支笔尚且如此,何况是刚才展示出来的那么多奇珍异宝?

  要知道这可不是常税,而是额外的要求。

  赋税还是会落到他们头上。

  难怪百姓得了好东西都不敢声张,生怕被达官贵人瞧上。

  寻常百姓向来是很能吃苦耐劳的,只要日子还能过得去,他们便能忍气吞声地活着,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地里辛勤劳作。

  即便将来某天这种平静的日子被打破、敌人铁蹄践踏了他们的田地,他们所求的也不过是战事快些结束、生活重归安稳罢了。

  官吏们显然也很了解自己治下的百姓,所以总是理所当然地盘剥或驱使他们。

  只要大唐一直像现在这样强盛下去,这一切确实是理所当然的。

  可巍巍大唐想要的难道是这种在一次次“理所当然”中逐渐麻木的子民吗?倘若将来当真有需要面对外敌的一天,他们会愿意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吗?

  又或者说,他们的家园是不是早就被夺走了?

  他们会不会盼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那一天到来?

  李泌心中有许多忧虑,却不是什么话都能讲出口,只能挑拣着三娘能听的部分给她分析了一番。

  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方镇进奉本只是小事(换成不要脸的还能吹嘘成美事),却叫李泌看出了隐藏在背后的种种问题。

  三娘刚才只觉得看什么都很新鲜,现在听李泌这么一分析,顿时觉得那些珍惜至极的珍玩都不怎么稀罕了。

  她追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李泌默了一瞬,不知该如何回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入了名利场,哪个不是想尽办法往上走,争取得到更高的地位、更高的身份。

  而皇帝恰好就是能轻松帮他们实现这些追求的人。如果讨好皇帝就能转迁去到心仪的职位上,且别人也是这么干的,那自己为什么不去做呢?

  真要那么清高,你别来当官啊。

  李泌年纪虽不大,却把这些事情看得很清楚。他顿了顿,才说道:“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朝臣与百姓皆是皇帝的子民,儿子非要孝敬爹,爹当然只会开心。只要皇帝收得高兴,谁又能说什么?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想法,你莫要与旁人说起。”

  李泌也是平时经常与三娘凑一起讨论各种问题,才会把这些心里话说给三娘听。

  事实上这些东西哪里适合给一个五六岁的小娃娃讲?

  三娘听懂了,这是一次不能往外说的交谈,被别人知晓了可能会给李泌带来一点麻烦。她郑重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李泌才把她放在她们居住的院落门口。

  三娘挥别李泌,跑回去与她祖父和祖母说起今天的见闻,果真只字没有提及李泌说的那些隐忧。

  倒是郭家祖父注意到她是被李泌一路抱回来的,打趣道:“平日里你那般好强,从来不爱别人抱着你走,刚才怎么竟让旁人抱你了?”

  三娘心说,当然是方便他们凑近些讲小话。

  不过他们讲的小话和圣人有关,哪怕是亲祖父也不能说。

  三娘回道:“玩了这么久,阿晗太累了!”

  郭家祖父本来就是随口一问,听她这么说便没再深究。

  过了立春,年味越来越浓了。虽说今年他们不在家中过年,但家中还是送来了为她们裁的新衣。

  还有王氏写来的家书。

  三娘每天都有往家里写信的习惯,只不过得攒一段时间才能一并送回长安,所以看到她阿娘的来信还是非常高兴。

  结果信里居然还有转送过来的她阿耶的来信。

  三娘立刻凑到她祖父身边跟着看信,争取能第一时间知晓她阿耶在信上写了什么。

  她都没见过阿耶几次,只知道阿耶远在安西都护府。

  记得有句很有名的诗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安西都护府可是在玉门关外的,路途特别特别远。

  郭家祖父见她一脸期盼,也没叫她失望,直接拆开了家中转交的那封信。

  郭子仪这封信应当是腊月前写的,说是他许久没归来,都没见过新出生的孩子,今年争取到了正月代表安西都护府回京朝贺的机会,若是顺利的话应当能在除夕前赶回来。

  三娘越读眼睛越亮,昂起脑袋问她祖父:“是不是很快就能见到阿耶了?”

  郭家祖父说道:“按照信中说的日期,这几天应该到了,不过他估计需要先在家休整几日再来温泉宫这边面圣。”

  三娘出来后每天读书玩耍,快活得不得了,只在写家书时会想念她阿娘和幺叔他们。如今听说她阿耶说不准已经回到长安了,才有些遗憾自己不在家。

  再不见见阿耶,她都不记得阿耶长什么样了!

  与此同时,郭子仪正巧风尘仆仆地回到长安。

  若非关外条件实在不好,他也不会把家里人安置在长安,谁不想日日有贤妻佳儿相伴?

  自从上回在信中得知三娘的种种际遇,郭子仪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回家看看。

  所以一路上他都没好好歇息过,大多是天还没亮就急匆匆开始赶路。

  可算让他提前好些天赶回来了。

  郭子仪迈步踏入府门,吩咐随行将士自去歇息,自己则去寻阔别多时的妻子王氏叙话。

第31章

  三娘自从知道她阿耶要回来, 每天都数着日子盼望元日到来。

  元日的“元”字指的是新年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为了圣人的安危, 外官除非是圣人召见不能随便出入温泉宫。即便他们所住的院落不算内苑,武将也不能自行入内,只能等候圣人的召见。

  以郭子仪现在的品阶连单独进奉的机会都没有, 只能跟着文武百官在元日向李隆基上贺表,远远地向天子表达自己的敬慕拜服。

  三娘左盼右盼,盼到除夕夜都有些睡不着。

  说起来这本来就是大唐难得的“金吾不禁夜”之一,夜里坊市是不用关门了, 长安的百姓们可以自由地在坊市间行走, 不必担心回家晚了进不了坊门(兴许还进了大牢)。

  郭家祖母瞧见三娘那精神奕奕的模样,不由和丈夫感慨:“你看她与子仪也没见过几面, 竟是这么盼着见他, 可见父女天性便是相隔千里万里也没法阻挡的。”

  郭家祖父哼了一声,没说什么。郭子仪那小子常年镇守边关, 妻儿全扔在长安, 没尽过几天为人父的责任,哪里值当他宝贝孙女这般惦念?

  不过郭家祖父也就面上嫌弃,实际上也知道行伍生涯有多艰难,心里头同样盼着能见久别的儿子一面。

  郭家祖母摸着三娘的脑袋劝说:“你今晚若不好好睡下,明儿起不来可就见不着你阿耶了。”

  三娘这才乖乖去睡。

  翌日她天没亮就醒了,不仅自己醒, 还挨个去喊醒自己认识的所有人,说是元日醒得越早, 今年越有干劲。

  这也不知她是从哪听来的,反正她讲得头头是道。此时爆竹声也开始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众人便都随了她的意,与她早早相携在外苑散起步来。

  知晓她迫不及待想见她阿耶,李俨说道:“我知晓他们在哪里,我带你过去。”

  等候召见的文武百官也不会起太晚,大多都是天没亮就在外头候着。

  听李俨这么说,三娘目光一亮:“可以吗?”

  李俨点头,吩咐人领其他小萝卜头回去,自己带着三娘去外臣等候觐见的地方。李泌不放心他们两个小孩子乱跑,也抬脚跟了上去。

  三娘挥别自己的老朋友和小朋友们,满含期待地跟着李俨两人往前走,嘴里还说道:“我许久没见过阿耶了,不知能不能认出他来。”她记性再好也抵不过上回见到郭子仪时还太小,记不清人可太正常了。

  李俨说道:“我们一会可以找裴将军问问。”

  李泌闻言看了李俨一眼。

  三娘一想到马上便能见到她阿耶了,自是兴高采烈地答:“好!”

  李俨被她的快活感染了,笑着说:“你阿耶应当与你祖父他们挺像的,你这般聪明肯定不会认错。”

  两个小豆丁边说边走,不知不觉便抵达目的地。大年初一京师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来向李隆基贺岁,再加上那些退休的、有爵位的,那更是满满当当排了一片的人。

  三娘看得有点眼晕,直至看见队伍末端正在检阅金吾卫的裴旻才一下子找着了目标,径直跑过去问裴旻:“裴将军,您知道我阿耶排哪儿吗?我阿耶姓郭,从安西都护府那边回来的!”

  没等裴旻低头看向跑到自己脚边的小豆丁,一只大手就从旁边伸了过来,一把将三娘捞了起来。

  三娘骤然被抱得老高,一下子呆住了。她转头看向叫自己突然腾空的人,却见抱住自己的是个络腮胡子高大男人。

  男人瞧着不过三十多岁的模样,身量极高,双目如炬。他虽长了满脸胡子,眉目却仍能瞧出几分他本来的英俊。

  他当初年纪轻轻便以武举第一的名次进了军队,到了行伍中怎么都得是个小长官,总得想些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一些。于是他从长胡子起便开始蓄须,永远把自己的一张俊脸藏在茂密的胡子后头。

  三娘近距离与男人对视了一会,才从他比上次更为浓密的胡子底下认出那双好看的眼睛。她惊喜地喊道:“阿耶!”

  男人正是远从安西都护府归来的郭子仪,他也许久不见自己女儿,本来是认不出来的,直至三娘跑到裴旻面前询问他在哪儿他才晓得那由两个俊秀小郎君送过来的小娃娃是他们家三娘。

  郭子仪朗笑道:“还以为我们阿晗认不出阿耶了。”

  三娘闻言有点小心虚,但坚决不承认自己确实没法在这么多人里找出郭子仪。她笃定地道:“才不会认不出来,阿晗记性可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小女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