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怎敌她,晚来风急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起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69 KB   上传时间:2023-08-23 19:42:47

  东洲府南城。

  军府的灯火亮了两个通夜,一直没灭,却无半点收获。

  太子自己都觉得可笑,“人进了孤的南城,竟然能从孤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你们告诉孤,是他靖王能飞天遁地,还是那位谢家三公子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能原地消失。”

  底下跪了一堆的人,谁也不敢吭声。

  确实丢脸。

  几千名侍卫关起城门,瓮中捉鳖,居然一个都没逮到,还把人给跟丢了。

  一群酒囊饭桶,嘴巴比谁都厉害,一遇上事没一个能用,太子看都不想看,暗骂了一声无用的东西,袖子一扫,案上的东西全都砸在了地上,“还愣着干什么,当真要孤亲自去搜?”

  一群人鱼贯而出,裴元丘走在最后。

  太子突然将其唤住,脸色很不好看,“裴大人莫要再让孤失望。”

  府军回来后,太子自然也听说了林中所发生之事,要不是他裴元丘的儿子从中作梗,谢家那位三公子早就被射成了筛子。

  裴元丘心下一慌,跪地请罪,“殿下宽厚,臣定会给殿下一个交代。”

  刚说完,东都的人便到了,进来匆匆禀报道:“元相给殿下带了话,靖王人已经到了东都,今日早朝面见了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洗脱了谢家的罪名,皇上已派人来南城接应谢家三公子。”

  太子脸色遽变。

  “还有……”那人顿了顿,“皇上将靖王留在了东都。”

  报信的人垂目不敢去看太子震怒的神色,继续道:“元相说,谢家三公子身上怕是还有圣旨,殿下要是还想回东都,这回务必要将三公子拦下。”

第63章

  自己的人关上城门堵了两天,人家还是到了东都。

  太子脸色一团死灰,又黑又凉,怒气回旋在胸腔,憋得心口一阵阵胀痛。他早知道,父皇对这么养子情深义重,但没想到竟然会偏袒到如此地步。

  一国太子前脚被罚回了封地,后脚便把亲王召回了东都,此举让天下人怎么看?

  他是当真想要废了自己,立他那位没爹的野种外甥当太子吗。

  怕是老糊涂了吧。

  太子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冲去宫中质问自己那位父皇,到底谁才是他的亲生儿子。

  可事情已经成了定局,眼下对他一点都不利。

  凤城之事已经败露,他靖王又不是傻子,定会怀疑到自己头上,尚且不知他会如何同父皇弹劾自己,单是一桩假传圣旨,若是让父皇抓到了把柄手里,自己这太子当真就要废了。

  捏了捏疼痛的脑袋,到底还有一份理智,知道如今不是乱阵脚的时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转头看向还跪在地上的裴元丘,“裴大人起来吧。”

  报信之人说的话,裴元丘也听到了,心中正骇然,万没料到靖王当真到了东都。

  太子抬起头瞥了一眼他慌乱的神色,压下厌烦之气,问他:“裴大人可有好的办法?”

  如今靖王已经进了宫,顾大局不拘小节,亲口扭转了谢家谋逆一事,保全了谢家,这一来,矛头便指向了太子。

  这时候怕是顾不得去应付什么靖王了,只能先自保,裴元丘很快平静下来,道:“臣以为,谢家手上并无圣旨。”

  前两日那位公公才从凤城回来,太子亲口过问,确定圣旨已经销毁,当不会有假。

  别说圣旨,如今连公公也都一并消失,此事要真查起来,是死无对证。

  可坏就坏在,靖王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公然指出谢三身上有圣旨,皇上却并没有立刻下旨抄他谢家,多半已经信了。

  原本就是个假圣旨,他们能造,靖王自然也能造,只要是谢家的人携带进宫,这份圣旨无论出自谁手,都会成为最终的评判。

  到那时,太子便成了被动,生死全掌控在了别人手里。

  是以,如今谢家的人对太子而言,无疑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太子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还真合了那句搬石头砸了自己脚,又气又恼,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心头烦燥,问旁边的报信之人,“皇上派谁去的谢家。”

  “陈浩。”

  还好是自己人,“嘱咐陈浩,万不能留活口。”

  “殿下放心,元相已有交代。”

  至于剩下那位谢家三公子,自己的人马搜了两日,他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没有半点痕迹。

  可靖王既然要皇上来接人,说明人定还在他南城,“继续加派人手搜。”他还不信搜不到,甭管他藏在哪儿,都要揪出来,不惜一切代价。

  南城地广物博,人口众多,山脉水域无数,人要真心想藏匿其中,怕是一时半会儿也搜不出来,且也没必要去搜。

  裴元丘出声道:“想他现身倒不难。”目光看向太子,“陛下的人前来接应,殿下敞开城门便是。”

  他又不是真能飞天遁地,人到了城门口,还怕他跑了不成。

  太子沉默片刻,比起假传圣旨,落下被废的下场,还有什么可在乎的,抬头看向裴元丘,“裴大人放心,只要令郎不与孤添麻烦,孤不会为难他。”

  “殿下仁厚,臣多谢殿下。”

  心绪太乱,太子无心与他再谈,一挥手,“下去吧。”

  从太子府上出来,夜风一刮,裴元丘背后一片冰凉,快步出了太子府,刚回到自己的房间,便见门口站着王氏身边的仆妇。

  不知她来为何,裴元丘脚步顿了顿,缓缓上前,“夫人回来了?”

  那仆妇对他俯了俯身,垂目道:“夫人知道大人这几日忙,说她就不回来打扰大人了,想在王家多呆几日。”

  什么意思,裴元丘岂能听不出来。

  自从他上回去了一趟凤城回来,王氏对他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闹了几回,直接回去了娘家。

  王氏同右相的夫人乃亲生姐妹,她那一回去,不仅王家的人知道,元相也知道,估计如今都传到皇后娘娘耳里了。

  所有人都在看他的笑话,等着他如何收场。

  裴元丘不说话,仆妇又道:“夫人说,王家三奶奶娘家有位远方亲戚,刚生下来了一位男婴,孩子的父亲已经去世,孤儿寡母活不下来,裴大人要是得空,她让人把孩子抱过来,让大人过过眼……”

  他与王氏成亲多年,王氏一无所出,娶她本就是高攀,又不能养妾。但跟前总不能没有子嗣,年轻时王氏还想了不少法子,往自己身上使劲儿,见彻底无望了,便动了领养的念头。

  他有亲生的儿子,何须去领养。

  “让夫人好生照看自己。”不顾那仆妇脸色如何,裴元丘推开房门进了屋。

  门一关,裴元丘面色便露出了疲惫,盘腿坐在蒲团上,身边小厮替他倒了一杯茶水,“大人不必忧心,公子没事。”

  昨夜搜山,裴元丘自然知道几人还在山谷底下。

  他谢三的命固然重要,也不能赔上自己唯一的儿子。

  端起茶杯,仰头灌入喉咙,一抬头,便看到了跟前案上摆的一块牌位,那是自己的第一位结发之妻。

  算是槽糠之妻。

  自己离开凤城的那年,家中几乎揭不开锅,临走之前,他与自己的妻子道别,“等我赚钱回来。”

  可这天下有本事的人太多,他被埋没其中,手中无权无势,哪里有那么容易立脚。

  当过挑夫,卖过苦力,所赚来的钱财却是寥寥无几,后来无意之间得了王氏的青眼,从马奴一跃成为王家的女婿,谁不心动。

  人这一生,到死不过是黄土一捧,唯一能留下来的,便是流传给子孙后代的祖业。

  于是他抛妻弃子,攀上了高门,一心想要光宗耀祖,这些年也不负所望,坐上了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为裴家攒下了基业。

  可惜不如人愿,膝下再无子嗣,只剩下了当初被自己抛弃的儿子。

  即便他不认自己,自己也别无选择,得为他做打算。

  天下人都知道,皇上也只有太子一个儿子,生母贵为皇后,将来的江山必然是他的囊中之物。

  不知从何时起,局势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直至今日,靖王进宫,便彻底颠覆了他心中的推想,倒是有了另外的打算。

  庆幸没将自己的儿子也拉进来。

  真有一日,皇帝改了主意,太子失宠,靖王上位,他裴家依旧还有希望。

  自己这头也不能有半点松懈,未来的事情谁也料不准,他没谢道远那么傻,紧要关头最忌讳的便是沉不住气。

  谢家的那位三公子必须得除,“选几个可靠之人,把人先引下山。”

  —

  裴卿手里的刀一路抵着姑娘的脖子,进了对面山头的农舍。

  农舍的门被推开,里面一位中年农夫回头见到这阵势,吓得跪地连连求饶,“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几人奔波至此,只为找个安顿之处,并无恶意,闵章先进去打探一圈回来,同谢劭点了下头。

  谢劭上前走到男子跟前,态度客气,“出门路过此处,借个地方歇歇脚,还请大叔行个方便,腾出几间屋子,再备些吃食,银钱我照付。”

  明晃晃的刀子都抵在人脖子上了,他能不答应吗,农夫颤颤巍巍地道:“好汉要是不嫌弃,请吧。”

  裴卿这才松开了手上的刀。

  姑娘得了自由,忙站到一边,脸上的恐惧并未退去。

  周遭就这么一家农户,裴卿也早猜到了那姑娘不过是个普通百姓,力气倒是挺大,胳膊上的一刀不浅。

  把人让到屋内,农夫立在门槛外,客客气气地道:“各位好汉先坐会儿,灶台上有茶水,先解渴,我这就去给各位备吃食……”

  此处虽是农舍,但不可不防,裴卿走在最后,转身跟了出去。

  没走几步,农夫突然扭头盯着还站在那迟迟不敢上前的姑娘,呵斥道:“愣着干什么,哑了又不是聋了,还不去给几位好汉收拾屋子。”

  姑娘慌忙点头,匆匆往前,被裴卿吓了一路,一双腿早就软了,不慎跌在了地上。

  农夫看得鬼冒火,冲上去一把揪住她的头发,把人往上提,嘴里咒骂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养你有什么用,杀千刀的死丫头……”

  正要拽着她的头发往前拖,转头便见一把刀抵在脖子上,农夫脖子僵住,脸色都变了,“好,好汉有话好说……”

  “放手。”裴卿目露憎恶,“某生平最为憎恨欺负妇孺之人,畜生鼠辈不过如此。”

  农夫急忙松手,“放,我放……”

  —

  在荒郊野外度过了几日,总算有了安顿之地,太子的人虽说暂时找不上来,同样他们也打听不到山下的消息。

  算日程,王爷应该到了东都,不出意外,今日就便会派人来南城接应。

  消息一出来,太子必然会坐不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怎敌她,晚来风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