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小女官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57 KB   上传时间:2023-07-26 14:38:54

  李俅和萧戡这两个不想读书二人组,才上课没几天就忍不住掰着手指数什么时候放假。

  他们读书的地方不是什么正经学堂,只是翰林院那边抽调些饱学之士来给他们开蒙罢了,所以他们的假期是跟着朝中官吏的假期走的。

  幸而大唐官吏的假期还挺足,每旬都有休假不说,像上巳、清明等等节日都有假期,五月还有一次田假可以休,五月的田假和九月的授衣假都有十五天之久。

  只是以前每天都能出去疯玩,现在却要拘在屋里读书,李俅他们还是每天都要嚎上一句“还要多久才到五月”。

  三娘倒是每天都活力充沛地听课、读书、习字,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求学生涯。

  即便如今朝廷很重视教育,各地都开设有官学与各式私学,但大部分学堂都是为男子而设,女子大多还是以家族教育为主,有幸生在官宦之家便有机会从小识文断字,若是不幸生在寻常人家恐怕就只能目不识丁地过一辈子了。

  三娘也是因为生在官宦人家,家中有不少能为她开蒙的长辈,才得了个“神童”的名头。若是连开蒙的机会都没有,哪有什么神童不神童的说法?

  如今有机会接受更进一步的教育,三娘自然学得分外认真,不仅每天认真听课以及做功课,还额外讨要些书单回去读。

  起初前来授课的翰林官对三娘是爱答不理的,后来见她实在聪慧又勤勉,渐渐也接受多了个女学生的事实,勉强也能对她一视同仁了。

  没办法,任谁有个一教就会的学生,讲起课来也会格外有成就感。

  更难得的是课后她几乎每次都会追着提问,问的还是明显经过思考的问题。

  谁能不喜欢这样的学生?

  连本来很爱躲懒的几个小子都在她的带动下变得格外好学。

  等下回圣人考校皇孙们的学问,说不准会大大地嘉奖他们!

  在这么多的好处面前,三娘是个女孩儿这点小事便不值一提了。

  三娘她们潜心读书到三月下旬,百孙院来了个新先生。

  这人非常年轻,乃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名叫颜真卿。

  按照大唐的诠选规定,新科进士得观察一两年才能正式授官,距离他拥有正式官职还有挺长一段时间。

  在等候选官的期间,新科进士们可以各展所长,游走于众多达官贵人之间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这一阶段就是拼人脉了,接下来你能去什么样的职位取决于你能挤进哪个圈子。

  别人可能要苦恼怎么打进新的社交圈,颜真卿则没有这个烦恼,他虽然自幼丧父,但他祖父家、他外祖家都是官宦世家,伯父以及舅父与贺知章等人都是至交好友,可以说是从出生起就已经待在这个交际圈中。

  颜真卿自幼聪敏好学,才二十五岁便中了进士甲科,无论文章还是书法都已经在士林声名鹊起。

  这不,才刚考中进士前来东都叩谢皇恩,李隆基就听人说起了他那手难得的好字。

  李隆基当场让他露了一手,最终安排他这段时间留在洛阳教皇孙们习字。

  没办法,颜真卿那手字写得太端庄方正了,李隆基觉得合该让他家孙辈好好研习。

  三娘早上遛弯的时候就听贺知章提起过颜真卿,说颜真卿博学多才,又写得一手好字,她平时有什么不懂的只管请教他就好。

  贺知章还给她讲了颜真卿写的《劝学诗》,就是那首有名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娘听后对颜真卿非常钦佩。

  这人生来便很聪明,读书竟还这般勤勉,难怪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

  因为提前在贺知章那儿了解过颜真卿,所以三娘便分外期待这么一位新先生的到来。

  于是在颜真卿抵达百孙院之前,三娘还现学现卖地给李俅他们介绍起这位新先生——

  没错,就是他,就是那个夜半三更起来读书的人(三更灯火五更鸡)!

第42章

  颜真卿过来的时候, 听到的恰好就是三娘正摇头晃脑给皇孙们背《劝学诗》。

  更听到了三娘后面给皇孙们强调的“是他,是他,就是他”“大半夜起来偷偷读书的人就是他”。

  颜真卿:“……”

  颜真卿还真没想过自己还没正式被授官, 就得前来教导皇孙们习字,更没想到皇孙堆里还有个这般活泼的女娃娃。不过他在过来上岗前也听前辈提了个醒,说是圣人还让两个神童陪皇孙们读书, 倒不至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三娘本来还兴致勃勃地跟小伙伴们分享自己打听来的消息,讲着讲着突然发现有点不对——

  怎地大家都这么安静,而且还齐齐看向她背后?

  三娘警觉地往后看去,只见身着春衫的年轻士子不知什么时候到了门口。

  对方瞧着约莫才二十五六岁, 正是最意气风发的年纪。他姿仪秀美, 眉目清朗,通身透着股远超于年龄的沉着。

  “先生!”

  三娘一下子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麻溜喊起人来。

  脸上还很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她刚才算是背后说人, 且被本人听个正着!

  颜真卿祖上出过不少显赫的能人,最早能追溯到孔子爱徒颜回。他本人也是读《颜氏家训》长大的, 为人再守礼不过, 见三娘面有赧色便笑着让她坐回原位去听讲。

  见座中都是小孩儿,颜真卿也没上来就给他们讲什么结构与笔法,而是就着《劝学诗》给他们讲起些书法家的小故事来。

  书法这东西,除了靠天赋,最重要的得是勤奋。

  比如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名扬天下前也曾经写废了几万支笔。

  据传智永禅师还把写废的笔收集起来立了个坟头, 上书“退笔冢”三个字,以此纪念陪他度过漫长岁月的心爱笔头。

  这还是远的, 京师近些年还出了个书画皆绝妙的郑虔,他少年时因为家贫买不起纸, 只能客居慈恩寺,每天取寺中那些大柿子树落下的红叶来练字,勤勤恳恳地把每片叶子都学了个遍。

  可见想在书法方面连出点成就来,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三娘听得十分认真,不仅记下这些名家事迹准备回家勉励自家八叔以及兄弟姐妹,还对自己还没去过的慈恩寺心向神往。

  原来慈恩寺不仅有可以题诗的大雁塔,还有很多柿子树!

  李俅对此也很感兴趣,凑到三娘边上兴致盎然地讨论起来:“你说慈恩寺那边的柿子甜吗?”

  三娘道:“我没尝过,不知道甜不甜。”她是个很有探究精神的孩子,当场开始安排起入秋后的行程来,“等秋天我们要是回了长安,我央八叔带我去尝尝。要是甜的话,我多摘几个带给你们吃。”

  李俅道:“等回了长安我也要去!我要是去得比你早,那就换我带给你吃。”他兴冲冲邀约,“当然啦,最好是能一起去,这样我们可以直接吃现摘的!”

  三娘点着头答应:“好!”

  两个小豆丁仗着他们的位置比较靠后,堂而皇之地凑一起嘀嘀咕咕,而且话题已经离书法十万八千里。

  李俨频频提醒无果,以至于他俩最终喜提新先生给他们留的双倍功课。

  对此,颜真卿也颇觉无奈。

  一开始,他是真的想当个对学生和颜悦色的好老师……

  最后实在是没忍住罚了人。

  李俅本来就不喜欢习字,颜真卿走后他就对着双倍功课欲哭无泪。

  李俨道:“我给你提了醒的。”是李俅自己聊到兴头上,连颜真卿走到身边都没发现。

  李俅很有些郁闷,但这个年纪的小孩对老师还是有种天然的敬畏,哪怕是出身皇室的李俅也一样,只能皱着一张小脸算自己要写多少张大字。

  三娘也有点郁闷,她还是第一次挨先生罚,虽然罚得不重,却也让她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

  以前她和李俅课堂上偶尔交头接耳说小话,先生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是一方面觉得他们还小不必太严格、一方面也碍于皇孙们身份不想管。

  还得是性格较真的颜真卿才会正儿八经地罚他们。

  郭幼明过来接三娘回去时就注意到她情绪不高,不由关心地追问:“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跟八叔讲讲,八叔帮你出头!”

  三娘道:“没人欺负我。”她怏怏不乐地跟郭幼明说起他们说小话被颜真卿逮个正着的事,最后才说出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先生会不会不喜欢我?”

  她今天做了好多不对的事!

  郭幼明伸手把三娘抱了起来,哄道:“怎么可能?他肯定会喜欢你。”

  见三娘不太信,他还给三娘分析起来,说是长辈对看重的后辈才会分外严格,要是对你一点期望都没有,肯定不会管你的!只有希望你改好的老师才会罚你。

  三娘本身就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听郭幼明这么一开导便又支棱起来了。她立刻催促郭幼明走快些,她要回去写功课,一定要写得又整齐又漂亮,以挽回自己在新先生心里的形象。

  她可乖可乖了!

  郭幼明没办法,只得任劳任怨地加快脚步把她带回家。

  三娘回到家后便一笔一划地习字,老老实实把颜真卿给她的双倍功课全写完了。

  第二天一早,三娘还和贺知章说起此事,再次表达对新先生可能不喜欢自己的担忧。

  贺知章都七十多岁了,鲜少有这种怀疑别人不喜自己的担忧。他笑着说道:“我当年与他父亲倒是有些交情,要不要我帮你与他说说?”

  三娘思索片刻,摇着小脑袋说道:“我改好了,先生应当就不恼我了!”她还表示自己要向智永禅师他们学习,努力写坏很多很多笔。

  贺知章颔首说道:“清臣他说得没错,想要练出一手好字确实得勤勉些才行。”

  三娘表达完自己加练的决心,又好奇地询问贺知章这个在长安当了几十年官的权威人士:“慈恩寺的柿子甜吗?”

  贺知章乐道:“我也没尝过,等回了长安我们一起去尝尝,到时候我约上郑趋庭带你们去写写红叶。”

  趋庭便是郑虔的字。

  这些年同在京师为官,贺知章和郑虔也是认识的。

  姑且不论熟不熟,见了面总能聊上几句。何况郑虔可是以书画闻名的读书人,贺知章想约出来可太容易了。

  三娘没想到贺知章还认得颜真卿上课给她们举例的郑虔本人,当即和贺知章定下慈恩寺尝柿子之约。

  见三娘一眨眼又恢复了往常的精神奕奕,贺知章心情也跟着松快起来。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最喜欢的就是三娘这样的小孩儿,每每瞧见她们活泼可爱的模样便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好几岁。

  等到颜真卿再来给她们上习字课,三娘第一时间跑过去把自己的练字成果拿给颜真卿。

  她不仅练完了颜真卿罚她写的功课,还自己加练了不少!

  颜真卿见她这般用功,自是不会再计较她早前的些许过错。他说道:“听闻你从去年起便跟着贺监习字,我怕是没什么可指点你的。”

  这时候的颜真卿才二十出头,书法虽隐隐有了“颜体”的雏形,却远还没有真正自成一家。他对贺知章、张旭他们这些前辈是十分敬佩的,近来一直打算抽空去拜访他们。

  颜真卿那日上完课后又听说了不少关于三娘这位郭家小神童的事,早已从旁人口中知晓三娘跟着贺知章学书法的事。

  三娘认真回道:“贺学士说您可厉害了,让我多听您的教导!”

  颜真卿笑了笑,看过三娘的功课后便一丝不苟地检查起李俨他们的练习情况,当起她们的临时先生来可谓是相当尽职尽责了。

  李俨他们经颜真卿挨个指点过去,对这位新先生亦是心悦诚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小女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